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621500000003

第3章

攻克昌图1947年夏季,东北战场上的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民党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夺得了战局的主动权。

东北我军为歼灭国民党军和扩大解放区,于5月13日发起了强大的夏季攻势,对国民党军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我第2纵队从伏龙泉地区出发,沿主攻方向行动。

17日,我2纵6师攻克怀德,歼敌5000余人;18日,5师协同第1纵队于长春西南大黑林子地区歼灭来援的国民党第71军大部,像利刃一样插到了敌人的腹部。

为继续扩大战果,配合南满兄弟部队作战,第2纵队又奉命奔袭昌图,歼灭守敌。

怀德战斗后,2纵6师稍事休整,于5月24日随纵队挺进四平地区,寻机作战。

25日进至四平西北郊海庄地区,连夜破坏铁路,断敌退路。

26日,纵队奉总部命令南下。

破坏双庙子至吕图间铁路,准备夺取昌图。

6师接到奔袭昌图的任务后,很快召开了有各团团长和政委参加的会议。

3个团都争先恐后地争当奔袭的第一梯队。

最后,师领导决定由18团担任第一梯队。

5月27日19时,6师从紫鹭树地区出发,利用夜暗快速南下,直奔昌图地区。

一路上,部队上坡,下坡,过河,过桥十分频繁,非常疲劳。

但由于政治工作抓得紧,指战员们明确了这次奔袭的重要意义,个个斗志昂扬。

28日3时18团隐蔽地进至昌图城东南窑沟太平庄地区,歼灭了小鹊雀台警戒分队1个排。

同时师主力集结于昌图东兴隆沟、红顶山一线,16团进至马仲河,完成包围昌图的任务。

29日,纵队主力进入昌图地区。

4师进至马千总台南占领阵地,阻击开原方向援敌;5师进至昌图西及西南地区集结,准备配合6师围歼昌图之敌。

昌图位于四平西南55公里,是敌人扼守的重镇,也是开原北的重要据点。

城四周有高2米的围墙,敌在围墙上筑有火力发射点,围墙外有深2米、宽4米的外壕一道,并设有鹿砦、铁丝网,城内主要路口均筑有地堡。

守敌为71军91师273团和88师、暂编3师残部,以及康平、通辽等地方保安部队,共4000余人,统由91师邹副师长指挥。

纵队命令6师和5师,东西夹击,围歼昌图守敌。

5师由城西北和西南突破,歼灭小河以北的敌人;6师由城东南和东面突破,歼灭小河以南的敌人,两师会合点是东小桥;4师阻击开原方向援敌。

师领导看了地形后,认为还不具备攻城的条件,只有攻克外围据点,扫除外围障碍,才能攻城。

因此,6师决定先攻南岭外围据点。

南岭地形不甚险要,但位置重要。

敌占南岭,退缩、增援都比较方便;我占南岭,既可切断昌图之敌的退路,又可阻击开原之敌的增援,有利于全歼敌人。

师命令18团以1个营的兵力,利用暗夜进攻南岭,在总攻发起前必须攻下南岭,决不能影响整个攻城的时间。

31日20时40分,我炮兵向南岭守敌进行了猛烈射击,各分队利用炮兵射击的效果向敌发起了冲击。

激战5个多小时,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俘虏百余人,胜利地占领了南岭。

接着,纵队按预定计划对昌图城实施总攻。

部队经过紧张的准备,迅速解决了昌图城全部外围据点,扫清了攻城障碍。

6月1 日20时,纵队炮火准备开始。

6师第一梯队18团、1 7团于20时20分开始冲击,5师也发起进攻。

此时,昌图城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和爆炸声。

18团第一梯队,在火力掩护下,以隐蔽迅速的动作通过了100多米宽的开阔地。

将围墙炸开缺口,并突入城内。

17团尖刀连在火力掩护下实施连续爆破,已越过外壕和围墙进至大庙附近,一营守敌大部被歼。

战斗继续进行,我军部队一面肃清突破口的残敌,一面向纵深发展进攻。

2日2时,残敌已退缩于城中心伪县政府院内和其它互不相连的院内顽抗。

我指战员连续冲击,在猛烈火力配合下,再加上政治攻势,顽敌不是被打伤,就是举手投降。

拂晓前,我16团在5师的配合下对顽抗之敌实施前后夹击,突破守敌最后一个阵地伪县政府大院,将敌全歼。

是役,5师部队打得也很勇猛顽强。

有的连队在纵深战斗中伤亡很大,剩下不足20人,但仍前仆后继,英勇战斗,于拂晓前将小河以北的残敌全部肃清。

这次攻坚战,我2纵5师、6师密切协同,全歼守敌4200余人,其中俘敌副师长以下3820人,毙伤敌400余人,缴获汽车6辆,各种炮52门,轻重机枪360挺,使昌图这座千年古城获得新生。

铁汉成了软蛋1947年9月,遵照上级的命令,我8纵和独立1师的全体指战员日夜兼程,迅速地向山海关、锦州、沈阳三角地带挺进。

当时刘道生任8纵的党委书记、政治委员,黄永胜为司令员,黄鹄显为参谋长,邱会作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下辖第24三个师,22师师长吴烈、政委陈仁琪;23师师长张德发、政委谢镗忠;24师师长丁盛、政委苇祖珍。

9月上旬,我军得知敌93军暂编22师、暂编50师窜犯我热中分区后,军区指挥部决定抓住这个战机,先歼灭敌94军,引王铁汉这条老狗出笼。

9月8日,军区司令员程子华电令独立1师配合8纵队从珠碌科、榆树林一带出发,星夜前进,迎击热东之敌。

经过7天的急行军,在六家子以南地区,与进至新台边门的敌暂编22师接触,敌暂编22师与我部只打了一天,便仓皇东撤。

战士们迈开脚板,1小时追击15余公里,把敌人紧紧地包围于杨仗子地区。

杨仗子位于锦州西南,它的东南是石湖南山。

西南是树林子大山,北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包,南面是一条锦州通往矿区的小铁道,整个地形就像一条狭长的口袋,确实是一个打围歼战的好地方。

