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长读本
476100000030

第30章 润物无声地塑造孩子的优秀品性 (3)

【家长备课】培养孩子的集体责任感

对照着火火平时的行为表现,火火妈在“指标”上分别标上了不同的标识,并重点标上了今后需要重点培养的部分。仔细做好这些工作以后,火火妈在班级博客上写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集体就是班级、小组、少先队、学校及假期里的活动小组。孩子在这些集体中生活学习,与其他同学团结互助,共同完成集体活动,从而逐渐形成集体意识。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开始形成时期,而他们的自我判断和推理能力还很不成熟,因此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孩子的集体责任感,就是培养孩子完成自己分内事的积极性,是使孩子在完成自己分内事的过程中形成一种道德义务感,并对自己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持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除此之外,能在学习之余心里装着班级、装着他人,也是一种良好品行的表现,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家长应与学校老师保持一定的联系,了解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耐心倾听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感受,支持孩子踊跃参加集体活动,积极为他人服务;支持孩子谦让、守礼、乐于助人的行为;在家庭生活中要让孩子扮演适合的角色,并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以强化孩子的责任意识。

为什么你没有小红花

火火妈看见儿子在认真整理之前获得的小红花,一边数一边念着:“1,2,3,……”

“多少个啦,儿子?”

“9个,本来今天还能得一个个人卫生小红花的,结果老师给了张慕天了。就是因为她指甲比我干净,可是我也做得挺好的啊!”

“可是比张慕天还差了那么一点点,是吧?”

“也差不多啊!我也想要小红花。”火火嘟着嘴嚷着。

“那以后就要向张慕天好好学习了。”火火妈开导说,“儿子,你希望得到小红花说明你有荣誉感,这是好事。但如果你想有进步的话,除了多努力之外,还要学会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弥补自己身上的不足,懂得了吗?”

小家伙眨巴着大眼睛,使劲点了点头。

【家长备课】教孩子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

在一次一年级的班会上,我要求学生说一说班里其他小朋友的优点。出乎意料的是,所有的小孩都绷紧笑脸一言不发。我只好换了一个话题,请孩子们说说班里小朋友有什么缺点。没想到,孩子们一下子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某某老是上课做不端正,总不改。”有的说:“某某小朋友老说方言,不说普通话。”

火火妈在网上看见一位一年级班主任在日志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不禁跟着思考:既然能够说明别人的缺点,就说明孩子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为什么一年级的孩子总是喜欢关注并喜欢谈论别人的缺点而不是挖掘别人身上的优点呢?

其实,很多家长都以为,只有不断地发现并指出缺点孩子身上的缺点,才能帮助他们进步。所以,孩子们平时听到最多的,就是大人们对他们的训斥,而不是鼓励和赞许。此外,还有家长不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谈,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前埋怨和指责别人,而较少去欣赏和赞美他人。这些行为习惯自然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孩子也渐渐热衷于拿别人的缺点说事,而不愿意去说出他人身上的优点。

那么,家长应当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呢?火火妈查到了以下一些内容:

1.教孩子学会欣赏别人,首先需要家长学会欣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用鼓励性的,肯定性的语言,少用负性的语言;多看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少指责孩子的缺点和不足。

2.让孩子懂得学会欣赏他人的重要性,要让孩子认识到,欣赏他人优点的习惯对我的帮助会很大,能够使我得到进步,只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我才是个好学生,我才可以受尊重,才可以多交好朋友。

3.要告诉孩子,赞美他人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一种鞭策;表达了对他人的一种信任和美好的情感。平时可以给孩子讲讲一些欣赏他人优点的中外名人的故事,让孩子感受到赞美和欣赏他人的力量。

民主选举少先队员

火火班里明天要民主投票选举第一批少先队员了,小家伙在兴奋之余不免又显得有些紧张。他说,今天班里有好多同学已经开始拉票了,还有同学已经提前练开了演讲稿上的内容。

“我也跟好多同学说了,让他们明天都投我一票。可是,我不知道他们听不听我的。”火火说这话的时候,感觉有些没有底气。

火火妈立即劝慰道:“没关系,儿子。你平时的表现大家都能看得到,老师也会看得到,只要你平时表现好,选不选上都不要紧。”

等火火睡了之后,火火妈偷偷地看了看儿子准备的演讲稿,上面的拼音比汉字还要多!

“大家好,我敢于竞选少先队员,是因为我对自己有信心,我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在学校我爱学习、爱劳动、爱班级、爱老师,团结同学;在家里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帮妈妈做家务……如果我当选了,我以后会努力做得更好,不会令大家失望;如果我落选了,就说明我还有不足的地方,我不会气馁,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争取以后做得更好!”

“班里像他这样自己写演讲稿的应该不多吧?”火火妈暗自思忖着。

【家长备课】让孩子学会良性的竞争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培养和倡导孩子的竞争意识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要以倡导良性竞争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班主任张老师给全体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

明天班里将进行第一次少先队员民主选举。孩子的好胜心都比较强烈,就此我想给诸位家长谈谈,如何引导孩子学会良性竞争。

小学生自入学开始,学生间就不可避免地涉入竞争环境。适度的竞争是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但是,不良的竞争心态会扭曲孩子的心理,使孩子出现谩骂,嘲笑,攻击,侵犯等一系列的嫉妒行为,还会令孩子用非常规的手段来赢得竞争胜利。为了能让竞争起到积极的作用,家长就要学会引导孩子有一个良性的竞争心态。

