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宋
468100000028

第28章 为万千黎民而坚持

虞允文听完了李纲的介绍,长叹一声:“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是你,该如何安排这段时间战争的前后顺序?”李纲追问道。

“三个步骤:安抚西夏、接触女真;完善军备、稳定内部;夺回幽云、强化边防。”虞允文略一思索,脸色变的肃然起来,正色道:“定下收复幽云之议,最先做的就是应该努力缓和与西夏之间的紧张关系,平定西北的危险,这样才能将精锐从西北抽出。同时可以与女真多接触,但不与其结盟;对辽明示大宋一定遵守协议,以慢其心。

下一步应该集中军队主力,未雨绸缪、养精蓄锐、完善军备、强化战斗力。对内则是逐步废除苛政,安抚民心、调动民意,让百姓对开战不持反感,使得大家能够劲儿往一起使。

对外交往的时候,应当达到让大宋置身事外的最终目的,从而使自身战、守、和都保留相当大的回旋余地,静观辽金局势之变化,蓄势而发。一旦出现有利局面,对辽的军事行动必顺是雷霆一击,不能给它任何喘息的机会。注重以军事打击,但还是要辅以攻心、策反手段,双管齐下,先求胜而后攻心,以促其分化,这样比较稳妥,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大宋的利益。”

虞允文顿了一顿,然后继续解释道:“以上计划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完全做到,至少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精心准备。这样,在收复幽云之后,可以屏护大宋本土,防患于未然之时,全力应对金国崛起后的最坏局面,也就是金兵南下攻宋。虽然前面的已经不可能改变,现在开始准备犹未不晚,但朝廷……”

在将他自己的见解一一道出之后,虞允文便收住了话头,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该如何影响朝廷的政策方向。因为一个他还不是很了解现今大宋朝中的情况,另一个也是他就算得到授予的官位,也最多不过是个闲官,不可能参与朝中的中枢决策,说也无用。

“咳,朝廷至今根本就没有想到金人可能南下的事,他们还正在忙着庆贺收复幽云呢。”李纲恨铁不成钢的咬了咬牙,开门见山地说道:“陛下还打算出去祭天、给自己上尊号,哪还有心情管金人的事。自己本身就没守约,却把金和大宋之间的关系寄托在和约之上,怎能求得真正的安全?!”

虞允文和马林两人相视无语,如此没有心肝的君臣,叫他们还能说什么?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大宋就这样完蛋了吗?那还不如一开始就投金呢,也许还可以保得郑家庄安全,不至于如今这样的凄惶。

“事情还没到最终绝望的时候,从来都是信心十足的李大人,今天如何就这样轻易的没有了信心?”清义道长的声音响了起来。

虞允文和马林连忙站起来迎候,虞允文不好意思的说道:“道长,刚才我实在是……”

“不用抱歉,我还应该谢谢你呢。”清义道长已经恢复了平时洒脱的样子,抬手示意他们坐下,自己也重新坐在李纲的身边,淡淡的笑了笑:“说人容易说已难!我说你们过于记着仇恨,是着了皮相,可我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

“老道这次好像是想明白了,真的解脱了凡尘俗事,我该对你道一声喜了。”李纲仔细观察了清义道长一会儿,笑着拱了拱手。

“难得你这个老倔头能道一声贺,我是不是该兴奋的流泪以对啊?”清义道长不以为然的白了李纲一眼,不紧不慢地说道:“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这句话好像是你对我说的吧?难道你自己反而忘记了?”

“道兄教训的是,我记住了。”李纲如同被雷击一般,身体一颤,毅然抬头:“为了大宋和千万百姓,我绝不放弃,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也会坚持到底!”

水灵终于完全恢复了正常,和以前一样的调皮、捣蛋,甚至有些变本加厉。当然,李纲大人家的两个倒霉孩子可真是叫苦连天,被这个疯丫头欺负惨了。

为了水灵着想,虞允文特意请清义道长收水灵做了俗家弟子,挂名在神霄宫。

好在水灵虽然调皮,却明白事理,反而让人觉得她皮的可爱、而不是讨厌。因为心疼水灵,大家对她自然十分的疼爱,不要说清义道长和李纲了,就连赵良嗣见过她之后,也非常喜欢这个聪颖过人的淘气丫头。

有了这么多人为她撑腰,虞允文不要说是管教水灵,连说一句重话,都有人护着,实在是哭笑不得。

自和李纲深谈之后没多久,赵良嗣便派人来叫他们回去,朝廷的任官决定很快就要下来了。

此时,朝中新、旧两党仍然在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朝中臣子也被他们强行分成了两派,非此即彼。现在,蔡京去相,操控着朝政的是旧党,以丞相王黻为首。

赵良嗣是童贯带回大宋的,而且在朝廷议定对外方针的时候,站在蔡京等新党一边。马林自然是不必说,他是赵良嗣的族侄,也是马家未来的继承人,当然属于新党。

有意思的是虞允文,他本来是跟着马林来到汴京的,理所应当是和马林在新党一派。但朝廷封官的时候,却是属于所谓“旧党”一派的李纲上书(当然,李纲是没兴趣管什么新党、旧党之分的),将郑家庄一事说成了是虞允文为大宋效力,被金人得知,才导致金血洗村庄,打动了皇帝赵佶,为他讨得特殊的荣封。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纲这样做,也是希望虞允文能早点进入朝廷的决策层,将来可以帮的上自己。