骄傲的王铁汉大有踏平我冀察热辽解放区之势,率领大军长驱直入,仅3天时间就进至虹螺附近。

我军将计就计,决定先拖他爬几天大山,然后将王铁汉诱入口袋。

指挥部把诱敌的任务交给独立1师。

欧致富派出3团先攻打杨仗子西南方向的江家屯保安团,一举歼灭了江家屯之敌。

这时,急于寻我决战的王铁汉命令部队绕道杨仗子东南方向,向江家屯猛扑过来。

欧致富令3团留下1个加强营继续牵着王铁汉的鼻子由东向西沿着山道往杨仗子里钻,其它几个营跟随2团撤到杨仗子西边的南山待命。

愚蠢的王铁汉以为逮住了大鱼,求功心切,果然上套。

他们摆开一字长蛇阵,乖乖地跟着我3团加强营,尾迫不舍,步步向杨杖子进逼。

我加强营把敌人引到杨杖子之毛家屯地区以后,欧致富一面向指挥部报告,一面令加强营迅速与敌人脱离接触,巧妙地避敌锋芒,悄悄地归建南山。

此时,指挥部即令独1师封住袋口,坚决截住敌人逃往锦州的退路,来一个关门打狗。

9月20日,8纵向前指程子华司令员建议围歼敌49军和22师残敌。

21日1时,军区前指命8纵坚决歼敌,并命令9纵向锦西、杨仗子之间急进,担任打援,归8纵统一指挥。

21日下午1点,各师同时发起总攻。

23师69团迅速攻占323高地,但三面遭敌射击,进攻受阻。

67团进攻杨仗子东北山地,因敌顽抗无大进展。

22师66团攻夺杨仗子西北堡。

两次得而复失。

敌我双方拉据战斗,打得异常残酷。

独1师抢占石湖南山,遭敌4次反扑,均被击退,战斗相持不下。

到晚上8点,8纵决定发起第二次总攻。

各师接受白天的战斗教训。

发挥我军夜战近战的光荣传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勇敢作战。

23师69团2营,趁大雨夜暗,从敌侧后楔入,击溃守敌1个营,毙伤敌营长以下50余人,夺回了高地。

经过一昼夜连续激烈的战斗,敌人还在进行有组织的顽抗。

22日,敌援兵分两路由锦州和锦西、兴城出发对我夹击。

两路援敌仅距杨仗子20公里,援敌被我9纵部队堵击,炮声可闻。

22日上午10点,8纵发起笫三次总攻。

各师指战员,虽已十分疲劳,但仍坚决执行纵队首长命令,分别依托已得阵地,积极扩充战果。

王铁汉一面拚命顽抗以待援兵解围,一面以2个团的兵力在炮火的支援下向我南山主峰阵地扑来,企图打开缺口,向锦州之敌靠拢。

这时候,王铁汉就像一只打痛了的疯狗,乱扑乱咬,不惜血本,逐次增兵,反扑的规模越来越大。

41号高地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一阵炮火过后,敌人又以一个营的兵力,成散兵队形向我前沿阵地扑来。

当敌人逼近我主峰高地时,南侧无名高地上的重机枪,对着敌人的后背喷吐出一条条火舌,敌人万万想不到侧翼还有如此猛烈的火力,顿时被打得人仰马翻,在我阵地前丢下了一片尸体。

山下,敌军官督战队端着冲锋枪,又驱赶着士兵朝山上涌来,炮弹像冰雹似的倾泻到南山主峰高地上。

这时,我坚守主峰阵地的指战员,在山上被秋风冷雨吹打了一天一夜,而且已经两顿没有吃上饭了,工事被敌人的炮火炸塌不少,伤亡也逐渐增加,但英勇的战士们仍坚守着阵地。

这时,欧致富拿起通往2营的电话,向张营长询问情况。

张营长报告防守高地的4连、5连经过连续几天的激烈战斗,战斗减员比较大。

鉴于此,欧致富决定派增援部队上去。

顷刻,增援的各分队很快就赶到了41号高地,迅速构筑简易工事,修复加固战壕、此后,虽然敌人又重新调整兵力部署,再度向41号高地发动数次疯狂冲击,但始终不能越过南山主峰一步。

我军已在南山阵地牢牢地扎下了脚跟,王铁汉向锦州方向突围的梦想被我彻底粉碎了。

打到下午1点,敌全线动摇。

这时,纵队命令总预备队第24师的2个团,从23师左翼加入主攻战斗。

已等待多时,按捺不住的英雄们,犹如下山猛虎,直插敌人纵深部,仅1个小时之内,便连克数座山头,这时我24师部队,也杀声震天,长驱直入,使整个战场形势顿时改变,杨仗子至毛祁屯敌师部的主要制高点,均已被我控制,我军形成了居高临下之势。

下午4点,8纵发起第4次总攻。

各师兵力火力全面展开,第24师、独1师以排山倒海之势勇猛冲向毛家电敌师部。

至17时,敌已被压到毛家屯狭小地区,全军溃乱,东逃西窜。

经过几昼夜的艰苦鏖战,我军干部战士饥寒交迫。

胜利后。

许多累得躺在地上睡着了。

这时,纵队向各师传达命令,从师长、机关干部到团长、营长,都要下到连队,带领部队继续追歼敌人,一定要抓到俘虏。

全体指战员们立即振作起来,追出一两公里,发现敌人一个个像饿鬼一样,全都倒在地里啃玉米和高梁。

我军大声呼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敌人成群地举手投降,就这样,敌人整连、整营、整团地投降被俘了。

除军长王铁汉等200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俘。

第9纵队和独立师共毙伤俘虏敌人1.2万余人,为运动战歼敌又树立了一个消灭敌军整师的典型事例。

冀察热辽前指、4野首长和中央军委都予以了表扬。

至此,东北野战军开展的秋季攻势,胜利结束。

朝阳重见天日1947年秋,东北民主联军按照中央军委《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指示,向沈阳至山海关、长春至大石桥铁路沿线的国民党军发起了秋季攻势。

刚刚遭受我军夏季攻势沉重打击的东北蒋军,进一步陷入被动。

蒋介石因东北战场连连失利,非常着急。

在7月以后,让他的参谋总长陈诚接替熊式辉和杜聿明,以图加强对东北国民党军的作战指挥,但仍然未能挽回败局,所以他于10月8日飞抵沈阳,亲自调查部署,并从华北调5个师增援东北。

