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623300000004

第4章

“嫱”非王昭君之名

王昭君名嫱,千百年来人们似无异议。具有权威性的新版《辞海》在“王昭君”条赫然写着:“名嫱,字昭君。”同样,新版《辞源》也在“王嫱”条明确记载:“汉元帝宫人王昭君名。”然而,昭君名嫱,实有问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宋代人吴曾。他在《能改斋漫录》卷五“嫱者禁中妇官”条指出:“应劭注元帝诏曰:‘王嫱,王氏女,字昭君。’予以为非是。盖昭君不名嫱,嫱乃禁中妇官耳。”

王昭君像

今考《汉书·外戚传》,在汉代,宫女是有着严格的等级的。如最高的叫昭仪,次之叫倢伃。在昭君出塞的汉元帝时,汉宫内女官分为十四等,但其中并没有“嫱”这一名称。因此,“嫱”人为宫女的一种称谓,不一定如吴曾所说就是指女官,同“姬”一样,可能仅是一种泛称,而且地位较低。汉代习惯上称宫女入宫后的官名,不再称其本名。所以,一般嫔妃及宫女的本名多不可考。如汉高祖的宠妃戚夫人,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汉武帝的宠妃赵倢伃,汉元帝的宠妃傅昭仪,汉平帝的母亲卫姬等,皆仅存其姓而不知其名。上述这些地位较高的女官尚且不知其名,何况一直待在后宫、未得天子宠幸的一般宫女王昭君呢?

对于“嫱”不是昭君之名,这里还可作些补充。经统计,《汉书》中提到昭君共九处。其中两处称“王嫱”,这同《汉书》中称薄姬、丁姬、卫姬一样,并不是名。值得注意的是,其余七处称王昭君,都是在昭君入匈奴之后。因为入匈奴后的昭君,已不是汉朝宫内的宫女了,再以汉宫中的称谓叫“嫱”,显然是不妥的。所以,班固皆改称“昭君”。这也反映了班固作为一个史学家的谨严。反过来,如果王嫱为昭君之名,即使入匈奴后,也同称昭君一样,何妨再称?从班固的笔法上,也可见“嫱”不一定是昭君之名。

汉晋之际单名多

史学家告诉我们:名的出现与字的产生几乎是同步的。字无名不立,名无字不行。故我们至今仍称人名为“名字”。但命名容易创字难。那时的一个字也许就是一幅画(即我们所说的象形文),所以商周时期的人名多为单名。先秦时期字已增多,但取名形式亦是如此,只是不少人在姓名之外又加了一个“字(号)”。如孔丘,字仲尼;孟轲,字子舆等。秦汉间,许多人喜欢在名字间用美词或助语,使二字名逐渐增多,如车千秋、李延年、萧望之、范胜之。

汉晋之间,人多单名,如“刘邦”、“吕雉”、“刘彻”、“刘秀”等。这一历史现象,久已有人注意。对其原因,往往解释为王莽“令中国不得有两名”。说是西汉末年王莽辅政,曲解《周礼》中“讥二名”之意(原意为一个人有两个名字),大禁二字名,形成了人们对二字名的鄙视观念,使得现存的《后汉书》和《三国志》中的人名,90%是单名,少数二字名者,不是艺人就是沿用的乳名。这种解释不妥,因为在王莽当政之前单名早已普遍存在。

据有关学者研究,“讥二名”之说由来已久,如春秋就有:“讥二名,二名非礼也。”就是说双名是不符合礼制的。东汉人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诂》对此做了进一步说明:“其为难讳也,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可见单名出现的原因是为了让别人容易避讳。避讳起于西周时期,即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帝王、圣贤以及尊长的名字,更不能与他们同名。起初只避死人的名,所以双名者在西周以至春秋大有人在,如晋文公重耳,齐桓公小白等。进入秦汉,特别是汉代,为了维护全国的统一,巩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避讳成为封建统治者确保唯我独尊的重要工具。避讳的范围扩大,不止避死者的名。单名容易使人避讳,为了维护尊严,上至帝王、文臣、武将,下至地主、商人乃至普通百姓,单名大量出现。汉宣帝还自改双名“病已”为“询”。西晋“八王之乱”后,少数民族纷入中原,才逐渐冲破避讳制度,复名又多起来。

给李白取名的故事

李白

相传,李白至6岁时,他的父亲还想不出一个合意的名字,开口不是阿娃,就是阿弟。直到刚过6岁这一年的春天,李白跟父母到野外踏青。三人来到风景佳处,看到山青、石奇、林翠、花艳,李父随口吟出:“春风送暖蓓蕾开,迎新绽金它先来。”李母听了接着吟:“火烧杏林红霞落。”由于第四句未能接上,李白根据眼前的景物,指着路边盛开的李树说:

“李花怒放一树白。”这样一凑竟成一首《春日绝句》。李父再三吟哦,深感儿子的诗句清雅自然,意境超过前三句。而且头一字是本家的姓,末后一字堪称画龙点睛。这个“白”字,既体现李花洁白如雪,又预兆李子丰收,在李母的赞同下,便给儿子取名“李白”。

