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备课】让孩子学着吃点亏
现在绝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在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不过,孩子总会要进行社会交往,在和小伙伴交往过程中难免会有你吃亏、他占便宜的情况发生。孩子吃亏有时候是物质上的,有时候是身体上的,火火妈觉得,让孩子学着吃点亏,其实是一种比较明智的生存教育,因为凡事锱铢必较,会给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上增添阻隔。想了想,火火妈回帖道——
小学阶段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孩子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担起社会的责任,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状况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帮助孩子很好地面对“吃亏”这道试题。个人认为,孩子吃点小亏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孩子吃得亏不危及孩子的人身安全、不对孩子的人格尊严造成侵害,那么吃点也无妨,还可以借此培养孩子宽容大度的好品质,还能锻炼孩子面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和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有利于孩子社会化的进程。
小学生在学校里难免有时会有一些争斗,这就会出现吃亏的问题。当孩子处于弱势的时候,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家长就没有必要不依不饶地到学校要求老师给个说法。如果孩子想不通的话,可以告诉他你不能为了和欺负你的人较劲最后变成了和他一样的人,这样你就会变得和他一样令人生厌。以后当他再欺负你的时候,你不要理睬他,不要给他任何反应,这样他就会觉得无趣,自然就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了。
但是,吃亏也须要有一定的底线,如果因为吃亏而危害到个人的安全、尊严等原则性的问题,那么就不能得过且过了,必须要明确自己的立场,站出来为孩子讨一个公正的说法。当然,事后不要忘记以此作为反面教材来告诉孩子做出如此行为的下场,让孩子明白,欺负他人是不对的,是不可行的。
小节测验失利了
火火这次语文阶段测验考了90分,回家之后还是很郁闷,因为这比他预想的要低一些。火火妈看着郁闷的儿子,禁不住宽慰道:“没关系,下次努力就好了。”
还没等火火妈提出帮儿子分析试卷的想法,小家伙就很自觉地拿着卷子坐到了书桌旁,仔细复习反思起来。火火妈轻轻地告诉儿子,做好复习笔记,把错的地方弄清楚了就可以了,然后轻轻走出了房间,关上了房门……
【家长备课】教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
班主任张老师的班级博客日记——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今天发了上周进行的语文阶段测验成绩,有几个考试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受挫感比较强烈,情绪表现得非常低落,我想针对此事,就挫折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论要克服哪种困难,都需要意志,而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做事目的性还不稳定,意志力也较为薄弱,因此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显得一筹莫展,甚至会产生恐惧、害怕、不安等不良心理。
如今的小学生更容易有挫败感,这一方面与他们的心智发展等生理因素有关,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有意无意地对孩子施压,加上孤僻自私的性格,使孩子更易受挫,受挫后也较难恢复。小学生遭遇挫折后的不良行为表现主要有:
1.攻击性行为:如受到教师批评后,不敢反抗,会将怒气发泄到比自己弱小的同学身上,或偷偷地破坏公物。
2.散漫性行为:小学生一旦受挫,心理上就会受到较大伤害,产生“我就不行了”的消极心理,自暴自弃,发生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自由散漫。
3.逃避行为:有的学生对学习中的困难估计不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预期目标一旦不能实现,难以正视挫折。先是产生恐惧感和焦虑感,进而会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性格外向的学生会变得少言寡语,不苟言笑;性格内向的学生会变得更加心灰意冷,消极悲观,放弃目标,逃避现实。
4.报复性行为:大量因父母离异而受挫的小学生有较强的报复心理,同学之间稍有磕磕碰碰,就不原谅,哪怕是同学在写字的时候挨了他一下,他也会立刻反碰一下。有的甚至用撕别人的作业本、偷别人书籍或文具的方式进行报复。
5.固执性行为:一些常受教师指责的学生,其实心中已经知道自己的某种行为不当。如果教师采用惩罚手段,或是经常性地训斥,则会使学生更加固执,坚持不当行为。
小学生受到挫折,不但会使学习成绩下降,还会使他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家长要在家做好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使孩子能够正确理解和面对挫折,掌握对待挫折的方法,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弱点,激发起奋斗和进取的精神。
具体来说,家长在家不要太过分疼爱孩子,要让他学着吃点苦受点累,以此来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或是利用心理防卫方式来缓解受挫心理。心理防卫方式是指一个人受到挫折后,采取一些暂时减轻受挫感的自我防卫方式,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或减轻由于心理压力或挫折而引起的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以谋求自我安全,恢复心理平衡,避免行为失常。例如,孩子在这次测验中考得不好心里很难过时,家长可以用合理化作用来安慰孩子,告诉他这次测试,你考得不好,是因为你复习得不够,下次测验,你复习好了,一定会考得好,不要灰心。这样就能使孩子的心里暂时得到宽慰,从而减少受挫感。
