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搞垮了美国
616600000041

第41章 通用汽车想借破产重生?

通用汽车开不动了提起通用大家都不陌生,旗下的名牌很多:最初的别克,以及后来并购和吸收的奥斯莫比、凯迪拉克、雪佛兰、庞蒂亚克、土星、悍马、萨博等。通用历史悠久,当了好长时间的全球汽车行业老大,曾经占据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的50%,一度创造很多奇迹。但是现在这个公司已经在北京时间2009年6月1号晚上八点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破产保护和破产不一样,破产保护是说要申请重组,争取重组后继续盈利来偿还债务;而破产就是彻底玩完,一切和这个公司无关,由政府来拍卖他们的资产,债也不用他们还了。通用汽车申请的是破产保护。这是美国工业史上最大的破产保护事件,重组后的通用股权结构为:美国财政部持股725%,联合汽车工人工会持股175%,债券持有人获得另外10%股份。不过作为一个在全球汽车行业曾经叱咤风云几十年的“百年老店”,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利益考虑,无论什么样的利益集团之间进行了怎样的搏杀和角逐,对于通用,对于通用的经营者尤其是其管理层来说,都是一种耻辱。从经营管理上来说,通用已经死了,通用汽车开不动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通用之死?想借助重组来获得新生可能吗?金融危机只是最后一根稻草金融危机只是最后一根稻草,通用本身已经连年亏损。在上个世纪通用最担心的是怕别人告它垄断,因为它占有市场50%的份额。到了2003年已经下跌到38%,2008年更是可怜兮兮地处在19%的市场占有率上。昔日的巨人已经衰落,气息奄奄,金融危机只是压倒通用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大家可以做个调查,看看都是谁在青睐通用汽车。好多牌子都是五六十岁人才买的,年轻人的市场根本打不开;相反,美国汽车市场大家都爱日韩车,特别是日本车,灵巧轻便,比通用产的呆头呆脑的方盒子好看,最重要的是物美价廉。在石油价格火爆上涨的今天,通用还在坚持生产高排量、高耗油的“名牌车”,自然不如节油省钱的日系车受欢迎。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日本车一直比较注重在省油方面的改进,轻便地快跑,而通用还在原地沉重地大踏步。基本上,节省能源的汽车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也是竞争的主要领域。通用在这个上面犯了方向性错误,他太骄傲了,以为自己可以扭转汽车行业的趋势。

另外,通用的破产也带有时代性,背着美国“高福利”的石头,走得气喘吁吁。通用每年高达几十亿美元的新车型研发费用却转而用于支付退休工人的医疗保险金,跟通用在亚洲和欧洲的工厂相比,美国工厂每生产一辆车需多花1400美元的成本。成本大自然卖家高,但是卖家高又没人买。为了填充这个大窟窿,通用选择让利、低利率贷款和打折。当然消费者喜欢打折,但大部分频繁地打折,他就会认为你这个牌子不行了。通用的品牌形象受到打击,而且本身“促销”利润就在下降,这种矛盾终于让通用“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在这里补充一下,克莱斯勒破产了,通用气息奄奄,美国的汽车公司统一走得步履蹒跚,共同原因是什么?就是刚才提到的背着“高福利”的大石头。美国参加汽车工会的这些工人享受的这个保障和待遇,确实是别人不能比的。而这个不是现在定的,是1951年定的。那个时候美国最牛,它生产的汽车比其他国家生产的汽车加起来还要多。而在美国汽车行业里,通用又是老大,这个时候定的工人待遇非常优厚。举个例子,大家看看现在独善其身的高盛,员工工资是最高的,公司强壮,工人待遇就好。

在通用工作,一个是工资比较高,比如说,不是工人的原因,叫你下岗,那你的待遇不能变,还是差不多一年拿到十万以上;第二,退休。因为它是老厂,退休人员非常多,有30多万人,退休金负担非常重;第三,还有家属的医保,公司都管。你敢不管?我就拿着合同去告你。通用人多,臃肿庞杂,积重难返。至于金融危机,当然对汽车行业造成了影响。首先是企业短期融资出现了问题,资金链可能断裂,还有就是金融危机打击了人的消费信心。但大家也可以换个角度想,能买名牌车的人金融危机身价缩水还是能买得起,影响不会太大,所以金融危机根本不可能让美国通用猝死。还是里面的蛀虫已经把通用掏垮了,外面的空壳一打击就碎了。破产是重生还是在烧钱?现在看来,通用是比较有利的,有奥巴马和他的汽车小团队亲自操刀,宣布成立一个小而精的公司。听起来挺不错的,虽然破产程序可能会复杂点,但至少9月份以前,一个新通用也会出炉。新通用的设想很好,改革也是大手笔的。关闭14家工厂、2400家经销商,削减21 000个计时工岗位、8000个白领职位,当然最重要的是甩掉了790亿美元的债务。

