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623000000004

第4章

世界著名教堂著名建筑

圣墓大教堂

(以色列)圣墓大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又称“复活大堂”,耶稣坟墓所在地,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基督教大教堂之一。位于以色列东耶路撒冷旧城。

建于巴勒斯坦中部的耶路撒冷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古城,在这座有4000年历史的城池上,刻满了征战和兴亡的印记。据统计,它先后遭受过各国的征服共达37次之多。这座古城特别以浓厚的宗教情调著称。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各自根据自己的宗教传闻,尊它为圣城。犹太教把耶路撒冷一贯看作是他们的宗教中心以及他们顶礼和思慕的所在,为了保持城市的圣洁,犹太教法典甚至严格规定,除玫瑰花外,不得在城内有其他的花园。基督教徒则认为这里是教主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地方,是他一生传教的主要活动场所。伊斯兰教则相传耶路撒冷是先知穆罕默德从这里骑飞马直上七重天,接受天启的神圣地点。三教奉一城为圣地,使耶路撒冷在全世界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邦国的兴亡、民族的攻战、宗教的纷争,在这里深深地纠结在一起,直到今天还没有平息。

早在公元前18~19世纪的埃及文献上,就出现了耶路撒冷的最早记载。迦南人曾把它定为王城。统一犹太人各部落的大卫王(公元前1013~前973年),建立了希伯来统一王国,定此为都,开始了犹太人的兴盛时代。相传以睿智著称的所罗门王(公元前973~前930年)在位时,它更成为犹太人的“黄金时代”的标志。统一的王国分裂后,耶路撒冷继续成为分立的犹太王国的京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攻下耶路撒冷,全城被夷为平地。此后波斯、马其顿、托勒密、塞琉古的统治旗帜先后在城中飘扬。公元1世纪,基督教出现。公元70年,罗马攻下耶路撒冷,城市又一次被毁。以后,这里成为基督教的著名中心。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兴起,耶路撒冷转入穆斯林的管辖之下。十字军东征时,曾于1099年,攻占耶路撒冷,建立了延续近一个世纪的耶路撒冷王国。1187年,穆斯林击败十字军,收复耶路撒冷。从16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它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阿拉伯人成为耶路撒冷的主要居民。但自近代以来,犹太人又陆续迁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通过决议,巴勒斯坦以、阿分治。次年5月,以色列建国。第一次阿、以战争同时爆发。战后,耶路撒冷分东西两区,以色列占有西区,约旦控制东区。1967年第三次阿以战争爆发,以色列进占东区。1980年7月,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定耶路撒冷为以色列“永恒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这一作法一直表示谴责。

现在,耶路撒冷人口为424万(1982年),面积109平方千米。它的西部是19世纪起逐步建立的新城,多为现代建筑。以色列的总统府、议会大厦等都设立在这里。东部面积为西部的两倍,其中包括城墙环绕,集中了主要古代圣迹的老城在内。

耶路撒冷老城为四边形,每边约长900米。它是大卫王所筑的城池的延续,但因战火频起,历经兴废,先后重修18次之多。据信大卫王所筑城在今老城稍南。现有城墙乃是400年前奥斯曼苏丹苏莱曼时代所建,但很大部分利用了所罗门王的旧城遗址,老城内根据宗教区分:东部有穆斯林区,西北部有基督教区,东南部有犹太区,西南部有亚美尼亚区。

在基督教区的圣墓大堂,乃是基督教的最著名的圣地。相传耶稣的墓就在这里。据《圣经》记载,基督教救世主耶稣传教时,遭祭司和贵族所嫉恨,被犹太教当局拘捕,送至罗马总督彼拉多处,后判为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3天复活,40天后升天。4世纪初,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至耶路撒冷,下令在耶稣蒙难和埋葬处,建造一座教堂,即后来的圣墓大教堂。因大教堂地基一部分为耶稣墓地,故奉圣墓大教堂为圣堂。这一巍峨的建筑分为三部分,包括墓上的复活教堂、宏伟的长方形的受难教堂和岩石上的十字架。614年大教堂遭火烧毁,后经修建。11世纪初,大教堂被拆,后经拜占庭皇帝下令重建。12世纪,十字军入耶路撒冷城,将此改建成一座罗马式长方形教堂。圣墓大教堂中央大厅中的石碑,象征着人们视为圣城的耶路撒冷。大教堂中具有许多传说性的神圣遗迹、遗物和遗址。基督教徒不分教派和所属教会,都将耶路撒冷奉为圣地。现在大教堂的一部分为东正教耶路撒冷主教的主教座堂,另一部分为天主教方济各会所据有;科普特教会、叙利亚教会和亚美尼亚教会也各据堂中一部分。耶稣母亲圣玛利亚的诞生处也距此不远,十字军在那里建有圣安妮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di San Pietro)为梵蒂冈的教廷教堂,世界天主教会的中心,世界最大教堂之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郊的梵蒂冈城。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承认基督教,为纪念使徒彼得,建造了一座小教堂,即老圣彼得教堂。1506年教堂被拆毁,并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于1626年完工。重建后的大堂长212米,宽137米,中殿高46米,圆顶直径42米,其上十字架顶尖离地137米,面积为15000平方米,可容纳数万人。教堂平面呈纵长十字形,横向三跨,于十字形交叉处上覆穹窿圆顶,其下为高圣坛,地下保存着圣彼得的圣骨匣。

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和建造正值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当时许多著名建筑师和艺术家参加了这项工程。勃拉芒特、拉斐尔、小桑迦洛、米开朗基罗和贝尔尼尼等大师先后主持过建造。最初由勃拉芒特负责设计大堂主体,其设计为正十字形,正中覆盖大穹窿圆顶,四角各有一个小穹窿圆顶,大圆顶的鼓形座上部围筑一围柱廊。勃拉芒特死后,由拉斐尔、乔康和桑迦洛等负责继续建造。他们将教堂平面改为纵长十字形,其横向由柱墩分隔为三跨。此后,小桑迦洛和米开朗基罗又先后任总建筑师。小桑迦洛恢复了勃拉芒特的平面设计,在新教堂和当时仍在使用的老教堂之间建了隔墙。米开朗基罗基本完成了大穹窿顶的鼓座。米开朗基罗去世后,由波尔塔和丰塔纳主持修建。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1585~1590年在位)时,穹窿圆顶得以完成。教皇格里高利十四世(1590~1605年在位)时,老教堂被拆除,建成了新的高圣坛。教皇保罗五世(1605~1621年在位)采纳了马代尔诺的设计方案,将教堂平面向东伸展为纵长十字形,基本完成教堂主体。大教堂主体完工后,贝尔厄尼设计并兴建了巨大的马洛克式椭圆形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的正门两侧,立有拿着钥匙的圣彼得雕像和手持宝剑的圣保罗雕像。大教堂内有众多的著名雕刻和绘画作品,其中有文艺复兴初期著名画家乔托的作品《小帆》,画面是耶稣门徒乘坐小船,与风浪搏斗、颠簸前进的情景。米开朗基罗的名作《圣母哀悼基督》,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圣母玛利亚右手怀抱着受难后的耶稣,垂首凝目,悲痛至极。《圣母哀悼基督》是米开朗基罗雕刻风格和艺术成就的代表作。贝尔尼尼创作的雕塑《圣水钵》,表现了两个可爱的小天使各捧贝壳状钵体的生动形象。贝尔尼尼的雕刻代表作《圣德烈萨的祭坛》,以被天主教会封为圣女的16世纪西班牙修女德烈萨为人物原型。圣女德烈萨面对一个小爱神模样的天使,天使手持金箭刺来,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灵与爱结合的精神。坎比欧创作的《彼得》青铜雕像栩栩如生,其光滑的右脚任凭信徒们亲吻。教堂大厅中央有一座金色华盖,由贝尔尼尼设计建造。华盖高29米,由4根螺旋形金色铜柱支撑,铜柱饰以金色葡萄枝和桂枝,枝叶间有无数小天使在攀援。华盖内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金鸽。华盖之下是耶稣门徒彼得的陵墓。梵蒂冈教廷的许多重要活动曾在这时举行,如教皇加冕仪式、会议、颁发通谕等。大教堂前的圣彼得广场略呈椭圆形,路面由黑色小方石块铺砌而成。广场的环形回廊由4排共284根古希腊式圆形大石柱组成,石柱顶部立有人物雕像。

