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长读本
476100000016

第16章 心理教育先行,教出好孩子 (3)

8.发挥长处和逆向比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因此,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如果孩子总是“羡人之长,羞己之短”的话,也不妨采用逆向,选择别人的短处作为比较的对象,这对于消除自卑心理,达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家长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当中的“度”。

合伙作弄人可不行

正在公司里忙活时,火火妈接到了班主任张老师的“告状”电话,说是火火和班里几个平时爱调皮捣蛋的男孩一起,把一只蜻蜓放在了一个女孩的铅笔盒里,害的女孩在数学课上当场吓得大哭,怎么哄都哄不住,而旁边几个捣乱的孩子,却在一旁哈哈大笑。“几个捣乱的孩子都被我教育过了,也罚站了。我了解了整个事情,火火不是带头的,这孩子就是跟着凑热闹。您晚上回家问问孩子,给孩子讲讲道理就行了,千万别体罚孩子。”

“这小东西怎么也学会作弄人了?”火火妈带着一肚子的郁闷回到了家,看见儿子正乖乖的窝在屋里不做声地闷头写作业呢!“八成是知道自己的行为败露了吧!要不这么老实!”火火妈心想,但并没有立即去打扰他,而是扭头进厨房准备晚饭。

吃过饭,火火妈把儿子叫了过来,心平气和地问道:“说吧,今天怎么回事?”

“不是我干的,是李浩和王凡雨出的主意,然后又有好几个人说要一起捉蜻蜓,他们临出门时才叫的我,我就跟着去了。”小家伙一脸委屈。

“你知不知道作弄同学是不对的?”

“我知道,可是他们几个都这么干啊。”

“那结果呢?”

“孙小雅吓哭了,我们几个被张老师批了,还罚站了。”

“为什么被批了,被罚站了?”

“因为我们欺负同学是不对的。”

“知道不对了,以后再有人叫你一起作弄同学,你还去不去?”

“再也不去了。”

“明天你看见孙小雅,是不是要跟她说点什么?”

“我知道了妈妈,我明天会跟孙小雅说对不起的。”

“妈妈,老师和同学不会以为我是坏孩子以后都不理我了吧?”

“只要你能主动承认错误,就不算是坏孩子。以后再有同学叫你的时候,要是这件事你觉得不对,就不要去,多少人去做了你也不能去,知道了吗?”

“知道了,妈妈。我去写作业了,今天的生字还没写完呢!”

【家长备课】避免群体心理的反作用

看着火火乖乖地写作业,火火妈相信,儿子以后都不会再和人一起“干坏事”了。想起今天白天张老师的嘱托“千万别体罚孩子”,火火妈暗自发笑:“我怎么会干这么不明智的事呢!体罚孩子,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仔细回想刚刚与儿子的对话,火火妈突然觉得,人的群体从众心理,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就已经显现了,真不知是好是坏。

人都有“随大流”的从众心理,人云亦云。积极的从众心理可以调动孩子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消极的从众心理则能给孩子消极不良的行为习惯“壮胆”,助长这种不良行为滋生蔓延。一个班级里三十几个孩子,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被人带坏了”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一年级的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较差,意志也不够坚定,即使感觉到某种行为不好,但大家都去做了,他也就可能自然而然地跟着做了,结果惹出事端。明智的家长会用循循善诱的办法,引导孩子去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认清自己的错误;而冲动的家长往往是不问是非的呵斥辱骂,孩子就有可能会变得胆小畏缩,或是变本加厉地重复错误的行为。

火火妈想了想,给张老师发了这样一条短信——“问清了整个过程,孩子也主动承认了错误,表示以后不会再犯,明天上学时会向同学道歉。我告诉孩子以后觉得不对的事情,就不要随大流地跟着去,凡事要想明白再去做,孩子认真听了、反省了。相信以后不会再发生同样的事情,还请张老师多多监督教导。您辛苦了!”

人小脾气可不小

学期第二次家长会后,火火妈听见有家长给班主任张老师反映说,自己的孩子听不得半点批评,前两天因为一点小事说了她两句,结果她爱答不理的。结果自己心一急,差点就动手打了她。虽然最后克制住了,但孩子这几天对他熟视无睹,不理不睬,问张老师他应该怎么办?

火火妈在一旁想:由此放任下去不管肯定不行,但不沟通自然也是不行的啊!

等那位家长走后,张老师对火火妈说,那个孩子平时学习能力很强,成绩在班里也很好,但最近对抗情绪确实比较明显,她正想办法解决疏通呢!

“现在的孩子,甭看人小,脾气一个个都大着呢!”想起火火有时也爱发点小脾气,而且真急起来也同样是一个晚上对大人不理不睬,火火妈感叹道。

“这么大的孩子正在逆反期呢,有点脾气也正常。家长顺着点哄着点,就能纠正过来,要总是一味地和孩子对着干,逼着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去做事,那只能导致家教冷场。家长总说孩子爱和大人较劲,其实大人何尝不是也爱和孩子较劲呢?”

