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623900000004

第4章

教士画家利比是被人毒死的吗宋代著名词人柳咏曾写下这样两句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是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心神俱疲算得了什么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无数画家在与女人的追欢逐乐中获得创作的灵感,美丽的女人成为他们提升作品品级的重要源泉。

但是有这样一位画家,他本为教士,却违反教规,整日生活在女人堆里,而且据说他的死也与女人有关。

这位画家就是被称为教士画家的弗拉·菲利波·利比(1406~1469)。

利比出生于佛罗伦萨卡尔米内修道院周围贫民区一个屠夫家庭中。

由于子女过多,无力赡养,父亲就让利比和一个兄弟从小进修道院当修士。

公元1421年,当利比15岁时,他宣誓终身侍奉主。

公元1430年的修道院记录本上就有利比从事宗教活动的记载。

他不喜欢读指定的书,却在书页边缘画满了漫画。

副主教注意到这些漫画显示出非凡的天赋,就让他学马萨乔在教堂里所画的壁画。

不久,利比就在同一所教堂里绘制自己的壁画了。

这些壁画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有的学者认为与马萨乔的作品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正是在教堂的这些经历,促使利比决心做一名画家。

但是他发誓要做个修士却是个错误。

这种情况在后来变得越来越严重。

根据记载,利比非常好色。

当他看中一个女人时,就愿意献出一切财产来占有她。

如果不能成功,他就画她的画像来平息心中的爱火。

这种习惯完全占据了他的心灵,只要一有这样的心情存在,他简直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

有一次,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雇佣他时,把他关在房子里,以免他外出浪费时间。

但是仅仅过了两天,他就被色情和兽性的欲望征服,用剪刀剪下床单,系在窗户上攀到房外,花费很多的时间尽情地玩乐,以致科西莫找不到他。

最后利比自己回来工作了。

从此以后,科西莫让他来去自由,不再把他关起来,而是用感情的束缚绊住他,使他更情愿地服务。

在普拉托的一所修道院当神父时,利比曾倾心于一位名叫卢克雷齐亚·布蒂的修女。

从教会保存的当时的揭发材料看,在公元1456~1458年间,住在利比房屋内的除了卢克雷齐亚外,还有她的一个姐姐以及其他五位修女。

卢克雷齐亚后来回到女修道院,但是和利比的关系并未中断,先后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另外,利比还惹上了许多麻烦:已经付给他画款的人说他未能按约完成所订的画;他的助手抱怨他拖欠工资;教会和世俗社会都与他相处得不很和谐;他被当局进行审判,并被判处以酷刑。

在这生死攸关之际,科西莫不仅出面干预,还请教皇庇护二世下令赦免,并准许利比和卢克雷齐亚还俗,结成夫妇。

但是利比仍然保留着宗教习惯,在自己的作品上沿用着“菲利波神父”的称号。

虽然利比在私生活方面很不规矩,但也许正是对女人可爱处的温柔敏感,他最好的作品全都是圣母像。

在这些画像中,圣父一家人变成了一个意大利家庭,他们被家庭偶然事件包围着,而圣母玛利亚柔软的人体美和不尽的温柔更预报了异教文艺复兴的来临。

在作品的艺术处理上,他更加强调线条的作用,利用画中人物躯体轮廓线条的变化以及飘逸的衣褶来表达人体的形体和动态。

他后期的绘画作品《圣母子与天使》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画风。

在这幅画中,圣母只不过是一位美丽年轻的母亲,并非超凡脱俗的圣灵。

婴儿基督被两个天使托起,其中一个小天使多少带有调皮孩子做鬼脸时的神情。

尤为重要的是,圣母的形象据说是参考卢克雷齐亚的样子绘制而成,真实地展示了15世纪意大利上层社会崇尚优雅的风气。

她的头饰似乎被小耶稣弄乱了,金发往后梳,一串珠子在额前形成一个三角形,头饰中央有一颗大珍珠。

画中的风景部分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写真,是阿尔诺河谷的典型景色。

在这幅画中,利比没有追求马萨乔式的明暗对比以及对英雄人物性格的描绘,更多的是对宗教题材进行人性化和人情味的解释,极力渲染画中人物那种来源于世俗生活中的美,从而使自己的绘画产生了新的意境。

公元1466年,斯波莱托城邀请利比在教堂东面半圆室内再度描绘圣母的故事。

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利比的圣母像凝聚了人世间最漂亮、最时髦的妇女形象,是对他在俗世中所能找到的富于青春年华魅力和美丽的一种歌颂,也是对多年来追随他的妇女们的一个最好回报。