广场中央为一座顶端立有十字架的方尖石碑,两侧各有喷泉水池加以点缀。石碑原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的圆形广场,远从埃及运来,后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下令将石碑移至圣彼得广场。整个广场以方尖石碑为中心呈向外辐射之状,更显出圣彼得广场宏大、豪放的气势。

亚琛大教堂

(德国)亚琛大教堂(Aschen Cathedral)位于历史古城亚琛。796年查理曼大帝与教皇结盟,征服萨克森人,灭伦巴第王国,并巴伐利亚,远征比利牛斯山以南的阿拉伯人,并设立潘诺尼亚边区和西班牙边区,由罗马教皇加冕称帝,号为“罗马人的皇帝”;版图几与昔日西罗马帝国等同,势力臻于强盛,遂下令著名建筑师奥多建造宫廷教堂,建成后成为王宫建筑群的中心。查理曼大帝希图恢复古罗马的壮业,可是查理大帝死后,三个孙子立即各据一方,形成了后来的法、德、意三国主要的疆域。文化史上把8~10世纪的查理曼大帝(或称查理帝国)这段时期称为“加洛林王朝”时期。15世纪又增建了哥特式祭坛。近150年来又多次进行大规模修复,但教堂外表的砖石在长期的大气污染下受到损害,教堂中世纪的基础结构也出现了某些风化现象。奥多建造这座教堂时,把欧洲晚期古典主义建筑艺术和拜古庭建筑艺术揉合在一起,使教堂成为一座风格独特的伟大建筑。

整座建筑物为加洛林式的八角形建筑,装饰华丽,整个内部结构以圆拱顶为主要特色,是中世纪拱顶建筑的最著名杰作。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西部的“加洛林王朝”和东部的“拜占庭帝国”属于两种类型。加洛林艺术更为粗扩、简洁,煊赫一时并号称崇尚文化的查理曼大帝虽只能读懂日尔曼文和拉丁文,但他较为通情达理,在“破坏圣像运动”波及西部时,查理曼大帝虽也反对“偶像礼拜”,却鼓励用艺术形象进行装饰,包括教堂中的壁画也同样对待,这对于基督教文化的发展无疑提供了契机。殿内陈列着罗马帝国菲特烈一世赠送的烛台。走廊里放着查理大帝的大理石宝座。唱诗班席里存放着查理大帝的金圣物箱,里面有他的遗物。1215年建成的查理曼教堂内的石墓置有查理大帝之遗骸。此外,教堂内还藏有不少名家制做的宗教艺术品,它们都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其中8世纪福音书手抄本上的画像《圣·路加》和9世纪一部手抄本上的《圣·马可写经图》等,这些画像反映出早期中世纪绘画在人物刻划上的幼稚状态,但也显示了独有的(与拜占廷不同的)民族、民间的特色。按照图案装饰需要而造型的人物,类似原始部落中的偶像,但用了很均齐的圆线求得高度的平衡和对称,不逊色于希腊古典的瓶画和敦煌壁画,创造出想象中的“人”(神)代表物而非生活中的人物,表达出基督教的“神圣激情”。

亚琛大教堂建成后,就被人们视为奇迹,而加以膜拜。同时也表达了西方皇帝试图与东方罗马帝国的皇帝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的愿望。大教堂是一件艺术杰作,对古典主义之后形成并繁荣起来的新文化之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直到中世纪晚期,许多皇家建筑都采用了它的模式,在宫廷内建造教堂,成为宗教与政治合一的权力象征。亚琛大教堂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Church of Duomo)为意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规模居世界第二。米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奥隆那河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名城,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它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公元395年,成为西罗马帝国的教城。米兰是中世纪早期意大利境内兴起的独立的城市共和国之一,公元1158年和1162年在同神圣罗马帝国的两次战争中,整个米兰城几乎全部毁坏,断垣残壁,满目疮痍。到了14世纪后半叶,米兰又成了米兰国的首都。公元1796年,米兰城被拿破仑占领,次年被建为米兰共和国的都城,一直到公元1861年并入意大利王国。米兰大堂是意大利最大的哥特式主教堂,有“米兰的象征”之美称。主教堂始建于1386年,由米兰望族吉安·维斯孔蒂主持奠基。1813年教堂的大部分建筑完工。至1965年教堂正面最后一座铜门被安装,才算全部竣工。主教堂呈拉了十字型,长150米,宽55米,是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建筑师先后参与主教堂设计,汇集了多种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德意志风格影响尤为显著。主教堂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是欧洲最大的大理石建筑之一,有“大理石山”之称。主教堂正面有6组大方石柱和5座大铜门,铜门达37吨。每座铜门上分有许多方格,每个方格内雕刻着教堂历史、神话与圣经故事。方石柱上刻有几十幅大型浮雕和上百个人物像。教堂顶部建有135座哥特式大理石尖塔,中央尖塔高108米,塔顶上有一座高42米的圣母玛利亚铜像,圣母身裹金页片闪闪发光。尖塔之林直立挺拔,给人以飞腾升华、超脱尘世之感。整座教堂共有白石雕像6000多座,其他各种雕像6000多座,各种雕像千姿百态。教堂大厅内,4根巨大圆柱和62根较小圆柱支撑着重达14万吨重的拱形屋顶。传说屋顶藏有一枚钉死耶稣的钉子,教徒们为纪念耶稣,每年要取下钉子朝拜三天。当时著名科学家和画家达·芬奇为取送这枚钉子而发明了升降机。屋顶上还有一小洞,地上固定着一根金属嵌条,每天中午阳光由小洞射入,正好落在金属条上,被称为“太阳钟”。大厅两侧有26扇大玻璃窗,全部用五彩玻璃拼缀,绘有圣经故事。主教堂面积117万平方米,可容纳数万人。1805年拿破仑宣布他兼任意大利国王时,曾在这里加冕。主教堂内藏有许多艺术珍品,还有米兰名人的陵墓。

教堂前是著名的大教堂广场。这是米兰市的中心。广场中间有埃曼纽尔骑马雕像。雕像四周有无数的鸽子在悠闲踱步,任人喂食、观赏。由于这座教堂十分著名,除教徒之外,每天游客比肩接踵,为了方便参观,这座古建筑进门处设有许多部电子解说装置,有荧光屏幕显示,只要投入少量硬币,便可观看彩色幻灯,意、英、法、德、西班牙五种语言随意选择,为不同国家的访游者提供良好服务。在教堂不远,有一个全部用彩色玻璃顶棚覆盖的十字街口,称作爱玛努埃莱二世夜廊,建造于公元1865~1877年间,全长196米、宽105米、高47米,是米兰的商业中心之一,这里有各种商店、书店、餐馆,出售很多民间工艺品、美术画片等等,到大教堂来的游客们可以顺便到此休憩、进餐和购物,十分方便。

