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475900000023

第23章 感恩常怀于心,以感恩精神提升业绩 (2)

勤学苦练,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任何一个员工,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本领,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即使每天有新情况、新挑战都能应对自如。而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就要不断地学习。让学习与工作相伴,让工作变成学习,只要天天学习,就会天天进步。正所谓,“终身学习、成就终生”,通过勤学苦练和主动学习才能保证自己在职场中百战百胜,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实际上,勤奋中蕴含着机遇和成功的种子。如果你是一个勤劳、肯干、刻苦的人,就能像蜜蜂一样,采的花越多,酿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如果你不能够脚踏实地,努力勤奋,整天为抱怨和沮丧所纠缠,那么必将在漫无目的,碌碌无为中浪费掉人生的大好时光。

彼得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工薪阶层家庭中,因为经济困难,他刚刚高中毕业,便不得不放弃去大学深造的机会,到一家百货公司打工。虽然每周只有5美元的薪水,他仍然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都非常勤奋,总是早早来到店里,帮助老板整理货物、清洁卫生,准备开店营业。同时,他还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充实自己,想办法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无论有多么的劳累,主管每次都要认真检查那些进口的商号账单。由于那些账单都是用法文和德文书写的,他一窍不通。所以,每天上班的过程中,他都会仔细地研究那些账单,并努力钻研与这些商务有关的法文和德文。经过勤奋的学习,日积月累,他的法文和德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查看账单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一天,他看到主管十分疲惫,但仍一一核查那些账单,便主动要求帮助主管检查。由于有以前那些准备,他干得相当出色。从那以后,检查账单的工作便由彼得接手了。

又过了两个月,彼得被叫到一间办公室接受一个部门经理的面试。面试彼得的经理年纪比较大,对他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已经40多年了,你是我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每天都要求自己进步、日益把工作做得更加完善的人。从这个公司成立开始,我一直从事外贸工作,也一直想物色一个得力的助手,但是因为这项工作涉及的面太广,工作又劳累繁杂,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但看到你平日的勤奋和努力,以及不断取得的进步,我想这个职位应该属于你。”

尽管彼得对这项业务一窍不通,但凭着那股勤奋劲儿,对工作不断钻研、学习的精神,

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半年后,他已经将干得相当出色。一年后,彼得接替了那位经理的工作,成为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部门经理。

现代职场上,不管你从事的是哪种行业,没有知识是愚蠢和可怕的,不继续加强知识和技能的深化更是可悲的。因为这意味着你将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意味着你将很难对周围不断发展的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理解;意味着你将失去人生的方向,逐渐被更多掌握新知识和拥有新技能的人所取代,成为“吃老本”的掉队者。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日趋激烈,信息瞬息万变,盛衰可能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的人,才能具有高能力、高素质,才能不断获得生存的“蓝天”。

一个人能取得非凡的成绩,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努力。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是一部努力拼搏、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只是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们成功的结果,却不知道取得成功的艰辛。而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人,也没有因为成功而放弃主动学习,因为这已经成为他们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刘发根,南昌铁路局高级技师。 2001年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九江县沙河街北列检所,这是一个远离繁华都市的安宁村庄,同来的同学们都很失望。但是出身农村的刘发根却不这么想,对于这份新工作,他感到非常兴奋。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还没有具体工作任务,而且正值酷暑难耐时节,其他同学总是一点完名就不见了踪影,而刘发根总是顶着火辣的太阳,老老实实地跟着师傅,得知哪里有车辆故障,他总会飞奔到现场看师傅怎么处理,并一一都记在本子上。为了能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他常常一个人在站修所里,对那些报废的车辆零件拆了装、装了拆,反反复复地摸索练习。不知多少个日子里,别人在休闲娱乐的时候,他却与一堆破零件为伍,即使这样,刘发根对此仍乐此不疲。至于学习专业知识,他更是书不离手,7000多道技术业务题硬是让他背得滚瓜烂熟。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刘发根被推荐参加段里的快速训练。3年的训练中,他抓住点滴时间发奋学习,刻苦熟记了7000多道技术业务题,经常带伤参加大强度训练。

经过刻苦的训练和学习,刘发根的业务技能有了飞速的提高。在2005年举行的全国首届铁道行业技能竞赛更换货车钩项目中,他以26秒的优秀成绩打破了铁道部保持了20年的记录,获得了全能第一。2006年,年仅25岁的他被破格评为检车员高级技师。

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刘发根仍坚持每天的训练,并将自己的技术心得、经验总结了出来,