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他谨慎地工作,但是火热的激情已经被过分的冷静所取代,力量也随着热情的消失而消失,他竟然无法画出像在普拉托修道院时绘制的那些壁画了。

公元1469年,他在工作中死去了,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对于他的死,人们也说法不一。

有的认为,在这期间,他旧病复发,诱惑了一位女子,因此惹怒了这位女子的亲戚,最后竟然被这个女子的亲戚给毒死了。

有的人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因为利比死后被葬在斯波莱托的大教堂内,而且几年以后,他的儿子还应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的聘请为他的父亲建立了富丽的大理石墓。

不管怎样,利比的风流总算在绘画领域结出了泽被后世的成果,成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领域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波提切利是“肉欲主义者”吗众所周知,15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

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否定神权及其来世主义、禁欲主义,提倡人权,赞扬人的价值,肯定人自己以及现世的生活理想,把个性自由、理性至上和人性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活的最高理想,给意大利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艺术繁荣。

在社会生活中,意大利人早已失去了当年对宗教的虔诚。

他们嘲笑纯正的宗教,挖苦基督徒,目无神明达到极点。

即便当时看来是最严肃、最庄重的宫廷和教廷,在狂欢节时也肆无忌惮地举行裸体赛跑,举行生殖与性爱之神帕利阿卑的庆祝会。

对于当时的每一位艺术家而言,在为理想而作画之前,部必须是一位肉欲主义者。

他必须知道并热爱身体,认为肉体是美感的最终来源和标准。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波提切利(公元1444年—1510年)就是这种艺术生活的实践者和成功者。

波提切利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幼年时随金银匠学艺,后成为僧侣画家利波利比的门徒。

著名艺术家马萨乔对他也有较深的影响。

当时的人们描绘波提切利是一个阴郁的人,长着深邃的眼睛、突出的鼻子、敏感多肉的嘴唇和浓密的头发,经常穿戴着紫帽、红斗篷和绿色的皮带。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人,竟然创作出许多细致精巧的画作。

据载,波提切利大约在公元1470年开始开设作坊,并受到当时的美第奇家族洛伦佐等权贵的赞助。

他在很多家庭中画了很多裸体的妇女,并因此被指控生活严重不轨。

人文主义者和动物精神确实曾使他迷上享乐主义哲学,但是他从中感受更多是人的生命力的旺盛与珍贵。

因此,他在作品中主要追求生命力和诗意的表现,把古代人们想象的奥林匹斯众神按照文艺复兴思想展现给人们。

他的蛋彩画《维纳斯的诞生》就是这种艺术追求的代表作。

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掌管着人类的爱情、婚姻、生育及一切动植物的繁殖生长。

关于维纳斯的出生,根据希腊神话,当克洛诺斯把父亲乌拉诺斯的生殖器阉割了投入海里时,从海水的泡沫中就诞生了维纳斯。

又一说,她是宙斯和俄狄涅的女儿。

此外,在维纳斯的身上还有一条可以迷惑人的玉带,连天后赫拉都曾借用过以迷惑宙斯。

在生活中,维纳斯的风流韵事很多,她与战神阿瑞斯有私情,被丈夫发现,同时还爱恋着赫耳墨斯和美少年阿尔多斯。

她还制造了许多天上和人间的是是非非,如使宙斯变成牛追逐欧罗巴;许愿给帕里斯王子最美的女子做妻子,使地上的人和天上的神都卷入了那场残酷而持久的特洛伊战争。

就是这样一个爱与美的女神,在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中却别有一番风韵。

这幅《维纳斯的诞生》纵一百七十五厘米,横二百七十八厘米,创作于公元1486年。

据说取材于波利齐亚诺于公元1475年写的一首长诗。

画中裸体的维纳斯从海水的泡沫中出世,踩着一片海贝,神态羞涩。

翱翔在天上的风神鼓起翅膀,向她吹风,把她吹柱塞浦路斯岛。

岛上,迎接她的果树女神从林中走来,准备为她披上花衫。

在广阔的天空与淡蓝色海洋的衬托下,维纳斯的一头长发闪烁着金色的光辉,温柔的海风把它梳理得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律感;纤长的身体略显柔弱,那似乎毫无重量感的双脚营造出一种轻盈飘忽的境界;面容带着无邪的稚气,一双出神的大眼睛充满了迷茫和哀伤。

这是波提切利眼中的“完美女人”。

据艺术史家们研究,波提切利在创作这位多愁善感、肌肤细腻的维纳斯的姿态时,曾经参考了美第奇家族收藏的古代雕刻《羞怯的维纳斯》,而相貌则带有当年红颜薄命的佳人茜蒙奈塔的影子。

