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份兼职是完全的一种体力或者脑力上的付出,你并没有从中收获知识和快乐。这样的状态就很危险。
如果你兼职的目的不是以金钱为主,恰巧又有特长和时间,你的兼职才不会成为心头所累。
兰姿是名小学老师,她却兼职做话剧演员。每到周末,她就去参加培训,做一些例如“深呼吸,轻抬脚,缓缓走动……”的训练,对于她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感受到那种戏剧解压的独特魅力,一周工作的劳累,通过一系列热身活动,能够完全释放掉。
虽说她没演过具体的大戏,但已体验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感触颇多。她感谢这份兼职,她以前做事大大咧咧的,通过这个表演的兼职,为了演得更真实,兰姿学会了观察生活,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她感觉自己的性格变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别人,与不同的人愉快相处。
而且,演话剧接触到的人很多,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鲜事。每次排演一次,心情可以好三天。而且通过不断坚持,还可以提高自信心,以前的兰姿最怕在公众场合讲话,总是一副很严肃的样子,这种状况正慢慢改变。
所以,如果你把兼职当作一种乐趣,那么到处都有需要帮助的生意人,兼职帮他们做点事情,去磨炼自己的意志、口才和工作能力吧。
兼职工作,因人而异
“身兼数职”成为很多职场人的骄傲,兼职也是个充满诱惑力的字眼。
对于很多人来说,兼职与收入挂钩,这是实实在在的提高生活的一种手段,还蕴含着更多机会,例如开展新的人脉,也可能是 “兴趣所在,发挥余热”……
当然,在这里我们需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兼职,如果不占用上班时间,兼职没有对错。如果你精力旺盛,现在的工作又游刃有余的话,做兼职没有问题。
但本职工作都没有做好,却还心有旁骛,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当职场上的朝九晚五结束,遇到一个阳光明媚的双休日,我们是否要赶赴另一处与工作死磕?这样的情况就非常值得思考,是不是应该为了自己本职工作得更出色,而给身体和大脑一个合理的休息时间?
况且,通常企业不允许自己的员工在外面兼职,但是接受其他企业的员工来兼职。员工兼职让老板觉得他的工作不饱和,工作态度有问题。接受兼职人员是因为觉得雇一个长期员工不划算,或者工作本身用兼职人员就可以搞定,只需要付劳务费就可以了,降低了用人成本。
如果你的兼职存在风险,就请远离它,毕竟,正式的工作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
你的健康,才是你无尽的财富
如果你做过兼职,或者你已经兼职,也或者你正想尝试兼职,一定要问一问你的身体,他累不累?
刘毅硕士毕业后进一家英文杂志社做采编,工作稳定,作息规律,生活安排得非常有滋有味。就这样波澜不惊地生活三年,刘毅第一次考虑兼职。杂志社的生活虽算不上清贫,但是在高涨的物质欲望的刺激下,他还渴望更好的生活。
他想过辞职另谋高就,但是又舍不得这份稳定、体面又轻松的工作。如果就这么一直工作,可能他想买的车就会遥遥无期,梦想中的完美生活更是遥遥无期。终于,刘毅还是找到了一份兼职,那就是帮翻译公司做笔译,帮出版公司做书籍审校,帮朋友的公司做商务口译……兼职赚到的每一笔钱都让他心情万分舒畅。
一年下来,他统计了一下自己的收入,发现自己居然攒了整整三万元额外收入。刘毅备受鼓舞,遂更加拼命地接活——只要能来钱的活他都接,不管量有多大,不管催得多急,他都会加班加点完成。从那时起,朋友聚会,发烧友聚会,驴友聚会,他统统不去了,因为他不是在家里干活,就是在出门干活的路上。
第二年的时候,刘毅不得不住院。因为长期劳累导致腰椎受损,他的痛苦难以言表。
过得这么苦,他才开始后悔当时对自己健康的疯狂透支。
不当兼职风险大
很多在职的人是明白兼职的危害性的,如果为赚额外收入而无原则地兼职,就不仅会丢了工作,还面临因“泄露商业秘密”而被起诉的危机。
小张由于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了与公司生产的产品相关的一家公司,对方希望她能利用本公司的销售渠道为他们打开局面,并说好每笔生意不论大小均支付5000元底薪。出于想跳槽到该公司的想法,小张答应了。
其实,小张明明知道与原公司的劳动合同中有“不得兼职”的条款,但是她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一次偶尔的业务检查,原公司的老总发现公司的销售网点竟然有其他公司的产品。愤怒万分的老总查到了小张的行为,他于是把小张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解聘,并要把小张和那家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
此刻的小张,才知道这次的危机不但是经济上的,还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声誉和未来的职业生活。
第一次触到天花板
职场实录
我是一名律师,第一次摸到天花板,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些无能为力的时候,是我最迷茫的一段时间,甚至比我刚拿到律师资格证却没有案子更难过。
当年,我曾以为拿到律师资格证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现实告诉我,艰难才刚刚开始,没有自己的客户,没有案子,经济条件差,连生存都困难,用他的话说是“家徒四壁”。拿到本,却顿时感觉到没什么可做。
那个时候,我并不沮丧,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果然,慢慢的,我开始接到一些普通的诉讼、民商案件。为了创造自己的声誉,为了把案件做好,我不断学习,同时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种机会。
那时候的我为了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经济上尽量节俭,但是业务技能的提高却没有丝毫放松。
付出总有回报,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从一开始羡慕别的律师一个月能有三万的收入,到我自己能够实现这样的收入,并超越这个数字的时候,我得到了回报,同时也面临着职业生涯中第一次触摸天花板。
好像我不知道怎么做是下一步更好的规划了。作为一个普通律师,我的薪水已经很不错了,生活状态也很好,可是,我的一生不能从30岁就开始止步不前、吃老本。
我心里的难受在于失去了目标,可是,天花板是自己钉上去的,我也可以拿掉它。为什么要一直做普通律师呢,我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个专业律师呢?