日黎圣母院

(法国)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de Paris)亦译“巴黎圣母大堂”。法国天主教大教堂,世界著名的教堂。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中的城岛东端,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巴黎圣母院,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成为早期基督教的教堂。6世纪初,巴黎国王柴尔德贝特下令重建。此后,这座教堂就成了纪念殉教者圣·埃蒂安的地方,并在近旁又为圣母玛利亚修建一座教堂。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奠基。1320年圣母院竣工。几个世纪内,圣母院屡遭战火破坏。后由建筑大师维奥来·勒·杜克在保持原风格的基础上,加以设计修建。工程历时20年,于1864年重新开放。整个教堂全长130米,宽47米,中部堂顶高35米。全部建筑用石头砌成,拱顶结构轻快,堂内空间宽敞,给人一种秀丽、轻盈和流畅的感觉。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形容巴黎圣母院是“巨大石头的交响乐”。圣母院正面呈方形,上下可分为3层。底层是并列的3个桃弧形门洞,其侧壁刻有浮雕,内容为《圣经》故事和地狱景象。左门称“圣母之门”,中柱雕有圣母圣婴像,拱肩画面表现圣母的经历。右门称“圣安娜之门”,中柱雕有5世纪巴黎主教圣马赛尔像,拱肩画面是圣母和两位天使。中门称“最后的审判之门”,中柱雕像是耶稣在“世界末日”宣判每个人的命运,“灵魂得救”者升入天堂,有罪之人则被逐入地狱。3扇门洞上方是一长条壁龛,又称“国王的画廊”,排列着耶稣的先祖28位帝王的雕像。中间层左、右部是两个门洞,左门洞前是亚当之像,右门洞前是夏娃之像。两门洞之间是一圆形巨大花窗,直径约13米,极为壮丽,称为玫瑰窗。窗下前侧是圣母怀抱圣婴像。顶层是一排雕花石柱,支撑着上方的阳台,阳台两侧是两座高达69米的塔楼。其中一座塔楼内悬挂着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钟楼怪人加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钟。圣母院的正立面构图完整,既有鲜明的垂直划分以强调向上的动势,又有显著的水平联系,是法国哥特式教堂的典型,成为以后许多教堂的范本。圣母院正门入内是长方形大堂,高大的石柱支撑着六分拱顶,具有罗马式传统风格。堂内大厅宽敞,可放千张木制坐椅以供信徒使用。堂前祭坛中央供奉着天使与圣女围绕着受难后的耶稣大理石雕塑。中堂两边有侧堂和侧廊。侧廊以三层同心圆组成的彩绘玻璃装饰为13世纪放射样式的代表作。大教堂两侧上方由向上飞展的单弧拱壁所环绕。大教堂顶部是一座高达90米的尖塔,塔上部为一楼形尖顶。圣母院内设有小教堂,并有附属建筑圣器室和宝物室,室内藏有大量宗教和艺术珍品。

数百年来,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场所,许多重大事件和典礼仪式在此进行和发生。1302年,菲利普四世对抗罗马教皇,在这里召开法国历史上有市民参加的“总议会”,会议支持国王,并禁止法国主教到罗马开会。1455年,民族女英雄贞德的昭雪仪式在此举行,从而洗刷了法兰西的民族耻辱。1654年,路易十四在此举行加冕大典。1744年,路易十六又在此加冕。1789年,国民议会和市政府在此欢庆攻陷巴士底狱的胜利,标志着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统治时期的到来。1804年,拿破仑在这里加冕称帝。1918年,巴黎市民为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向圣母感恩。1945年,巴黎市民为战胜德国***在这里举行欢庆活动。1970年和1974年在圣母院为戴高乐将军和蓬皮杜总统举行了追思弥撒。大作家雨果所作《巴黎圣母院》一书更使圣母院名扬世界,只是小说中描述的曲折情节仅为雨果的构思。实际上圣母院并未出现过那场悲剧。

直到今日,圣母院依然履行着宗教职责,同时又是巴黎主要旅游景点之一,继续向世界各国人民传播着宗教艺术和法兰西的文化。每到年终,至诞节前夜举行的大礼拜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信教者与观赏者。午夜12点的钟声,使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遥远的古代,沉浸在一片宗教的气氛之中。也许,只有在这时,人们才彻底忘掉现代社会中的一切烦恼,生活中的一切忧虑吧!

科隆大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为德国最大的天主教堂,世界著名的教堂之一,位于德国科隆市中心。科隆市坐落在美丽的莱茵河畔,公元前38年建立了古罗马要塞,11世纪归属日尔曼帝国。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此创办《新莱茵报》。其位居欧洲东西和南北交通要冲,是巨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隆市作为盟军反攻的重要目标在大轰炸中受到严重破坏,但科隆大教堂却幸存于世。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高楼鳞次,宏塔栉比,多么宏伟的建筑也难引人驻足,但在硝烟依稀的一片瓦砾场上,猛然望见一座高大的完整无损的教堂,人们只会惊诧于自己的感官,对自己的眼睛表示怀疑,是不是横飞的弹片和隆隆的轰鸣使神经受到了损伤,是海市蜃楼还是心灵幻影,但一切都是事实,战神似乎是对人间圣物也有所偏爱,或许是要昭示世人。

科隆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1248年在卡罗林王朝希尔德博尔德大堂的遗址上开始兴建,1560年堂内大厅基本竣工。德国宗教改革后停建。1842年在德国建筑师弗里德里希·茨维尔纳主持下继续修建,直到1880年最后建成。当时设计科隆大教堂的图纸至今还保存着,成为研究12世纪宗教建筑的珍贵资料。大教堂占地达8000平方米,其中有效面积约6100平方米。教堂中殿长135米,宽86米(包括耳堂),高62米。内分5个礼拜堂,穹顶43米,堂内设有整齐的席位,供神职人员所用的座位就有100多个。教堂内四壁上方安装了10000多平方米的窗子,全部用彩色玻璃镶嵌出《圣经》故事图案。在阳光照射下,图案绚丽多彩,故事引人入胜。教堂内有以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故事为题材的石刻浮雕,使厅堂分外肃穆。唱诗班回廊的宗教画,是15世纪早期科隆画派杰出画家斯蒂芬·洛赫纳的作品。在科隆大教堂中,11世纪德国(日尔曼)奥托王朝时期产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做为哥特艺术的先导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重大影响,木雕真实而感人,表现的不是一个庄严的神王,而是一个真正的受难者的形象:耶稣消瘦的面容表现出经过挣扎之后,他的生命濒于衰竭;胸肌和腹部下垂的沉重之感,更强调了悬钉在十字架上的难于忍受的痛苦。这一杰作也由于科隆大教堂的幸存而传世。

大教堂的双尖塔直插云天。因为高而灵魂容易上通于天。在月光里,淡蓝的天光洁如镜,只有两条细长的影子映在上面,如同人间与天堂之间仅有的通路,又似人类在祈祷的一双手臂。宽大的教堂里矗立着一行行的大石柱,高的148英尺,低的也60英尺,可双臂合抱,走在其中,有如在石化的大森林里,与凡尘世界相隔绝,顿生渺茫之感。塔下回廊曲折,从廊中向下看教堂之中,来回走动的人有如蚁虫,小得可怜,反觉自身高得可怪,种种暇思连翩。教堂四周林立着无数座的小尖塔,与双尖高塔相呼应。教堂的钟楼上,安装着5座响钟,其中24吨的圣彼得钟最大。响钟齐鸣时,洪亮深沉。大教堂前现建有“教堂平台”,成为举行礼拜仪式和各种聚会的场所。每到夜晚,安装在四周各建筑物的聚光灯向教堂射出一束束光柱,使得科隆大教堂显得既雄伟壮观,又神奇莫测。大教堂现已成为科隆市的象征。