这位美人16岁嫁给佛罗伦萨的委斯普琪,不久被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的朱里安诺看中,据为己有。

22岁时,她在美第奇家族举行的选美大会上一举夺魁,不幸却在第二年暴病身亡。

出殡时,她躺在没有棺椁的车上,车周围撒满了鲜花,市民们观看后无不哀叹惋惜。

两年后,朱里安诺又被政敌暗杀。

波提切利在创作《维纳斯的诞生》时,这些事变仅仅过去了两三年,在青春的欢乐和豪华享受背后所隐藏的暗影,很难从画家的心中迅速消失。

文艺复兴时期,大部分画家热衷于解剖学和透视学的研究,波提切利却不太重视这种科学的真实性。

在他的笔下,维纳斯的颈部和手臂,按照解剖学看都过长,却增加了优雅的魅力。

海波、树木和衣服上的花朵都倾向于图案化,极富装饰之美。

他没有强调立体和透视感,人物均以明晰的线条造成浮雕式的效果,特别是那头金色的长发蜿蜒回旋,随风飘展,展示了运用线条的出色艺术功底。

在他的笔下,线条是一种穿透性很强的武器,富有可塑性,它使画面上的人物、景物犹如浮雕一样突出在画面上,光洁无比而又十分坚实。

正是凭借这种笔法,波提切利把维纳斯塑造成一位袒身含羞的圣女。

除《维纳斯的诞生》外,波提切利的《圣·塞巴斯蒂安》、《春》以及为但丁《神曲》所画的插图均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个性,那温柔静谧的主题是对古典艺术的新理解,那些优美的线条蕴涵着一种魅力无穷的节奏。

但是由于背离古典主义传统,在他死后几百年中,其艺术一直不受重视,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人们才开始推崇他的线描风格和高度的幻想式情感。

人们不再津津乐道于他的肉欲主义,开始认识到他像我们一样有许多面,会根据情况的要求而显出另一个自我。

这个自我就是对人体美感的独特理解和匠心独运的处理。

哥伦布到底是哪国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海滨的港口上,停泊着一艘古代船只的复制品——“圣玛利亚号”。

这是一艘黑色的木帆船,船身长25米,最宽处8米,重90吨。

离船舶百米处,就是船只的主人——哥伦布的纪念碑。

纪念碑呈圆柱形,高一百九十九英尺。

环绕柱体中部,雕有五个凌空飞舞的女神,底座四周雕有八只神态各异的狮子。

碑顶端是一尊哥伦布全身立雕像,他双眸凝神远望,挥手指向前方。

在赭红色大理石碑上,书写着“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

哥伦布虽不是西班牙人,但他当年的冒险行为得到了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女王伊萨贝拉的资助,正是英明的西班牙国王成就了哥伦布的伟业,哥伦布也为西班牙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他是西班牙的骄傲。

现在,各种史书上通常引用的说法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年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城,祖父是一个经营毛纺织业作坊的手工业者,作坊开在城东五公里处的昆特镇。

父亲多米尼科·哥伦布出身学徒,在热那亚城东门附近开设呢绒作坊,他还是织布行会会员,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威望。

1445年,他与一位住在比萨格罗河谷的纺织工女儿苏桑那·芳塔那罗莎结婚。

六年后,哥伦布就诞生在这里。

关于哥伦布家庭和他的早期生活,人们知道得很少。

他14岁时曾在拉丁文学校学习,学习的时间不超过一年,以后就出海航行了。

他曾当过海盗。

1476年,哥伦布移居葡萄牙,参加了葡萄牙反对热那亚的一场海战,当时哥伦布的船只中弹起火,他靠一把桨游到岸边逃生。

1483年哥伦布向葡萄牙国王建议探索一条向西航行以直通东方的航线,未被采纳。

1485年哥伦布移居西班牙,终于得到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于1492年8月3日黎明,率领“圣玛利亚号”、“平塔号”、“尼尼亚号”从西班牙帕洛斯港扬帆出航,横渡大西洋。

