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私营企业决胜要懂的200条锦囊
476200000054

第54章 在行业衰退期“华丽转身”

邵逸夫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香港著名的电影制片人、电视剧制作人,其影院业务、录像业务也都雄霸中国香港、东南亚。

1930年,美国和欧洲出现了有声电影。邵逸夫觉得无声电影已没前途,有声电影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他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拍出有声电影。邵逸夫循着有声片的发源地去了美国。他在美国购进了大批器材设备,又经过一个月才回到新加坡。回到新加坡后,他立即着手寻找合作者,合作拍有声电影。

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成了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进入有声的新时代。到1937年,兄弟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等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游乐场9家。游乐场设有舞台、剧场,每晚可容纳观众数万人,几乎雄霸了东南亚影业市场。

1959年,邵逸夫将新加坡的业务交给了三哥邵仁枚,来到香港开始创立他自己的电影事业。

邵逸夫自赴港坐镇后,在他的魅力感召下,网罗了许多一流导演、一流明星,更拍出了许多一流叫座的电影。香港老一辈的影人每谈及邵老板对他们的栽培,都感激不尽。一位香港影视界人士曾感慨道:“没有大制片家,哪来的大导演、大明星?”

邵逸夫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从一开始步入电影界时就十分明确一点:电影院是电影制片事业的堡垒。搞电影必须产销结合,把生产发行联系起来,方有出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邵逸夫和邵仁枚共同展开了一个庞大的扩张计划,实行“每月一院”的办法,到处选择适当地点,大开影院,在香港和东南亚,邵氏影院星罗棋布,形成一张巨大的发行网络。进入80年代,邵氏公司已有300多家自办或代理的电影院发行网络,每年拍摄的40多部国产片可及时发往世界各地。这不仅娱乐了各国观众,对传播中华文化亦有莫大之功。

正当邵氏影业经历全盛之时,电影受到来自电视的威胁和挑战。在一些国家如日本、美国,电影已经成为“夕阳企业”,逐渐衰落,失去了昔日鼎盛时期的灿烂光辉。电影市场在日益缩小,竞争日益激烈。毕生从事娱乐业的邵逸夫敏感地意识到,必须把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向电影的姊妹艺术——电视进军。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以公开招标方式竞投无线电视广播经营权时,邵逸夫就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投资者合作,闯进了电视广播领域,成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台)的董事。70年代末期,电影业开始走下坡,精明的邵逸夫收缩制片业务,结束了一部分电影院的营业,把更多的金钱与时间投资在无线电视上。

当时曾有人批评他选择错误,然而邵逸夫却笑骂由人,我行我素。1980年,邵逸夫出任“无线”董事局主席,他将“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演艺的精英都网罗到门下,使“无线”制作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电视剧纷纷出笼,收视率急剧上升,压倒其在香港的竞争对手“亚视”,雄视港岛。时至今日,“无线”每年仍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赢利。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若干年后,香港《亚洲周刊》一语道破天机:“从事后的发展来看,邵逸夫当前移情电视,看来是一项明智之举,因为电影业在六七十年代的全盛期后,受到电视、广播的严重冲击。”

到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制片公司从邵逸夫手中夺得大批明星和导演,邵氏面临严重危机,但电视业务的发展,替邵氏摆脱了这一危机。同时邵逸夫又看准了录像业务,在马来西亚地区,80%的录像市场被其垄断,邵逸夫的代理人曾钦佩地说:“现在是录像带的天下,邵逸夫把投资重点放在这里,是正确的选择。”

每个产业都有兴衰历程,在兴起时进入,衰退前退出(或减少投资),时间长了,就自然形成了企业的多元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