古人署名小话

汉以前,古人的作品一般是不署名的,自汉朝起,署名之风渐兴,且越署越繁。蔡邕的《蔡中郎集》,署名是“江左中郎将蔡邕伯喈撰”;曹植的《曹子建集》,署名是“魏陈思王曹植”;唐朝徐坚等人奉旨编撰类书《初学记》,由徐坚领衔,他的署名是:“光禄大夫行右散骑常侍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东海郡开国公徐坚”,长达27个字!看了这类署名,你不仅知道书的作者是谁,连同他的履历也基本了然。

古人署名,除了真实姓名外,有的按字号,如李白字太白,署李太白;白居易字乐天,署白乐天。有的按籍贯,如柳宗元河东人,署柳河东;韩愈昌黎人,署韩昌黎。有的按官爵,如嵇康任过中散大夫,署嵇中散;柳宗元任过柳州刺史,署柳柳州;贾谊任过长沙王太傅,署贾长沙、贾太傅。有的按谥号,如李纲谥号忠定,署李忠定公;王守仁谥号文成,署王文成公。此外古人常常署自取或别人取的室名斋号,如抱经堂、知不足斋。

历代名、字、号的特征

人名,从本质上说,只不过是一种“明”人的符号,一种区别你我及其谁的标识。在人类感到“必也正名乎”的初期阶段,也只是使用公名,如炎、黄、尧、舜,一个氏族的部落名称,就是这全部落的人名。直到原始公有制解体,“我”的地位从“我们”中脱颖而出,宣告独立,这才有了私名。那时间大约是中国的夏朝。

商代的取名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①以天干命名。如盘庚、小辛等,此命名法是殷帝王的专利。②以地支命名。甲骨文中的贞卜人物有名“午”、“卯”的。③以地名作人名。商殷远祖帝喾兴于高辛(地名),故名“高辛”。④因事而名。商汤名履,《帝王世纪》云:“主癸之妃回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故名履。”⑤以德为名。此命名法对周代的谥号产生过重大影响,如追谥商帝辛为纣,纣者“残义损善”也。

出现字、号是周代之事。周人以避讳来敬事神灵。呼名唐突不敬,因此立字以尊名,字、号专供人称呼。呼字表示客气尊重,又立号以尊字,把号呼得格外响亮便表示对人特别客气,特别尊重。“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周礼》)。古人命名用以自称,表示谦谨,命字是用来给朋友呼唤的,表示客气。名除自称外,神圣不可侵犯,凡尊亲、君上、圣人之名都要讳言。字是由名孳乳而来,是用以表德的,不用讳言。对晚辈及地位卑贱的人只称名不称字,谦称自己时用名不用字,尊称别人时用字不用名,这大概是“字以表德”的缘故。所谓号,有人号和自号之分。人号是别人给取的,有爵号、官号、谥号、绰号之分。文人矜奇喜异,兴致所至,往往根据自己的情况立号,这就是自号。一个人可以有几个自号,宋代以后,一个人甚至拥有数十个自号,通过这些自号,可观其人生之志趣、寄托、业绩、癖好、居室、收藏、形貌、性格、经历等等。

春秋时期,取名有所谓五种方法和六项条规。

五种方法:名有信,指据人的出生与某事相连取名,并且该事真实可靠。如唐叔虞出生时,手里有纹似“虞”字,因而命名为虞。名有义,指以德命名为义。如武王名发,是因为文王见武王出生,以为武王必发兵诛暴,故命名为发。名有像,指据其人与某物相类取名。如孔子,头像尼丘,故名丘。名有假,指取名凭借外物。如孔子的儿子伯鱼出生时,有人送鱼,故取名鲤。名有类,指儿子与父亲相像,视父亲当时的观感觉得类不类或肖不肖而命名。如桓公的太子与他同生日,故命名曰同。

六项条规:①国君之子,不用本国名作人名。春秋时,晋侯周、卫侯郑、陈侯吴、卫侯晋皆以他国为名。②不以官为名。僖侯原名司徒,因用了官名,后改名为中军。③不以山川为名。统治者若用山川名,则另为山川改名。④不以隐疾为名。隐痛疾患为不吉利,不能用于人名。⑤不以畜牲为名。若以猪为人名,祭祀时则废猪;若以羊为人名,则祭祀时废羊。⑥不以器帛为名。器帛是礼的见证物,若用器帛作人名,则废礼。

春秋时期命名还有这样的特点,常常在姓和名之间加助词之、施、不等。如孟施舍,姓孟名舍,施为助词。

周秦命字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同义互训。如颜回字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渊水也。”二是反义相对。楚公子黑肱,字子皙,“皙,人色白也”。黑与白相对。三是连义推想。秦百里字视明,视者,察也,由此推想到明瞭。四是联义实指。楚公子启字子闾,闾是里门,名启字闾,取启门之义,由启而指常开的实物里门。五是辨物充类。宋公子段字子石,段读为碬,为磨刀石,属石类。六是伯仲排行,楚国的成大心字孙伯。七是干支五行,楚公子午字子庚。