虞允文从白身一跃成为正五品中书舍人,升官速度快得令人吃惊,官位还超过了带他来的马林,自然而然被直接划到了“旧党”范围里。

赵良嗣却并未生气,他反而对虞允文和马林能够被李纲等人接受而高兴。以赵良嗣为官多年的经验,要想在大宋朝廷有所成就,在士林中的名望和关系必不可少。自己是从大辽投身而来,马林过来之时也可以算是“空降”,根本不可能再走大宋士人最常出道的“科举”之路。

就算将来马林的政绩再高,也不会为大部分士人所理会,只能依靠皇帝的宠幸,这实在是在建一个空中楼阁,一旦失去帝宠,马家就会大祸临头。只有让士林中人真正的接受了马林他们,在不杀士大夫的赵宋,就算没有了帝宠,马家也会有再起的一天。

当然,马林和李纲他们的关系自然不能被蔡京他们知道,否则,以蔡京不容人的秉性,已经下台且敏感过度的他,只怕会立刻对付赵良嗣和马家。

好在中间有个清义道长,这可是连蔡京也不得不卖面子的人,此事当然就被揭过。就是以后马林还是常常和虞允文一起出入神霄宫,蔡京也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表示,反而对马林能接近清义道长十分满意。

这个老道士在宫中影响甚大,可以说是不出手便罢,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不亏曾经是边关大将。当年的孙贵妃虽然不是皇后,却保护、教养过当今天子赵佶,以皇帝念旧的性格来说,在贵妃过世之后,陛下就把对贵妃的感激之心全放在了孙家人身上。

清义道长本身又是著名的道家宗师,在道门之中地位崇高,这几点加起来,他的地位自然非常稳固。

何况,当初清义道长帮过新党,这香火之情蔡京可是不会忘记的。这倒不是这个老奸巨滑的奸相有什么感恩之心,这点他连荒唐皇帝都不如,而是他认为可以借这件事和清义道长搞好关系。

可惜,清义道长根本对他们是不加理会,反而和李纲等人关系良好,蔡京一党头疼不已。

如今,马林能借给水灵治病为由接近清义道长,自然在关键时刻也能影响到他,蔡京他们当然高兴,恨不得马林能天天陪着老道,看住他才好,如果能说服他为蔡京的复相出力,那就算喜出望外了。

正当大宋在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时候,辽与金两个国家的军事较量到了最后关头,辽朝覆灭的日子到了。

大宋皇帝赵佶的“盟兄”辽天祚帝,已经真的成为了“孤家寡人”,金将斡里衍率精骑千里追袭,再也逃不了的耶律延禧乖乖的做了金军的俘虏。

被押解至黄龙府后,金人废除了天祚帝的帝号,降为滨海王,结束了耶律延禧作为辽朝末代帝王的荒唐生涯。

依然忠实于辽朝的大辽名将、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走,后来在极西之地建立了西辽,契丹人的势力从此被彻底驱逐出北方,金朝已经取得了辽金战争的完全胜利。

在从大宋归国的金使,还有来往于南北的商人口中,大宋是一个布满财富的天宫一样的神秘之地,金人被那些大宋富贵荣华的传说吸引的忘记了一切。

开初,女真人只是羡慕宋人的好命。在辽金开战后,金兵主力无遐他顾。在辽朝没有灭亡、天祚帝没有被他们擒获之前,金人不会有这个可能同宋朝彻底闹翻,为自身再树一敌,或是有染指大宋的意思。

可现在,大金人不再会有任何的后顾之忧,自然而然的,注意力很快转向了那个传说中迷人、富裕的南方。只不过,这种关注对宋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对充满了自信的女真人而言,南方的宋王朝那没用的军队根本就不构成威胁。

只是,出于对大宋这个威名赫赫的中华大国,刚刚立国不久的金人还有着一些尊重,一时还没有想到干脆收拾掉它。

大宋从建立之日起,为了保证皇权稳固,在官员的任命和职司上采用了权力制横的办法:一个官员的身份被分成官、职和差遣,官可以领取俸禄,却无实权;“职”才是实际的职务。这就造成了宋代非常庞大的、只拿钱不干活的官僚队伍,如此大量的冗官造成了大宋朝廷的财政窘迫。

以文官中地位最高的宰相为例,“相”有七个,是宰相与执政的统称,正副宰相也有五人,一起组成了朝廷最高级别的中枢。各个“相”的职权和地位都不尽相同,却又对政务都有发言和建议之权,往往政见也各不相同,互相牵制,便于皇帝控制朝政。

以上制度最大的坏处,就是如果皇帝昏庸,有奸臣当道,可以把自己的同党全部提上来位例中枢,蒙蔽皇帝、控制朝政。

奸相蔡京一党便是如此,他在相位上的时候将自己的一大批党羽都提拨上来,七相中几乎全是他的人。就算同党之内有争斗、就算蔡京也倒台了,朝政还是控制在蔡京一**党的手中。

这些所谓的大宋重臣们,只会忙着进行政争,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现任的丞相王黼,就是蔡京提拨上来的,又挤掉了了蔡京任相。自持复燕云有大功而专权自恣、狂傲自大,居然敢公然定价受贿卖官。

不多久,王黼还头脑发热,想废掉与自己不合的太子赵桓,改立比较受宠的皇帝次子郓王赵楷。如此狂妄自大的疯狂举动,在注重儒家伦理道德的大宋,自然引发了大部分朝臣的不满。

自太子亲信御史中丞何粟弹劾王黻开始,当权大臣都被卷入了这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漩涡中,老奸相蔡京为了重新上台掌权,也开始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