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寒从脚底起,病自心中生
465200000003

第3章 制敌先知敌,邪气都从哪里来

病从寒起,寒邪是万病之源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寒气虽为平常事,人体祸患则无穷。传统中医通常有六症之说,即寒、热、温、凉、虚、实,又有“万恶淫为首、百病寒为先”的说法,由此可见寒气对人体的伤害性极大。人生病,多是因为寒气造成的,中医认为,寒气常伤人阳气。太阳给大自然带来光明和温暖,失去了太阳,万物便不能生存。而我们体内的阳气如同太阳一样,如果人体没有了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不能供给能量和热量,生命也就要停止了。而寒气会阻滞阳气的运行,使血流不畅、肌肉疼痛、关节痉挛等。因为湿困脾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时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所以多表现为畏寒肢冷、腹胀、泄泻或浮肿等。

一提到温度,人们就会把它和气象、气候联系在一起,而很少有人会想到它其实和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在生活中,我们的许多疾病都是因为寒气入侵所导致的,从一定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温度决定人体的健康。

很多肠胃疾病也是因寒而生的,肠胃就是中医所讲的“脾”,负责掌管全身血流供应,如果肠胃功能不好,吸收能力差,食物营养便无法化成足够血液提供身体所需,末梢血液循环自然就会变差。

此外体内寒重还会导致上火。因为寒气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造成肾气虚弱,各脏器功能下降,气血两亏。肾主水,这个水是灌溉全身的,当水不足时,就如同大地缺水一样,土地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润滑,就易摩擦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就燥,肝火非常明显。

体内有了寒气会积累在肌肉里,时间长了,人们就会觉得肌肉僵直、腰酸背痛,形成肩周炎(通常又叫五十肩、冻结肩)、关节炎。寒气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侵入到经络,造成气滞血淤,从而影响到气血的运行,其实这就是中医理论上的虚亏,能够诱发各种反反复复难以治愈的病症。

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驱除体内的寒湿,涵养身体内的阳气,让身体温暖起来。具体的驱寒方法,我们在下面的章节中会做详细的介绍。

火邪多由体内生,阴阳失衡致病成

“上火”的滋味可不好受,嘴上起小泡、口腔溃疡,要不就是牙齿疼痛、出血,咽喉干痛,身体感到燥热,大便干燥……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一遇到上火,大家都会使出各种招数,想要压下身体的这股“邪火”。

其实人体里本身就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当然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体温应该在37度左右,如果火过亢人就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具体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须的,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对于实火来说阴是正常的,但是阳过亢,这样就显示为实火。另一种情况是正常的阴偏少,显得阳过亢,这样就显示为虚火。

邪火大部分还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外感火热最常见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在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待的时间过长,然后体温也会升高。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外感火热症。但一般来说内生的火热情况比外感火热多。比如现代人压力变大、经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内生火的因素要大得多。可见邪火还是由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中医认为:人体生长在大自然中,需要阴阳平衡、虚实平衡。而人体的“阴阳”互为根本,“虚实”互为表里。当人体阴虚阳盛时,往往表现为潮热、盗汗、脸色苍白,疲倦心烦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上火”的症状。此时就需要重新调理好人体的阴阳平衡,滋阴降火,让身体恢复正常。

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小毛病,吃点药或者自我调节一下就可以了。实际上上火有的情况下不太严重,通过自我调节可以让身体状况恢复正常,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还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风邪无定形,外感发病多因它

在自然界,风是气候变化的先导。风,四季都有,善动而多变,来去无踪。在人体,风邪是外感发病的最主要的因素。中医将风称为“百病之长”,将能引起“风”性特征的病变反应的外在病邪称为风邪。风邪致病,主要有下面两个特点:

在四季中,春主气,故春天也是风邪最为肆虐的时候。风邪致病多见于春季,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风邪为病有内、外风之别。外风由自然界风邪侵入而致。凡寒、湿、燥、热等邪多可依附于风而犯人,如风寒、风热、风湿等。风邪实为外感疾病的先导。是导致人体患病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身体内部脏器与脏器之间、经络与脏器之间、经络与经络之间出现了冷热不均,出现了不平衡、不和谐和时候,各种病邪就会在风的引导下乘虚而入,导致人体出现疾病。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风邪常伤人上部、肌表、腰背等属于“阳”的部位。而见汗出、恶风、头痛、面部浮肿等。风性善行数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位行走不定,症状变幻无常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以及“中风”的卒然昏仆等症。《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致病多动摇不定。凡临床上的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多属风的病变。内风则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生,如肝风内动的头目眩晕,四肢抽搐,甚则卒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防风邪首先要注意清除体内积热。平常要多到空气清新的园林山野之中,尽情地呼吸清新空气,排出胸中的郁热之气;也可以适当选用一些稍稍偏凉,又具有解除内热作用的食疗方法,如竹叶粥、菊槐绿茶饮等。

除此之外,由于风为春季的主气,在多风的春天更要防止风邪致病。首先要注意防风避风,莫要因为天气回暖就“春风得意”,中午天气一热就脱衣。大家应该适时增减衣物,预防“倒春寒”。同时提倡室内白天通风,但夜间一定要关好门窗,莫让虚邪贼风侵入。另外,也要适当增加营养,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风邪。