为打破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扩大解放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以6个纵队分别佯攻吉林、开原,诱歼援军;以9三个纵队在北宁路阻击和牵制敌华北援军,策应北线主力作战。

10月9日,第7纵队奔袭新立屯,歼守敌暂编57师。

10至12日,9两纵队扫除了锦州至兴城间(不含锦西)各据点,歼灭国民党军1200余人。

15日,8纵和9纵转移包围义县;17日,7纵队攻克阜新,歼敌暂编51师师部及1个团。

9纵队的行动,迫使向沈阳前进的敌华北援军改变了前进方向。

已进至海州、黑山的国民党军第43师和在新民的第195师及新编22师一部驰援义县。

至22日先后进占新立屯、阜新、彰武一线。

为诱敌21师、43师继续向西深入,以利我军在运动中将其歼灭,民主联军总部令第9纵队攻占朝阳,然后,与8纵准备歼灭出援之敌。

朝阳县城是辽西重镇,地扼锦承线要道,东经义县、北至阜新、南至锦州,西和西北与承德、赤峰相通,是陈诚赖以打通锦承路的重要依托。

敌人如果失去朝旧,就休想打通锦承路,其南面的北宁路也将受到威胁。

该城守敌为国民党中将李守信的暂编5师第3团的6个纵队(系保安队)及蒙古骑兵第3军一部和朝阳、凌源两县的保安警察大队,共3000余人。

分布在朝阳城内和朝阳外围之南大桥、中山营子、八里铺、榆树子、四家子、哨口营子、城西和西南一带。

城东有凤凰山,南濒大凌河,地势险要,城墙的周围构筑有护城壕、碉堡、地堡工事,设有鹿寨、铁丝网、梅花桩等障碍,设施坚固,易守难攻。

我军以前攻打过数次均未成功。

因此守敌十分嚣张。

狂称朝阳是“金城鹿池”、“铁打的朝阳”。

10月19日,冀察热辽军区前指命令:第9纵队限于10月21日拂晓前,以奔袭手段,将朝阳包围后再攻取朝阳城。

当时在松岭边门、班吉塔一带的第9纵队接到命令后,当即决定:各部队以半天时间进行战斗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作,当日由驻地出发,日夜兼程。

必须在21日5时前进入指定地点。

10月19日下午,各部队顶着冷气逼人的西北风,经过1天1夜急行军,25师先头部队于20日晚9点进到三家子,发现敌骑3军防守南大桥阻击我军渡河,师立即令75团先行夺取南大桥,经1小时战斗,大桥被我占领,随即迅速北进,并以1个营攻占四家子。

26师相继向哨口营子、八里铺、马厂方向进逼县城。

此时,因27师中途发生情况和走错路,未能及时到达指定位置,致使敌城外骑兵大部向东北、东南逃窜。

21日下午,朝阳城已被我军团团包围,纵队下达了进攻朝阳城的部署:25师以75团向城西门(不含)至北门段攻击,74团向北门(不含)至东门段攻击,73团为预备队。

26师以76团向西门以南及西南方向攻击,78团担任南面至西南角攻击,77团为预备队。

27师位于朝阳城东北为纵队预备队。

纵队限各部队在21日黄昏之前,扫清朝阳城外围之敌,当日晚8点开始向敌发起总攻,力求天明前登城,歼灭城内守敌。

21日傍晚。

各部队利用夜暗开始扫清外围,进展很快。

20时,各部队开始攻城,但经多次攻击,4个攻击方向均未突破。

主要原因是:攻击时间仓促,对敌人的兵力火力部署,工事构筑,地形状况等都未作很好调查了解,连敌人城防上有些地堡的位置都未弄清楚;突破点、冲击道路没有认真选择;部队刚到,就向敌人进攻,我军兵力火力尚未集中使用。

师、团也召开了干部会,检查了突破未成的原因,吸取了经验教训。

经过进一步动员,部队士气旺盛。

22日晚8点30分,砰、砰、砰,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第二次攻城开始了。

26师78团5连爆破组经两次爆破,炸开了城墙。

该连1排乘爆破烟雾,迅速向突破口冲击,敌人立即集中火力向我1排射击,投掷排子手榴弹,封锁突破口,1排伤亡严重,但战士们不顾一切,仍然前仆后继,勇猛冲击,直插突破口。

经与敌反复拼杀,终于冲进了路北税务局小楼,占领了有利地形,并连续打退敌人三次反扑。

1排1班也抢占了路南医院,巩固扩大了突破口。

敌人为了挽回败局,组织兵力、火力,疯狂向我反扑。

5连立即占领有利地形,顽强抗击敌人,战斗异常激烈。

25师74团3连,看到总攻开始的信号,全连所有火器一齐向北门以西地域射击,以密集的火力压制住攻击点及其两翼敌人的8个火力点,随后发起了冲击。

陈连长命令7班打开城门,后续部队冲进城内,迅速向纵深发动进攻。

其他各攻城部队相继突破,在1小时内,共打开5个缺口,25师、26师主力迅速进入纵深作战。

23日3时,战斗胜利结束。

守敌暂编50师参谋长以下2100余了,全部就歼。

朝阳人民重见天日。

彰武攻坚1947年12月中旬,我军开始冬季攻势,东北民主联军2纵队、7纵队和联军炮司出敌不意,首战彰武,2纵6师为主攻师。

我17团获悉后,政委王仲儒和团长刘淡章立即向师长张天云、政委石瑛请求把师主攻团任务交给17团。

彰武县城位于辽宁省沈阳市西北,是北宁线之锦沈段北面敌军的重要据点,守敌为国民党第49军79师共1万余人,部队全是美械装备,参加过印缅作战,战斗力较强。

扼守县城的敌军,有坚固的设防体系,城外设置三道防御障碍,城墙上构筑了单兵和轻重机枪掩体,沿城墙构筑了交通壕。

在城墙四周还构筑了暗地堡,配置了严密的火力配系,在重要道口埋设了地雷,街道上和高大建筑物,都构筑了防御工事和较强的火力配系。

敌人坚强的防御工事和严密的火力配系,给我军攻坚带来很大阻力。

战前一周,6师召开有各团长、政委参加的作战会议。

会上,师长张天云传达了攻打彰武的意图和师的战斗部署,命令17团和16团为师的主攻团,16团在彰武县城南面,17团在县城东南,在友邻部队协同下,同时并肩突破,突破后迅速向纵深发展,按照划分战斗范围分割歼灭敌人。

