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懂心灵
614800000041

第41章

有一个在寺院里修行的小和尚,他每次坐禅时都会有一只大蜘蛛在他眼前不停地织网,使他无法静下来,于是他只好去求助师父。师父说:“既然是这样,等你下次坐禅时如果它再来,你就拿支笔,在蜘蛛的身上画个记号,看它来自何方。”小和尚把师父的话记在了心里,下次坐禅当蜘蛛出现时,他就在蜘蛛身上画了个圆圈。当小和尚做完功课一看,却发现那个圆圈却在自己的肚子上。原来困扰小和尚的不是什么蜘蛛,而是他自己,蜘蛛来自他的心里。因为他心不静,所以才感到难以入定,正像佛家所说:“心地不空,不空所以不灵。”

心灵的平静是一个人智慧的美丽珍宝,它来自于长期、耐心的自我控制。心灵的安宁意味着一种成熟的经历以及对于事物规律的不同寻常的了解。

许多人整日被欲望的熊熊烈火所炙烤着,驱使着他们的灵魂去奔波,可是一旦受到挫折,又好似掉进了寒冷的冰窑中一般。生命如此焦灼,哪里还存得下平静?人们因为毫无节制的狂热而骚动不安,因为不加控制欲望而浮沉不定。只有明智之人,才能够控制和引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才能够坦然面对心灵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其实,平静才是福,真正生活在喧嚣吵闹中的人们,也许更能体会到平静的弥足珍贵。与平静的生活相比,追逐名利的生活实在是一件令人苦不堪言的差事。平静的生活是在人生的历程中,在激流波涛之下,不受风暴的侵扰,保持永恒的安宁。

的确,我们周围的环境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不规律的生活快节奏,令人难以承受的噪声,等等,这些无节制的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都让我们难以平静。如此的环境,如同一台永不停息的搅拌机,随时都在把我们心中的平静撕个粉碎,让人遭受浮躁、烦恼之苦。然而,生命的本身是宁静的,正所谓“心远地自偏”,只有内心不为外物所惑,就能做到身在闹市而无车马之喧。

风吹不到的地方,一根蜡烛的火焰决不会晃动。心灵像火焰一样,极易受到物质欲望的冲击。在尘世之上漂泊太久的人们,早已迷失在欲望的森林,心灵受到了太多的蒙蔽和诱惑,变得迟钝而毫无生气。当我们再一次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它时,方才读懂了心灵历经岁月淘洗之后的沧桑和渴望;当我们用慈爱的双手轻轻梳理它的纹路,拂去它的蒙尘时,才真正意识到:心灵只有步出沼泽,走向阳光,希望的种子才会在心中发芽、抽穗,并茁壮成长……

无声的救助力量

关爱是生命的又一表现方式,之所以一个物种可以延续下去,就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一种无声的力量——爱。帮助是人与动物之间都存在的动作行为,关键的时候伸出一只手,这是一种连最低级的动物都懂得的生存道理。

一天,有个朋友讲起了她的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残阳照在外面的阳台上,我每天都会在这个时间给放在阳台上的几盆花浇水。当给那盆石榴浇水时,我看到有几只黄蚂蚁浮在水面挣扎着。我知道,蚂蚁虽不会游泳,但它们是些生命力极强的小生灵,是不会被淹死的。我没有去管它们,就接着去浇其他花。

在我浇完最后一盆花,转身回来时,盆中的水已经渗下去了,蚂蚁们也都自由地着陆了。我看着几只蚂蚁在湿漉漉的泥土上又恢复了正常活动,却也发现有两只不幸的黄蚂蚁被湿泥埋住了半截身子,虽然它们在努力地挣扎着向外爬,可却没有一点进展,看样子它俩是无法自救了。

我想,我应该救助一下这两个被困者,我走回室内去取工具。因为它们太细小了,我必须找一个细小的工具,如果用手指或稍微粗点儿的棍棒,都有可能将救助变成杀生。当我从室内取了一枚大头针走出来时,眼前的一幕让我感动得忘记了救助——有两只来救助的黄蚂蚁正在用力向外拉扯它们的同伴。我静静地站在那里,观察着这个夏天让我心灵震颤的生命故事。看样子小蚂蚁很吃力,它们互相叼抓着,救助的那只使劲地向后撤着身子,可是好几次都没有成功,但却始终坚持着……