汉代王莽禁二名,以单名为荣,以二名为耻。王莽禁二名影响深远,取单名的习惯延续了300年,以致魏晋以后单名仍较二名为多。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单名人物占绝大多数。汉代命字方法有其特色。一是用尊老排行来命字。周秦时已开始用伯、仲命字,但汉代命字使用排行字、尊词、敬辞,并使字变为二言。如司马相如,字长卿,长是排行,卿是敬辞;杜诗字君公,君、公都是尊老字;杨荣字子孙,子、孙均为谦逊之辞。汉代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排行字,如元、长、次、幼、稚、少等。二是用美辞来命字。这些美辞主要有表尊老的、表称谓的、表身份的、表形容的、表德性的、表行为的、表赞叹的,等等。

魏晋六朝时,二言之名喜用“之”字,世代相袭。如王羲之有子玄之、凝之、微之、操之、献之,而微之又有子桢之,献之有子静之。其原因:一是“之”是道教组织中用于名字的暗记。二是南北朝的避讳,对一些时尚的字可以通融,或故意不避,这是避讳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因此王羲之一家,不以“之”避家讳。魏晋六朝命名时还喜用“阿”字。在这之前,也有用“阿”于名的,《汉高祖本纪》称老大母为阿妇,《三国志》中鲁肃称吕蒙为阿蒙,曹操的小名叫阿瞒。但此风在魏晋六朝是一种时尚,称“阿”以表亲爱。晋代命字,常在名后加辞。元恭字显恭,“显恭”字和名相同,“显”为加辞。

到六朝又出现了名和字完全相同的情形,如庚仲容字仲容,田承嗣字承嗣。此风唐代尤甚,如崔载字载,孟浩然字浩然等。这种风尚,唐以后仍有延续,如宋代杨砺字砺,今人张振武字振武。除了名和字相同外,唐代取名命字还有三个特点:一是喜用排行称呼,如白居易为白二十二舍人,张曙为张十一功营,还有徐十一娘、吕三娘等。二是一言之字的复古。一言之字在周秦至汉初出现颇多,西汉中叶渐衰,至唐代复兴,可能和唐中叶儒学复古运动有关。三是唐代命字出现了又一批新兴的称谓美词和助字。称谓美词如已、予(吾、我)、臣、友、汝等。用于命字的助词是可、以、如、若、斯、也、哉等。如毛奇龄字大可,郑党民字以道。

五代多以“彦”命名,此风波及宋初。有人作过统计,自唐末五代至宋初,以“彦”入名的大小人物见于史册的约145人。“彦”本美名,用“彦”命名,可能与当时的战乱和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有关。

宋代取名命字定号常用尊老字,如老、叟、父、翁等。以“老”命名定字的,如胡唐老、李寿朋字延老,以“叟”命名、字、号的,如陈敬叟、诸葛说字宁叟、朱昂号退叟,以“翁”命名、号的,如王次翁、欧阳修号醉翁等。宋代命字还常常以名省形,叶湜字子是,是为“湜”的省形;秦桧字会子。这种方法可以上溯周秦,孔子的儿子鲤,字伯鱼;元明清三代仍有以名省形命字的,如元代李巘字献之,明代何汝霖字雨人,清代黄淼字水心。

辽金元时人名多用奴、哥字。“奴”字的初始义为罪人、贱役,世称社会低下的人为“哥”。多用哥、奴字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所致,一是辽、金、元以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文化程度浅薄,汉化的人名粗俗不堪,有名猪粪、狗狗、七斤,比较起来,以哥、奴命名要文气多了。二是哥、奴在汉人中作乳名用以示溺爱,如刘裕小名寄奴,欧阳修有子名僧哥。金人多加汉名。金人通晓汉文,能用汉文命名。本名用于内部交往称呼,汉名则用于诏、令、章、奏,并沿袭汉人避讳习惯。元代汉人多作蒙古名。金和元的统治者入主中原后有所不同,金统治者女真族接受汉化,从帝王至庶族都有汉名,而蒙古族不通汉文,并有用夷变夏的野心,对汉人常以赐蒙古名示宠,故汉人颇多模仿蒙古名的。如汉人张荣造舟济师,太祖赐蒙古名兀速赤,崔彧宏州人,而小名仿蒙古人叫拜帖木耳。

明代由汉人朱元璋建立,取名多承汉族习俗。清代由女真族努尔哈赤建立,命名习俗继金代。明清两代在取名上有两个特征不可忽视。一是明清时取号风气大盛。号产生于春秋,春秋至汉代基本上是用“伯、仲、子、父”命号;唐宋命号风气渐兴,取号多用“居士”;元代命号多用“道人”;明清命号风气大盛,并出现了一些怪号,如落落庵、咄咄翁、小小园、惺惺叟、好色斋、辟仙之不欲升天者、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西北之西北老人等。文字最长的号如“万里行脚僧,小浮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二是清代考据风对人名的影响。考据学对人名的影响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消极的影响表现在人名用字上出现了一些冷僻字,取名单重视文字手段和技巧的运用;积极的影响表现在考据学家以人名为训诂材料,通过考证,写出了一些人名研究的专著,如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俞樾《春秋名字解诂补义》、胡元玉《驳春秋名字解诂》,等等。

