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寒从脚底起,病自心中生
465200000019

第19章 调理饮食—吃不“好”正气就要受干扰 (1)

食物有寒热,饮食要看体质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吃的是一样的食物,有些人肠胃通畅、身体健壮,有些人就容易消化不良,不是拉肚子就是便秘。还有一些容易发胖的女孩子,总是埋怨,“为什么那些腰肢纤细的女孩儿怎么吃都不胖,我喝水都胖呢?”这其实就是个人体质的原因了。

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中医都讲究要根据自身体质和其他具体情况辨证施治。而人有体质之分,本草也有自己不同的“性格”。我们用食物来养生,就要好好了解它们各异的性格。

《本草纲目》中记述每种本草,都会首先论述它的“性”,比如性温、性寒等等。这个“性”就是它们的“性格”,有寒、凉、温、热等不同的性质,从历代中医食疗书籍所记载的300多种常用食物分析,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居后。

一般来说,寒、凉性食物属于阴性,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温、热性食物属于阳性,有散寒、温经、通络、助阳等功效。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凉性或寒性食物。如适用于发热、口渴、烦躁等征象的西瓜,适用于咳嗽、胸痛、痰多等征象的梨等,都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

温性或热性与凉性或寒性相反,凡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如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流涕、头痛等征象的生姜、葱白、香菜,适用于腹痛、呕吐、喜热饮等征象的干姜、红茶,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征象的辣椒、酒等,都是属于温热性质的食物。

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如米、面、黄豆、山芋、萝卜、苹果、牛奶等。

同时,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九类,不同的体质各有不同的特征,也各有适合自己的菜单。饮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性格”相合的食物。

1.平和质

这样的体质很好,阴阳气血调和。这样的人通常体态适中,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唇色红润,而且不容易感到疲劳,工作加加班也不会经常嚷累。这样的人平时不暴饮暴食,也别挑食就可以了。基本上什么样的食物都可以吃。

2.气虚质

这样的人元气不足。经常容易感到疲乏,精神不振,还喜欢出汗。摸摸肌肉,会发现很松软不结实。也经常容易得个小感冒。这样的人应该少吃多餐,尽量避免油炸类食物。菜谱上应该多出现山药、莲子、大枣、茯苓等补气的食物。虽然汤水养人,但这样的人要少喝汤。

3.阳虚质

这样的人阳气不足。阳气不足的人就很容易怕冷,手足经常是冰冰凉的。还特别喜欢热的饮食。既然差阳气,就要补阳气。羊肉、狗肉、鱼虾、核桃能都可以壮阳。

4.阴虚质

这样的人阴液亏少。他们通常都比较瘦,经常感到口干,手足心发热。阴虚的女孩子特别喜吃冷饮。对于这样的人,平时吃些清淡饮食,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多吃些豆制品,像豆腐就很好。另外一些寒凉性食物也不错,比如绿豆、鸭肉、糯米等等。

5.痰湿质

这样的人痰湿凝聚。所以胖子比较多,经常有个大肚子。脸部皮肤油脂较多,而且痰多。平时比较喜食肥甘甜黏,其实这些一定要少吃,多吃一些可以化痰的食物比较好,比如紫菜、萝卜、白木耳等等。

6.湿热质

这样的人湿热内蕴。蒸发到脸上就会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经常会感到口苦。上厕所会发现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这样的人要少吃牛羊肉,多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夏天多喝喝绿豆汤再好不过了。

7.血瘀质

这样的人血行不畅。所以肤色晦黯,容易出现色素沉着。既然如此,一定要多吃些可以活血祛瘀的食物,比如山楂、油菜、黄豆、香菇等等。

8.气郁质

这样的人气机郁滞。反应到性格上会发现他们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经常就有个烦心事儿,整天闷闷不乐的。这样的人可以适量的喝一点小酒,可以活动血脉,振奋一下精神,当然不能贪杯。平常多吃柑橘、荞麦、洋葱等能提气的食物。

9.特禀质

这个体质的人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要注意季节变换时防过敏,饮食也以清淡为好。

五谷最是补正气,滋养身体离不了

千百年来,谷物不仅承载了无数人的生命,还有着非凡的养生保健价值。许多长寿之人,也是靠这些看似平凡的食物健康活到天年的。人的身体就是靠着这些最常见的五谷杂粮来保养的。那么,哪些谷物是对身体有益处的呢?