“家长总说孩子爱和大人较劲,其实大人何尝不是也爱和孩子较劲呢?”张老师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火火妈的脑子里。

【家长备课】逆反心理并非青春期才有

摘自班主任张老师的博客——

逆反不是青春期的专利,儿童期的孩子也会经历“逆反期”。一般来说,儿童心理发展是平缓变化的。但是也有一些时候,儿童心理出现了飞跃式的变化。儿童心理急剧发展,在短时期内变化非常明显,心理的矛盾高度激化,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2~3岁、7~9岁、12~15岁这几个年龄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3个关键转折期。转折期的矛盾常常来自于儿童生理上和活动能力上的迅速发展,导致心理发展上的不适应。一年级的孩子刚好处于第二个心理发展的转折期,此时孩子内心的冲突激烈而混乱,其行为方式、理解能力与过去比有很大的变化,和家长的关系也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出现突然恶化。倘若此时家长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仍用与以前一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或是一味指责孩子“不懂事”,甚至惩罚孩子的话,会令孩子的心理成长蒙上阴影。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了解孩子成长发展的心理规律和特点,对于转折期的孩子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采取适宜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拥有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习惯。

厌学是个大问题

一入论坛,火火妈就看见了一位家长的“求助帖”——

“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前几天,她忽然跟我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了。’听到这话,我感到非常震惊和焦急,怎么刚上学不到一年,她就会讨厌上学呢?后来,她谈到自己的感受说:‘小学没有幼儿园好,我觉得自己好孤单!小学的同学不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好,同学们不愿跟我玩。’怎么才能让孩子不厌学呢?请大家帮忙支个招吧!”

紧随其后,几位有相同经历的家长也开始大吐苦水——

“我家儿子也是,每天上学前他就开始发脾气,说不想去,烦死了,老是上课上课,最讨厌的就是学校。”

“我的孩子也这样啊,入学一个月后过了十一长假就不愿意上学了,说是学校教的东西他早就都会了,觉得没意思。”

“儿子这几天要么早上赖床不肯起,要么不时就说:我不喜欢上学,我不喜欢做作业,我就喜欢在家待着。这可怎么办啊?”

“看来,厌学的现象在一年级的孩子还挺普遍的。”火火妈在心里说道。

【家长备课】找到根源,对症下药

火火妈觉得,一年级的孩子厌学,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学习比较吃力、困难,或是家长给制造了太大的压力而令孩子不堪重负,想要逃避退缩。

2.与上一个原因相反,学前教育太过超前,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学会了一年级前半学期甚至更多的课程,这也会令孩子觉得学习“毫无难度”、缺乏新奇的刺激而导致学习兴趣丧失,从而产生厌倦心理。

3.难以适应小学生活。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学习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这种变化缺乏心理准备的孩子,以及平时比较娇弱、家长过分呵护溺爱的孩子,都会引起厌学。

4.委屈、自责。如果被老师批评了,或是在班级比赛中失利了,都可能会使孩子产生委屈、自责和退缩心理,他们会害怕老师不再喜欢自己,同学看不起自己,从而产生一种畏缩逃避的心理,导致厌学。

5.人际交往障碍。自私自利、不会合作分享是独生子女的通病,没有好人缘的孩子可能会被其他孩子冷落排挤,这同样也会令孩子产生不想上学的心理。再有,孩子在长达一年甚至几年的幼儿园生活中,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交往圈子,拥有了自己的小伙伴。从幼儿园到一年级,环境变得陌生了,同学变得陌生了,老师也变得陌生了,曾经的被接纳感、被认同感和被赏识感全部消失,因此孩子就容易产生孤独感。如果这种孤独心理没有及时得到关爱的话,孩子很就容易产生厌学、逃学念头。

想了一番,火火妈在下面也跟了一帖——一年级的孩子主要在于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而厌学无疑是给这个培养过程增添阻碍。面对孩子的厌学,如果强迫孩子按大人的意志上学,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更会适得其反。如果能够准确找到导致孩子厌学的原因,再对症下药,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多去关心和鼓励孩子,并且寻求老师的共同帮助,这个时期孩子的“厌学症”,还是很好纠正过来的。

胆小的孩子怕举手

张老师在班级博客上转帖了一篇小学生的作文日记,题目是《举手》——

“一会上课的时候,我一定要举手发言。”上课前几分钟我暗暗下着决心,而且还故作轻松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自己说,“嗨,举就举呗,只不过回答老师的几个小问题罢了,有什么可怕的!”不一会儿,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了教师开始讲课,可是此时我的心突然沉了一下,感觉手心有些出汗。老师讲了一会儿,就提问道:“谁能用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我要举手回答问题!”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教室里异常安静的气氛令我的心突突地跳着,非常紧张。我偷偷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发现有的人在摆弄着自己的笔,有的在低头坐着,好像老师的提问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这个时候,我多么想看见有个人能举起手来啊,哪怕只有一只手举起,我也就敢举手了。可是这么半天,始终没有一个人举手。想到课前我对自己说的话,我下意识地动了动胳膊,想要把手举起来。可是,胳膊仿佛坠着一块千斤重的大石头,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举不起来,而且心在“怦怦”地狂跳着,我觉得自己头上已经冒出了汗珠,不敢抬头看老师。这时,一只手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有人举手了!可是,我还是不敢举手,要不再等有个人举手我再举吧?这时,又有个同学举起了手,但是我又想再等一个人。我的胳膊动了动,做了个向上抬的姿势,但这时老师突然叫了第一个举手的同学的名字。唉,我缓缓地把本来已经快要举起的胳膊无力地放了下来,低下了头,抬也不敢抬,生怕老师看见我,心中懊悔不已。

在转发的文章后面,张老师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