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好难说的话,办好难办的事
474500000024

第24章 美化言辞,家人才能听(1)

家,永远是我们温暖的港湾;家人,永远是我们最值得依赖的存在。然而,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不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如果不小心处理将会引发更大的不和,甚至家庭的破裂。怎样教育孩子,才会让他们乖乖听话?怎样与父母沟通,才能有效地让他们接受你的想法?怎样在争吵后,使双方尽快和好?

“裹着糖衣”教育孩子

【难度系数】:★★★

【适应人群】:不会赞美孩子的家长

【适应症状】

(1)总是过份地责怪孩子的错误,而很少赞扬他的进步。

(2)孩子与你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代沟越来越深。

(3)即使孩子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从不会说一句赞美的话。

(4)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引起孩子的反感。

有一种苦味的药丸,外面裹着糖衣,使人先感到甜味,容易一口吞下肚子去。于是,药物进入胃肠,药性发生效用,疾病也就好了。同样的,父母要对孩子说规劝的话,在未说之前,先给他一番赞誉,使孩子尝一些甜头,然后你再说那些规劝的话,孩子也就容易接受了。

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我们要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指责使孩子落后。

南京某厂技术员周宏用赞美的办法,把双耳几乎全聋的女儿婷婷教育成了高才生。

周宏第一次看小婷婷做应用题,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按说该发火,可是他没有。他在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红钩,并由衷地赞扬她:“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呢!”八岁的小婷婷听了这些话,自豪极了。

在父母的鼓励下,十岁那年,婷婷就写作出版了六万字的科幻童话。消息见报后,不少残疾儿童被送到周宏门下,都在周宏的“赏识教育法”下得到了很大进步。他说:“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周宏巧妙地把赞美运用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赞美开发了孩子内在的潜力,激起了他们学习上的热情,唤起了他们强烈的进取心,使得孩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在心理上彻底解放孩子。

人都是爱听好话,喜欢受到表扬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在最深刻的渴望就是受到赞美。”孩子更是如此。因为孩子好奇心强但自信心不足,他们对自己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非常在乎,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所以,恰当的赞美往往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修炼秘籍】

1.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的错误,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赞美。

2.家长要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朋友,平等相待,学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

3.赞美孩子时,必须坚持原则,要在他做了值得赞美的事情时,才去赞美。

4.赞美要掌握时机。当孩子正在做或已做完某件有意义的事,应当及时给予适当的赞美,如一时忘记了,也要设法及时补上。

5.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切忌用说教、教化的口吻提出批评,而最好用规劝的语气,告诉孩子他应该如何做,如“你应当……”;或者以提出忠告、方法或建议的方式,告诉孩子该怎样解决问题,如“为什么不用另一种方法来替代呢……”

与孩子忌说的八种话

【难度系数】:★★★

【适应人群】:对孩子说话没有分寸的人家长

【适应症状】

(1)孩子不听话时,会说一些“要扔下他”之类的话来吓唬孩子。

(2)你做的任何事情,都以孩子为中心。

(3)你常常承诺孩子一些话,却经常无法兑现。

(4)对孩子的要求、限制很多,时常让孩子觉得没有自由。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虽然亲密,但对孩子说话也不能随随便便。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对孩子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势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应注意自己的措辞。概括起来,父母与孩子对话的忌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说损伤话

有些性格急躁的父母,恨铁不成钢,动辄就挖苦孩子,孩子耳濡目染,身心定会受到创伤。“你怎么不像你姐姐?她门门功课都拿满分!”这样的话语,无疑会把孩子的自尊心破坏殆尽。因为孩子往往会觉得:第一,觉得自己遭到了贬黜,一无是处甚至没有希望;第二,想要摆脱人见人爱的姐姐;第三,为没人喜欢自己而愤愤不平。

2.说吓唬孩子的话

“如果你不立刻跟我走,我就把你一个人丢在这里!”如果你这样说话,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因为父母是孩子唯一的依靠,而你的话则是在告诉他:你有可能遗弃他。虽然你并不会这么做,但这样的话却会成为孩子的心理负担。

3.说命令话

有些父母往往爱给孩子下禁令。例如,“放学后不许与同学玩,不许到同学家里去。”“你每天除了学习,别的什么也不许干。”由于生活在命令中,孩子就会变得迟钝,缺乏创造力。

