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和幼儿园可不一样,上了小学以后你就是大孩子了,要学会遵守学校的规矩和纪律,上学不能迟到就是小学生必须要遵守的一条纪律哦!”
“哦,那我睡觉去了,明天还要早起上学呢!”火火说完,就放下遥控器径直走进了房间里……
【家长备课】教孩子学会守规矩
班主任张老师的入学家长会发言——
小学和幼儿园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很多刚入一年级的孩子都会出现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不适应,主要是从幼儿园时期边玩边学到小学阶段系统学习过渡的不适应,这就需要家长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孩子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而生活上的不适应,主要是在遵守课堂纪律和校园守则规律方面的不适应。一入小学,孩子就正式进入了集体生活,是集体中的一员,要遵守这个集体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就是校园纪律。孩子在上小学之前的生活都是较为随意的,所以为了让孩子能够有一个平稳的过渡,家长应提前在家里给孩子讲讲学校的规矩纪律,让孩子从头脑中形成遵守纪律的集体意识。
学校的规矩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认真听老师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等。很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都有在课堂上表现过于活跃的现象,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一旦老师提醒、批评的话又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所以,家长可以提前在家告诉孩子,教育他在每种环境下都需要配合当时的气氛,如老师讲课时,需要安静地听;老师要求踊跃发言时要积极,如果不配合气氛的话,就会招致大家的注意以至批评。这样,就能令孩子对课堂纪律有所意识,从而向积极方面改善。
除了课堂纪律,家长还应给孩子讲一些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例如吃完零食后要把垃圾放到垃圾袋内、人多的地方不能拥挤、上车买票的时候要排队等候等等。要让孩子知道,他也是社会的一员,应当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大家都能遵守社会良好习惯,生活才会舒适愉快。
教给一年级孩子守规矩的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当孩子出现守规矩的表现时,家长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相反,当孩子不守规矩的时候,家长要以严肃的口吻给孩子一些提示和警告。如果孩子对某些规矩还显得难以理解的话,家长不妨亲身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去模仿子的行为。当然,教孩子守规矩,家长自己就要先守规矩,树立纪律和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影响和教育出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再有,要孩子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意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家长要有耐心坚持下去,不断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才能使孩子在潜意识里形成对这种行为的条件反射,才能令孩子真正形成好的行为意识。给孩子教规矩也一样,只有一条一条地抓才能见效,要是样样都抓,往往是样样都抓不起来。举一反三,在教育孩子的问题是,家长一定要循序渐进耐心教导,因为欲速往往则不达。
一节课要坐40分钟
苏女士的儿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除了给孩子准备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外,她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我听说几个朋友的孩子刚读小学时‘毛病’不少,心理上、学习习惯上都不能马上适应,听说有的孩子上课时听不了几分钟就坐不住了。我孩子比较顽皮,他会不会也这样子?”苏女士为此很担心。
很多一年级的老师反映,刚上小学的孩子除了抽象思维能力不能够适应要求外,许多孩子心理和生活习惯上也不能适应,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坐不住,上课时不认真听课,非常好动,致使老师每节课都不得不停下来纠正他们,浪费了很多上课时间。
看完这篇报道后,火火妈想,“孩子能不能坐得住”已经成为了一年级家长和老师普遍关心的问题了。看着正在客厅里活蹦乱跳的儿子,火火妈也觉得整天不得消停的孩子突然间安静坐下来,而且还要坐足40分钟,的确是件很困难的事。而且,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模式也很不一样,幼儿园是以“玩”为主,孩子比较自由随意,而到了小学,则是以“学”为中心,讲究课堂纪律。孩子很难一下子从轻松自由的“玩”转入认真严肃的“学”,很容易“坐不住”,这种情况在男孩子中就更普遍了。所以,火火妈准备要给儿子来场“耐力特训”,以此来锻炼他的耐力。
【家长备课】提前在家做好耐力训练
火火妈把正在一旁欢腾着的儿子叫了过来,递给他一个小板凳,对他说:“宝贝儿,你能在板凳上坐多长时间?”