再有,家长平时在家可以偶尔故意制造一些困难,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想办法去解决它。当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困难之后,就能充分感受到这种生理的愉悦,而这种愉悦的感觉,自然会令他信心倍增,从而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挫折和困难。
孤独的人最可怕
小学生除了假期,每天都要上学,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在班里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和同学们一起高高兴兴,互相帮助,就会觉得生活愉快。在小学生最不高兴的事中,就有“大家不爱和我玩,没有自己的好朋友”等等。可见在小学生活中,和同伴关系相处融洽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很多孩子在刚刚上小学的时候,却并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这种现象在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极为普遍,通过走访班主任及随机调查,发现30%的小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感到快乐,其中12%的学生感到不合群、孤独。MHRSP(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测量中教师、家长对“交新朋友困难”、“在集体场合适应困难”、“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的评定分别为8%、16%、11%。孤独是心理上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部分小学生情感的封闭性,导致了其交往的自卑、怯弱、排斥等,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等),使人不容易亲近,也得不到真正的友谊。
“你家的孩子和同学相处的怎么样啊?”火火妈也曾被家有小学生的同事朋友问起过这样的问题。好在,儿子的人缘还算不错,但是他的班里确实存在一些不太合群的孩子。“这与独生子女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火火妈这样认为。
“现在的孩子和以前可不一样了,”火火妈想,“以前每家都是两三个孩子,而且住在平房大杂院里,从很小的时候就有许多同龄的孩子一起玩,所以孩子们自然懂得团结、谦让,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每天的活动几乎都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着转,这无疑会造成孩子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特性。上学以后,必须要改掉孩子的这种秉性,否则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会很不利。”
因此,在火火未入学之前,火火妈就这样告诉过他,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在这种时候,朋友可以给予我们帮助和鼓励,使我们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如果你能够与集体中的每个同学都友好相处的话,就可以使每天的校园生活过得很愉快。所以,要和学校里的同学好好相处,要学会谦让,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尽力去帮助他,不可以太自私,要做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家长备课】教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
火火妈记起有一本儿童心理学的书上谈到过现在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童心理疾病——儿童孤独症。里面说道,患有孤独症的儿童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他们会说话,但是不知道如何与别人说话;他们不与别的小伙伴来往,人家来找他,他就赶紧躲开;他们可以整天在那里不说一句话,就一个人待着;就算是老师他的名字,他也不做回答。孤独到这种程度的结果是无法与外界有任何交往。这是一种治疗起来比较困难的病症。
真正患上儿童孤独症这种心理疾病的孩子火火妈还未遇到过,却总听有家长抱怨说孩子不会与人相处。思考了一番,火火妈在论坛上发了一则分享贴——
现在,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又因为居住条件所限,也较少有同龄的玩伴,在家又备受父母多方面的关心与照顾。因此,容易缺乏对同龄伙伴的理解,这也就是有些独生子女刚进入幼儿园、小学等集体环境时,容易不适应,与同伴不相容,不合群,甚至陷入孤独境地的原因。了解到这一点,就需要在集体环境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学会人际交往的本领,合群,友爱,摆脱孤独。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有意识地多与同龄伙伴一起学习和游戏,锻炼自己与同伴相处的能力。
我认为,要培养孩子合群友爱的好性格,必须鼓励孩子融入集体中去,到同学、同伴中去。一个小学班集体的班会、中队会、小队会、出黑板报、排练节目等等,许许多多的活动,都需要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因此要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成为活动的积极分子,在活动中体会合作的必要,学习合作的技巧,锻炼与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同学打交道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个人在集体中的快乐。
对于一个在家里受父母呵护的孩子,到了学校的环境,开始总会有不适应和磨合过程,出现一点小问题,那是极为正常,家长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用怕孩子吃亏而掐掉孩子与集体、他人接触的路径。这就和刚学游泳的人呛水一样,学游泳开始喝两口水完全正常,没有这样一个过程就不能真正掌握游泳的技巧。所以,家长不能总是担心孩子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吃亏受欺负,这同样也会令孩子难以真正与他人相处。
社会生活需要合作,学会合作是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因而,人际关系的处理自然也就成为小学生努力培养自己多方面素质的重要方面,家长万万不可忽视对此的培养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