圣保罗大教堂

(英国)伦敦有很多教堂,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坐落在伦敦城西首的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它以悠久的历史和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于世,是游客们必去参观的一个地方。

圣保罗大教堂建造在伦敦城西部的漫坡小山上。原来那里是当年伦敦城的西大门一卢德门,因此把这座小山改称为卢德门山。很久以前,那里就是一个繁华的市区。公元604年,东撒克逊王埃塞尔伯特在卢德门山顶上,建造了初期的圣保罗大教堂。此后一千三百多年来,这里一直是伦敦最重要的教堂之一。

圣保罗大教堂曾经几度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教堂,是在1666年的大火烧毁后,由建筑大师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重新设计建造的。从1675年开始兴建,直到1710年才最后完工,工程费达75万英镑,全由政府支出。1940年底,圣保罗大教堂在空袭中遭到局部破坏,战后重新修复。

圣保罗大教堂的建筑别具一格,既继承了传统的教堂建筑艺术,又突破了普通教堂的设计。其主体建筑是两座长150米、宽39米的两层十字形大楼。十字楼的中间,拱托着一座高达1114米的穹窿圆顶建筑。圆顶底下高出十字楼的部分,是一个两层圆楼。底层四周的走廊外面,建有一圈圆形的石柱。顶层则有一圈石栏围拢的阳台,人们可以站在这里欣赏伦敦的市景。穹窿顶盖的上端,安放着一个镀金的大十字架。教堂正门面西,门前有一道由六对高大的圆形石柱组成的走廊。正门上部的人字墙上,雕刻着圣保罗到大马士革传教的图画。人字墙顶上,立着圣保罗的石雕像。教堂正面建筑的两端,有一对互相对称的钟楼。西北角的钟楼里,挂着一组和谐音调的教堂用钟;西南角的钟楼里,吊着一具重达17吨的大铜钟。这具英格兰最大的铜钟,在每天半夜1点,由教堂人员敲打5分钟。

教堂的正门前面,有22级台阶。台阶下面的小广场上,有一座于1712年建立的女王安妮的石雕像,歌颂在她的“太平盛世”里,这座圣保罗大教堂的落成。安妮女王以嗜酒著称,正巧大教堂的前面原来是一排酒馆。不晓得当时哪一位俏皮的诗人,曾留下了两句著名的打油诗,来描述这座雕像。诗云:

“白兰地安妮,被遗弃路旁;

面对酒馆,背靠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的里面,是用方形石柱支撑起来的拱形大厅,里面放着一排排的长条木椅,正面是牧师传教的讲坛。伦敦教区的主教就在这里讲经。大厅的墙壁和天花板,有各种精美的雕刻和豪华的装饰。大厅周围,有许多厅室,是陈列教堂文物和教士们办公的地方。

同其他有名的教堂一样,这里也有一些王公达官们的坟墓和纪念碑。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海军上将纳尔逊(1758~1805年)和英国首相惠灵顿将军(1769~1852年)的墓室,就在这里。这两位将军都是19世纪初期同拿破仑作战的英雄。纳尔逊在1805年10月21日指挥的特拉法尔加地角大海战,曾以少胜多,击败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打破了拿破仑登陆英国的企图。惠灵顿在1815年6月18日指挥的滑铁卢战役,曾使拿破仑遭到了毁灭性的惨败。英国人对于这两场反侵略战役的胜利,至今还引以为荣。

在圣保罗大教堂里,还埋着两名11世纪的撒克逊国王。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是英国人的祖先。公元410年,罗马占领军开始从英国撤退,居住在北欧的盎格鲁一撒克逊和朱庇特人开始大举侵入不列颠境内。不列颠岛上的克尔特居民对侵入的征服到7世纪初才基本上结束。大约6世纪末到7世纪初,在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所征服的不列颠领土上出现了许多各自为政的小王国。伦敦属于东撒克逊王国,所以东撒克逊国王于7世纪初在这里兴建了第一座圣保罗大教堂。经过长期的分裂和混战,终于在10世纪初形成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统治这个国家的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把他们的国王习惯地称为撒克逊王。圣保罗大教堂里埋葬着的这两名撒克逊王,已经是撒克逊王朝末期的国王了。后来,教堂虽经几次重建,但他们的墓室一直被保存下来。

英国的宗教信仰以国教基督教为主,其次是天主教。居民中还有少量的伊斯兰和犹太教徒。宗教势力现在虽然不像过去那么大,但在社会上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教会除了进行宗教活动以外,还主办一些学校、医院和慈善事业。其经费来源除了依靠教会和教堂的财产外,主要来自教徒们的捐款。威斯敏斯特教堂

(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为英国著名的新教教堂。位于英国伦敦市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历史就是伦敦乃至英国历史的缩影。

伦敦市位于泰晤士河畔,英国人常说:“没有泰晤士河,也就没有伦敦。”波光粼粼的泰晤士河从伦敦市中心穿过;把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

泰晤士河发源于英格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山,全长338公里。由于河流水位落差不大,水流缓慢,加之流域地区雨量均匀充足,水位稳定,航行便利,因此,泰晤士河流域成为英国历史上发展最早的地区。

伦敦位于泰晤士河畔,早在3000多年前,伦敦地区已是有英国人口聚居的一个地方。但伦敦建城却是在古罗马统治大不列颠的时代。早在公元前54年,罗马帝国派凯撒率兵入侵大不列颠岛。公元43年,罗马军队再度征服大不列颠岛,从海上而来的罗马侵略军,经过泰晤士河进入英格兰的内地。就在这次入侵的头一年,罗马人就把伦敦作为他们的主要兵站,在这里修建了第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木桥。因此,伦敦市的建立,也就从这一年算起。当时的罗马人把他们建立的这座军事要塞,称之为“伦甸涅姆”,伦敦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衍化而来的。

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占领时期的伦甸涅姆,已经成为大不列颠最大的一座商港。当时欧洲大陆的商船,经过莱茵河和北海,把欧洲内地盛产的橄榄油、酒类、玻璃和金属器皿等农业和手工业品,运往伦敦;而将英国出产的毛织品、皮革、白银和钻石等商品,运回欧洲大陆。

威斯敏斯特教堂宏伟、壮观,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也是英国历史文物的集萃之地。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前身是隐修院。相传616年由撒克逊国王塞培特创建。10世纪英国国王埃德加(959~975年在位)时期改建成了正式教堂。1050年英国国王爱德华(1042~1066年在位)下令扩建。1065年建立耳堂,1163年中殿建成后,爱德华的遗骸被移葬于此。13世纪英国国王亨利三世(1216~1272年在位)下令采用当时的哥特式风格对教堂进行改建。1245年动工,1517年基本完工。期间因火灾和疫病停建近一个世纪。16世纪初,教堂增建了一个英国“垂直式”小礼拜堂,伊丽莎白一世死后就埋葬于此。西面的尖塔是最后建成的部分,于1745年完工。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型,总长156年,宽22米;大穹窿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教堂的柱廊宏伟凝重,双塔高耸挺拔。堂内装饰精致华丽,玻璃窗五彩缤纷。整座教堂既有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又给人以神圣肃穆的感受。