这大大地把机构冗杂的通用公司清理一番,轻装上阵,通用信心满满,而且宣布在国内打破每年一千万辆的销售指标,因为就算在今天这种极度衰弱的市场环境下通用也能保持950万辆的销量。但是通用的前程真的光辉灿烂吗?脱离破产保护后,通用将得以卸下一些负担,但数10年来管理上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工会的死缠烂打,仍是通用所必须面对的沉重包袱。新通用也许不像美国人所想得那么“新”,就像新政府也并不像美国人所想得那么“新”。小号的通用能否更踏实、更务实一些,靠自己的力量迈向成功。毫无疑问,它的结构成本会降低很多:从2008年的308亿美元降至2010年的232亿美元。随着品牌和经销商数量的减少,通用可以专注于市场深耕,以及更有效地投放广告,省钱省人,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节省成本。在设计和研发上的深厚底蕴,可以保证通用有足够的能力开发出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虽然垃圾仍比好货多,但酝酿中的新车型对消费者来说有着足够的吸引力。毕竟,在汽车市场上,通用还是个大牌子。

但是,还有几个问题:比如通用现在的成本基本上和已经转型的克莱斯勒差不多,也就是可以放在一个平台上竞争了,但是通用在签订重组协议的时候答应给美国汽车公司每年6亿美元的分红,6亿美元哪里来?羊毛出在羊身上,都要加在消费者身上。假设能卖一千万辆,每辆车才几十美元;但是如果一年只能在美国卖200万量,每辆车就增加了300美元。现在政府是通用公司最大的股份持有人,占有了70%的股份,那政府说话就比较管用了。有人评论说这是美国共产化进程,也有人开玩笑,美国在走有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果奥巴马说,通用你要生产节能小型车,那通用就必须得生产节能小型车。到时候哪怕通用找出了更符合大众口味的车,也不能研发,这导致它在市场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还有就是上面提到的,品牌损失。伯恩斯坦研究院(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马克思·沃伯顿所提醒的,通用在汽车售价上的损失与其成本上的损失同样严重,是第十一章宪法也难以弥补的。通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促销”导致了品牌影响力下降,即使现在,通用生产的车在美国要比同型号的丰田便宜最少300美元,但大家就是不愿意买,就因为它是通用车。

在调查中,很多年轻人怀疑地说,谁知道它是不是耗油太大或者有别的问题呢?即使现在,有少数美国人愿意因为爱国主义来买车,首先也是考虑福特。毕竟通用和克莱斯勒都是靠政府拿纳税人的钱支撑起来的,而福特是唯一一个通过自身努力不要求政府伸出援手的汽车公司。负责重组通用的阿尔伯特·科赫,这是奥巴马政府给他的第一单生意,科赫是著名的“外科医生”,善于庖丁解牛,条块分离,“刀入牛身若无厚入有间而游刃有余”。在最近10年中,科赫保持着每两年重组一家大型公司的速度,成为美国破产重组领域公认的第一人。曾经把一只脚踏在坟墓里的卡马特公司拉了回来,而且还出任世界上最大的活动房屋建造商冠军企业集团主席,两年时间就把这公司赚的钱翻了一倍。这老头本来是可以戴着光环卸甲归田,安享晚年了,但谁也不敢保证这桩生意会不会让他“晚节不保”,就像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一样。毕竟,汽油价格的上涨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也不利于通用汽车,这种状况减少了卡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销量,而通用汽车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这两种车。而且,通用的竞争对手也不是吃素的,许多竞争对手都享有更高的声望、更好的资产负债状况以及更完善的经销商网络。

说到通用,和中国联系最紧密的就是悍马了。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是腾中把美国的悍马给收购过来,但是“买马容易养马难”,起接收过来的还有悍马三千多个高薪工人。悍马简直是通用汽车的小缩影,高耗油量在现在石油紧缺的情况下不是一个乐观的选择,而且悍马牌子亮车型酷,一个家庭主妇也不可能开着悍马去买菜。在二战的时候,悍马是作为军用车登场的。目前四川腾中重工购买的是悍马民用品牌,想拿到军事订单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所以销量不怎么看好,当然有人也说,悍马已经不是牌子,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中国人现在越来越喜欢消费奢侈品,悍马在中国少了很多关税等等,在中国肯定销路好。但是,那三千个高薪工人和昂贵的设备可都是一个大包袱,四川腾中公司的路可不好走。有人说:“到时候腾中收购悍马,可别是在替美国收破烂。”而对于这个四川企业,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企业名字,他怎么突然就跑到美国收购悍马去了?有知情人士说,这是摩根士丹利领着华拓收购的。腾中出面,背后其实是华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不仅占着华拓两成股份,还给华拓两亿美元的债券。所以,咱中国人也不用太惊诧,只是把悍马搬到中国来生产了,说到底,还是人家美国人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