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476400000039

第39章 我们该抵制外国货吗 (2)

比如在贸易补贴中的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其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补贴,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间接补贴,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

美国是世界上贸易补贴最多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农业补贴最多。对于美国的农民而言,无论在地里种什么,他们都不用担心将来卖不出去,因为在他们背后,有美国的农业补贴。美国农业补贴的形式繁多,种类各异,几乎覆盖了所有大宗农产品,每年平均每个农户能从政府那里得到1万多美元的补贴。巨额的补贴使得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长期占据“半壁江山”,美国的小麦、大豆和玉米占有率分别高达45%、34%和21%以上。

高额的农业补贴使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比如在2000年,美国对小麦的直接补贴为每吨45美元,对玉米的直接补贴为27美元。这也就意味着:美国的农民可以将每吨小麦降价45美元,每吨玉米降价27美元,降价后再与其他国的生产者竞争。这样,对于那些无力提供补贴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极为不公,因为他们的农民无法与美国进行价格战。相比较其他国家的农民而言,美国农民的日子过得更加舒适。

贸易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利用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长期以来,各国政府为了国内经济发展或其他政策的需要,或者为了促进出口,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行业或产品实行补贴,这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一国政府有权采取它认为适当的任何政策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一国的主权所在,也是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一国政府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实行何种具体方法,对哪些行业予以补贴,这都是一国的内政,其他国家本来是无权干涉的。

然而,一国对国内工业的补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对外贸易,而一旦这些国内措施影响了给予补贴国与他国的经济交往,则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国际贸易中,补贴与反补贴措施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棘手、争议颇多的问题。从下面列举的一些数字可以看出,一国政府采取补贴措施,受到补贴措施影响的国家采取反补贴措施,而受到反补贴措施影响的国家又采用其他方法对付,这种补贴与反补贴的斗争成了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补贴与反补贴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突出问题,我国也应该切实重视起贸易补贴引起的纠纷问题,并开展补贴与反补贴的立法与实践。

加工贸易——中国甘于做“世界加工厂”吗

【经济学释义】

加工贸易主要指对外加工装配、中小型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加工贸易的好处是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与读者侃经济】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从中国进口“芭比娃娃”玩具,进口价为2美元,在美国的零售价为9.99美元。在付给中国的这2美元中,1美元是运输和管理费用,65美分用于进口原材料,中国只获得35美分的劳务费。

故事是10多年前的老故事,价格也是10多年前的旧价格,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的情形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拿的依然是低利润,扮演的仍旧是“世界加工厂”的角色。

20多年前,珠海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加工贸易项目,此后,我国的加工贸易一发而不可收。1981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11亿美元,占出口额的5%;到1990年,加工贸易出口254.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1%;截至2003年,加工贸易带来的累计贸易顺差达3942亿美元。2006年前7个月,来料加工装配、进料加工、出料加工3种贸易方式出口总额2682.2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5089.02亿美元)的52.7%。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始终占据着约50%的份额,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导力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

加工贸易能够迅速占领半壁江山,得益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内企业管理水平还不高,企业技术设备能力也不强,导致许多企业设备闲置。加工贸易的出现和发展恰逢其时,这对于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加工贸易走到今天,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实施加工贸易最早的珠三角地区,有很多加工型贸易企业实际上只是算作跨国企业的一个加工车间,还称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企业,因此无法与跨国企业讨价还价。加工贸易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收益分配问题——我方所得份额太少。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的工序上,加工制造档次依然处于低端,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所获得的利润也相当低,加上近年来国内国际竞争加剧,加工企业纷纷低价竞争,使得利润越摊越薄。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考验下,我国的加工贸易究竟何去何从,是向内地转移,还是积极转型?这是我国加工贸易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商品倾销——低价难道就是中国的错

【经济学释义】

倾销是指某国的制造商或出口商将某种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的贸易行为。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规定,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与读者侃经济】

位于西班牙东部的埃尔切市是个以制鞋业闻名的小城。从2004年9月14日开始,一向平静的埃尔切街头出现了一些匿名传单,在鞋店比较密集的商业区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标语。这些传单和标语的内容都差不多,让人触目惊心——“不用再为我们的鞋店担忧了,起来做点实事吧。让我们把那些进入我们城市的亚洲鞋倒出来烧掉吧!”另外,传单还鼓动当地鞋商于16日晚7时在卡鲁斯商业区进行示威游行。