稻米煮粥可补脾、益胃、清肺。其米汤可以养气、养阳、润燥,有助于消化和促进脂肪的吸收,用米汤给婴儿冲米粉是不错的育儿方法。

小米粥是当之无愧的“代参汤”,它有滋阴养血的功效,许多产妇产后都吃小米粥来恢复体力。此外,小米可防治消化不良,也是老人和病人的绝佳补品。民间常将小米同桂圆煮粥,再加入红糖,空腹食用,可补血养心、安神益智,对心脾虚弱、气血不足、失眠健忘、惊悸等症有治疗作用。

粳米具有调和五脏等作用。取粳米熬粥成乳汁状,喂养初生婴儿,可开胃助食,此粥也适用于脾胃不好的老年人。

小麦是北方人的主食,具有安心养神、去烦躁的作用。可将小麦洗净,加水煮熟后将麦粒捞出取汁,再加入粳米、大枣等量煮熟,此粥有健脾养胃的作用。

玉米是全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常吃玉米可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还能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抗眼睛老化,增强记忆力。

荞麦是自然的“消炎粮食”,用荞麦粉反复涂敷可以治疗痘疮溃烂。用苦荞麦皮、黑豆皮、绿豆皮做枕芯,可以健脑明目,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大豆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长寿食品。除了平时多吃豆制品,还可将大豆研碎涂在疮肿处,有一定疗效。将其煮成汁喝,能除邪毒并能治水肿。把大豆炒黑再放入酒中饮用,可治疗瘫痪、口吃、产后伤风头痛。大豆皮可治疗痘疮和眼睛昏暗、视物不清。

绿豆可谓“济世神谷”。用绿豆粉蒸成糕取皮食用可解酒。将绿豆粉炒成黑色,用醋调和敷在肿块上,可治疗肿毒初发。绿豆荚可有效治愈血痢。绿豆芽可解酒毒和热毒。绿豆叶绞出的汁与醋隔水炖热可治上吐下泻。

高粱为“五谷之精”。将高粱米加葱、盐、羊肉汤,煮成粥食用,可治疗阳虚盗汗。

芝麻更是强身健体的必备食物。取半汤匙黑芝麻,细嚼后吞下,每日3~5次,连用七天,对鼻出血有奇效。将黑芝麻晒干后炒熟研碎,和粳米同煮成粥,可补肝肾、润五脏,还可治疗身体虚弱,头晕目眩,大便干燥、贫血等症。

每天食粥一大碗,滋养正气有助益

上节中我们提到五谷杂粮对补益正气是最有效果的,那么五谷要怎么吃才能更好地滋养人体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粥,是第一补人之物。煮谷成粥,食物的营养成分最易为人体吸收。每天早晚喝一碗粥,最养元气。尤其是老年人和大病初愈的人,脾胃比较虚弱,用粥养生极为适宜。

《本草纲目》记载,大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有补中益气之功。《本草纲目》说“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以本品煮粥服食,或以本品煮饭,当米烂而末烘干前,取其上面的浓米汤饮之,对脾胃亏虚,消化功能薄弱者尤为适宜。

大米粥

材料:大米,白砂糖适量。

制法: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喜欢甜食的人,可加白糖适量同煮服食。不过切忌过甜,否则伤肾。

《本草纲目》说粟米性味甘、咸、凉,入脾、胃、肾经,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之功,健脾和胃,补虚疗损之功。《本草纲目》言其"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尤其是病人和产妇,此粥能补虚疗损。

粟米粥

材料:粟米、大米

制法:将粟米、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

《本草纲目》说,糯米性味甘、温,入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本草纲目》言其"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很适用于食欲不振,便溏久泄的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本草纲目》言糯米“糯性粘滞难化,小儿、病人、最宜忌之”,所以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糯米粥

材料:糯米

制法:将糯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

《本草纲目》记载,山药性味甘、平,入脾、肺、肾经,有补益脾胃,益肺补肾之功。《本草纲目》言其"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是培补脾胃而性质平和的药物。小麦面有养心除烦,健脾益肾,除热止渴之功,适用于妇人脏燥,脾虚泄泻,烦热消渴等。《本草纲目》言其"生食利大肠"。

山药粥

材料:山药、麦面粉,或用干山药磨粉,葱、姜适量,红糖少许。

制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切为薄片,而后捣为泥糊状,放锅中煮沸后,下小麦面调匀,而后再放入葱、姜及红糖等,煮成粥糊服食,每日1剂。

《本草纲目》言红薯性味甘、平,入脾、胃、大肠经,有补益脾胃,生津止渴,通利大便之功,《本草纲目》言其"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煮粥服食,可以增强健脾胃,益中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