17团首长接受任务后,考虑到团攻坚战经验不足,如果不很好组织战斗,是难以完成任务的。

于是团长政委商定,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战前准备要充分,二是临战指挥要组织好。

具体部署是:命令2营在城东南面,3营在城东面同时并肩突破,2营5连和3营8连分别担任的主攻连。

此外,团长对如何实施突破、纵深战斗、打扫战场、通信联络、指挥位置、后勤保障等问题都作了部署。

12月27日夜12点,炮司的122榴弹炮、85加农炮进入阵地,纵队和所属各种炮火于28日1时进入阵地。

2时,战斗总指挥、2纵队司令员刘震发出了总攻击号令,顿时,炮火齐放,火光冲天,一颗颗红球落在彰武城墙上下,被掀起的砂土、木材片、铁丝一阵阵地飞向天空。

15分钟的炮火射击,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城墙外的障碍和城上的工事基本上被摧毁了,敌伤亡惨重。

当炮火延伸射击信号发出时,师指挥所发出冲击信号。

17团2营5连、3营8连在近距离炮火和轻、重机枪火力的支援下,很快开辟了通道,通过敌前沿鹿寨、铁丝网,将长梯子、长木板铺在护城沟上,使突击分队顺利通过,沿炮火打开的缺口。

很快突破前沿,登上了城墙。

纵深战斗打响了,1营围攻一股400余人的敌人。

敌占领的楼房有两层火力网,院墙四周的碉堡都配有轻、重机枪,院外地形开阔。

据俘虏讲,这里的敌人是师指挥机关和配属的分队。

战斗一开始,敌人抵抗得很顽强,1营几次企图炸毁碉堡,都被敌人火力杀伤而未成功。

当向敌人喊话要他们缴械投降时,敌人继续向我1营射击,这样打打喊喊持续了一个小时。

团长、政委得知情况后,命令1营停止爆破,调团属无后坐力炮,在近距离集中火力摧毁碉堡,将四个碉堡内的敌人全部消灭,但楼房内的敌人仍负隅顽抗。

我1营的2连分别从南和东南面,在密集火力掩护下,冲进敌楼。

一层一层地拼搏,一层一层地消灭敌人,几十分钟后,敌人被全歼。

3营在东北方向街道上,也包围了几百名敌人;并将敌楼房一角炸塌。

这时开始向敌人喊话,指出只有投降才能得到宽大处理,顽抗是死路一条。

敌人被迫举起白旗缴械投降了。

28日上午7点左右,经过5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攻克彰武县城,尽歼守敌49军79师共1万余名。

打入内部,发展组织1947年5月至1948年初,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强大攻势,取得了重大胜利。

东北地区的国民党被压迫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地区,苟延残喘。

当时被国民党军占领的营口市,交通已被解放军切断,内缺粮草,外无援兵,食品奇缺,物价飞涨,人心惶恐,国民党守军暂编第58师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国民党暂编第58师的前身为东北保安第4总队。

1946年4月14日,解放军第一次解放长春,国民党东北保安第4总队大部被歼。

长春解放后,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工作人员石迪,奉命从解放军官训练团的解放军官当中选出表现好的(如廉荣春等)人员参加我地下工作人员的培训。

廉荣春在国民党东北保安第4总队任营长时就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不满,于是石将廉介绍到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学习,发展成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并于1946年秋派回当时驻辽东省岫岩县的国民党东北保安第4总队(当时叫独9师,后改为暂编第58师)。

廉荣春潜回的任务,一是搞军事情报,二是发展情报组织。

国民党东北保安第4总队于长春被歼后,东北行辕当即命少将高参王家善和高参王化兴到铁岭收容这两个部队的残余人员。

到4月末,共收容官兵7000余人,重新编为东北保安第4总队。

1946年5月6日,王家善被任命为东北保安第4总队总队长。

解放军撤出长春时,该部于同年6月3日移驻长春,担任长春守卫和整编任务。

总队下设13三个团。

1946年10月9日;东北保安第4队移驻风城、岫岩、庄河等地,填补国民党主力部队因战线太长兵力分散造成的空白点,替嫡系部队站岗放哨,警戒后方兵站和交通线。

该总队由新6军军长廖耀湘节制,直接受新6军前进指挥所14师上校副师长指挥。

当时该队临时番号为独立第9师,王家善为师长。

新6军前进指挥所与独立第9师师部同住岫岩县城,独立第9师的作战行动,全由14师包办。

王家善这个少将师长竟被上校副师长指挥,精神受到很大刺激,思想上非常不满。

国民党内部嫡系歧视非嫡系的矛盾,构成了王家善后来起义的一个基因。

1947年春节期间,原国民党军独立第9师3团少校团副刘凤卓(王家善的学生),因负伤在沈阳小河沿医院治疗,遇到了共产党打入国民党东北行辕的地下工作人员。

这位地下工作人员是刘在伪长春军校的同学和好友。

两人在交谈中经常揭露国民党内部矛盾及其黑暗统治。

这位同志告诉刘凤卓,王家善也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不满,预感前途无望,指使其军需处长孔昭天在北平、沈阳买房子、黄金,为其退身之地作打算。

经过这样互相影响和工作,刘凤卓表示一定迷途知返,脱离黑暗的国民党,重新走自己的路,并打算先回部队。

然后投奔解放区。

刘凤卓出院后,于4月初回到了部队。

刘听说廉荣春同来了,王家善已任命他为军事训练队长。

刘凤卓来到廉处后,廉向刘详细谈了解放区的大好形势和共产党的真实情况。

刘凤卓听后颇有感触,一心想去解放区。

而廉荣春认为刘应留在这儿,做争取王家善的工作。

刘当即表示同意。

接着,廉向刘谈了下一步的工作。

这样我党通过廉荣春,在王家善部队内部发展了第一个地下工作成员。

1947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派石迪来到盖平县一带主持辽南情报站工作,任副站长。