发现新方向之后,我十分兴奋,当然从普通律师到一个知名的专业律师,这个转变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我还是只能用不断的学习来编织属于自己的网,专业书籍、各类财经媒体……那时候的学习简直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果然,事业的转机来了,当有些企业纷纷开始处理大量不良资产的时候,其中收购、管理、清收、诉讼、债务重组和资产置换都需要律师参与,这给律师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知道,这将成为律师行业未来新的增长点。该是将自己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聚焦的时候了,他决定再一次启动自己的职场规划:做一个金融领域的专业律师。
毕竟中国律师业发展到现在几十年,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有的案件虽然表现为法律问题,却涉及到金融、证券、管理、财务、国际贸易等多个方面。分工越细要求越专业,必须把专业做精做透,而仅仅在法律这一专业领域内“专”是远远不够的,律师一定要有跨专业的背景,实现法律与某个专业对接才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只有兼容并蓄,才能长袖善舞。
就这样,我在金融领域进一步加强学习,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新春。
职场补氧有几招
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拆除天花板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职场天花板?当一个人感觉工作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激情,自己创业又顾虑重重的时候,就碰到了天花板。碰到了天花板,通常的反应会出现消极工作的态度。
小王刚刚进一家公司的时候,工作状态是非常积极的,如果工作需要,随时可以加班和出差。可是工作三年之后,他感觉自己变了,出差往往是出差为名,旅游为实;以前忙起来没时间概念,现在公司规定5点半下班,多一秒钟他都不在公司里待着;甚至还不关心自己的工作业绩,只要情况基本稳定,在这个标准上做多做少都无所谓了。
这对于职场人来说,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很有可能在天花板下,进入职场“安乐死”的后果,职场生活不进则退,不努力创造条件升职或发展自己,一味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混日子,混时间。有一天,职场人就会发现,除了工龄较长外,找不到更突出的优点。而且,手头的这份工作,新人们花点时间与精力就可以取代,所以,这样一定会“被淘汰”。
职场是个竞技场,它不会成为你的温室,再优越的条件,再多人的羡慕,也要意识到这里是职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总有人想往上爬,总有人会因利益而奋进。职场天花板是自己安放上去的,身处职场,不进则退。
所以,打破僵局,拆除天花板,马上行动!
学习决定你的高度,你的高度决定天花板的高度
工作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你要学会改变自己来适应职场的变化,也要学会不停地充实自己,改变你的职场状况。
1.明确的学习目的:兴趣和能力需求能够恰好吻合的概率并不是太高,所以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学习对职场人而言也是职业成本,在学习中,应该树立一个原则:不要不获而劳,没有回报的学习是无意义的。这也就是说,千万不能跟着兴趣去学习。事先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学是利,而有兴趣地去学是弊。
这就要求自己具备结果心态,也就是学会了这个东西,我们可以做什么,能够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而不是不问后果,盲目跟着兴趣走。
2.在工作中学习。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熟练工,这是个变化的年代,形势在变,公司在变。
很多职场人感觉自己已经取得了部分的成功,但发展是无止境的,唯有不断锤炼自己,再加上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精细规划,方能积聚能量,向职场最高峰迈进。
最重要的是要适应变化,并且研究工作的可改进之处。跟客户首次打交道须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工作没成效赶紧总结教训变换方法。要学会变换思路。
不做“杂工”:找准自己的方向
有人经常做“杂工”,这类人也是经常触碰天花板的人,总是在某个公司做一些“打杂”的活儿,久而久之,不只在一个公司里面打杂,而是不停地转行,更换多种职业,最后却发现自己无论在其中哪一行都不具备优势,无竞争力,自己最后只能“打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