湿邪主浊气,致病难痊愈

我国自古就有把一年分为五季的说法,即春、夏、长夏、秋、冬。长夏一般是指现在的七、八月份,在中原一带相当于夏秋之交,此时雨水较多,湿热熏蒸,气候潮湿,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之时。湿的特点是重浊下行,氤氲缠绵。湿气过重,就被中医理论称为“湿邪”。湿邪为阴邪,侵入人体后会遏伤人体阳气,阻碍人体气机的生发和运行。阳气受阻,人体自愈力就难以发挥,故而湿邪致病往往较难痊愈。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很多疾病都归因于寒邪入侵,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而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多是寒邪与湿邪交织,在人体形成一股浊重之气,阻碍人体气机,导致生病。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注意到这样奇怪的现象,就是冬天很少见到着凉感冒的人,反而是夏天常有这样的病症发生。冬天气温低,受寒湿侵犯容易理解,而夏天这么热,怎么还会有寒湿呢?其实这正是现代人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炎炎夏日,人们多待在空调房中,身体该出汗时却被空调冷气所阻,汗液发不出来就瘀积在体内,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尤其是到了七、八月份的长夏天气,湿气达到最盛。而人体五脏之脾最喜燥恶湿,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脾主运化,可以运化水液,运化水谷,把吃进去的粮食、水谷精微营养的物质以及水液输送给其他的脏器,起到一个传输官的作用。脾的这种传输的作用对生命来说至关重要,故而中医把它称为人的“后天之本”。而体内湿气过重会导致脾脏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人体各器官也会因得不到及时充足的营养而出现问题,导致人体生病。

由此可知,祛除湿邪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功课之一。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有没有湿邪呢?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如果早晨起床时感觉特别疲劳,头发昏,没精神,浑身不清爽,那么你体内肯定是有湿了。另外,注意自己早上刷牙时,是不是有恶心的感觉,如果有,多半是有湿邪入侵了。

当检测到体内有湿,我们又该怎么祛除体内湿气,以及日常应该如何抵御湿邪入侵呢?最根本的就是要保护好体内阳气。夏天该宣泄的时候就要宣泄,天热开空调无可厚非,但不要让空调对着人吹,更不要晚上睡觉时一直开着,温度的调节也要适度,不可过低。如果感觉吹完空调后不舒服,可服用健脾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等;冬天该收藏时就要收藏,注意保暖,室内温度不可过高。此外,还可用调节饮食来化湿避邪,最简单有效的就是喝薏米红豆汤。此汤可当水喝,也能当饭吃。从入夏开始可一直喝到秋高气爽,能有效防止湿邪入侵,养血祛湿。

薏米红豆汤

材料:薏米、红豆(赤小豆)各适量。

制法:把薏米、红豆洗净后,各取适量,加水熬成粥。失眠者可加些莲子同煮,着凉感冒者,可加几片生姜同煮。

七情不节也是邪,不良情志也致病

俗话说:“家不和,被人欺;心不和,病来袭”。在现实生活中,“气死了,烦死了,郁闷死了,急死了……”这些话几乎每天都会充斥在我们耳边。如果是单纯的口头语,一时的情绪写照,那也就罢了,但事实上,很多人却因为情绪过激出现了种种问题,甚至丧失生命。比如乐疯的范进,气倒的周瑜,愁死的“林妹妹”,等等,所有的这些无不都是情绪过激带来的。七情过激可使相火妄动而阴精耗伤,更会使人体阳有余阴不足的偏盛偏衰之象加重,从而产生各种内伤疾病。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所谓“七情”是指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通常情绪的波动一般不会危害人的健康,但强烈的情绪波动,或长期消极情绪能暗耗阴精,影响气机,气不顺则引发疾病,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人发怒的时候,气是往上走的,“怒发冲冠”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怒气上冲,脑血管就会破裂,中医有个应对的方法叫“十宣放血”,就是用针把10个手指尖挑破放血,这样能减轻头部的压力。此外怒气上冲而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血现象。如果气全跑到了上边,那么下边的气就虚了,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大便不成形、吃什么拉什么。这是因为气全在上边,下面没有力量消化食物、让大便成形。

喜则气缓。人如果过度欢喜就会出现心神涣散,气就会散掉,老年人逢年过节时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老人一般一年到头见不到儿女,节日时突然见到了就容易“喜则气缓”,气往外散,再加上过节吃点儿好东西脾胃之气不足,心脏病就很容易发作。所以作为儿女,要常回家看看。

悲则气消。中医认为,一哭就神魂散乱,气就会短,哭的时候,越哭气越短,这叫“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生活中,我们常说有人吓得尿裤子了,就是“恐则气下”的一个典型表现。人受到惊吓或过于恐惧时,气就会往下走,人体一下子固摄不住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

惊则气乱。人突然受到惊吓时心会无所依,神无所附,虑无所定,慌乱失措,气机紊乱。在中医看来,人容易受惊吓是胃病的一个表象。现在所说的很多精神症状都表现在胃肾两经上,比如很多精神病人喜欢跑到高处大声喊叫、很多人喜欢去K歌,也都是因为他们的脾胃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思则气结。现在很多人有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在工作中过分地考虑人际关系。思虑过度,人体之气就会凝滞不通,影响消化,久而久之,脾胃就会出现问题。

思想的妄动会引发形体的妄动,然后是精气的妄动,内邪也就产生了。不良情绪的刺激是干扰正气,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节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它随意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