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为公司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476300000011

第11章 10个60分,不如6个100分 (1)

期望二,做到十

职场上没有永远的红人。一名优秀的员工,不仅要主动工作,尽职尽责,还要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彻底。他们经常会留神一些额外的责任,关注一些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他们的行为总是超越上级的期望,因而他们始终是老板眼中最优秀的员工。

“期望二,做到十”是最好执行者的自我要求:别人尤其是领导对自己的期望,不仅要全力以赴做好了,而且好到超乎别人和领导的意料,做到最出色。

很多人羡慕别人的地位,嫉妒别人的高薪,却不问自己为工作付出了多少,是否认真地对待了领导给付的每一个任务;当任务来到他们身旁时,有一些人却不接受它,怕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这些人当然不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成长。其实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都是一次考验、一次挑战,战胜了它,你才能看到成功的曙光。

一位企业家有一次在对新员工培训时说:“当你和一批新员工一同跨入公司时,老板对每个人的期望都是一样的,这时有些人达不到老板的要求,大部分人能刚刚达到老板的要求,只有极少数人能超过老板的要求。”那些不能达到要求的人将很快被淘汰,大部分人将继续自己平淡的工作,而那极少数人将会被单独叫进老板的办公室,老板会在正常工作之外给他们分配—些挑战性的工作。随着老板对他们的期望越来越高,给他们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他们也能在这种环境中迅速成长。

威尔逊上大学的时候就在一家著名的IT公司做兼职,由于表现出色,大学毕业后的威尔逊成为该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在公司里担任技术支持工程师。工作两年后,年仅24岁的他就被提拔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层经理,最近他更因在技术支持部门出色的工作表现而调任美国总部任高级财务分析师。

初进这家公司,威尔逊只是技术支持中心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但他非常想干好毕业后的这第一份工作。当时,经理考核他的依据是记录在公司报表系统上的“成绩单”,“成绩单”月末才能看到。于是他想:如果可以每天得到“成绩单”的报表,从经理的角度,岂不是可以更好地调配和督促员工?而从员工的角度,岂不是能更快地得到促进和看到进步?与此同时,他还了解到现行的月报表系统有另外一些缺陷:当时另外一家分公司的技术支持中心只有三四十人,如果遇到新产品发布等原因,业务量突然增大,或者一两个员工请病假,很多工作就会被耽误。

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威尔逊觉得自己有必要设计一个有更快速反应能力的报表系统。他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写了一个具有他所期望的基础功能的报表小程序。一个月后,威尔逊的“业余作品”——基于web内部网页上的报表开始投入使用,并取代了原来从美国照搬过来的Excel报表。由于在报表系统上出色的工作,公司总裁从中看到了他的一些潜在品质,认为他可以从更高的管理角度思考问题。一年以后,总裁亲自将一个重要的升迁机会给了威尔逊,让他担任公司在整个亚洲市场的技术支持总监。

威尔逊的工作给公司工作效率带来巨大提升,创造了有目共睹的骄人业绩,远远超越了老板的期待,正是基于此,他才在公司中平步青云。

要想超越老板的期望,就不能把老板交付的任务不当回事。要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工老板交付的每一件事,并把它当成使命。在此过程中,你就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即使是烦闷、枯燥的工作,你也能从中感受到价值,在完成使命的同时,你的人生也会大放光彩。

要想超越上司的期望,就要帮助上司想到他没有想到的。最好执行者与一般执行者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一流的下属总能提醒上级,末流的下属总要上级提醒。

可能很多人的想法是:上司做的决定肯定是正确的,我只要照着去做就行了;即使觉得有什么不妥当,但是上司说的,就算出了差错,也不是我的责任,我何必多事;上司都没有想到,我怎么可能替他想到。

这些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作为下属,你和上司是一个团体,工作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帮助上司为公司着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下属的职责。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你这样想,当遇到关系重大的问题时,一次的失误可能毁掉上司的职业生涯,更可能毁掉你的职场路。

要想超越老板的期望,就要尽可能弥补老板的不足。很多人认为,既然是老板,肯定哪方面都比下属高明,但别忘了,老板不是神,不是万能的,老板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会一味地挑剔老板,同时也不会机械地唯老板的命令是从,而是能够灵活掌握尺度,善于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老板的不足。