威斯敏斯特教堂不仅是宗教胜地,而且是英国王室的活动场所。从11世纪胜利王威廉开始,除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八世外,其他英国国王都在此加冕登基。王室的结婚、葬礼等仪式也在这里举行。威斯敏斯特教堂不仅是20多位英国国王的墓地,也是一些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墓地,其中有丘吉尔、牛顿、达尔文、狄更斯、布朗宁等人之墓。英国的无名英雄墓也设在这里。

圣约翰大教堂

(美国)圣约翰大教堂(The Cathedral Church of Saintthe Divine)为美国主教制教会(圣公会)主教座堂。世界第三大教堂。位于纽约曼哈顿第110街和第113街的阿姆斯特丹大道。1828年该派主教霍巴特向纽约市长菲力普·霍恩建议盖大教堂,因种种原因直到1892年才正式动工,至今尚未完工。提到圣约翰大教堂的修建,就不能不提及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圣帕特里克大教堂(StPatrick's Cathedral)是美国天主教纽约总主教座堂,位于纽约第五街,是美国天主教会较早的大型教堂。1850年天主教纽约教区升为总主教区,总主教约翰·休斯决定建总主教堂取代原旧堂。1853年由伦威克任总设计师。1858年破土动工,1889年主体建筑落成。该堂为哥特式文艺复兴风格的大理石建筑。正门两边有两座高大的双子塔。正厅因经费不足采用石灰、木料、胶泥砌成的穹顶,省去飞扶壁和侧道外突,内有穹苍般高的祭坛、五彩缩绘的玻璃及著名纽约女圣徒塞特(慈善姐妹会创始人)的肖像等,配以光滑晶莹的大理石墙和地面,非常华丽壮观。主建筑外长101米,外宽53米,塔尖高100米,内设3000个座位。在1910年时是世界第11大教堂。1910~1916年在马修斯主持下另修了圣母堂。该堂自1878年对非天主教徒正式开放以来,吸引了大批美国人前往参观。虽有人对该堂耗资巨大颇有微词,但无不赞叹其特具的异国情调和雄伟辉煌。在其影响下,组约主教制教会决定建筑规模宏大的圣约翰大教堂。

圣约翰大教堂的建造工作分三阶段。(1)1892~1911年,由海斯和拉法热设计,建筑风格为罗马式;(2)1916~1941年,主设计为克兰姆,建筑风格为哥特式;(3)1945年至现在,继续完成剩余部分,右中厅旁的小教堂、西部塔楼、中厅和唱诗楼的屋顶等。全教堂占地面积为121000平方英尺,全长600英尺,相当于两个美式足球场之长度。主建筑全部为石结构,包括大门、门廊、主厅、中厅、小教堂、唱诗楼、主祭坛、施洗室、展览厅等。主厅最高点达177英尺,内拱顶高为124英尺(相当12屋楼高),宽146英尺,两边有53根大圆石柱分四排排列,把主厅两侧分为14个区,包括历史区、主教区、律师区、教育区、布道区、艺术区、出版区、医疗区、教会生活区等等。各区各自供奉与之有关的圣徒。主厅墙上挂有与《圣经》故事有关的几幅巨大的出自名家之手的织锦。窗户直径为12英尺,嵌有一万片玻璃,其风格及所绘图案各异。中厅呈圆穹状,有一精心雕刻的大理石布道坛。唱诗楼两侧有巨大管风琴,共有141排,8035根管子,规模之大世界罕见。主建筑最东端,环形排列着七个以圣徒命名的小教堂内供奉着有关圣徒。施洗室有一雕刻精美的大理石受洗池。主建筑的中心竖立一座与真人一般大小的耶稣像。附属建筑有:(1)大教堂楼、主教公署楼,供主教、工作人员及教堂附设学校学生住宿和工作之用;(2)教堂附设学校,原为培训唱诗班成员设立,自1972年以来已改为面向社会招生的普通私立学校;(3)宗教艺术博物馆。该堂现在向各民族、各种族的信徒开放。

圣彼得和圣保罗大教堂

(美国)圣彼得和圣保罗大教堂(Cathedral Church of StPeterandStPaul)又称华盛顿大教堂,俗称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是美国圣公会大教堂,向全国人民开放,就此意义而不属于任何教派,表现出美国基督教的“泛化”倾向,这一点从美国“感恩节”的演变也可见一斑。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亦称“感谢节”,原是美国基督徒的一个节日,后演变为美国全国性习俗节日。它源自北美英国殖民地普利茅斯,始于1621年。1620年11月下旬,102个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商船抵达北美科恩角,建立起“普利茅斯村”。他们到达新大陆后因人地生疏、缺少饮食而陷入困境,不少人死于饥寒和疾病。多亏当地印第安人的接济才度过了他们在北美的第一个严冬。到第二年,印第安人教会了他们种植玉米、荞麦和饲养火鸡等。这些新教徒经过辛勤劳作获得了来北美后的第一个丰收,大家奔走相告,异常高兴。有人为此建议过一个感恩节来庆祝丰收并感谢上帝的恩惠。于是,他们在1621年11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四举行欢宴,当地印第安人酋长也带了人马和食物前来助兴。大家制作出南瓜馅饼、玉米点心、烤火鸡和野鸭肉,拿来自己酿造的野葡萄酒,大摆筵席,开怀畅饮,尽情歌舞,并举行射击打靶等游艺活动。此后,新移民们年年庆祝,并推广到北美各地,形成了“感恩节”庆典之风。1795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从而正式有了这一美国全国公民的盛大节日。起初感恩节的日期屡有更改,并不固定。1863年,林肯总统曾宣布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为感恩节日期。但直至1941年,美国国会才最后确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并规定节日期间放假4天。美国在庆祝感恩节时通常有大规模的化装游行,并组织各种乐队、仪仗队和舞蹈队等上街表演。而火鸡和南瓜馅饼等则成为感恩节的传统食品。

美国实行政教分离,原不打算建立国家教堂。1893年在奋兴布道运动促进下,美国人宗教虔诚性普遍上升。在此形势下,国会一改初衷通过法案,在哥伦比亚特区建立大教堂,“作为刺激宗教、教育和慈善的学校”。在决定教堂建筑风格时,负责该工程的主教制教会主教亨利·耶茨力排众议,坚持采用哥特式风格。自1907年该教堂奠基起,历时83年,到1990年竣工。教堂完全是英国哥特式结构,用大理石建造巨大穹顶,配以长柱尖顶、卷形花边、各种浮雕、怪兽滴水咀,镶有各种彩色玻璃。该堂比例匀称,线条明细,令人叫绝。人们入内顿感其神圣庄严。大堂旁另建儿童小教堂,大门上雕有各类新奇动物,相对低矮的圆顶给人以舒适、亲切之感,与大堂形成鲜明对照。该堂建在原圣阿尔巴教堂地基上。在奠基典礼时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亲临,有一万多全国各地来的群众参加。1912年后陆续交付使用。威尔逊总统、二次大战时的国务卿贺尔及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遗骨均葬于此堂;艾森豪威尔总统的葬礼、里根和布什总统的就职礼拜仪式也在此举行。

著名的马丁·路德·金也为此教堂增色不少,马丁·路德·金(1929~1968)作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牧师,1954年起参加美国有色人种协会,积极反对种族隔离制度。1957年被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在南方21个主要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1963年8月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组织了一次25万人的集会,反对种族歧视,要求种族平等。1964年迫使约翰逊总统签署民权法案。一贯主张非暴力主义。但仍多次被捕入狱。