石迪到辽南后,通过国民党东北行辕二处驻营口的情报参谋王明仁以及石迪的外甥金万镒为联络员,与已担任暂编第58师作战科长的廉荣春取得联系。

石迪接到廉的汇报材料后,通过认真分析,认为可以争取这支部队起义。

同时,石了解到廉荣春已经发展正式成员4人,外围成员6名,建立起了活动组织。

石迪还了解到廉团结了一些同情分子,对敦促和影响王家善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因此,石迪提出了争取王家善部起义的建议,经请示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批准同意后,开展了具体工作。

利用矛盾,不断攻心1947年春,由于解放军的反攻,整个东北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国民党军队被迫放弃外围据点,妄图守住主要兵站、铁路,保存嫡系部队实力。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独立第9师突然接到东北长官部命令,要全师向辽河以西转移,在辽河、锦州中间地区打游击,以牵制解放军。

王家善下午3点接电报,4点就密令各团火速向大石桥方向退却。

当部队撤到营口地区时,国民党的党、政人物早在两天前就溜走了。

没有驻防部队,市内人心惶惶。

王家善认为这是摆脱国民党嫡系部队控制,获得独立掌握部队权力的大好时机,立即向国民党东北行辕和长官部发出了请命电报,说明营口是东北战略要地,又是辽河东西交通要道  也是关内外联络的第二干线,建议布置正规部队固守,并提出独立第9师愿意承担这一任务。

此时,东北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已被打得焦头烂额,难得有人报效。

因此,王家善的请命立即得到东北行辕和长官部的复电批准,命令独立第9师驻守营口,担任该地区的防务,并任命王为营(口)大(石桥)地区防守司令兼营口市市长。

4月中旬,独立第9师在营口、大石桥两地集结完毕,师部带2团驻营口,3团驻大石桥。

5月10日前后,解放军驻辽南的部队向营口、大石桥发动了第一次攻击。

当时,解放军以小部兵力牵制营口,以主力攻击大石桥,把驻在大石桥的国民党军3团团部打得七零八落,团长戴逢源逃出重围。

据守大石桥南娘娘庙山的2营按副团长命令撤出防地,其他2个营也都相继绕道牛庄、高坎逃回营口,共损失600多人。

中长路上重镇大石桥得到了解放。

次日,解放军又围攻营口,战斗一昼夜后撤走。

战事稍停后,王家善在同副官赵玉珊视察阵地时他对赵说:“从岫岩走到营口,还是第一线,到处挨打。

看来国民党的意图是利用我们消灭共产党,或者让共产党消灭我们。”其实,王家善对国民党的幻想已开始动摇。

在这次战斗中,东北行辕曾调东北保安第3师前往增援。

第3师在营口驻了数天之后,又受命配合国民党第52军向大石桥进犯。

王景南率3师在敌52军指挥下向大石桥进攻时,解放军有计划地撤出了大石桥,然后趁其立足未稳,于5月30日杀了个回马枪。

战斗打响后,3师多次向营口求援,王家善为了保存实力,却迟迟不动。

同时,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廉荣春利用任作战科长这一职务之便,在迟滞增援上延缓了时间,因此该师全部被歼。

解放军再度解放大石桥的胜利,对营口守敌震动很大,再加上国民党东北行辕、长官部以及52军军部,一再追查王家善抗拒命令、增援迟缓,以致造成第3师全军覆没的责任,使王家善与他们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了。

1947年6月中旬,刘凤卓与廉荣春分析了当时营口的形势,认为国民党东北行辕采纳王家善固守营口的自荐,而且表扬了王家善有胆有识的军事才能,又任命王家善为营口城防司令兼营口市长,集重任于一身,一再给王打气,目的是利用他坚守营口,确保沈山线的铁路运输和营口港的通航,相机再向辽南反扑。

王家善虽兵败辽南,但元气未伤,而且部队反而得到了集中的机会。

国民党东北行辕第一次给他这么大的权力,适应了王家善个人英雄主义和虚荣心强的个性。

对此,廉与刘决定去王家善处,深入了解王的内心状态。

在谈话当中,刘、廉不断地揭露“利用异己消灭异己”是蒋介石的惯伎,不会把营口真正交给王来统治;还说应趁这集结之机,把可靠的人提拔起来,招兵买马扩大实力。

王家善陷入了沉思,这说明他听进去了,但仍矛盾重重。

1947年7月末,独立第9师改为暂编第58师,归52军建制,由军长覃异之指挥。

显而易见,东北行辕想再次把王家善控制起来。

因而,国民党与王家善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嫡系与杂牌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

8月初,国民党东北行辕主任陈诚电召王家善去沈阳汇报情况。

王乘机要求补充人员,充实装备,陈当面满口答应。

王回到营口后,即拟定招募补充兵员计划,报东北行辕备案,并组织招募委员会,不到两个月便完成了2700名新兵补充计划。

可是国民党长官部却来电申斥:“自行招募,违背国家法令,立即停止。”王家善鉴于招兵任务已经完成,立即复电:“遵命,停止招募。”所幸的是,王这次补充兵员是陈诚面许,又进行了备案,否则难免要当替罪羊。

在这之前的7月7日夜,解放军曾第二次围攻营口。

这次围攻与第一次不同,不仅兵力多,而且有炮兵配合,双方激战了两昼夜。

当时一直在营口、沟帮子走廊徘徊不前的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建立的特种部队第3交警总队,奉东北行辕命令前来支援王家善部。