哥伦布到底是哪国人?哥伦布的航海经历是充满艰辛的,他的船队在一望无际的大西洋上航行,途中遇到的每一群海鸟或一丛水草,都引起他们极大的希望。

然而日复一日,周复一周,陆地却仍不见踪影。

疲惫不堪的水手们感到绝望,开始抱怨这种漫无目的的远航。

但哥伦布以他坚强的毅力,要求人们保持镇静,继续前行。

10月11日,船上不满情绪已达到白热化程度。

但也就在这一天,人们在海里发现许多绿色的马蔺草,还捞起一根显然是被人用手折断的树棍和一支有红浆果的带刺枝子,这一切都预示着离陆地不远了。

入夜以后,船队继续航行。

大约在11月12日凌晨两点左右,一名水手发现了月光下的平坦沙丘。

“陆地”,他的一声惊叫,便把昏昏欲睡、陷入绝望的人们唤了起来,人们一跃而起,欢喜若狂,在一片欢呼声中点燃了礼炮。

10月12日上午,哥伦布身着海军上将的盛装,在船员的陪同下登上了这个海岛。

他抽出悬挂在腰间的长剑,宣布以西班牙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领了这个岛屿。

他把这个岛屿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哥伦布看到岛屿上的居民皮肤不黑也不白,长着粗且直的黑发,他以为所到之地为印度,因此把这些土著居民称作“印第安人”(意即印度的居民)。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将世界历史推进到一个伟大的崭新的时代。

尽管不少人著书立说,证明在他之前已有人到达美洲,但他们的到达均不能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提并论,在他以前的航海活动都只是零星的、个人的活动,没有对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产生什么影响,而哥伦布的航海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

它对欧洲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美洲大陆历史进程的改观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哥伦布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将永远名垂史册。

然而,这样一个新世界发现者,伟大的航海家究竟是哪个国籍的人呢?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传统的说法并不是建立在确凿的史实基础上的。

1978年,一位委内瑞拉史学家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注目。

他提出,长期以来由于两个哥伦布的名字和拼写相同,人们一直把热那亚的哥伦布和西班牙的哥伦布混为一谈。

实际上热那亚的哥伦布,也就是传统说法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他只是一个在地中海从事商业活动的航海家。

而到过美洲的哥伦布叫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是西班牙人,他本人根本不懂意大利语。

而且这位委内瑞拉的学者还进一步考证,西班牙的“哥伦布”是“鸽子”的意思,是西班牙马略尔卡岛上一个很古老的姓,来自犹太人家族的祖姓。

所以美洲发现者哥伦布是西班牙的犹太人。

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西班牙有一位研究哥伦布的权威学者还认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并非出生于1451年,而是1446年,他虽然出生于意大利,但在他非常年幼时全家就搬到了西班牙,因此他实际上是西班牙人。

他讲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但是不懂意大利语,后来也从未回过意大利。

这位权威专家还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人们在哥伦布出生地的意大利之所以没有找到有关他的史料,是因为在意大利“哥伦布”与“哥伦尼”的发音很容易被混淆,其实在意大利有关克里斯托弗·哥伦尼的记载和传说,就是发现美洲的哥伦布。

最近,一位挪威的海运史作家撰文称,哥伦布可能是挪威人,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名叫克里斯托弗·邦德,同时他还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1477年,而不是通常说的1492年。

这本书已在挪威引起广泛报道、怀疑和兴趣。

还有个别的美国人竟认为,哥伦布是一个真的印第安人,只是因为“被风吹过去了”(一种神话中常用的交通手段),因而他知道回家的路。

这自然带有很浓厚的神化色彩。

总之,目前为止关于哥伦布国籍问题的各种说法,让人无所适从,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个遗憾能圆满地解决,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目。

麦哲伦的生命之船因何搁浅1522年9月6日的西班牙塞维尔港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一条名为“维多利亚号”的航船返回了,西班牙人三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人们纷纷赶往港口,想亲眼目睹船只带回的奇异的东方物品,想亲耳聆听船员们那神奇的探险经历。

但当船只靠岸时,沸腾的人群立即平静下来,因为眼前的情景太悲惨了:在仅有的一只海船上走下了十八名骨瘦如柴的船员,始终没有看到领队麦哲伦的影子。

西班牙国王授予“维多利亚号”船长埃里·卡诺一枚带有地球图案的徽章,上面写着:“你首次围绕我航行一周”。

但人们知道,这句话应该属于麦哲伦。

而麦哲伦的生命之船早已搁浅在他成功的航程中了。

麦哲伦于1522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从而证明了地圆学说。

麦哲伦1480年出生在葡萄牙一个没落的骑士家庭,少年时被父亲送进王宫服役,曾做过王后的侍童。

1505年麦哲伦参加了葡萄牙的远征队,先后到过东部非洲、印度和马六甲等地进行探险和殖民活动。

在东方漫长经历中,麦哲伦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

八年航行归来后,麦哲伦返回里斯本,向葡萄牙国王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希望得到支持,但遭到拒绝。

1517年,麦哲伦放弃葡萄牙国籍,移居西班牙。

他向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呈现了一幅绘制得十分详尽的彩色地球仪,上面标明了拟订的航线。

