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不是教你诈
465300000018

第18章 德情操论:诚信是最好的策略 (1)

读点道德经

法律和道德都可以调节和约束人的行为。不同的是,法律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力,是一种硬约束,无论是谁,只要触动了法律条文,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道德则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是靠人们的自觉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法律给予人们的是敬畏、惧怕,道德则使人产生道德行为规范的自觉。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不但使人不去犯罪,而且使人有知耻之心。因而就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来看,道德可以说是更带根本性的方面。

我们知道,经济人的根本目的是“获利”,而市场经济的“唯利”导向刺激了人们唯利是图、投机取巧、追求享乐的“利己”心理,造成了整个社会道德的缺失。市场上的缺斤少两,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等,都与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的道德观念有关。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从层层剥开的事实来看,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

河北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价格低廉,是广大处于中低层经济水平家庭的育婴首选产品。但是,为了节约成本、牟取暴利,三鹿集团选择了添加大量廉价“大豆蛋白粉”的奶源,而这些所谓的“大豆蛋白粉”实为伪造蛋白质的化学原料三聚氰胺。实验表明,三聚氰胺主要影响人体泌尿系统,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石。

很多婴儿就是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得了结石。据新华网报道,三鹿集团从2008年3月份开始就陆续接到一些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却置众多婴幼儿的生命健康于不顾,而只是敷衍一下、草草了事,直至同年9月份被大规模曝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5。3万儿童食用因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品中毒,其中4人死亡,1200多人住院观察。

食品行业事关生命安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资金,更要讲道德和良心。然而,通览“三鹿奶粉”事件中一些企业的表现,他们有见利忘义的冲动,有明知故犯的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如果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文明底线失守,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生效,再快的发展也会出问题。

任何经济行为,如果忽视其道德价值,任由各利益主体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那就不仅会引发质量危机、责任危机、信用危机,更有可能导致经济生活的全面混乱,祸害整个社会。

如今我们的经济体制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市场经济虽然趋向竞争,但它必须公平,公平就要求人们相互尊重、以诚信为本,尔虞我诈不符合这样的道德要求。市场经济价值取向虽然有别于计划经济,它要求人们具有开拓进取精神,但这种精神必须通过正当的经济活动实现人生价值,人人都做有道德之人。

唤醒内心深处的“诚实”

美国的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请哈佛商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做题。共有50道选择题,回答的时间是15分钟。时间到了,要求他们把答案从草稿纸抄写到答卷纸上,然后把草稿和答卷纸都交给教室一端的监考人。监考人用电脑扫描阅卷,每答对一道题给10美分。第一组人就是这么测验。

另一组学生参加同样的测验,只不过形式有点变化。这一次答卷纸上的答案是已经印好的,每道题前面几个圆圈中,表示正确答案的那个是灰色。他们把答案抄完后,对照正确答案,数一下总共答对了几道,把这个数字写在答卷纸上方。当然,按照他们自己写的数字,每答对一题给10美分。

第三组与第二组的做题程序是一样的,只不过做完题抄到答卷纸上后,会随即被要求将草稿纸撕掉,只交上答卷纸。换句话说,即使有作弊证据也将被销毁。

最后一组与前面几组明显不同。监考人员不断要求学生撕掉才高和印有答案的答卷纸,他们甚至也无需向监考人员报告成绩:他们把草稿纸和答卷纸撕掉了,只需要走到房间前面——根据自己的成绩,自己决定拿多少。

结果如何?在严格控制下的第一组平均答对了32.6道题,第二组平均答对了36.2道题,第三组平均答对了35.9道题,而最后一组则平均答对了36.1道题。

这是个有趣的实验,那么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第一个结论是,有了适当的机会,很多平日里诚实的人也会作弊。其实不只是哈佛商学院存在不诚实行为,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第二个结论是,即使作弊没有被发现的风险,人们也不会在不诚实的路上走得太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回答:“大自然在为社会创造人类的同时赋予他两种本质欲望,一是取悦他的同类,另一种是不愿意得罪他的同类。大自然教导他对同类的幸福感感到愉悦,对同类的不行感到痛苦。”对此他补充说,“多数人的成功……多数情况下经常要依靠他们的邻居和同伴的帮助和善意;而帮助和善意在没有被人们接受的行为下是难以获得的。因此,‘凡事诚实为上’,这句古老的谚语,在这种情况下,是千真万确的。”根据他的观点,人们只是在对他们有用的情况下才会诚实。

其实,诚实是某种更伟大的东西——它在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社会力都被认为是高尚的美德。弗洛伊德是这样解释的,当我们的所作所为符合社会伦理,我们就会感到愉悦;否则会感到不快。因此,我们将捡到的钱包交还给失主心里会感到很温馨。

