我们很多人一到秋天,精神就开萎靡,心情的颜色也灰暗了下去。这种状态也就是常说的“悲秋”。在秋季,阳气开始收减,阴气初升,天气由暖转凉,因此,人在秋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着眼于“收敛”。到了秋天,春夏的热闹被“落木萧萧”的景象所代替,因此人难免伤感,表现出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这些消极的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有损于健康。因此,要培养积极、乐观的正面情绪。
由于在夏季出汗过多,体液损耗较大,身体各组织都会感觉缺水,人在秋季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皮肤干燥等病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燥”。而预防秋燥,补水首当其冲。秋季天气干燥,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梨、糯米、蜂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酸性食物具有收敛、补肺的功能,要多吃些。不要吃辛辣食物。
《本草纲目》里说,麦冬可以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都有效。而百合入肺经,补肺阴,清肺热,润肺燥而止。对“肺脏热,烦闷咳嗽”有效。所以,要防止秋燥,用麦冬和百合最适宜。
具体如何来滋阴润燥呢?有这些小窍门。
1.少说点话补气
少说话是为了保护肺气,当人每天不停地说话时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肺气和心气。补气不妨试试西洋参麦冬茶。
西洋参麦冬茶
材料:西洋参10克、麦冬10克。
制法:泡水,代茶饮,每天1次。
2.多食百合,润肤又润肺
秋天对应人体的肺脏,而肺脏主管人体皮肤,所以皮肤的好坏与人体肺脏有关。食物以多吃百合为最佳,这是因为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的功能。秋天多风少雨,气候干燥,皮肤更需要保养,多食百合有滋补、养颜、护肤的作用。但百合因其甘寒质润,凡风寒咳嗽、大便溏泄、脾胃虚弱者忌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润肺的方子。
蜜蒸百合
材料:百合、蜂蜜
制法:“用新百合四两,加蜜蒸软,时时含一片吞津。”
除此之外,《本草纲目》中记载梨肉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但梨是寒性水果,寒性体质、脾胃虚弱的人应少吃。香蕉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助消化和健脑的作用。但胃酸过多者不宜吃香蕉,胃痛、消化不良、腹泻者也应少吃。
总之在秋季这个时候,人体内的阳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也开始收敛,因此不宜添加过多的衣服,但深秋时候天气变冷,应加衣以预防感冒。运动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适合在秋季进行的运动有打羽毛球、爬山、慢跑、散步、打篮球、登山等。有种简便的方法是:晨起闭目,采取坐势,叩齿36次,舌在口中搅拌,口中液满后,分三次咽下,在意念的作用下把津液送到丹田,进行腹式呼吸,用鼻吸气,舌舔上腭,用口呼气。连续做10次。
冬季喝汤固元气,祛除寒邪
黄帝中的高寿者的确不多,但是清朝乾隆黄帝却一生身体健康。这是因为乾隆黄帝十分注重冬季喝汤进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他看齐。
为什么乾隆要在冬季喝汤进补呢?这是他深谙养生之道的结果。冬季寒风凛冽,万物蛰伏,大自然中阳气潜藏,阴气旺盛,因此冬季养生要从养阴藏阳着手。潜藏阳气,养护阴精。所以要注意补肾。
乾隆爱喝汤,御厨将各种药材按比例配比后研磨,同牛肚一起放入锅内汲取养分,共煮六个时辰熬制成汤,传说此汤可以延缓衰老、滋阴壮阳。现在多用牛肚、牛骨,放入当归、党参、枸杞等中药炖煮两三个小时。那么,怎样煮汤呢?一般来讲,煮汤时间比较长。
用《本草纲目》中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这道汤品,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当归、党参可以补充气血,枸杞是滋肝益肾的佳品。这样慢炖出来的汤,肉或是骨头,包括放的当归、党参这些中药,不管是药效成分还是营养成分都溶解在汤里,容易吸收,尤其是对脾胃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冬天气候干燥,汤既有营养还能补水。此外,热乎乎的汤是御寒佳品。
除了喝汤进补以外,乾隆喝酒很有节制,他总是根据不同季节适量地喝补酒。在众多的补酒中,乾隆黄帝最喜欢的一种补酒是松龄太平春酒,每到立冬进补,乾隆就常饮这种酒。
酒有活血御寒的作用,加入药材后,药溶解在酒里起到滋补作用。另外,药酒是药不是酒,如果把中药放进酒里再喝这就是药,是一种中成药制剂,所以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对症喝酒,并且控制酒量。乾隆的长寿还在于他用药饵补养。清宫药养之品首重人参。人参可以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和益智安神。乾隆进补人参每天不超过3克,从50岁以后不断地吃,方法是人参切成片放在嘴里含着,这样不仅进药均匀,而且还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
以上是乾隆黄帝的养生良方,而且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百姓像黄帝一样养生也不是什么难事了。我们在自己家中的厨房就可以做出古时黄帝才能享受的美味汤品。
