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价值为王
618600000021

第21章 巴菲特的智慧法则二:能力范围 (2)

直到现在为止,正统的投资理论都认为人天生具备理性的思考能力,而且可以获得充分的信息以便进行全局和长期最优化的投资决策。其实,这显然误读了人的能力范围,无论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他们都认为人的投资能力无论是从认知能力的角度还是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巴菲特用“能力范围”将自己从查理·芒格那里获取的心理学知识概括起来,而索罗斯则用“预定错误”预先就告诫自己任何判断可能存在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预先而投资失败留下退路,索罗斯的这些思想源自其父亲和卡尔·波普,前者认为人应该随时预见可能的灾难,而后者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天生就存在缺陷。

行为金融学和行为经济学试图将人性和人的认知能力限制纳入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范畴,但是主流的经济学和金融学为此发生改变很少,或者他们认为自己的责任是给出理想状态下的规律,至于投资实践中面临的此类问题应该由投资者自己结合主流投资理论的框架和心理学的框架进行理解和运用。过去几十年,金融学以及包含其中的投资学都建立在两个假定之上,格雷厄姆的理论基本也是如此,这也是早年巴菲特存在较大失误的原因之一:

人的判断决策是理性的,会追求全局和长期的最优;

人的预期是准确合理的,不会存在偏差。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人通常追求局部和眼前的最优,同时对于未来的看法都是直线的,往往根据现在推断未来,要么过于乐观,要么过于悲观。在此前提下定量分析被建立起来,正是由于精确计算的出现,使得投资者更增加了“能力幻觉”,在潜意识里总是认为数字意味着准确和科学,能够带来更好的收益。但是这恰恰是滋生“能力幻觉”沃土。这些正统的投资学说,从格雷厄姆时代发展到现在,创造出了越来越复杂的估值定价理论,比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利用这些工具对证券甚至所有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并分析其中具有的风险收益特征。复杂的公式和严密的推理让投资者陷入了“完备认识”的幻觉,无论是成熟后的巴菲特,还是接触卡尔·波普后的索罗斯都不会为这套东西所动。

格雷厄姆是估值理论的奠基人,从格雷厄姆出发,一些人继续格雷厄姆定量化分析路径,形成了当代占据投资理论主流的估值投资学,而巴菲特由于接触费雪和查理.芒格没有走到这个极端,他深刻认识到格雷厄姆哲学中蕴涵的“能力幻觉”, 并借用定性分析和实地调查摆脱了这一陷阱,林奇也是如此。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实践派和以金融学为代表的定价估值理论派形成决裂。现代经济学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以马克思主义和奥地利学派为主的生产流程分析经济学与凯恩斯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为主的数据截面分析经济学形成决裂。无论是巴菲特和林奇,还是马克思学派和奥地利学派都非常注重真实生产的过程,因为两者对于企业和经济周期都能很好地把握,这点已经为近百年的历史所证明,而定价模型金融学和凯恩斯主义以及芝加哥学派都沉迷于截面数据的分析,忽略了生产经营的流程和环节,将经济过程摊平为一些数据,将消费,生产和资本支出作为一个水平面上的东西研究。巴菲特接受了芒格关于心理学的知识,同时也认识到了企业经营的动态过程,扬弃了格雷厄姆的静态研究法,将投资由水平截面转移到了流程分析。

主流投资学似乎还是醉心于模型和定量研究,忽视了人的心理和经济活动的动态化和流程化,希望用数学手段把动态化的收益流贴到静态的水平面上。不过,行为金融学已经开始改变主流投资学的根基,这个变化还没有体现在运用主流投资理论进行操作的投资活动中,长期资本公司的没落反应了“能力幻觉”带来的恶果,这些是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美联储副主席以及华尔街天才共同打造的团队,其运作基础就是现代金融学理论,在这一理论的美丽光环下,所有人,无论是资产管理者还是资金提供者都陷入了“能力幻觉”,最后的结果就是50亿的资金迅速消失,最后剩下几个亿。

巴菲特和芒格,以及林奇对于那些复杂的定价理论和模型根本不“感冒”,他们认定先接触公司的实际流程和经营,然后再在财务上洞悉公司的价值更为可靠,即使确定价值也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和太高深的定价技巧。巴菲特等价值投资大师的惊人业绩一直是主流金融理论的讽刺,从有效市场论到定价理论都没有逃过被批评的困境,因为这些理论几乎不能用于真实的操作,即使使用了也更多集中于计算风险收益组合,其运用往往集中于金融衍生品设计等。近年来,金融理论界开始回应实践人士的指责了,2002年的诺奖颁给了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可尼曼和威农·斯密斯。这表明理论派开始进一步向实践靠拢。金融学家们承认人的认识和决策过程存在不完善的因素,同时也开始认识到投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些掌握了现代投资理论和工具的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理性的有限性仍然不会取得投资的成功。人存在很多影响其认识“能力范围”的特性,正是因为这些心理偏差才会使得投资者陷入“能力幻觉”中,从而作出有损自己投资利益的事情。

了解投资幻觉的存在可以帮助价值投资者更好地生存和赚取利润,积累财富。知道哪些事情处于能力范围之外,哪些事情处于能力范围之内,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可以避免对价值的虚妄评估,而这正是网络泡沫在千年之初破灭的原因。

人的思维系统并没有像电脑一样机械地工作,它通过情绪和感官阀门来过滤信息,删减,绝对化和扭曲是大脑过滤信息最常用的方式。过滤使得人的心理可以保持完整和平衡,同时也能够减轻信息处理负担和决策效率,但是这却带来了心理偏差。查理·芒格精于心理学,他很早就认识到了心理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在与巴菲特接触的过程中,他将这些知识传递给了未来的世界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