“很长时间!”小家伙不假思索地大夸海口。
“切,就你?能坐10分钟就不错了!”火火妈开始使用激将法。
“我能!”火火跟妈妈较起了劲,果然规规矩矩地坐了10分钟,然后很得意地看了看妈妈,又跑一边玩去了。
“儿子,可是你上学以后,一节课要坐40分钟呢。才坐10分钟,有什么了不起的!”
小家伙仿佛知道中计了,骨碌着大眼睛盯着妈妈,然后又回到了板凳上开始“静坐”……
但是,还没过10分钟,小家伙就坐不住了,身体开始扭动起来。火火妈见了,问道:“还能坚持吗?”
“能。”小家伙咬着牙说,然后又坚持了3分钟,终于坚持不住站起身活动起来……
火火妈赶紧把儿子狠狠地“夸”了一番:“不错啊,坐了有20分钟了,你说你明天能坐更长时间吗?”
“我现在就能!”
“现在算了,咱们明天来,看你能坐多长时间。”
“好!”
第二天,火火坐了25分钟;第三天,比第二天又延长了3分钟;第四天,坐了35分钟;第五天,咬着牙坐够了40分钟;到了第六天和第七天,小家伙已经能够安安静静地坐足40分钟不扭动身子了!
火火妈有大获全胜的感觉,带着儿子去图书馆搬了一堆他想看的故事书回来,给小家伙乐坏了……
纠正习惯比培养习惯更加难
入学家长会上,班主任张老师在讲了学校安排、需要帮孩子做好的各项准备及相关注意事项以后,又谈到了“培养习惯”的问题——
从一年级开始,孩子就进入了人生又一全新阶段。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即教育什么?如何教育?诚然,学习和成绩是每位家长都要关注的,但是在这两样之外,家长还需要关注的,就是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曾经说过:“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家长一定要好好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给孩子打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不放过任何细节问题,从而使好习惯牢不可破,坏习惯无机可乘。
在培养习惯的同时,家长还需要认识到,良好的习惯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必须打持久战,而急于求成,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配合老师,以爱心、耐心和恒心来引导孩子,让孩子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年级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孩子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长应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但与此同时,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一旦孩子将不良行为形成习惯,那么再想要从头纠正,势必会比从头培养一种习惯要难得多。所以,各位家长要从细节处做好开端,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家长备课】从细节处做好开端
说完,张老师给每位家长发了一份材料,上面的内容是《养成良好习惯不可忽视的教育细节》,当中写道——
1.学习习惯
1)学会听的习惯:专心听别人讲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让孩子学会倾听。
2)学会读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读书的要求不要太高,只要能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序观察书中的插图,对图中的动态部分进行合理想象就行,家长在家可以按照此标准来训练孩子的阅读习惯。
3)爱提问题好思考的习惯:一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很强的,他们总有提不完的问题,追根溯源的“为什么”,这是孩子爱动脑筋的表现,家长应有极大的热情,鼓励孩子去探究,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千万不要打击宝宝的积极性,泯灭孩子智慧的火花。
4)按时认真独立做作业的习惯:使孩子养成集中时间和注意力学习的习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防止拖拉作业,最后草草了事的习惯的养成。
2.生活习惯
1)早睡早起、定时作息的习惯:一年级的学生每天至少应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帮助孩子掌握看电视的时间,适当让孩子观看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少儿节目。
2)科学进食的习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杜绝挑食、偏食、厌食等现象。
3)少吃零食,不乱花钱的习惯:饮食无规律很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吃零食对身体健康也有害。
4)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主要有保持口腔清洁、保护牙齿、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有条理放置自己的生活用品等。
5)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休闲活动的习惯。
6)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习惯。
生活习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孩子其他习惯的养成,所以,从一开学,家长就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和知识技能的限制,很难听懂大道理。因此,要达到养成教育的目标,家长不仅要为孩子制定具体的要求,而且要尽量把目标最小化,让孩子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其他习惯
如行为方面,要做到上下楼梯靠右行,下课不吵闹,吃饭不讲话,见到父母、老师要问好,学会使用礼貌性的用语,有良好的礼仪举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