此外,冬季养生还要注意这些问题。因为冬季排汗较少,因此不宜吃太咸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有效补充维生素;热量较高的食物往往是滋阴潜阳的佳品,比如羊肉、龟、鳖等。人们在冬季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最好早睡晚起。
冬季由于气温较低,所以人易出现脾胃虚寒、腹泻、腹部疼痛等病症,因此要适当做好保暖工作:要添加衣服但不宜过厚,要升高室内温度但不宜过高,否则出门时易感冒。此外,腮腺炎、麻疹、流感等疾病在这个季节易高发,对付它们的好办法就是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当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来预防疾病,如可用板蓝根来预防流感。
“心”随“天”动,季节性心理要调整
古代就有“女子伤春,男子悲秋”的说法,关于这两句话的原意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女子见春天到来,又一年过去,自己的青春随着时间流逝,所以会觉得伤感;而男子看秋天已至,感怀时光不在,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因此觉得悲伤。另一种说法是女子见春天衰萎的落花,伤感自己的容颜随时间老去,美丽不在;男子见秋天落叶凋零,感慨自己功业不成,短短人生就要如落叶一样结束。这两句发展到现在已经简化成了伤春悲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季节性心理。随着季节的更替人们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本来是非常正常的,但如果这种心理变化过度强烈,就像林黛玉,看到花落水流、树木凋零都会伤心,这就会伤及五脏六脸腑了,因此,为了使这种季节性的心理变化不至于成为情志病,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它,对此,古人采取了生活对治的方法。
男子悲秋,所以,秋天的时候征兵,到边关打仗,让男子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和豪情;或者给男子订婚,平息他不满的精气,平杀气。古代的聘礼是用白旄包好大雁送到女方家里去。射大雁要有眼力和力气,所以这样就考察了男子的臂力、肺气、肝气、肾气。秋天订婚,喜气就冲淡了男子的悲伤情绪,冬天办喜事,第二年春天女孩就差不多怀孕了,将要为人母的喜悦也会使伤春之情消失殆尽。这样就用生活对治法治好了男子和女子的情志病。
到现在,古代的对治法虽然不太适用了,但是这也启发我们心理调整可以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除上这种针对具体病症的“对治法”,要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志对五脏六腑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调神养生”,也就是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心神的怡养、情志的调摄等方法,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的高度统一,以延年益寿。
1.注重养神
注重调养精神,是养生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对生命的存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关于养神的方法主要有:
1)虚静养神:调神摄生,静养为首。经常保持思想清静,调摄精神,多练气功,可有效地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有益身心健康。
2)安心养神:人生不会没有忧患,对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复杂问题及任何重大变故,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达观的处世态度,要养成理智与冷静的德性,凡事从容以对,冷静思考,正确处理各种难题。
2.清心寡欲
清心寡欲是指减少私心杂念,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我国历代养生学家非常重视清心寡欲,认为这是调摄精神、益寿延年的重要方法。
3.省思少虑
思虑过多会使肌体气血失调,耗伤心神而损寿命。省思少虑、养心敛思这种自我调节方法,能使肌体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只有精神静谧,从容温和,排除杂念,省思少虑,专心致志,才能做到安静调和、心胸豁达、神清气和,使肌体功能协调,生活规律,有利于养生,促进健康长寿。
4.舒畅情志
舒畅情志是指舒调七情六欲,使其畅达,以利心神和调,五脏安定。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但七情过极对肌体健康危害极大。舒畅情志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古人论述颇多,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花木鸟鱼、艺术欣赏、古物收藏、旅游垂钓等。这样,精神有所寄托,去除烦恼,陶冶性情,抒情畅志,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养生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