要想超越老板的期望,做好每一项任务,员工要做到自我超越,而自我超越来自于个人成长学习的修炼。不断学习是卓越的保障,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这就决定,不断学习是保持职业生命的唯一方法。

老板指定的每一项任务背后都隐藏着成长的机遇,当我们把一项任务看做一个机遇,全力以赴对待老板交付的每一个任务时,我们就会充满激情,会表现得主动负责。如果我们想有所成就,就不能坐等命运垂青,而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主动迎着任务上前。

凡事都该精益求精

老板们欣赏能做好自己工作的人。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凡事精益求精,是取得职场成功的第—要素。各行各业,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无不在呼唤能做好手中工作,精益求精的员工。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败的最大祸根,就是养成了敷衍了事的习惯。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养成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习惯,把结果做到尽善尽美。

精益求精是每一位老板都十分看重的职业精神,如果一名员工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员工。

一位企业经营者说过:“如今的消费者是拿着‘显微镜’来审视每一件产品和提供产品的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较宽松生存空间的企业,不仅是‘合格’的企业,也不只是‘优秀’的企业,而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你要求自己的标准,必须远远高于市场对你的要求标准,才可能被市场认可。”

齐格勒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对这种类型的人,任何老板都会毫不犹豫地排斥在他的选择之外。

末流员工的唯一出路,就是在工作中成为主动、高效、尽一切办法接近完美的人。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以求得不断的进步。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工作准则。

徐群不事张扬,但对于建筑事业的热爱与执著,是发自肺腑、与生俱来的。他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惊人之举,而是数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中无私忘我地奉献着,体现在对每一项工程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上。

在徐群的车上,有几样物品是常备的:安全帽、卷尺、手电筒。这是为了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都能随时进入工地。

在建设大厦工程期间,在800多天时间里,徐群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天天都在工地上。浇地下室混凝土时是在寒冬的一个晚上。那天下午7时徐群才下班回家,晚饭后他怎么也不放心,随即披着外套匆匆赶到工地。戴上安全帽,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徐群手脚并用爬上了脚手架。第二天清晨,徐群脸也没洗,又赶到工地查看。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不止一次地感慨:“徐群,你比我们施工单位都认真。我们认真施工是因为有利益关系,你图啥呢?”对此,徐群笑而不答,其实他对工作的这份认真已经渗透到骨子里了。

徐群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参与项目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单位进行协调,统筹管理整个工程。在这过程中,一不留神,就要返工,返工就会增加投资,给政府带来损失。在大型建筑项目中,返工是正常的现象。然而,对工作认真的徐群从不这么想。用最省的投资来做好项目,这一直是他的追求。

徐群不仅工作非常认真、细致,他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还影响了一批年轻人。建筑工务处的樊平在几年前是怀着无比敬畏之心在徐群手下工作的,因为在业内人人都知道,徐群太认真了,对工作要求太高了。自从成为了徐群这个“工作狂”的手下,樊平也变成了“小工作狂”,一年到头都待在工地上。事实上,不仅仅是樊平,徐群的严谨、认真,带动了很多人。只要是徐群负责的项目,行内人从不敢马虎。毕竟面对一个如此认真、对工作如此负责的人,敬佩之余大家都很自觉地认真工作。

一个人认真做几件事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地认真细心做事,而徐群二十年如一日地在平凡的岗位上精益求精地追求着完美,值得每个人学习。

能否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得到成长,其实完全取决于自身。我们会发现成功的人一般都是办事稳妥、迅速周到的人,他们绝不会拖拉懒惰、做事留下后遗症而需要别人帮着东修西改,他们总是有条不紊、不辞劳苦。

要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就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把自己经手的每一份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承担一份工作,就应该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赢得机遇的青睐,获得发展的机会。

凡事都该追求精益求精,就要时时刻刻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能赢得老板青睐,获得发展的机会。

凡事都该追求精益求精,就要摒弃“差不多”或“将就”的思想。一位资深的职业咨询师说过,“你是否能够让自己在公司中不断得到成长,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仅仅满足于现在的表现,凡事都做到“差不多”或者“将就”的程度,那你在公司的地位永远都不能变得更加重要,因 为你根本就没有做出重要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