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头三年
586000000080

第80章 权衡得失,学李开复理性跳槽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选择的机会成本会越来越大。随之对应的,是作出选择时需要的勇气越来越多。我相信,根据一般人的经验,一定时间之后,年龄与勇气的增长就成了反比。因此,我坚定地在此刻作出选择,生怕日后再没有机会。--李开复李开复的跳槽曾是轰动职场的大事件,实际上,李开复的跳槽并非一时意气,即使为了“追随我心”,李开复也已经作好了理性的准备。曾经,李开复被微软调到美国时,这场跳槽就已经注定,因为他虽然身在西雅图,然而,他更关注国内的发展,甚至一直就在暗中寻找回国的机会。也许,只有回到了中国,李开复才有一种真正的成就感,2005年5月的一天,李开复打开新浪网,Google要建中国公司的字幕立即跃入眼中,李开复大为惊喜,当即与自己的旧识埃里克进行了联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果然,埃里克不负所望,立即安排了所有的面试。总裁、副总裁以及Google的创始人,面试之后的李开复并没有立即作出承诺,而是展开了一场调查。

调查Google是不是真如其所描述的那样,有没有必要值得自己冒险一跳。后来,李开复作出了判断,他认为这就是作出改变的时候了。这和他此前很多次的人生经验相似,每一次放弃,都有争议,都有挣扎,都有留恋,但还是最终通过理性走向平静。终于,李开复认可了Google的价值观,跳槽到Google。当然,后来李开复离开Google,创办创新工厂,他也是具备了理性的思考方法。他认为,在中国缺乏像美国硅谷这样的创业者摇篮。譬如缺乏创业和管理经验、欠缺初期启动资金、难以吸引卓越技术人才等。在美国,是天使投资人带动了高科技革命,造就了苹果的乔布斯和谷歌的拉里谢尔盖。而创新工场的诞生,就是要填补中国这个空白,带来规模化、产业化的天使投资,所以,他建立“天使投资+创新产品构建”的全新的创业投资模式。

然而,也应该给职场人这样的一个启发,那就是工作是一件需要理性的事情,跳槽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所以不要因为情绪而跳槽,而一定要在深思熟虑之后才能作出选择。毕竟,当你很帅地炒掉了你的老板,当你很酷地挖苦了一番招聘的HR,账单还是要照付,只是你赚钱的时间更少了,除了你自己,没人受损失。有些人仅仅因为一点小事与上司或同事意见不合,便辞职。这样的人情商一般高不到哪儿去,更缺乏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换了环境也难有作为,除非经过理性的思考,正确考虑了自己的“得”与“失”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木棉和樱桃都是80后女孩,大学毕业后同年来到公司。木棉的性格非常骄傲,进到公司之后,她看到女领导霸气十足,盛气凌人,不禁叫苦不迭。一次木棉帮女领导打印文件,忘记了添加页码,女领导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木棉的办公室,顺手将文件仍在了木棉的桌子上。木棉当时非常气愤,领导走后她一直哭泣,后来就找到公司递交了辞职信。走的时候她对樱桃说:“这个地方不值得我们待下去,简直就是侮辱我们的人格。

”樱桃也觉得领导很过分,但是她没有走,她觉得毕竟这件事情是因为木棉做事情不够认真才引发的,所以,樱桃留了下来,照样兢兢业业地工作。一年过去了,樱桃仍然坚持着。为了避免女领导的发火,樱桃做事情非常认真,而且效率很高,逐渐地女领导对待樱桃的态度非常好,不但不训斥她,樱桃考虑不周全的时候女领导还会指点她。后来有一次,公司有公费读研究生的机会,樱桃提出了要求,女领导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两年过去了,公司搞竞争上岗,樱桃的成绩名列前茅。上面来考察,女领导问樱桃:“你想要这个机会吗?”樱桃诚实地点点头,女领导平静地说:“好的,我知道了。”没想到的是,女领导立即组织人去同考察组谈话,樱桃发现那些人都是平时对自己特别好的同事,就这样,樱桃竞岗成功了。木棉和樱桃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木棉感性、樱桃理性。实际上,木棉生气导致离职,是因为她当时忘了一条职场法则:上司永远是对的。保持这种心态,才能平复很多目标不明确的情绪。不能忘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工作中努力表现不是表现给全世界看,而只是表现给领导看的,他不欣赏或者看不懂,你就必须换掉节目或者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