4.说气话

有些缺乏修养的父母,稍不顺心就拿孩子撒气。孩子不敢接近,又躲避不了。例如,孩子有时问点事情,也没好气地说:“不知道,别问我。”“老问啥,没完没了的……”这些使孩子横遭冷落的气话,是父母应该忌讳的。

5.说宠爱话

有些父母溺爱子女,常常会从他们口中听到:“你是妈妈的心肝儿”、“命根子”等语。有时孩子撒娇,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这些容易使孩子养成各种各样的坏毛病,应该改正。

6.说侮辱话

有些不理解孩子心理的父母,当发现孩子有什么行为不端正,则凭主观臆断,认为孩子大逆不道,甚至口不择言地说什么“你这个不要脸的小畜生”、“小流氓”……还有的父母虽然不会正面指责,但也往往旁敲侧击、指桑骂槐,弄得孩子反驳也不是,解释也不是,只好委屈地忍受着。

7.说埋怨话

当孩子犯错误之后,他会感到很无助,会后悔当初没听从父母的话。在这时,妈妈说:“我早就跟你说过会这样。”转眼间,孩子的无助就会变成自卫,为了反抗母亲轻蔑的语气,摆脱自视蠢笨的自卑,开始辩解。要么在绝望中屈服,要么在愤怒中反叛,不利于孩子成长。

8.说欺骗话

有些言行不一的父母,言不信,行不果。欺骗孩子的话一般有:“听妈妈话,明天给你做好吃的、买漂亮衣服”或者“好好念书,考好给你钱”。这些话若不落实,久而久之,孩子就再也不信了。这种话造成的后果,比不说还要坏。

【修炼秘籍】

1.要尊重孩子,对孩子要有耐心、信心、爱心。

2.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帮助他纠正错误,不要只会责怪或者打骂。

3.对待孩子不能偏爱、溺爱。

4.学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

5.要适时地赞美孩子。

父母吵架时的劝说艺术

【难度系数】:★★★★

【适应人群】:想要在父母之间做和事老的人

【适应症状】

(1)你的父母经常会为了一些事情吵架。

(2)父母吵架以后,你会不知所措。

(3)想劝父母和好,却不知道如何说才最有效,本来想劝和,却让父母觉得你在偏袒一方。

(4)父母吵架了,你本来想劝和,但是往往在最后却变成三人在吵架。

世间最美满的家庭也难免有矛盾,父母发生摩擦闹矛盾,甚至公开吵架时,作为孩子的你该怎么办?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要当好中间人,因为在任何家庭中,父、母、子女三者的关系总是最亲密的,子女是父母感情的纽带,在父母面前,始终处于被爱护,被关心的地位。

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我小的时候,隔壁邻居家夫妻两个经常吵架,而他们吵架的时候两个孩子通常只是在一边傻傻地看着,或是流泪,夫妻俩总是小事吵成大事,大事就更不得了,一直到有人劝为止。”通常夫妻吵架有时会陷入双方谁也不服谁的僵局。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能很好地劝架,那么夫妻的吵架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所以,当父母争吵时,我们绝不可以意气用事。不能把自己置于局外人的地位,对父母的争吵毫不过问,冷眼旁观,自称“小孩不管大人的事”;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跟着大吵大闹,把父母双方都责怪一通,两人吵变成三人吵。

张浚是家里的独生子,平时仗着父母的溺爱,他对父母说话时很少注意方式。有一天,张浚父母因为他们的朋友结婚送红包的事发生了口角,一个说送得多,一个说送得不多,张浚不耐烦了,大声对父母说:“不就是送个钱吗,值得你们吵来吵去的吗,烦死了。”父母听了更加生气了,只听见妈妈说:“你知道什么,一送就是五百,钱有那么容易赚吗。”爸爸也开口了:“烦就滚出去,老子养了你一辈子了,还嫌我烦。”……

就这样两个人吵变成三人吵了。

其实,这时父母最需要的是子女的安慰,张浚应立即做好劝说工作。这时,不妨对父亲说:“爸,您不是一向都对人宽宏大量吗?现在怎么和您老婆这么计较啊?”相信他听了这样的话,肯定会为这幽默的话而开口大笑,一场家庭纠纷也就会化解于无形之中。劝母亲时可以这样说:“我爸那边早已经妥协了,他也觉得自己有错的地方了,正准备去菜市场买些大闸蟹(当然是母亲喜欢吃的,而又不舍得买),给您做一顿好吃的晚餐呢?”相信妈妈会因为大闸蟹太贵而去阻止父亲,这样,不就能轻易化解父母之间的矛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