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3月组织“贫民进军”,途经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时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马丁·路德·金在遇难前一周曾在此布道。在美国人心目中,该堂地位非同一般,不愧为国家教堂之称。索菲亚大教堂

(土耳其)索菲亚大教堂(Church of Hagia Sophia)原为拜占庭帝国东正教的宫廷教堂,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座堂,世界著名教堂之一。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拥有2600年的悠久历史,它最早的名字是拜占庭,这是从希腊部族首领拜札的名字演变而来。这位部族首领约在公元前657年率部来此建城。它以后发展成为一个城邦国家。公元196年,罗马人攻占拜占庭,以后,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定它为新都。公元330年,新都的扩建正式落成,命名为“新罗马”,不久又改称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雄踞欧亚千余年、声威远震、交往万国,君士坦丁堡亦以繁荣和富庶著称于天下,有“城中之王”的称号。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以新锐之势,率大军20万来攻,血战53天,攻下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覆灭,从此,它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也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并被改称为伊斯坦布尔。据说是希腊语“城中”之意。在奥斯曼时期,伊斯坦布尔继续繁荣,不断发展。但伊斯坦布尔仍保持全国最大城市的地位不变。全市人口今天达277万。积1600年之久,伊斯坦布尔始终为一个强大帝国的名都,这在全世界是罕见的。

历代王朝的经营在这里留下繁富的名胜古迹。全市规模不等的清真寺有700余所,宣礼塔达千座以上。其中最著名的是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和蓝色清真寺。阿亚索菲亚清真寺是由1600年前东罗马帝国修建的索菲亚大教堂改建成的。它的大厅由107根高大的大理石柱衬着金叶装饰,支撑着高达56米的拱形圆顶,巍峨宏伟。大厅长77米,宽71米,通体为白色大理石,雕工精细,被誉为古代奇迹。相传教堂始建于325年,是在异教街神庙的基础上建造的。532年君士坦丁堡发生暴乱,教堂遭大火烧毁。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重建了这座教堂,即圣索菲亚教堂。该教堂建筑工程历时5年,于537年竣工。

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其设计者为小亚细亚人安提美斯和伊索多拉斯教堂占地面积约5400平方米,主体呈长方形,中央大穹窿圆顶直径33米,顶部离地55米。东西两端连接着两个小穹窿圆顶,每个小圆顶又连接更小的圆顶。教堂内由圆柱廊分隔成3条侧廊。柱廊上方的幕墙上穿插排列大小不等的窗户,中央穹窿圆顶基部环以40扇窗户,每当阳光透窗射入大厅时,绘有壁画和图案的半圆形穹顶犹如在空中飘荡,造成一种虚幻飘渺的神秘境界。这大概也是这座教堂被誉为“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因之一吧。堂内所有圆柱均用颜色、花纹各异的大理石加工而成,墙壁下部也用大理石贴面。穹窿顶部和四周幕墙上面布满色彩绚丽的镶嵌及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726至843年的圣像破坏运动和13世纪初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使索菲亚大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原有的镶嵌画及其他艺术珍品大都被毁坏,后经多次修复,也未能恢复旧貌。1453年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后,在教堂外加建4个伊斯兰尖塔,将该堂改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政府将其改为国家博物馆。1980年8月土耳其政府将其中一所经堂重新开放,供穆斯林礼拜之用。升天瓦西里大教堂

(俄罗斯)升天瓦西里大教堂(Xpsm BacилияЪлаженного)为俄罗斯东正教堂。亦称波克洛夫大教堂、圣母教堂、瓦西里·勃拉仁内教堂。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南端。红场形成于15世纪90年代,当时叫“集市”,是商人交易的地方,17世纪七八十年代它改称为“红场”,即“美丽的广场”之意。十月革命后,红场成了举行盛大庆典和阅兵的广场。莫斯科的城市建筑呈环状,从中心到四周,一环套着一环,大小近4000条街道,四面八方都可以通向市区中央的红场。大教堂紧傍克里姆林宫。1555~1561年由俄罗斯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特尼克根据沙皇和伊凡大公的命令主持修建。这座教堂是为纪念16世纪中叶俄罗斯国家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征讨、战胜和兼并喀山罕国而建的。后因曾有一个名叫瓦西里的修士在此苦修,最终死于该教堂而得名。“勃拉仁内”在俄语里是仙逝、升天的意思。这座教堂因其外貌的独特和华美而举世闻名。它是显示16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艺术风格的丰碑。整个教堂由九座塔楼巧妙地组合为一体;在高高的底座上耸立着八个色彩艳丽、形体丰满的塔楼,簇拥着中心塔。中心塔从地基到顶尖高475米,鼓形圆顶金光灿灿;棱形柱体塔身上层刻有深龛,下层是一圈高高的长圆形的窗子。其余八个塔的排列是:外圈东西南北方向各一个较大的塔楼,均为八角棱形柱体、鼓形圆顶:在此四个塔楼之间的斜对角线上是四个小塔楼,建筑装饰简洁紧凑,借助斗拱与大塔楼相连。八个塔楼的正门均朝向中心教堂内的回廊,因此从任何一个门进去都可遍览教堂内全貌。教堂外面四周全部有走廊和楼梯环绕。教堂内部,几乎在所有过道和各小教堂门窗边的空墙上都绘有16~17世纪的壁画。殿堂分作上下两层,且早已作为展览厅使用。有几个展厅陈列图片和模型以介绍这一教堂的建筑历史和四个世纪以来的变化。16世纪俄罗斯军队攻克当时最坚固的城堡之一喀山时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在这里展出;陈列在喀山被围景况模型旁边的是一份攻占计划,当时俄罗斯士兵的阵容和行动地点在这份16世纪的作战计划中展示得非常详细和可信。有一间展室再现了大教堂的底层。底层几乎是一间暗室,只有尖拱型细小缝供通风用。这里至1595年以前存放过大量官款,现在陈列着16~17世纪的文物。与中心教堂相通的八个小教堂面积极大,其中东南塔内面积只有12平方米。虽然,建筑师将其聪明才智全用于一点,使教堂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首先从外表上给人以最富激情的印象,至于教堂的文化

价值乃至于使用价值的意义均排次要地位。升天瓦西里大教堂1912年因其破旧不堪而被俄罗斯文物保护协会视为危旧房。十月革命后,政府开始修复工作。1918年始修复大圆顶和西塔大门,20年代末30年代初陆续修缮其他部分;沿保留下来的白色石基座复原了门前台阶;内部在30年代中斯被修复,1956~1965年间中心教堂的壁画由艺术家仿16世纪原貌重新画过。1967~1969年,教堂圆顶表面的铁板由政府出资改为铜板,同时顶部十字架和镂花檐板重新镀金。这项工程繁复浩大,仅为覆盖几个圆顶就耗费一毫米厚的铜板约30吨。1980年正门和外部回廊得以复原。升天瓦西里大堂历史上只有很少时间使用过。它现在是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分馆,作为建筑文物供人参观。喀山大教堂

(俄罗斯)喀山大教堂(Kaзаннскийсоъор)为俄罗斯东正教堂,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大街。涅瓦河畔的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的闹市和精华所在,它跨过条条运河,笔直地伸延达45千米以上,海军部大厦、普希金大戏院、谢德林国立图书馆等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把涅瓦大街装扮得格外宏伟壮观。俄罗斯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在这里度过漫长的岁月、写下许多动人的诗篇。这座教堂是根据沃罗尼欣的设计于1801~1811年建成的,专为存放俄罗斯东正教的重要圣物——喀山上帝之母圣像而建造,并因此而得名。