但是,如果诚实对我们如此重要,如果诚实能使我们感觉良好,为什么还经常如此不诚实呢?问题就在于,我们内心的诚实尺度只有在考虑重大越轨行为时才被激活。在面临细微的越轨行为时,例如把会议室的一支钢笔拿走时,我们甚至不会去想这点琐事与诚实有什么关联,但是当我们要把一整盒钢笔据为己有的时候,诚实的作用在此时便显现出来了。

由此我们可以解释学生们会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作弊,但并不是肆无忌惮。一旦他们意识到了诚实,他们就会停止作弊。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了一切道德规范的意识,就会滑向不诚实的一边。但是如果在收到诱惑的瞬间得到有关道德的提醒,我们可能保持诚实。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可以说,诚实是人的本性之一,我们应该在更多的时候,唤醒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诚实感。

面对诱惑的诚信如此脆弱

在湖南长沙,有商家举办羊毛衫试穿活动。主办方提供了300件毛衣,每天限量100件。消费者只要出示本人身份证,签订一份免费试穿的归还协议,就可以领走一件羊毛衫,两天后再决定是否购买。第一天被市民领出的100件羊毛衫“回归”情况得到揭晓:12件被买走,3件被退回,其余85件没有回音。

不止在长沙,类似的活动近来在国内很多城市也举行过,结果大都令人尴尬:很多人不讲诚信,穿着商家提供的羊毛衫“一去无踪”。

西方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本质不错,但抵御外界“干扰”的道德自律能力稍差。因而,在诸多金钱、女色的诱惑面前,他们迷失了道德的方向,甚至滑向了犯罪的深渊。这当然应该归咎于其自身的道德防线不牢固。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定。但是诚信又是十分脆弱的,下面的这个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印度尼西亚在全国的学校和政府办公室,开展了一项名为“诚信商铺”的活动。在这些“诚信商铺”里,没有收银台,也没有人看管,只是放置一个用来收钱的盒子。所有的商品都标有价格,购物者在购买商品后,完全凭着自己的良心,将购物款投进这个钱盒子里。“诚信商铺”开设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印尼国民正直诚实的品格,以减少社会上日益严重的不诚信行为。

那么,“诚信商铺”的运行结果如何呢?活动实行不久后,政府对这些商铺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一些经营者表示,活动是成功的,因为自己的店实现了盈利,这说明,印尼人都是讲诚信的。但是,另一些商铺的经营者却诉苦说,盒子里的钱一直与出货数量不符,这说明,有些人在贪图小利,他们在诱惑面前放弃了诚信。

两种说词,做出了印尼人是否诚信的截然相反的判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位学者对这两类商铺进行了调查。结果,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盈利的那些商铺,他们的钱盒子都是透明玻璃或塑料的,并且,在这些商铺里,有许多都是安了摄像头的。而亏本的那些商铺,他们的钱盒子几乎都是不透明的纸箱,并且,这些商铺中没有一家安摄像头。

这个结果,让人们豁然开朗,认为每个人天生就具有诚信的品质,这是一种不可能的奢望。面对诱惑时,我们每个人的诚信都是脆弱的。只有当诚信被监督时,诚信才会变得坚强起来。

在我国传统美德中,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育人之本”。诚信是做人的资本,因为它是自我把握的尺度;诚信是一种道德上的准则,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彼此信任,平等相待。如今,诚信却像落在大海里的针一样,在一些贪婪与狡猾的人群中间再也找不到了。面对诱惑,我们是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还是滑向那不该涉足的深渊。

实际上,诚信本来就很脆弱,如小树一样经不起风雨,如新生婴儿般一旦失去呵护就岌岌可危,也和爱情一样是一件易碎的瓷器珍品。战胜了诱惑,脆弱而珍贵的诚信便会长成参天大树,都会沐浴阳光雨露,从而迎风招展、生机无限!

在人们对于诚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要在当今社会有立足之地,就要善于通过诚信行为,抵制各种利益诱惑、克服脆弱性和劣根性,提高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诚信的收益大于成本

有人会说,现在市场竞争如此残酷,讲诚信就赚不了大钱,就不可能致富。为了有钱,为了生存,诚信是可以忽略的次要事情。果真如此吗?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商人本来最怕失信用。他总是时刻小心翼翼地按照契约履行所承担的义务……”其实,做人做事最不可忽视的法则之一就是诚信!

我们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一下不讲诚信的人们的利益思考。以企业为例,企业生产不良产品可以减少企业成本,符合企业追求利益的目的。也就说,企业不诚信照样能获得最大利润。然而为什么大多数企业还是讲求诚信呢?这是因为,企业不可能只进行一次交易,因为企业需要不断地交易来维持生存。一次不诚信足以让交易者失去信任,断绝以后来往,这种损失才是巨大的、长久的、难以挽回的。而诚信可以维持业务,带来持久收益;诚信可以扩大业务,带来巨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