但他们在战斗最激烈时,为了保存实力,却隔岸观火,按兵不动。

经王家善派副师长过辽河向交警总队长一再要求,才派过来一个大队,而这个大队又以情况不明、没吃饭、疲劳等为借口,不参加战斗,直到天亮还一枪未放。

这时,解放军已停止攻击,撤出战斗。

没想到,第3交警总队到营口以后,却赖着不走,并重新划分了防区,由交警总队担任东部防区的任务。

营口东部有个制镁厂,独立第9师到营口后,曾派一个排保护,在移交防务时,王家善对交警总队长李安说,这个厂重要,全国很少,应加保护。

然而,交警总队接防后不但不加以保护,反而把厂内的铜管和铜电线拆除,运往上海高价出售,大发横财。

对此,王家善派代表向交警总队提出抗议,并在交警总队装铜的船经过王家善部防区时,王以铜是禁运物品为由,禁止通行,从而使矛盾激化到了发生武装冲突的地步。

为了进一步控制王家善部,10月初,国民党52军派少将副军长郑明新率军搜索营一部到营口,成立前进指挥所,架空了王家善这个城防司令。

第3交警总队的防区也由东部换到老爷阁以西地区,还负责守备河北沟帮子走廊,实质上已成为暂编第58师的督战队。

郑明新对待这两支部队也很不公平,致使58师官兵愤愤不平,经常与交警发生摩擦。

入冬以后,国民党52军派主力第2师由北向南进攻大石桥,命58师由西向东配合。

58师派1团从西面攻入大石桥,2师从北面攻入大石桥,大石桥再次被国民党军占领。

两个部队为争功发生了争吵。

争吵的结果使王家善更清楚地认识到嫡系与非嫡系的不同,从而对国民党的信心更加动摇了。

王家善曾受命为营口大石桥地区防守司令,由于郑明新前进指挥所的到来,司令位置实际被架空;王兼任的市长职务,也被“官大胆小,逃而复返”的少将市长袁鸿逵夺去了。

至此,王家善愤恨已极,大声骂道:危险时让杂牌顶数卖命,太平时又让嫡系来做官享福,还有什么公道?随后,东北行辕采取“釜底抽薪”的手段。

从组织上逐渐控制,58师,先撤换下级军官,再撤换掌权的主官,最后达到撤换师长,进而吃掉这支东北地方武装的阴谋。

王家善表面按章办事,暗地里却命令各团、营必须选派有把握的营、连长去干训团学习,遗缺空置,由副职代理,学习结业后仍任原职。

这样既安定了学习军官的思想,也解决了嫡系部队派人补缺的问题。

首次发动,一波三折1947年初,地下工作者王明仁来到营口,以找王家善安排工作为名做争取王的工作。

经过接触,王明仁感到王家善对当时局势缺乏正确认识,对国民党尚有幻想,对共产党仍有戒心,个人还有野心。

决定搞点材料给他看看,一方面让他了解一下共产党的政策,打掉他对国民党的幻想,消除他对共产党的戒心;另一方面要利用他的野心,鼓动他招兵买马,扩大实力,加深同国民党嫡系部队的矛盾;做好宣传组织工作,待基本条件成熟后,再采取新的行动。

7月下旬,王明仁再次来营口,带来一些材料,并让刘凤卓观察王读后的反映,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几天后,王明仁告诉刘凤卓:王家善对送书表示高兴,说要好好读,并欢迎他到58师来工作。

从谈话中可以看出王家善虽对国民党已经离心离德,但对共产党仍未消除疑虑。

11月15日前后,王明仁第三次来营口,与廉荣春、刘凤卓第一次一起开会研究东北战场的战局变化,并决定尽快组织暂编第58师起义。

大家认为,王家善虽然对蒋介石的败局有一定的认识,但靠他完全自觉起来革命,仍需要一段时间,而营口形势的发展,已不容拖延。

在58师,除王家善外再无别人能掌握全局,如果不依靠王,不仅52军指挥所和第3交警总队的问题难以处理,而且58师内部也势必出现混乱。

这样,起义就很难成功。

所以,整个工作的重点必须放在王家善身上,要采取“兵临城下,内部掏心,先礼后兵,礼兵并用”的办法,敦促王家善起义。

接着,他们开会研究制定了具体方案:先要求解放军辽南军区独立师进逼营口城下:秘密由赵百禄连从正面(五台子一带)插入老爷阁,包围师部和王家善公馆;由刘凤卓出面告诉王家善,解放军强大攻城部队已经进城,敦促王起义。

如王不同意,就强迫他下令起义。

会上,还确定把这个计划送到解放区,向石迪汇报,请求党的指示和派人来营口领导指挥起义,并要求解放军攻城部队配合。

起义时间要看攻城部队的准备情况,最好能在11月23日至25日之间,并要求与会者绝对保密,待王明仁去解放区归来后再开始行动。

王明仁出城后不久事情发生了新的变故,乔遇春突然进入营口,自称是奉石迪命令来的。

乔遇春原为东北保安第4总队队11团团长,因他在伪满军官学校当过学生队长,暂编第58师少校以下军官大都称他乔老师。

在风城驻防时,他因与新6军的纠纷被撤职。

回到老家海城县不久,在共产党的政策感召下,找石迪同志要求工作,决心为人民做点事情。

石迪看他态度诚恳,就派他潜入营口,借助以前同58师的老关系,探听一些情况。

不想他胆大心粗,到营口后擅作主张,在海上旅馆召集一些老部下鼓动起义。

58师3团1营少校营长林春武被他说通,同意在解放军进攻营口时,由他带领1营包围师部,并出面敦促直至强迫王家善下令起义。

根据这一新情况,廉荣春又召开了紧急会议,最后同意这样干。

因为这样干,力量大,但也觉得容易出问题。

果然不出所料,乔遇春的活动被52军前进指挥所侦知,郑明新来电话追问王家善:听说,有人来你师鼓动部队叛变,要尽快逮捕此人。

王家善已经得知乔遇春进城,正想找其谈话,于是命随从副官赵玉珊去把乔遇春接到师部。

王家善对乔遇春说:“老兄太冒险了,这么干,你有危险,我也有危险。”接着,把郑明新命令逮捕的事告诉了他。

乔遇春有些惶恐不安。

王家善安慰他说:“你不用怕,我不会拿你送礼,但你必须立即离开营口。

否则我保证不了你的安全。”并当面指示副官赵玉珊款待乔。

天黑后,赵玉珊亲自开汽车送乔出哨卡。

乔遇春安全到达解放区后,工家善即下达了通缉令:“乔遇春奉共产党之命,潜入营口,各部队哨卡发现时,立即逮捕。”同时,王家善亲自向郑明新报告:乔遇春受共产党之命,潜入营口,现正在搜捕中。

王报告后,郑明新查问各哨卡,回答确有此事,也就信以为真,不再查问了。

廉荣春等人于10月21日晚撤出营口,当晚来到大石桥向石迪作了汇报。

石认为廉荣春等几个人想从58师内部搞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损失不大,并且可以使王认识到,58师不是铁板一块,包括那些他认为是心腹的中、下级军官,也正在另寻出路。

这对王的思想转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接着,石迪分析了王家善和58师的情况,觉得廉荣春等人想采取“内部掏心”、由下而上逼迫王起义是稳当的。