修改编写了C64K、C64H型货车的单车技术检查作业口诀、标准和程序,提炼出一套快捷有效的分解组装13A型车钩作业流程,大大提高了作业速度。

身为一名员工,你应该时刻记住这样一点:你每天都在和几百万人竞争,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为优胜者,必须要每天坚持提升自我,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样的你才可能

堪称卓越。

而作为一名感恩的员工,你更应把勤奋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看成是自己的分内责任。这样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如果把生命浪费在其他事情上,你可能永远只能是一名普通的员工,永远跳不出命运为你安排的轨道。

结果才是硬道理,要功劳不要苦劳

“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这是写在《联想文化手册》中的核心理念之一。也许还有很多人对这个理念难以认同,主要是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苦劳”也是衡量一个人成就的重要方面。源于这些思想的泛滥,才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形式多样的表面工程——表面是在努力工作,最终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成了无用功。

汤佳是上海一家公司的会计,平时工作非常认真,报表也做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可惜,报表上的数据与实际发生额相差甚远,不仅老板看了一头雾水,连她自己对报表上的原始数据的来源也说不清楚。于是,这张报表就成了实际上的废纸,在公司管理层做决策时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这样没有结果的工作等于白做,等于白白浪费公司的资源,于是汤佳很快就被炒了鱿鱼。

也许你会说,汤佳工作那么认真,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是的,以前很多人总结个人业绩时总喜欢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老黄牛”型的员工曾经备受推崇和赞赏。但那都是以前,现在的情况是,老板越来越重视能出业绩、有功劳的员工,而不喜欢一天到晚辛辛苦苦,最后却没有任何成绩的员工。企业里最重视的是你的“功”,而不是你有多“苦”,作为一个员工,你要追求的不是“苦劳”,而是“功劳”,是实实在在的结果。

李梅是某家企业的员工,一天领导让她去买几本企业急用的参考书。李梅先到第一家书店,书店老板说:“刚卖完。”之后她又去了第二家书店,营业人员说已经去进货了,要隔几天才有。李梅又去了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根本没有。

快到中午了,李梅只好回企业,见到领导后,李梅说:“跑了三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我再去看看!”领导看着满头大汗的李梅,满脸不悦……

李梅在接到老板的任务后,折腾了一个上午,花费了她大量精力,但是却没有完成任务。当她在抱怨老板对自己不重视时,不知道是否反思过自己究竟对企业创造了什么“功劳”。

很多员工做工作不追求功劳,只是一味地蛮干,最终荒废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很多本可以办成的事情没有办成,白白浪费了公司的资源,以至于老板总是很不满意。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满足于苦劳,满足于“我尽力了,没有结果我也没办法”,那么组织靠什么生存?事实上,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都是伴随着工作的业绩才得以体现,人生的境界也靠非凡的奋斗结果来升华。在行动中赢得令人瞩目的业绩,才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能力,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付出的努力固然使人感动,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只有不断创造业绩的人,才有更好的发展!因为没有功劳的所谓苦劳实际上是在“白折腾”,创造有价值的功劳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很多优秀的人士往往并不是在意“苦劳”的人,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将创造最优秀的业绩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样才成就了他们的优秀。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伊·吉拉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1963年1月份之前,吉拉德是一个建筑师,盖房子。到1963年1月为止,他盖了13年房子,他赔得一无所有,银行把他从家里赶了出来,还没收了他的车。吉拉德彻底破产了。

吉拉德的妻子说:“乔治,我们没钱了,也没吃的了。我们该怎么办?”所以第二天,吉拉德就必须出去找工作,这样就可以给家里买吃的了。那天,非常冷,雪很厚,我不知道他无意间去了汽车经销店,他跟老板说:“只要给我一部电话、一张桌子。我不会让任何一个跨进门来的客户流失,并且我还会带来自己的客户,我会在两个月内成为你们这里最棒的推销员。”老板被吉拉德的自信感染了,他答应了吉拉德的要求,给了电话和桌子。就这样,吉拉德打了一天的电话八九个小时。最后,那天晚上他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50分。他兑现了承诺,没有漏掉一个跨进门的客户。在那时候,甚至他还没意识到我的生活又重新开始了。

破产的那年,吉拉德已经35岁。过了3年,他就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仅仅3年。

吉拉德全副身心投入“卖汽车”的事业中,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斯尼记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牢骚满腹不如干劲冲天,只要努力工作,一定会得到相应的业绩回报的。

无论对于组织还是个人,不管在行业或组织中的地位如何,不管现今的发展程度如何,只有业绩才能作为发展的保证。如果你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你一定会创造别人所不能及的高业绩,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