首先,家长自身要持有良好的竞争心态,理智对待孩子的得失,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如果家长在孩子竞争失败后,用“不争气”之类的消极语言指责孩子的话,无疑是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竞争心态的。家长平时在家就要督促孩子多努力以自我完善,而不应在面对竞争的时候给孩子教授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对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其次,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竞争。要让孩子明白,无论是哪个领域内的竞争,提升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永远是自己在竞争中能处于不败之地的前提。要提醒孩子,应视竞争对手为赶超的目标,以实力和能力赶超对手,而不是通过诽谤、排挤、打压等非正当手段得益。与他人的竞争,是检验自己力量和能力的机会。如果竞争失败了,就说明自己做的还不好,要有意识地寻找竞争中获胜者的优点,主动去探寻失败的原因。

再有,要提醒孩子,应视竞争对手为赶超的目标,以实力和能力赶超对手,而不是通过诽谤、排挤、打压等非正当手段得益。

最后,要让孩子理解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协作主要是为了达到目的而相互合作,为了达到协作,要更多的和同伴交流思想,协作一致。通过协作活动,可以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群体中其他成员彼此促进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为此要给孩子讲清楚,胜利从来是不能靠单打独斗实现的,多数时候还是要靠团队的力量。

补充说明一点的是,尽管我们倡导竞争,但并不意味着主张孩子去事事争先,斤斤计较。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分辨,哪些是大目标,值得全力以赴去尝试、去竞争;哪些又是鸡毛蒜皮、无足轻重的小事,顺其自然而不刻意为之,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体味竞争的意义与价值,还可以使他们避免一些由于过度竞争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我的东西凭什么要给他?”

“妈妈,今天上美术课时苏凯找我借蜡笔,我没借给他。”

“为什么不借呢?”火火妈知道儿子并不是个自私的孩子,当中肯定有原因。

火火一边把作业本、课本从书包里掏出来摆在桌子上,一边说:“苏凯平时从来不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借给有需要的同学,他太自私了,所以他美术课没带蜡笔,也没人愿意借给他。他就找我借,可是我的东西借给谁都行,就是不借给他,这是对他的惩罚!”

呵呵,小东西还学会了惩罚别人!

火火妈一边在心里偷笑,一边正色道:“他不借给别人东西,是他自私。如果你也这么做,那么你不就也成了个自私的孩子了么?”

小家伙一听就着急了,赶紧辩解道:“我不自私,谁让他平时不帮助别人的,昨天张慕天找他借个橡皮,他都不借。”

“可是你如果借给他了的话,那么下次也许他就愿意把东西借给别人了呢?”

“谁知道呢,算了,以后给他就是了!”小家伙撇撇嘴,低头写作业去了。

“现在的独生子女啊,太自私了,家长真该管管。”火火妈想。

【家长备课】教孩子学会分享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全家人的娇惯,一切行为都围绕着“我”字,凡事唯我独尊,在家说一不二,要什么就得给什么,这自然就会令孩子形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只管自己不顾他人的不良习惯。很多刚上小学的孩子,都有自私的表现,例如在学校的时候,自己的东西和物品不肯借给同学使用,但是别人的东西则漫不经心,不爱护,乱丢乱扔,对公共财物更加不爱护。同学有了困难不理不睬,不闻不问,对别人的困难毫不理会。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名利的事则积极热心地去做,争先恐后地去做;而对默默无闻的事情,对自己无利可图的事情则不愿做,不去做。在家里则好吃偏食吃独食,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东西不愿与他人分享。事事从个人利益出发,自私自利,对自己与他人都没有好处。

火火妈一边看一边想,确实很多一年级的孩子都存有这样的问题,有的还非常明显。她继续读了下去——

小学阶段是培养自己多方面素质的重要阶段,如果不注意认识自私自利的害处,不努力改变自私的心态,其危害将持续一生。要纠正孩子自私自理的习惯,就要从教孩子学会分享做起。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表现欲和好胜心都很强,喜欢听到大人的鼓励和赞扬,因此在培养孩子分享精神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只要孩子做到了分享,即使大人认为“这是你应该做的”,也不要对此不屑一顾,可以装作惊喜的样子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和鼓励,祝贺孩子所做的行为是“长大了、懂事了”的表现。当然,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不能用模糊不清的言语,要针对具体事例、结合分析来表扬,然后再暗示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以后会坚持下去、做得更好。

如果孩子依然像以前一样很自私的话,家长不妨直接告诉他:你已经是小学生了,不应该再这么自私。不要小看“你已经是小学生了”这样一句既普通又简单的话,因为它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句很鼓舞心灵的话,暗含着巨大的行动催使能量。

再有,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分享的实践机会。例如经常让孩子与小朋友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通过共同活动来分享活动的快乐。还可以有意思地让孩子主动为家人服务,例如家里买了水果、糕点时,让孩子进行分配,如果孩子分配得合理,就及时表扬强化。

如果孩子做得比较好的话,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一定的奖励。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的分享带上功利性的色彩,不能让他认为分享“有利可图”而去分享。在给他奖励的时候,必须要给孩子讲清楚:爸爸妈妈奖励的是你的好习惯,希望你以后一直能保持下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以前家长没有下意识地培养过孩子分享的精神,那么此时再行动可能稍有困难,家长要有充足的耐心,不可以焦躁,否则会适得其反,使孩子出现一系列的反抗行为。只要花时间肯努力,百分之百地相信孩子,孩子终有一天能够达成您的期望。

吃不到的葡萄不一定是酸的

【家长备课】虚心接纳,远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