古人名与字连带关系

古人有姓有名,此外还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与字的连带关系构成,乔继堂《中国人生礼俗大全》一书认为有以下11种:

同义互训诸葛亮字孔明,屈原名平字原;亮与明,平与原,都是同义词,可以互相注释。

反义相对韩愈字退之,黄损字益之,俞与退,损与益,都是反义词。

连义推想关羽字云长,是由羽毛而推想到云的。赵家驹字千里,驹与千里也是连义推想。

连义指实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由云的联想而指出云中的实物龙。

辨物统类如范泰衡字宗山,蔡琬字季玉,周鼎字伯器,泰衡为山类,琬为玉类,鼎为器类。

原名加辞如杜牧字牧之。

干支五行郑石癸字甲父,秦白丙字乙,纯属天干相合。楚公子午字子庚,郑印癸字子酉,天干地支相配。

形体离合如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姚椿字春木。

形体增省如秦桧字会之,顾媚字眉生。

成语贯串有的照抄成语,如魏哲字知人,本“知人则哲”;钱谦益字受之,本“谦受益”;有的照抄诗文;有的则着意发挥,或增多,或延伸。

表白思慕如顾祖禹字景龙,雷渊字希颜,名直取仰慕者之名(祖禹、渊),字作注释,并提示姓氏(范、颜)。

宗教对人名的影响

佛教于汉代开始传入我国,魏、晋、唐、宋时盛行。这期间,人名中佛教用语很常见,如六朝时文学家王僧虔、王僧佑,均用“僧”命名。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摩诘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的大居士,传有《维摩诘所说经》,王维以“维”为名,以“摩诘”为字。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梵语中的大量词语为汉语所吸收,也渗透到人名中来。如佛、菩萨、罗汉、塔、金刚、如来、慈悲、刹那、袈裟、僧、伽蓝等等。辽时道宗皇后姓萧,小名观音;北周时宇文护的哥哥宇文导,小名菩萨;杨津字罗汉。

受佛教的影响,文人的别号也常用“居士”。“居士”为梵文“家主”的音译,在佛教用语中,“家主”是指在家佛教徒中受过规诫教育的人。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司空图号“耐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东汉张道陵创“五斗米道”,道教徒尊称张为天师,因而“五斗米道”又叫“天师道”。道教以老子为教祖,魏晋六朝时,道教组织曾在二言之名中用上“之”字作为暗号。道教盛行于南北朝,唐宋时佛教的传入,使道教成为余响。到元代时道教又受到尊崇,文人中又风行以“道人”为号,如冯子振以“怪怪道人”为号;乔吉以“惺惺道人”为号;任仁发以“月山道人”为号;黄公望以“大痴道人”为号;吴镇以“梅花道人”为号。

明代西方天主教传入。首先是在明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人利玛窦开始在中国传教,以后许多传教士的关于天主教的译著大量问世,同时带来了西方科学文化,如天文、历算、水利、测量、数学等,同时也涌现出耶稣、天主、圣母、上帝、洗礼、哲学等词语。天主教传入后,相应地有一些具有西方色彩的人名问世,如乔治、玛丽、威廉等。但由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根深蒂固,西风东渐极为不易,该期宗教思想在人名上的印迹不深。

农民起义将领的诨名

农民起义将领大多出身贫苦,没有什么大名雅号,他们有诨名,一可添些英姿豪气,二可增进将士团结(绰号常是一种昵称),此外,还可使自己姓隐名消,减少家属亲友受官方迫害。他们爱称王称将,或随便加个名称,不求文华,只要形象生动。金末红袄军领袖杨安国,曾以贩卖鞍材为生,人称“杨鞍儿”,其妹杨妙真军中称“姑姑”。元末红巾军将领赵普胜,人称“双刀赵”;李二,人称“芝麻李”等等。这里着重谈一下明末农民起义将领的诨名。明代社会盛行相互取诨名,嘉靖年间学者何良俊写道:“丁丑年(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凡入翰林者皆有一诨名,如陈石亭唤做陈木匠,邝某唤做邝响马……”文人仕宦尚且如此戏谑,一般群众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明末义军将领普遍有诨名,大致归纳,可谓“六多”:一是称王多。造帝王的反,先得自立为王。李自成称闯王,张献忠称八大王,其他如十反王、乱世王、改世王、托天王、混天王、横天一字王、扫地王、左金王、整齐王、太平王等。

二带“天”字多。既然对皇帝所谓“天子”敢造反,也敢对天大不敬,于是有爬天王、镇天王、撞天王、摇天动、闯踏天等。

三名老虎多。起义之初的崇祯元年(戊辰)、二年(己巳)都非虎年,但虎乃百兽之王,以虎壮威,争相号此,故有黄虎、王老虎、马老虎、闯王虎、自来虎、新来虎、东山虎、掠地虎、掠山虎、抓地虎、双翅虎等。

