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潜伏心理学
585900000009

第9章 和领导搞关系——就是要抱老板的大腿 (9)

可是,关键时刻,于思唯似乎什么都没有听到,也没有在意张娜娜的语气,那一刻,她全然忘记了自己的个人感受,就是马上安排人们去“挽救”地上泡湿的文件,然后,她甚至没有在意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员工,主动地从容不迫地给物业公司打了电话。

事实证明,只要她的行为是对的,关键时刻,大家愿意听从于思唯的安排,看到所有人都井井有条地开展了工作,不多久,张娜娜的脸也红了,也主动站到于思唯旁边,帮忙把文件腾挪到高处。

就这样,一件棘手的事情,在于思唯的安排下,人多力量大,大家齐心协力,仅仅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就清理好“现场”。当领导听说此事,赶到办公室的时候,发现地上已经清理得如同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一般。

一问,原来是于思唯这名员工,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不被别人的评价和反对而干扰,敢于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这个冷静果敢的女孩,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表现,被领导重视。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更改变了于思唯的命运。有一次,领导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严格公司的考勤情况,为此,领导单独开了个会,给大家解释了这样做的必要性,当公司一个好的风气形成的时候,虽然开始的时候,员工们辛苦一些,但是不久就会建立良好的企业氛围。

说完这句话之后,领导就问大家的意见,当时,所有人都沉默不语,没有人做出回应,场面非常的尴尬,但是于思唯再一次忘记了别人对自己的目光,她第一个站起来,支持领导的决定。

更出人意料的是,于思唯真正地堂堂正正地站起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之后,没有一个人质疑于思唯的诚意,也没有一个人认为她在“拍马屁”,反而,大家非常羡慕她的坦荡和勇气,因为公司纪律松散,的确让很多人也有“国将不国”的感受。领导提出来的时候,只是不好意思马上表态,担心万一和其他人意见不一致,会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于是存在私心,不肯表态而已。

于思唯,这个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只要自己感觉是对的,就去坚持,只要坚持,就忘记了自己私利的女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多个关键时刻,敢于运用自己的聪慧和实力,最终成为公司的核心人物。

心理学专家支招

关键时刻,往往就是机会降临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往往就是把握机会的时刻。很多人在职场,关键时刻不敢表现,丢弃了自己的意愿,是因为活在别人的标准里,在别人的评判里找寻自我的价值。这样的人,别人的一句诋毁足以泯灭他所有的信心,因为他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坦白地说,面对很多同事暂时不能理解自己的情况,也不必太在意,事实上,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能扰乱自己的方寸,活得沉重。只有我行我素,不为别人的目光违背自己的心意,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才能游刃有余,最终征服别人。

螃蟹效应——领导会留心的“利爪”

螃蟹效应来源于这样一个实例,那就是,人们在竹篓中放入一群螃蟹的时候,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来的。因为当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爬。但篓口很窄,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由另一只强大的螃蟹踩着它向上爬。如此循环往复,无一只螃蟹能够成功。

螃蟹效应反映的是一种“灰色心理”,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种灰色心理活生生地存在于生活中。在公司内部,由于有人目光短浅,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团队利益,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持久利益,相互内斗,进而整个团队便会逐渐丧失前进的动力。

甚至,这样的情况还出现在领导和员工之间,那就是出现了“刺儿头”的员工,或者是和领导抢功的员工,就很容易被领导误会而提防和打压。不必强烈的谴责这样的现象,因为将心比心,如果自己是领导,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留意别人的“利爪”。

举这样的一个例子,传说秦国大将蒙恬出战时,总是向秦王索要封赏。他手下人就很奇怪地问:“蒙将军您并不喜欢这些封赏的东西,为什么每次大战得胜都要向秦王索要?”蒙恬笑而不语。后来蒙恬向一位资深幕僚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每次出战带走全国四分之三的军队,如果我不喜欢名与利,秦王会认为我喜欢江山。

其实,这就是职场规则的内核:让别人有安全感。同样要说的是,如果利用好了领导的这种心理,不争功,懂得韬光养晦,赢得了领导的信任,那么也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那就是领导永远选择自己信任的员工担当重任,哪怕这个员工有失误,他也心甘情愿帮他扛着。

公司准备上市但缺乏国际化人才,董事会决定打破常规,从外面引入一名具有国际背景的人才。从外资企业被挖角过来的高级经理人赵耀成为公司的市场总监。

赵耀长期在外企工作,说话做事都非常直接,刚到公司的时候,就对公司提出了很多的意见,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但是赵耀不以为意,他认为公司聘用他,只要自己将公司的市场业绩提高,一切都应该为此服务。

当大伙正为赵耀的作风而议论纷纷的时候,总经理屡次公开表态支持,让赵耀感觉到内心踏实,接下来,赵耀进行了许多市场革新,基本将他在外企中所操作的那套成熟的运营模式搬了过来,赵耀的很多方案甚至没有得到总经理的批示,就直接施行,但是总经理并没有怪过赵耀。

甚至有一次,在总经理拟定整个推广计划之后,赵耀突然提出新的建议,想启动全新的销售推广手法,他的想法几乎否定了所有人前面的工作,而且由于从未有过先例,所以存在不小的风险。

总经理虽然不太同意在如此匆忙的时间内进行全盘调整,但看到赵耀如此坚持,也就勉强同意了。后来,令人遗憾的是,赵耀的方案失败了,公司损失惨重,业绩相对以往非但没有提高,还有所下降。