大教堂正门两侧有造型严谨的古典式柱廊向外延伸,宏伟壮观,形成一个半圆形广场。广场的中心花园里有一个花岗石喷泉,两边是两位俄国统帅——1812年卫国战争的英雄库图佐夫和巴克莱·德·托利的纪念像。大教堂的整个风貌显示出帝国风格特征。建筑家在设计喀山大教堂时面临不少困难。根据东正教教规要求圣堂必须面向东方,因而必然造成教堂往往是侧面对着主要大街。建筑师把侧面设计得非常壮丽,使人一看到它,就感到它的感人可敬。这种处理方法极其大胆,富有特色。高大的圆顶居中耸立在一排排圆柱上空,70米高的圆顶与绵长的柱廊形成了强烈反差。大教堂正面的浮雕、北面柱廊上的雕刻、殿内装饰和油画均出自名家之手。

喀山大教堂的内部不大像一般的教堂,而更像一座宫殿。它明亮、轻快。以柱列分隔的长形主堂高大宽敞,中央穹顶辉煌华丽,仰视可见一幅圣母图,周边饰以圣经人物雕刻和水彩壁画。厅内方柱细长,在建造过程中甚至有人怀疑它们是否牢固。然而无论从艺术造形看,还是从技术规范看,沃罗尼欣的设计都是完美无缺的。大教堂在抗击拿破仑的战争年代,其宗教意义已退于次要地位。殿内存放过缴获的战旗和一些欧洲城市和城堡的钥匙。1813年,俄军统帅库图佐夫的灵柩被安葬在教堂北侧祭坛。1837年在教堂前广场上落成库图佐夫和巴克莱·德·托利统帅石雕。至此喀山大教堂成了1812~1814年卫国战争纪念馆。

1932年起喀山大教堂辟为国家宗教与无神论历史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说明宗教历史、宣传无神论为目的的博物馆。馆内收藏的展品涉及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宗教,多达17万件以上,其中有些反映人类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物和反映现代宗教信仰的崇拜对象的展品是迄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东方宗教”馆可以见到佛教和道教的陈列品,以及丰富的迷信用品。其中最有趣的要算俄国汉学家阿列克塞耶夫于1906~1907年间收集的中国民间年画,共3000幅!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国年画整套藏品之一。该博物馆所设图书馆是前苏联国内宗教史文献、无神论史类和宗教学研究著述藏书最多的图书馆,曾作为中心机构向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博物馆提供指导。前苏联政府为保护和修缮喀山大教堂这一建筑文物历年耗资巨大,因此,在1988年以后,全国范围内许多小教堂陆续开放使用时政府与教会之间曾就喀山大教堂的归属问题发生争议。因教会方面当时缺乏高级得力的神职人员和资金,因而在大批小教堂收复之后才最后接收这座教堂。

墨西哥大教堂

(墨西哥)墨西哥大教堂(La Catedralde Mexico)是墨西哥最大的和最主要的天主教堂,也是美洲屈指可数的著名教堂之一。位于墨西哥城索卡洛广场北侧。墨西哥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建于公元1325年,原称为特诺奇蒂特兰,是阿兹台克帝国的首都,和许多其他阿兹台克的古城一样,最早是以高原内陆湖泊中心的一个小岛为核心逐步扩展而成的,具有较高文明的印第安人阿兹台克族,在湖心小岛上建造起高大的金字塔,由小岛向四周伸展着宽阔的街区和长堤,连接邻近的小岛和湖滨平原。大教堂始建于1573年,1823年以后才正式完工,历时250年,堪称美洲建筑历史之最。这是一座由玄武岩和灰色沙质石料砌成的巨大建筑物,石墙很厚,并用粗的铁链加固,以达到增加抗震强度的目的。教堂呈传统的拉丁十字形布局,有一个中殿和两个侧殿。中殿为纵向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55米。中殿纵深处的大祭坛有典型的文艺复兴式圆形拱顶覆盖。拱顶上有许多装饰华丽的拱架及各种浮雕绘画等。与中殿成十字形交叉的侧殿中,设有许多小祭坛和7个小教堂。其中一些小教堂都是后来各个不同艺术派别的艺术家们不断加工和改建的。皇家祭坛(或称皇家小教堂)是整个教堂中最漂亮的建筑。1718年动工,1837年峻工。由于它是仿照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的皇家祭坛修建的,故名。祭坛装饰极端讲究,为丘里格拉建筑艺术中的珍品。祭坛顶部的穹窿,镶嵌着各种金银珠宝和高贵华丽的雕饰,半圆形壁龛上布置了精致复杂的精美雕塑,还有20幅宗教绘画,全是墨西哥著名的画家何塞·罗德里格斯·华雷斯的杰作。这个祭坛主要为朝拜圣母的教徒而设。祭坛上有一尊非常漂亮的用象牙雕塑的基督受难像,纯银十字架,抛光蹭亮。小教堂内还安放着殖民时期一些西班牙总督的遗骨。侧殿中的天使小教堂是镀金木质结构的巴洛克式建筑。有各种各样的彩灯及白银装饰物。支撑层顶的圆柱是用长条凹凸直线装饰柱身的所谓陶立克式立柱。教堂中的赦免坛是信徒们光顾最多的场所。许多人虔诚地祈求洗净罪过,以待死后进入天堂。赦免坛也是金漆木雕的艺术杰作,有两幅画非常名贵。一幅是装在纯银镜框中的《神圣家族》;另一幅是意大利著名绘画与雕刻家曼特格拉(1431~1506年)创作的名画《圣塞瓦斯蒂安画像》。

教堂的正面揉合了多种不同建筑艺术风格,灰色的墙面映在白色的大理石上,给人一种和谐与庄重的感觉。中央正面是一组漂亮的雕刻,为墨西哥卓越的建筑大师、新古典主义派的艺术家曼努埃尔·托尔萨所作。作品反映了天主教的理想道德一信心、希望和仁慈。正面墙上还有几组大型的浅浮雕,表现圣母升天、圣彼德受钥匙等情景。高耸的一对塔楼是新古典派建筑,塔高67米,内置最大的钟,称瓜达卢佩圣马利亚钟。此钟1792年铸成。底部直径3米,高5米,约12吨重。钟声敲响,10千米外都可听见。两座塔楼的顶部,各有一个巨型的石制十字架。在教堂正门的外围有一道13米长、7米高的铁栅栏。据说此乃金、银、铜的合金制品。是当时的墨西哥总督从澳门的一个葡萄牙商人手中弄来的中国产品。与教堂正面并排耸立的教堂礼拜堂正门,也是珍贵的巴洛克式建筑,墙壁上布满了细腻豪华的雕塑,壁柱上也有姿态生动的雕像和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

佛罗伦萨大教堂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为意大利著名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瑰宝。佛罗伦萨大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型制很有独创性,虽然大体还是拉丁十字式的,但突破了教会的禁制,把东部歌坛设计成近似集中式的,预计用穹顶。15世纪初,布鲁内列斯基着手设计穹顶。布鲁内列斯基出身于手工业工匠,钻研了当时先进的科学特别是机械学,精通机械、铸工,在透视学和数学等方面都有过建树,在雕刻和工艺美术上有很深的造诣。经过刻苦努力,他掌握了古罗马、拜占庭和哥特式的建筑结构。为了设计穹顶,他在罗马逗留几年,潜心钻研古代的拱券技术,测绘古代遗迹。回到佛罗伦萨后,作了穹顶和脚手架的模型,制定了详细的结构和施工方案。1420年,在佛罗伦萨政府召集的有法国、英国、西班牙和日耳曼建筑师参加的会议上,他获得了这项工程的委任。同年动工兴建,1431年完成了穹顶,接着建造顶上的采光亭。1470年采光亭完工,但布鲁内列斯基前此于1446年去世了。