四用动物为号多。如一条龙、九条龙、混江龙、邢红狼、小红狼、独行狼、混天猴、上天猴及金翅鹏、蝎子块等。

五以形象动听多。以星神或某种器物自比,或以俚语形容,听其号,略知其人。如过天星、九梁星、显道神、黑煞神、八金刚、可天飞、混天飞、活地草、不沾泥、龙江水、一丈青、开山斧、管泰山、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紫金梁(王自用)、乡里人、瓦罐子、一斗谷、一条葱、一堵墙、一杆枪等。

六效以往名人名将称号多。他们不受封建正统观念束缚,只要善战,就慕名而比,既有称小秦王(李世民即帝位前称秦王)、李靖王、杨六郎的,又有称曹操(罗汝才)和混十万、整十万(明初大将常遇春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的。

取“绰号”漫话

绰号也叫混号,也有叫诨号的(其实诨号是绰号的一部分)。“绰”的意义为“多余”,似乎为名、字、号之外多余的东西。混号之“混”,意义为掺和夹杂,似乎为名、字、号之外掺和各种因素而产生的。事实正是这样,绰号是由他人凭其对某人的印象特征所加,它掺和了某人形貌、性格、语言、动作诸方面的特征。绰号可以反映纯粹的认识印象,既可以反映满意的认识印象,还可以反映不满意的认识印象。诨号之“诨”,义为弄言,仅指运用谐谑嘲弄的技巧所创作出来的绰号,实为绰号一类。

绰号具有极强的表意性,可以增强人们对各类人物的记忆,是名、字、号之外的补充。

据考证,绰号在春秋时已有端绪,那时已有称字称号的时尚。另有两支,一支为美号,在名字中间加上子、父、伯、仲的美称,如孔丘字仲尼,可不称名字,直称“仲子”;一支为印象号,在名字之外加上印象标帜,如舅犯(舅为亲属)、东里(住地)子产、行人(官职)子羽、屠(职业)举。后来司马迁著《史记》,故称“史迁”,又因他受过宫刑,又称“腐迁”。印象号的发展,便形成了绰号。绰号常用于个体,常见类型有:

以状貌取《后汉书》谓贾逵为贾长头。

以德性取《唐书》谓李义府以柔害物,得诨号“笑中刀”和“人猫”。

以威望取范仲淹守西夏,贼曰:“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范雍)老子可欺也。”故称范仲淹为“小范老子”。

以声价取宋代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都为宋代散文大家,时称“洵老苏”、“轼大苏”、“辙小苏”。

以命运取宋代杨畏,进于元年,显于元祐,迁于绍圣,时人称“杨三变”。

以财产取《唐书》载:“卢从愿为刑部尚书,盛殖良田,帝曰为‘多田翁’。”

以职业取湖州平民许六,以卖饼为业,人称“许糖饼”。

以技能取魏文帝所欲美人薛灵芸,妙于针功,宫中称“针神”。

以学识取梁时刘琼有文才,特别熟悉晋代故事,时人称“皮里晋书”。

以艺术取北齐后主作无愁之曲,自弹自唱,和者以百数,民间称“无愁天子”。

以武勇取吕布膂力过人,善弓马,人称“飞将”。

以举止取《北窗琐言》载:“方干谒王龟大夫,一见即两拜,王答之,未起间,干又一拜,时人称为方三拜。”

以行为取宋神宗时王珪为相,十六年不建一策,上殿进呈时曰“取圣旨”,上可否曰“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时人谓之“三旨相公”。

以气味取梅洵好薰香,窦宾不事修洁,时人谓之“梅香”、“窦臭”。

以谈吐取《唐书》载,窦巩平时与人讲话出言不利索,时人称之“嗫嚅翁”。

以著作取初唐杨炯好用古人姓名,时人谓之“点鬼簿”;宋祁为《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人因称“红杏尚书”。

以服御取闽王王审知,状貌雄伟,常乘白马,军中称“白马三郎”。

以身份取宋文帝以慧琳道人善谈论,常与他议论朝廷大事,慧琳为僧人,穿黑袈裟,时人称之“黑衣宰相”。

以嗜癖取蔡邕饮酒多至一石,常醉卧于路,人称“卧龙”。唐玄宗妃江采萍生性爱梅,玄宗称她为“梅妃”。

以谐谑取学士王平甫,盛夏常大汗浃衣,因“汗淋”与“翰林”音同,人们就戏称他为“汗淋学士”。

此外群体也可取绰号。常见类型有:

用于小圈子内的某一伙人宋末丁大全、陈大方、胡大昌 同除谏官,因三人名都有“大”字,“大”缺一点不成“犬”,可以说是不敢吠的犬,时人讥为“三不吠犬”。

用于大圈子内的某一伙人东汉张角发动起义,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其众皆头扎黄巾,当朝称之为“黄巾贼”。