好不容易这只蚂蚁才被同伴救了出来,另一只也在救助者的努力拉扯下,从泥土中挣扎出了身子。它们小心翼翼地向四周探试了一翻后,便迅速地离开了。奇怪的是,有一只救援的黄蚂蚁,在跑了几步之后,突然停了下来,它在那里又开始继续衔咬泥土,似乎下面有什么东西被埋着,我又静下来仔细地观察着。不久,我看到有一对小小的触角出现在那里,接着又露出了脑袋,原来下面还有一只被困的同伴!这只救助的小蚂蚁的动作明显没有原来那么快了,也显得有点不协调了,想必是太劳累的缘故。

我极为小心地用针尖一点点地挑开泥土,那一只小蚂蚁渐渐露了出来。救助的小蚂蚁表现得很兴奋,它看到同伴后,立即跑上前去亲吻触抚,并试图将它衔走。终于,这只被埋在泥里的小蚂蚁也摆脱了困境,恢复过来,与救助的那只蚂蚁互相用触角碰了一下,便一起匆匆地离开了。

三十一

盲人在前面带路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一定只有给盲人带路的时候,也有需要盲人去带路的时候。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有时它们是要跳出我们所固有的思维模式,因为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情。

又是一个大雾漫天的早晨,在伦敦城每年都会有这么几次大雾弥漫的日子,大街上一片灰蒙蒙,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看清楚一两英尺远的地方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公共汽车、小轿车和出租车没有哪一个可以在这样的天气里行驶,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被迫停在了路边。人们只好在大雾中慢慢地步行着去上班。

这天早上,史密斯要去学院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他必须准时赶到那里。可是时间已经不多了,照这样走下去他肯定要迟到的。他心急如焚,只好摸索着往前走,没多久他就像其他一些行人一样迷路了。他没有办法辨认出正确的方向,他也不知自己所处的是什么位置了。他看了一下表,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分钟了。这可怎么办?

正在他手足无措的时候,史密斯遇到了一个热心肠的人。“先生您迷失方向了吗?”一个热心的人问。“是的,先生,这倒霉的天气,让我不知道现在到哪里了。”对方主动地问他要去哪里,如果可以,他愿意带他走过去。这个人向史密斯介绍说他名叫鲍勃。在得知史密斯有急事后,鲍勃就自告奋勇地替他带路。

就这样,他们两人寸步不离地穿行在浓雾之中。雾依然还是那么浓,还是什么也看不清,但鲍勃走起来却毫不费力。史密斯紧紧地跟在他的后面,走过一条巷子,又接着拐进一条大街,然后通过一个广场,很快就到了学院门口。史密斯差一点没有认出来,他低头一看表,才用了半个多小时,这真是太好了!

史密斯十分高兴,但他却弄不明白这位好心的鲍勃为什么能在这样的天气里毫不费力地就认出了路。他说:“鲍勃先生,真是太感谢您了!”他随即问道,“我很想知道,您是怎么在这样的大雾里认出路的?”

“先生,再大的雾也难不住我,对于我来说,什么样的天气都没有区别,因为我是一个盲人。”鲍勃笑着说。

史密斯呆住了,他紧紧地握着鲍勃的手。

善意带来的惨祸

原本是不需要人为地去干涉的,可是有时出于善意的举动,却让事情变得更糟,甚至是不可想象。这是因为我们违背了事物应有的逻辑和自然规律,也许拔苗助长的故事更可以用来说明这个道理。

一天傍晚,七个旅行者和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去旅行。这个海岛上生活着许多太平洋绿海龟,这里也是它们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他们此行就是为了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为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孵出后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它们大多在四五月份时出世,然后争先恐后地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就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黄昏时,如果年幼的海龟们准备逃走,就会先派一只小海龟钻出沙面来,作一番侦察,试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出来是否安全。

在接近黄昏的时候,人们发现一处碗形的巢穴。只见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这时灌木丛中发出了瑟瑟的声响,只见一只反舌鸟飞了过来。“别做声,注意看。”当那只反舌鸟移近小海龟时,那位年轻的向导提醒说,“它马上就要进攻了。”