董事会将总经理狠狠批评了一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董事会严厉的责问面前,总经理竟然一口将所有失误的职责承担了下来,替赵耀扛过了这一关。这让赵耀非常惭愧,后来,赵耀做了具体的市场调查,终于在下一次的市场表现中,令公司取得了重大的业绩。

董事会再次召开了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功臣”会议结束后,在盛大的庆贺晚宴上,赵耀喝了很多酒,酒喝多了,说话就变得非常随意,他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这次的成果其实也不算什么,我以前做的开发比这次有成果的多得多了,只不过,在公司,很多时候工作受到限制,还没有完全发挥好,如果给我一个更大的平台,那我会做更好的推广方案给你们看……”

听到这句话后,总经理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一个星期后,当赵耀再次自作主张地行事时,当着公司所有人的面,总经理不留情面地将赵耀训了一番,并且,自此,赵耀的方案再也没有被总经理批准过,一个月后,赵耀终于离开了公司。

心理学专家支招

很多人都厌倦领导的“提防之心”,但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每一个职场人可以厌恶、蔑视,但是却无法回避。 包括对于同事,都不要过分地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因为这样无形中会给别人压力。

记住,一个人的能力即使自己不说,业绩出来,所有人都会看到,领导对于卓越的员工有着很强的驾驭之心。对于个人而言,无论能力多强,无论内心是否有“争功”之心,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都必须调整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做出成绩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老板都讨厌看见一个喋喋不休的,像一只刚下完蛋的母鸡那样地夸耀的员工。

所以,陈述自己的业绩,能用三分钟表达完的事情千万别说上三个小时,稳重做事是提升自己的基本的职业素养之一,而且,和领导沟通的时候,要用最短的句子把你的观点非常职业地表达出来;在听领导讲话的时候,别随便打断,注意行为细节。同态心理效应——看不透的另一面

同态心理效应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心理,那就是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以对方的态度来确定怎样对待对方,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基本准则。

容易形成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人们的目光始终是向外的,从多角度审视别人的行为,有时还经常戴着有色眼镜,不断地挑剔别人的行为,觉得别人没有什么了不起。

而实际上,人最难了解的就是人本身,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将目光收回,用镜子照照自己是什么模样,全方位审视自我。

只有了解自身,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面对他人。举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的手法非常熟练,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

但是,这个孩子没有看透老人的手法,却只是觉得老人用的鱼竿好,于是当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的时候,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不想要鱼吗?”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很多读者看到这里,都会说,这个孩子果然非常聪明,可是,真实的情况是,这个孩子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错误地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路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

就像同态效应一样,把别人看得和自己一样简单,忽视了他人的复杂性,这样的做法难免让人跌倒于泥泞地上。人们的眼光对外的时候,就忘记了对自己内心的关照。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不得不承认的是,方友岚是一名出色的销售,他的销售业绩在整个公司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有时候,大家都对他说,公司的很多业绩都是依靠他。

这让方友岚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作用,环顾四周,他发现就是老总,也没有像自己那样兢兢业业地做业务。可是,有一次,他终于发现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多么错误。

那是一笔重要的业务,方友岚很清楚单靠资金很难启动,很重要的是需要社会关系,由于这个情况,方友岚觉得应该理性地看待这笔业务,于是内心就做了放弃的打算。

他发现汇报了这笔业务之后,老总也和自己一样,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且在方友岚和他聊天说到这笔业务需要不一般的社会关系的时候,老总更是点头默许。于是,方友岚思忖,连老总都没有行动,知难而退,自己更没有必要跟进。于是,就把这笔重要的业务搁置了。

可是令方友岚没有想到的是,当结果出来的时候,方友岚居然从其他公司做业务的朋友口中知道这笔业务落到了自己公司头上。

他立即找到了老总,内心既惭愧又好奇,他忍不住问了老总有关这笔业务的情况。

老总非常平静地说:“有的业务需要行动,有的业务也许需要的是平常的、长久的用心,这笔业务的负责人,几年前我就认识,那时候,他只待在一个小职位,但是一次偶然的接触,我就知道他注定不平凡,后来,他要去外地开会,我就每天开车送送他。”

听到老总的话,方友岚额头上的汗水终于流了下来。他知道,自己和老总的差距在哪里了,虽然老总轻描淡写地说,开车送这位负责人,但是对于一个没有地位的人来说,老总能够付出这种礼遇,就证明了他眼光的老道!

心理学专家支招

同态效应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误解,那就是,会觉得别人和自己差不多,而忽视了对他人优点的观察和学习。

有的人,可能总是觉得老板和自己一样,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和贡献,还会一直纳闷,为什么老板每天也就是在公司里喝喝茶、上上网,活儿都已经授权给别人干了,还能拿到最高的收益?

有这种想法的人,很有可能是因为同态效应,不能公正地看待老板,也没有关注到老板的另一面。举个简单的例子,老板平时可能总是很平静,可能年终资金紧张时,他会背地里到处找人借钱发工资。当然,他可能非常镇定,在公司里照样谈笑风生,不紧不慢地与大家开玩笑。

没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是难于在商场上成就大事的。再想一想,是不是不该用同态效应对待自己的领导呢,因为很多时候,当人们稍微碰上点困难,就惊慌失措得手忙脚乱的时候,应该多向老板学学,多关照自己的成长,而不是用同等的条件去要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