地方性的绰号明代称四川人为川老鼠,形容其会钻营。元代江西人在朝廷做官,多以腊鸡相送,因被讥为腊鸡。近代称湖南人为骡子,象征其性格坚韧而带点傻劲。

民族性的绰号明末荷兰人初来中国,当时称红毛番,后来用红毛番指称一切白种人。因外国人来自海洋,又称洋人。山东、河北一带又称洋人为毛子、皮货商,把毛子作为羊的隐语,洋和羊同音。

行业绰号旧时茶楼的伙计被称为“茶博士”,私娼被称为“半开门”。

性格、行为绰号圆滑的人被称为“水晶球”;跟母亲出嫁的孩子为“拖油瓶”。

古今作家诨名撷趣

古今不少作家都有诨名。有的以文章质量而得名,有的以写作速度而得名,有的以为文习惯而得名,有的以文有警句而得名。这些诨名都是他人送的。笔者将这些诨名略加编排,稍加注释,以供读者增加对古今一些作家的了解。

青钱学士唐张鷟(生卒年不详),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省深县)人。高宗调露初进士,终司门员外郎。他才思敏捷,下笔即成,文字通俗,颇为流行。员外郎员半千对人说:“张子之文,如青钱万选万中,未闻退时。”

时人重之,目为“青钱学士”。见《唐书·张鷟传》。唐刘肃《大唐新语》作“青钱学士”。

燕许大手笔唐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武后垂拱时中制科,玄宗时为中书令,封燕国公。为文力矫浮靡风气,讲实用,重风骨。张同时人苏颋(670—727),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开元间居相位,工文。当时朝廷文诰,多出他们二人之手,时人把张说、苏颋并称为“燕许大手笔”。见清陈鸿墀《全唐文纪事》。

盛唐翘楚唐吴筠(生卒年不详),字贞节,华阴人。美文辞,性高鲠。隐居南阳,天宝初召至京,筠请隶道士籍入嵩山。《新唐书》本传称其“词理宏通,文采焕发,每制一篇,人皆传写”。明胡应麟在《诗薮·内篇》中誉之为“盛唐翘楚”。

文场之元帅唐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武后长安二年进士,玄宗时为相。

玄宗李隆基常对侍臣说,张九龄的文章,“有唐名公皆不如也”。又说:我终身向他学,不得一二,“此人真文场之元帅也”。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词伯唐苏源明(生卒年不详),初名预,武功(今属陕西)人。天宝进士,累官国子司业;肃宗时擢知制诰。工文辞。杜甫在《忆旧》诗中誉之“词伯”。

辞伯唐常衮(生卒年不详),京兆人。天宝进士,代宗时累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为官时,“非文词者皆摈不用”。

文采赡蔚,长于应用,誉重一时。唐钱起在《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一诗中誉之为“辞伯”。

醉圣唐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今甘肃省西部)。天宝初被召入京,供奉翰林。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云:“李白嗜酒,不拘小节,然沉酣中所撰文章,未尝错误,……时人号为‘醉圣’。”

文章李益唐李益(748—约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省武威)人。大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从军十年,运筹决胜,尤其所长。他很会写文章,“往往鞍马间为文”,“多抑扬激励悲离之作”(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时人称之为“文章李益”。详见唐赵璘《因话录》。

獭祭鱼唐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等职。他写文章也和写诗一样用典。宋吴坰《五总志》云:“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积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柳箧子唐柳灿(生卒年不详),字炤之。昭宗时擢翰林学士。迁左拾遗时,公卿朝野,记为牋奏,时誉日洽。因其文章奥深宏博,时人目为“柳箧子”。

大手笔五代前蜀冯涓(生卒年不详),字信之,东阳人。唐懿宗大中进士,寻隐商山;昭宗起为祠部郎中,王建据蜀,以为翰林学士。有文誉,所荐文章,迥超群品,诸儒称之为“大手笔”。见蜀何光远《鉴诫录》。

倚马才五代南汉钟允章(出卒年不详),番禺人。南汉时进士,累迁中书舍人。文思敏捷,诰敕碑记,操笔立就,文藻灿然,被时人誉为“倚马才”。见《五代史》本传。

下水船五代后梁裴庭裕(生卒年不详),字膺余,闻喜(今属山西)人。唐昭宗乾宁中在内廷。以文笔敏捷著称,梁太祖誉之为“下水船”。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纳被宋扬亿(974—1020),字大年,建州(今福建建瓯)人。淳化进士,任翰林学士与史馆修撰。因有文名,为太宗、真宗赏识。为文好用故事,每为文,使其子侄“检讨出处,用片纸录之,文成后掇拾,人谓之‘纳被’。”见清陈鸿墀《全唐文纪事》。

刘穷宋刘棠(生卒年不详),字君美,龙溪人。元祐进士,历枢密院编修。元祐中,著试《舜不穷其民论》,刘棠首选。其警句云:“桀纣以淫虐穷,幽以贪残穷,厉以监谤穷,战国以侵伐穷,秦皇以督责穷,汉武以奢侈穷,晋以刘石穷,隋以巡幸穷,明皇以隐户剩田穷,德宗以间架税屋穷。”苏轼见之,大加叹赏。以其不类时文,因以“刘穷”呼之。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名字折射出的文化精神