反舌鸟一步一步地走近巢穴开口处,开始用嘴啄那小海龟的脑袋,企图把它拖到沙滩上面来。

旅行者们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问向导:“我们得想想办法啊!”向导用手遮着自己的嘴小声说:“叼就叼去吧,这是自然之道,是没有办法的。”

向导的冷漠遭到了旅行者们一致的抗议:“我们不能见死不救,你不去我们去!”没办法,向导只好走过去,抱起那只小龟,把它引向大海。

然而紧接着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惊呆了。不单单是那只获救的小海龟急急忙忙地奔向大海,由于幼龟们收到一种错误的安全信号,无数的幼龟都从巢穴中拥了出来,一起向那大海奔去。

黄昏时仍有余光,沙滩上无遮无挡,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刹那间,就布满了整个天空,有军舰鸟、海鹅和海鸥。一对秃鹰瞪大着眼睛降落在海滩上,一起望着它们的晚餐。

“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鹰、海鸥的口中之物,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数十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旅行者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

天黑了下来,空中传来了食肉鸟饱餐后的欢快叫声。旅行者们个个垂着头,向导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的干涉,这些海龟就不会遭到如此的灾难。”

不装饰的自然之美

过多的粉饰无异于破坏,任何事情都是那样。自然表现出的是一种爽直,是一种真诚的美。掩盖不仅达不到美化的效果,而且还会伤了本来的美,并且掩饰一旦暴露,就可能是一个无法挽回的败局。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想把象征国家王朝的大神庙整修一下。如此宏大的工程着实让大臣们犯难,商议了好久也没有做出整修的方案。于是国王派人到处去寻找谙于整修神庙的人,希望能把神庙整修得更为美观庄严。

过了不久,有两组人来求见国王,希望自己可以承担整修工作,一组是技术精湛的工匠、画师,另一组则是几个信徒。他们都说自己能够整修好神庙,可哪一组更有实力呢?国王也犯了难。

为了测试一下他们的整修能力,国王找了两间小神庙,分别让他们在一个礼拜的时间整修完,然后决定由哪组来承接整修大神庙的工程。

第一组向国王要了几桶油漆和一堆各种各样的工具,而另一组只向国王要了水桶、抹布和常用的修剪用具。

很快,双方都忙开了。一个礼拜很快就过去了,国王开始验收成果。这一天,国王带着大臣们来到了第一组,他们还没有来到小神庙,就远远地看到了它,因为它与周围的环境相比太显眼了,一切都是那么华丽耀眼。走近后,国王看到第一组修整完成的小神庙很漂亮,有彩带、鞭炮、春联等装饰,还有颜色缤纷的壁画,甚至地板都是光鲜亮丽的。很多大臣赞不绝口,他们认为这样才能显示出神庙的美观。国王也觉得够美观,可总觉着缺少点什么。

接着,国王又来到另一组整修的小神庙,远远看去,这里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大臣们感觉这些信徒太没能力了,可是才刚进门,人们就似乎意识到了不一样。小神庙里虽没有涂任何的油漆,看起来也非常平凡,可却有一种说不出口的肃穆庄严。细细一看,信徒将院子的花木修剪得十分整齐,四周整理得干干净净,一切都是井井有条,没有一点杂乱的迹象。进入室内,桌椅、窗户、墙壁等,都显示出原来的本色,让人感到清静祥和。

整个神庙沉浸在和谐宁静、庄严肃穆的气息中,一股平和、闲静之感悠然出现在国王心中。国王看着这一切,满意地笑了。

相信并坚持就是胜利

没有什么比连自己都不相信更为可怕,这种自欺欺人的后果无疑只有失败。只要我们确认了是正确的,那就要坚持下去。因为,这是成功的法则。

一天,一批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我们怎样才能够坚持真理呢?”苏格拉底让大家都坐下来,然后他用手指捏着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他一边走一边认真地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一定要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并把手中的苹果举了起来,左右晃了晃,问道:“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儿?”

这时有一位学生很快就举起了手,他回答说:“老师我闻到了,是甜味儿。”

苏格拉底说:“就一个人闻到了吗?你们没有闻到什么吗?”他再次走下讲台,举手中的苹果,这一次比上一次更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当他走回讲台,问:“有谁又闻到了苹果的气味?”举手的学生明显多了起来,甚至有些学生还得意了起来。

稍后,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这一次,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都把手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