因为从58师人员构成情况看,王有威望,有号召力,只有做通王本人的工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同时,若不做通大部分中、下级军官的思想工作,只靠少数几个人和少量部队“兵谏”,也很难使王就范,更不能达到全师起义的目的。

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明确指示,认为王家善处理此事留有后路,对其争取工作仍应坚持进行,并要把重点放在王身上。

同时,通过各种关系做王家善的工作,并向王家善转交了石迪的亲笔信。

大势逆转蒋介石走马换将一年365天。

从1945年11月中共军政人员被迫撤出沈阳,到1948年10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兵临沈阳城下,经过了整整三年。

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饱受艰难困苦的日日夜夜。

充满战斗、流血、死亡的日日夜夜。

从黑暗走向黎明的日日夜夜。

在这三年,战争的车轮不停地滚动,滚过白山黑水,滚过东北大地,滚过黑土地上每一个人的心头。

驾御战车的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两个领袖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

在前线指挥大军征战的是他们手下最得力的将军:林彪、罗荣桓和杜聿明、陈诚、卫立煌。

进入1946年,中共寻求和平的努力和诚意,全国人民希望和平以及国内国际舆论的压力,迫使蒋介石不能不举行和谈。

国共虽然达成了停火协议,但蒋介石声明停火不包括东北。

蒋介石认为能够依靠武力收复东北。

于是出现了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局面。

国民党军占领沈阳后,熊式辉、郑洞国、范汉杰等政、军大员们于4月初进驻沈阳。

熊式辉为东北行营主任,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此时已去北平治病)。

“行营”设于原苏军司令部,“长官部”设在沈阳铁路局大楼。

他们决定在停战协议生效前占领更多的地盘,于是重新调整部署,集中5个军11个师的兵力,以沈阳为中心,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展开扇形攻势,沿中长路及安(东)沈(阳)路发动大规模进攻。

熊式辉这个善于看风使舵,拍蒋介石马屁的政客,打仗是个外行,在他指挥下向本溪等地的进攻,遭到惨败。

郑洞国等急忙要在北平治病的杜聿明返部主持大计。

杜聿明打仗还是有一套的。

他惯用声东击西、侧翼迂回的战术。

他指挥国民党军相继占领本溪、四平、长春、吉林等大城市。

中共中央的方针,是从中长路沿线及大城市退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在广大农村及中小城市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此时,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

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且战且退,在四平进行一个月的激烈保卫战之后,退到松花江以北,在北满、南满站稳了脚跟。

杜聿明决定采取先南后北的方针,先进攻陈云、肖劲光领导的南满解放区,再向北满进攻。

杜聿明纠集10多个师四犯临江。

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经过三个多月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进攻。

正如当时流行的一首“枪杆诗”中说的:国民党,兵力少,南北满,来回跑,南满砸破他的腿,北满打断他的腰,叫他来回跑几趟,一筐豆子筛完了。

国民党战线拉长,兵力分散,士气下降,已经丧失了大规模进攻的能力。

杜聿明再不能趾高气扬,只能采取防御待援的方针,沿松花江布防,控制北宁线,主力在以沈阳为中心的地区机动。

东北民主联军此时已发展为5个纵队和独立师共30个师46万人。

经过剿匪和土改,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得到了广大劳苦群众的拥护。

从山海关退到松花江的林彪,可以出手反击杜聿明了。

1947年5月13日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夏季攻势,全线反击国民党军。

经过50天作战,歼灭国民党军8万余人,收复城市42座,扩大了解放区。

林彪终于打败了杜聿明。

蒋介石把失败责任归咎于杜聿明,派参谋总长陈诚取代熊式辉、杜聿明为东北最高指挥官,杜聿明黯然离开东北。

陈诚何许人也?陈诚字辞修,浙江青田人,少年时期在家乡耕读,只希望当一名小学教师。

但两次偶然的机会,决定了陈诚的一生。

第一次是1919年,陈诚经人推荐参加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招生考试,因考试成绩差,身材矮小,未能录取。

虽经人疏通,也只列为备取生。

没想到考第一名的学生改变主意考入北京大学,陈诚侥幸以备取第一名补入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军政生涯。

第二次是1925年,陈诚时任黄埔军校炮兵科上尉教官兼炮兵队区队长。

有一天晚上,他访友归来,天将黎明,仍不思睡,于是便挑灯夜读《三民主义》。

正巧被查夜的校长蒋介石看见。

次日早操蒋介石当众宣布:炮兵区队长陈诚,发奋刻苦,精神可嘉,特提升为少校炮兵队长。

从此,陈诚作为蒋介石的心腹干将,长期追随蒋介石。

他不仅在性格上酷似蒋介石,就连言行举止也极力模仿蒋介石。

外国记者戏称其为“大元帅的袖珍本”。

陈诚也因此受蒋介石的信任与重用,官运亨通。

后来陈诚与国民党元老谭延的次女、宋美龄的干女儿谭曼意结婚,与蒋介石的关系又近了一层。

与何应钦、刘峙、顾祝同、蒋鼎文、张治中等并称“八大金刚”。

陈诚在八人中是最年轻的,成为少壮派军人领袖。

陈诚曾任十一师师长和十八军军长,在十八军军长任内,拼命扩充实力,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十八军就扩充到6个师,共八九万人,为陈诚军事集团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陈诚军事集团骨干分子大都在十一师、十八军任过职,“十一”合为“土”字,“十八”合为“木”字,人称“土木系”。

到抗战结束时,陈诚军事集团发展到10个军,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的势力是最大的。

对陈诚的飞扬跋扈,蒋介石集团内部高级将领如顾祝同、刘峙、熊式辉、汤恩伯和杜聿明等均表示不满。

陈任参谋总长以来,任用私人,排除异己;装备补充,多偏重他的嫡系第十八军等部队,而对其他部队则多予克扣留难,以至众怨沸腾,发生一部分失业高级将领在南京紫金山孙中山灵前“哭灵”的事件。