教堂的八角形穹顶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之一,内径为43米,高30多米,在其正中央有希腊式圆柱的尖顶塔亭,连亭总计高达107米。巨大的穹顶依托在交错复杂的构架上,下半部分由石块构筑,上半部分用砖砌成。为突出穹顶,设计者特意在穹顶之下修建一个12米高的鼓座。为减少穹顶的侧推动,构架穹面分为内外两层,中间呈空心状。大教堂建筑的精致程度和技术水平超过古罗马和拜占庭建筑,其穹顶被公认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的第一个作品,体现了奋力进取的精神。

佛罗伦萨大教堂不仅以其建筑闻名,而且也是一座藏有许多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珍品的博物馆。收藏的珍品中有意大利雕刻家道纳太罗的作品《先知者》雕像,这是道纳太罗于1423~1425年在大教堂的钟楼凹龛上雕刻的大理石像。先知的头光秃着,虽其貌不扬却极富智慧,他略微低头,似乎在向观众述说。大理石浮雕《唱歌的天使》是意大利雕刻家戴拉·罗比亚的作品,这是他于1453年在大教堂内唱诗席上雕刻的。几位天使身着大众服装,既无神圣光环又无背部翅膀。前面两位天使摊开赞美诗,互相搭肩正齐声高唱赞歌,其态度庄重但气氛亲切。意大利雕刻家狄·盘果约1420年在大教堂侧门上雕刻了《圣母升天图》。大教堂内陈列着各种绘画,其中有一幅1465年画的但丁像。许多画家在此学习人体的透视画法和各种姿势,其中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伯鲁涅列斯基、但丁、马基雅弗利、伽里略等一代历史巨人。这些绘画被称为人体的百科全书。大教堂旁有一座巍峨的大钟楼,由各色大理石砌成,颇为壮观。登上钟楼,可饱览佛罗伦萨市区风光。

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

(俄罗斯)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Троице- Сертиевалавра)为俄罗斯最著名的大教堂之一,坐落在莫斯科东北71千米的谢尔盖耶夫市(扎戈尔斯克市)。创建人是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他是一位杰出的宗教活动家。1337年在荒郊丛林中建立一座圣三一小教堂和小道房,后凡来此修身的人都自造道房自辟膳食用地,逐渐发展成富有的大修道院。它曾拥有大片土地,存贮大批粮草、武器、弹药,成为大封建庄园。也为莫斯科北方的防御重镇。1608~1609年抵御了波兰军队连续16个月的围困;本世纪初瑞典武装干涉期间反击也相当出色。修道院建筑原为木结构,后遭受蒙古军焚烧。1540~1550年改成石墙,高5米。17世纪初石墙被增高到8~15米。

大教堂是俄罗斯古典建筑群的代表,它拥有不同世纪不同形式的许多教堂,包括圣三一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及塔楼、圣母升天教堂、斋房、十一座塔楼、慈善医院等。

其中圣三一教堂最为著名,建于1423~1442年,为俄国早期白石建筑艺术的典范。圣三一教堂内有修道院创建人谢尔盖的陵墓,著名画家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三圣图》(后迁移)和吉奥尼西亚所绘的圣绚;建于1682~1692年的富丽堂皇的白石砖砌斋房大厅,长70米,宽15米,是举行隆重集会的地方;1741~1769年修建的五层钟楼,高达87米,内有挂钟42口。教堂内外高墙如嶂,塔楼林立,殿堂巍峨,气象壮丽。

1742年开办宗教学校;1744年获大教堂称号,直属俄罗斯正教会主教公会管辖;1814年莫斯科神学院迁此。每逢复活节、圣诞节等重大宗教节日,教会的高级僧侣都在此主持隆重的圣事。1920年修道院被列为国家历史博物馆保护区。馆中保存有12~19世纪的应用工艺品,18世纪的俄罗斯绘画,还藏有许多民间艺术品,如木、石、骨雕、壁画、纸彩画和俄罗斯刺绣等。1988年以后,大教堂恢复了正常的宗教职能。

与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关系密切的还有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教堂。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教堂是俄罗斯著名古战场库利科沃战场上的教堂。在今图位州地区,莫斯科以南,顿河与涅普里亚德瓦河之间的辽阔原野上。这是有5个绿色圆顶的白石教堂。19世纪中叶,为纪念6个世纪前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战胜金帐汗国大军而建。相传德米特里出发前曾来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拜见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求得精神支持与护佑。按照古老的风俗,在竖立民族英雄德米特里纪念碑的同时,修建了纪念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的教堂。

比萨大教堂

(意大利)比萨大教堂(Pisa Cathedral)是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谨主持设计。教堂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长95米,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纵深的中堂与宽阔的耳堂相交处为一椭圆形拱顶所覆盖,中堂用轻巧的列柱支撑着木架结构屋顶。大教堂正立面高约32米,底层入口处有三扇大铜门,上有描写圣母和耶稣生平事迹的各种雕像。大门上方是几层连列券柱廊,以带细长圆柱的精美拱圈为标准逐层堆叠为长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布满整个正面。教堂外墙是用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砌成,色彩鲜明,具有独特的效果。教堂前约60米处是一座洗礼堂,洗礼堂为圆形,直径为39米,总高54米,圆顶上立有33米高的施洗约翰铜像。洗礼堂内有雕刻家尼古拉皮沙诺创作的雕塑《诞生》,其主题是耶稣降生时的情景。画面中圣母玛利亚侧卧其间,下面的羊群,示意耶稣降生是来救赎民众——迷途的羔羊的。

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位于比萨主教堂圣坛东南20余米处。1174年开始建造,是作为主教堂钟楼而设计的。原设计为8层,高56米。但由于设计者忽略了地质情况,结果塔在砌到第三层时,开始出现倾斜现象,虽采取了补救措施,如加大基础,分散重力,增大张力,但仍无济于事。1350年塔建好时,塔顶已与地面垂线偏离21米,因而以斜塔闻名于世。1590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俐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不同重量的物体,落地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定律。从此,比萨斜塔闻名全球,成为比萨城的象征,也是比萨人的骄傲与光荣。斜塔用大理石建造,圆形建筑,直径16米,重142万吨。全塔仍为8层,从底层到顶层分布数量不同的圆柱,并有213个拱门位于塔的各处。塔顶为钟亭。由螺旋楼梯可从底层直上塔顶。本世纪以来塔身倾斜加重,至今已经偏离垂线52米,为此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意大利政府也于1972年向世界各国建筑学家征求保护方案,收集到900多个方案。1978年成立了抢救比萨斜塔委员会,决定固塔工程采用“控制性沉降”的方案,使塔基地下土层受控沉降,将塔身恢复到一个安全的斜度。按照工程计划,首先在塔基北部地面分批安放670吨铅锭,以制止塔身继续向南倾斜,到1993年已经放置了140吨铅锭。经技术委员会现场测量,加荷措施已初见成效,塔身奇迹般地挺直了几毫米,已恢复到两年前的斜度,塔体关键部位负荷不断加剧的情况也有所改观。这座摇摇欲倾的斜塔与比萨大教堂相映生辉,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各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