宗族观念姓氏本来是宗族的标志,是群体的号召,俗语有:“天下同姓的是一家”,“一笔写不出两个字来”。中国人名中有所谓“族名”。族名既是宗族集团内部的认同标志,也是外部交往时的识别表征,还是宗族结构秩序的形象体现。族名往往将辈分与名的形式联系起来,做出相应的规定,以此来体现人伦关系。最常见的族名构成方法是规定辈序用字,取名(双名)时或前或后,用相应的辈序字。

中国第一宗族孔氏家族就规定族名的前一字为辈序字,诸如昭、宪、庆、繁、祥、令、德、维,以此取名为昭焕、宪培、庆镕、繁灏、祥珂、令贻,七十七世的有德成、德懋、德邻,七十八世的有维益、维鄂。此外的方法是规定单名的偏旁,如《红楼梦》贾府就规定文、玉、草为辈序偏旁,文字辈的人有贾赦、贾政以及黛玉母亲贾敏,玉字辈的有宝玉、贾琏、贾环、贾珠等,草字辈的有贾兰、贾蓉、贾蔷等。另一种是规定单名用字的结构,以此区别辈序,如合二而一结构式的朋、炎、羽、林成一辈,合三而一结构式的鑫、森、淼、晶、焱为一辈。

此外,中国人的一些名字也从内容上体现着宗族观念,流露出承先、启后、敬宗、延族的理想和愿望。史书上常可见到这样的名字,诸如光祖、述祖、则祖、继祖、兴祖、绍祖、胤宗、继宗、敬宗、耀宗、孝宗、显宗、继先、绍先、耀先、孝先、嗣先、延先……不胜枚举。

伦理精神名字作为中国人在社会中的一种个人标志,往往浸透着浓厚的伦理精神。其中最突出的两个方面是以美德命名取字和取用钦慕先贤圣哲的名字。在中国,仁义、忠孝、谦恭、诚信、勤俭、贤良、方正等都是传统的美德,而“德”本身又是概括这些德行的“集大成者”,古今人物命名取字常用这些字眼。如曹孟德、刘玄德、朱德、李宗仁、李义山、张自忠、方孝孺、单雄信、于谦、丁恭、张俭、魏忠贤、张良等等。对妇女则进一步规定了专门的道德律条,这就是所谓“女德”,包括贞、淑、端、庄、娴、婉、静等等,因此女名便有冯婉贞、朱淑真、李静娴及端祥、丽庄、娴倩、玉端、贞秀、静之、淑仪等。此外人们也常常取用钦慕先贤圣哲的名字来表明自己的伦理态度和理想。这类名字的命名法多是双名组成一个动宾结构,后一字为所仰慕,追随的对象。

民间信仰命名折射的首先是民间对语言的信仰。

命名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民间命名时,往往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确定命中缺少金、木、水、火、土的哪一样,然后由名来补足。方法有三,一是直接在名字中点出所缺,并设法结构出使某一行发达、昌盛的意思,如缺木叫森或木森,缺土叫垚或闰土,缺木火的叫木火,缺金水的叫金水。另一种是选用有金木水火土偏旁的文字,如铎、榛、瀚、焯、垣等。再一种是五行与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天干的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的寅、卯、辰属木,巳、午、未属火,申、酉、戌属金,亥、子、丑属水,土则与辰、戌、丑、未相配,以于支代五行命名,诸如缺木火叫丙寅,缺木叫甲乙,等等。此外,有人还根据五行相生的原理,几代人依照相生的顺序分别取标志某一行的名。此外,命名还反映了一些其他俗信。广东曲江旧有借名、偷名的习俗。借名时取名用所借的那一家的姓,比如向张家借,便叫张。偷名则是打探到某家人丁兴旺,然后去偷一只饭碗、一双筷子,母亲抱小孩在门口迎接,偷名者呼名,小孩母亲代为应答,人们认为偷名后,小孩可以无灾无病。

性别观念男女名用字的不同反映了性别观念,以美德命名一格来说,男人多用标志社会普遍道德的字,女人则只用标志女德的字,这不仅表现了男女差别,也是男性中心社会的绝妙体现。以至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男名与女名。

汉字特点中国人名的结构方法丰富繁杂、精妙迭出,不能不说与汉字的特点密切相关;名与字、乃至与姓的巧妙关联也有赖于汉字的表现力。如族名大多规定辈序字,其中包括偏旁,而以偏旁排辈序就表现了汉字的结构特点,它使单名也能够复合二重意义——单名用字本身的意义、辈分。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六回里的一则笑话,对汉字取名命意的神通表现得可谓曲尽其妙:有一家姓王,弟兄八个,求人替起名字,并求替起绰号。所起名字,还要形象不离本姓。一日,有人替他起道:第一个王字头上加一点,名唤王主,绰号叫做“硬出头的王大”;第二个,王字身旁加一点,名唤王玉,绰号叫做“偷酒壶的王二”;第三个,就叫王三,绰号叫做“没良心的王三”;第四个名唤王丰,绰号叫做“扛铁枪的王四”;第五个,就叫王五,绰号叫做“硬拐弯的王五”;第六个名唤王壬,绰号叫做“歪脑袋的王六”;第七个名唤王毛,绰号叫做“拖尾巴的王七”;第八个名唤王全……这个全字本归入部,并非人字,所以王全的绰号叫做“不成人的王八”。