尽管街头的大部分标语被一些善意的市民撕去,但到16日下午,卡鲁斯商业区还是聚集了四五百名当地鞋厂主、鞋商和工人。他们高举着“把亚洲鞋倒出来烧掉”的标语,喊着口号,向位于该区的几家中国鞋店拥来。

这时,一辆载有一集装箱鞋子的货车正好停在华商陈九松的仓库门口准备卸货,这些游行的人见状立即包抄过来。他们一边向货车投掷石块,一边恶意谩骂。继而,人群中的一些过激分子拿来汽油将货车点燃。熊熊大火不仅吞没了整辆货车,还将旁边的仓库点燃。当地消防员和防暴警察接到消息后赶来驱散了闹事者,并花了几个小时将大火扑灭。然而,那辆货车上的一集装箱鞋子以及仓库已被付之一炬,直接经济损失达80万欧元。

西班牙“烧鞋事件”属于极端的民间反倾销行为,但近年来中国企业被国外指控倾销的事件屡屡发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按照倾销的目的,商品倾销可分为偶发性倾销、间歇性倾销和持续性倾销三种形式。其中偶然性倾销持续时间短、数量小,比如公司为了处理在国内市场上的积压库存,而以低价在国外市场上倾销就属这种情况。它对进口国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相反,该国的消费者还会受益,所以,一般不会遇到反倾销的打击。而间歇性倾销是指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形成垄断,以低价的方式在国外市场销售,一旦目的达到,就会利用垄断力量提升价格,从而获得高额利润。这种倾销显然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原则,进而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所以是各国反倾销的打击对象。持续性倾销是指物期限地、持续地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

温州鞋出口欧洲并不能构成倾销行为。温州鞋之所以价格如此低廉,在于中国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制鞋业是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廉价的劳动力使得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国制造产业工人的时薪费用大约为1美元/小时。与此相对应,最高的前联邦德国地区达到28.28美元/小时,最低的斯里兰卡为0.5美元/小时,就此而言,中国的劳动成本确实很具有优势。

但是,国际贸易中的倾销行为会破坏公平的市场竞争原则,进而破坏国际贸易秩序,所以各国都非常重视反倾销。反倾销是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工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进行销售的、并对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外国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和措施。

为了制止倾销而采取反倾销措施应该说是合理的,但如果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超过了其合理范围或合理程度,反倾销措施也会成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而对国际贸易的扩展造成阻碍性影响。

随着中国外贸的不断扩大,中国正遭遇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案。对于中国出口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在应对反倾销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倾销协议》等条例,通过调节争端的机制维护自己的利益。

WTO——贸易争端的解决者

【经济学释义】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与读者侃经济】

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曾经打趣说:“一个大个子和小个子发生矛盾时,大个子最喜欢两个人面对面解决,把小个子拉到阴暗的角落里单挑,狠揍一顿。小个子则希望把冲突拿到人多势众的地方去,希望有人来主持公道,请大家来讲点道理。”

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互惠原则。尽管在关贸总协定及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中没有十分明确地规定“互惠贸易原则”,但在实践中,只有平等互惠互利的减让安排才可能在成员间达成协议。

WTO追求自由贸易,但不是纯粹的自由贸易组织,它倡导的是“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竞争”的贸易政策。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联合国”,它所制定的规则已成为当今重要的国际经贸惯例,如果一个国家被排斥在世界贸易组织之外,就难以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国际间产品和服务交流,而且还要受到歧视待遇。中国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与贸易发展极为迅速。

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成员方都可以取得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和自由贸易带来的优惠,自加入世贸以来,我国的出口连年上新台阶。当然,出口扩大了,可增加先进技术的进口,使我国在科技上更快跟上世界产业发展的潮流。

有利扩大就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入世”后关税降低了,中国老百姓可以同等的货币,购买优质产品。

此外,促进了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严重落后,只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量的1%。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所以一定要发展服务贸易,包括银行、保险、运输、旅游等方面的引进和出口。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可以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贸易规则,这样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增加发言权。目前西方国家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调查现象很严重,中国可以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使这一问题公平合理地得到解决,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望。

当然,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弱势产业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实践已经证明,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提供了宽广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