蒋介石发现陈诚既不得军心,又指挥无能,就收回他的人事权,接着又收回他的军事指挥权,由蒋亲自指挥。

陈诚为了挽回面子,想去东北主持作战,打几个胜仗,取得蒋介石的信任。

为此,陈诚派了一些特务到东北搜集熊式辉、杜聿明贪污腐化的证据,企图将熊、杜赶出东北。

熊式辉对杜聿明说:“陈诚这个家伙现在窘极无聊,出坏主意。

据可靠消息说,陈诚在关内指挥作战都失败了,想来东北出出风头,挽回他的面子,现在正想打我的主意。

我走了你也难顶他,我们两人要想法子对付这个小鬼。”1947年7月7日蒋介石发布“戡乱”动员令,8日杜聿明因病重离开东北后,陈诚便于12日便到了沈阳,召集东北军事会议,并到铁岭向新编第六军“授勋”,以资拉拢。

熊式辉见势连给蒋介石写了7封辞职信,蒋介石一再复信抚慰,勉以国事为重,继续主持东北,决不更动东北人事。

熊式辉得到蒋介石的复信正在准备整军经武,忽然蒋介石明令陈诚来东北主政,给熊式辉泼了一头冷水。

熊式辉虽知蒋介石是一个权谋家,但未料到会这样整他,愤愤不平,等着瞧陈诚的笑话。

蒋介石将美国援助的军火物资尽先供给东北,让陈诚在东北打几个胜仗,再将东北交给陈的亲信罗卓英,陈诚仍回南京任参谋总长。

蒋家王朝,浙江人的天下,蒋介石除了浙江人以外,谁也不信任。

陈诚初到东北,确实抱着一番雄心,大吹“要消灭共军”建设三民主义的新东北。

他锐意整军,大肆扩充部队,将东北原有的九个保安区十一个保安支队及交警总队等部队,扩编为4个兵团部,10个军、10个师、14个保安支队,共55万人。

增加了炮兵、战车、汽车等部队,妄想集中优势兵力与中共军队决战。

另一方面,陈诚大肆排除异己,撤换了辽宁省主席徐箴、四平街守将第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第五十二军军长梁恺和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刘玉章,及东北各保安支队司令,均改由陈的心腹接替。

当时曾有东北人士向陈建议:“听说总长将东北各保安支队司令撤换,有许多部队会叛变投向共产党的。”陈反驳说:“谁要投,就让他去投。

他今天投,我现在就缴他的枪!”陈诚在东北也做了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

他整肃军纪,惩办党政军贪污人员,如查办汽车兵团团长冯恺,逮捕前日本俘侨管理处处长李修业等,取缔散兵游勇,将东北无聊军人田湘藩监禁法办,将高立人驱逐出境。

沈阳城防司令部宣布临时戒严令,不准罢工、罢市、罢课,不准抬高物价,违者处以极刑。

一时蒙蔽了一部分东北人心,认为陈诚是有办法的。

陈诚提出了以机动防御确保北宁路,打通锦承路,维护中长路和保护出海口的战略方针,叫嚷“六个月恢复东北优势,收复东北一切失地!”然而,陈诚面对的民主联军,此时也今非昔比。

随着根据地日益扩大,深入进行土地改革,翻身群众踊跃参军参战,民主联军已壮大为9个纵队,10个独立师,加地方武装共51万人。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以主力打到国民党区域,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方针。

东北民主联军于1947年9月14日又发起强大的秋季攻势。

当陈诚为打通锦承路纠集4个师向热河东部进犯时,林彪抓住战机,诱敌至杨杖子一线加以围歼,歼敌16万余人,给刚上台的陈诚当头一棒。

秋季攻势历时50天,歼敌698万人,解放人口260万,土地38万平方公里,收复城市17座,将敌压缩于沈阳、长春、吉林、四平、锦州等城市内。

陈诚不仅没有打通北宁路,国民党军活动范围反而更小,只有重点防守沈阳。

当时沈阳流行一句民谣说:“陈诚真能干,火车南站通北站。”打在陈诚身上,疼在蒋介石心上。

陈诚出师不利,蒋介石急到沈阳为陈打气撑腰。

1947年10月8日,蒋介石乘坐G54型专机,由战斗机掩护,飞抵沈阳机场。

蒋介石身着军装,头戴大沿帽,披着披风走下飞机。

陈诚喊:“立正!”“敬礼!”军乐队开始奏乐。

蒋介石由陈诚陪同检阅仪仗队,然后乘车进城,沿途马路两边由军统特务训练班学员身穿便服担任警卫,一直到励志社。

蒋介石下车后,登上台阶,看见门楣上挂着他手书“励志社”三个字,走进大厅,叫励志社主任在前面领路,来到楼上他的套房,一间卧室,一间办公室,一间会客室。

蒋介石吩咐侍卫官:“马上叫廖司令官(廖耀湘)来!”然后站着用玻璃杯喝白开水。

蒋介石问主任:“这是什么房子?”回答说:“在伪满时代,这是大山会馆,是个体育馆。

大山是日俄战争时期的日本元帅。”蒋介石点头说:“噢!噢!我知道,我知道”。

蒋介石边答应着又好像在思考着别的事情。

一会,廖耀湘来了,和蒋介石在屋里密谈。

陈诚等人也来了,蒋介石向陈要二十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看。

半小时过去了,地图还没有拿来。

陈诚从屋里出来,如热锅上蚂蚁,急得又犯病了,让副官给他拿药吃。

这时,赵家骧来了,励志社主任和他挺熟,就说:“你这皮包里带着地图没有?上边正要看地图。”赵说:“带着呢!又没找我要地图,我何必多事!这次把我调回来就够意思了,我还出什么头!”赵家骧原是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陈诚来后,被陈调到锦州前线去,这时刚调回来,还没有位置,所以牢骚满腹。

后将赵的地图给蒋介石拿去。

蒋介石看着地图了解战况,也没有讲什么高见,对诸将领鼓励一番,要他们重整旗鼓,阻止共军的进攻。

1947年12月15日,东北民主联军利用江河封冻,发动冬季攻势。

主力冒严寒进至沈阳西北地区,迭克法库、大石桥、彰武、新民,袭入沈阳郊区皇姑屯。

陈诚龟缩沈阳城内,不敢出援。

1948年新年伊始,陈诚发表元旦告东北军民书,吹嘘“国军已完成作战准备”,“危险时期已经过去”。

他见解放军兵力分散,以为有机可乘,遂拼凑5个军15个师,向沈阳以西推进,企图解除对沈阳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