这里,不仅弟兄八人的名互有联系,并且每个人名又都与姓联系,这便是命名表现汉字特点的另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命名时尽量使姓与名在字形结构上关连起来。途径有三:增文;如林森、金鑫;省文:陈东、阮元、聂耳;分解:老舍原名舒舍予,再如雷雨田、张长弓、董千里。名与字也往往因依汉字的结构特点而联系起来,如字为名的分文:谢翱字皋羽,章溢字三益,徐舫字方舟等;字为名的省文:顾媚字眉生,秦桧字会之等;字为名的加辞:谢安字安石,杜牧字牧之等。

中国人的小名

所谓“小名”,系指称人于小儿时期所起用的名字。《魏书·崔浩传》:“浩小名桃简,颐小名周儿。”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即有“小名”类称。《后汉书·傅燮传》:“燮慨然而叹,呼(子)干小字曰:‘别成,汝知吾必死邪?’”“别成”是傅干的小名,“小字”乃“小名”的别称。又有以“乳名”、“奶名”、“幼名”代称“小名”的。

“小名”是个具有阶段性的名字类型,其时跨为自人出世至入学(或成人)之前,在这段期间内所起用之名统称为“小名”。若以成长期严格区分,初生人始为婴儿,处于哺乳期,此间之名称作“乳名”。乳,俗称为奶,故又叫做“奶名”。断奶后即进入幼龄期,此间所命之名别称为“幼名”。郭沫若乳名“文豹”,幼名“八儿”,成人后,乡人唤他“八老师”,则是幼名的延伸。许多人在生下来获得乳名后到入学成人前未再取用幼名,即是以乳名延代幼名了。所以人们一般不作细分,常见“乳名”、“奶名”、“幼名”、“小名”混用互代现象。

小名只在家庭和亲朋好友间使用,而另立正名以供社交时使用。秦汉以后,士族阶层讳其小名,认为小名不登大雅之堂,唯恐贻笑大方。但古人立正名而小名不废(只是使用范围缩小了),而有的人入学、成人后,直以小名演定“学名”、“大名”。孔子父子都是以小名为大名,汉武帝皇后小名阿娇,光武帝小名秀,都沿用不改。然而,绝大多数人的小名由于种种原因而渐被遗弃了。原因之一是称用成年人小名一般被视为对其不敬,故一般笔下不用、口头不言。有的人小名确实小时呼之有趣,成年唤之无聊而不宜继续称用。

人盖有小名,无一例外。孔子小名“丘”,其子小名“鲤”,屈原小名“正则”,王献之小名“官奴”,石崇小名“齐奴”,顾恺之小名“虎头”,陶渊明小名“溪狗”,王安石小名“獾郎”。臣民如此,帝王亦然。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隋炀帝杨广小名“阿麽”,宋孝宗赵眘小名“小羊”,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男人如此,女子亦然。唐寿昌公主小名“虫娘”,明女诗人画家马月娇小名“元儿”。汉人如此,少数民族亦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小名“啜里只”。古人如此,今人亦然。周恩来小名“大鸾”,彭德怀幼名“真伢子”,赵丹小名“锁儿”。

从上述诸例看,小名多借金石、花鸟、鱼虫甚至禽兽之名取命,究其原因,大约一是随口叫成的,一是缘事而命的,一是出于某种迷信而特意取用的。

乳名具有喂奶时期虽卑俗但却亲昵怜爱的意味,如楚公子黑臀、卫大夫司空狗之类。乳名越鄙俗越好,几千年来,这种习俗保留下来,直至今日。今人取小名,或以出生次序定名,阿三、阿四、小三子、小五子;或以家畜定名,大猫、二猫、大狗、二狗;或以形貌定名,大眼、扁头、小黑子;或以僧道定名,和尚、道人、僧哥。父母怜爱太甚,故显卑贱,希望容易养大成人,这些都表现了人们朴素的辩证思想。也有人干脆以吉利话命名。如家宝、阿福等,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起名者的心愿。

对小名,史籍多有记载。晚唐著名文学家陆龟蒙曾辑秦至隋800年间人物的小名而编《小名录》三卷。宋人陈思认为陆龟蒙所录“丛杂无绪”,且时跨又短,遂潜心收辑,并分类别序,先列历代帝王,后按朝代列载,至宋代止,成《小字录》。明代学者沈弘正又补陈思之所遗撰《补录》一卷。可见古来研究人之小名者也不寡于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