麦哲伦的想法与国王一拍即合,国王立即答应了麦哲伦的要求,出资装备了船队。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一支由五条海船、二百六十五名水手组成的远航队,从西班牙圣卢卡港出发了。

该船队的行动立即引起了葡萄牙王国的注意,为了保持自己的贸易优势,他们派了一些奸细打进了麦哲伦船队,伺机破坏,以便阻挠这次计划。

船队在浩渺的大西洋中航行了七十天后,到达了巴西海岸。

船队继续向南行驶,于1520年3月31日,到达圣胡利安港(今阿根廷境内)。

在这里停留期间,由于天气寒冷,再加上粮食不够吃,船员疲惫不堪,情绪十分低落。

后来有三艘船还发生了叛乱,责令麦哲伦前去谈判。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麦哲伦非常镇静,他派人刺杀了一位船长,机智地镇压了叛乱。

但仍有一条船被浮冰撞碎,沉入海底。

1520年8月,船队继续向南航行,两个月后,奇迹终于出现了:大家梦牵魂绕的“大海峡”就在眼前。

麦哲伦派一条船只前去探路,但这条船只却趁机掉头返回西班牙。

麦哲伦带领剩下的三条船只经过二十八天航行,终于在10月28日走出了海峡的西口。

后来,为纪念麦哲伦的功绩,人们就把这个海峡称为“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的船队又向西航行,去寻找“香料群岛”——马鲁古群岛。

但由于计算上的错误,麦哲伦的航线距应走的航线偏北了十度。

但正是这一错误,使麦哲伦发现了欧洲人所不知道的又一群岛屿,这就是后来以西班牙国王菲律普名字命名的菲律宾群岛。

1521年3月28日。

船队来到了菲律宾群岛的一个小岛——马索华岛。

随麦哲伦航行的人群中,有一个名叫思里克的马来人,在这个小岛上,思里克竟然听懂了岛上居民的语言。

这一小小的举动,让麦哲伦和思里克激动不已。

这让他们回想起九年前的1512年,当时他们的船队就是从这个地区西行回国的。

而九年以后的今天,他们居然从东方进入了该地区,这些都说明,他们居然已经绕地球航行了一周,有些学者关于“地球是圆的”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披波斩浪的麦哲伦航队。

菲律宾群岛是麦哲伦环球航行中最辉煌的地方,也是他辉煌生命的终点。

1521年4月7日,麦哲伦的船队到达了村庄林立、人口众多的宿务岛。

在隆隆的鞭炮声中,西班牙人在岛上竖起了巨大的十字架,宣称该岛属于西班牙国王。

随后他们又要求当地土著人接受基督教的洗礼,接着又强迫宿务岛周围岛屿的土著人屈服。

其中的马克坦岛反抗最为激烈。

1521年4月26日半夜,麦哲伦率领着六十名船员,分乘三条船,前往马克坦岛,准备凭借先进的武器来镇压马克坦岛人的反抗。

不料在4月27日清晨遭到了马克坦岛人的顽强抵抗,他们用弓箭和标枪同麦哲伦的船员激战,麦哲伦的腿上中了一箭,他见势不妙,下令船员撤退。

在败退中,麦哲伦和其他六名受伤的船员在浅海处被马克坦岛人包围了。

麦哲伦试图反击,但拔剑的右臂被刺伤,一把弯刀也重重地砍在了他的腿上,他痛苦难忍地一头栽倒在海水里,马克坦岛人蜂拥而上,结束了冒险家的性命。

当日下午,剩余的船员试图用金银财宝赎回麦哲伦的尸体,但遭到了拒绝。

就这样,麦哲伦的生命之船在马克坦岛搁浅了。

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被当地土著人杀死,这一点基本没有争议。

但麦哲伦究竟因何与土著人发生冲突,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一种说法认为:当麦哲伦到达菲律宾群岛时,发现有两个小岛屿的居民正在为一些事物发生争斗,麦哲伦的船队插手,卷入了两个岛屿部族间的战争,结果在混战中被活活打死。

另一种说法认为:麦哲伦的船队经过长时间的航行,物资极度匮乏,船员们为了搞到食物而与当地上著居民发生冲突,在冲突中麦哲伦丧生。

无论原因如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航海探险成就了麦哲伦的英名,殖民征服注定了他的可悲结局。

达·芬奇是同性恋者吗尽管现代人们已经宽容了许多,但人们仍然觉得同性恋者及其行为违背人伦,不可思议,伤风败俗。

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以一种学者的热情来描述同性恋,以至于有的学者判断这些人文主义者都有同性恋的癖好。

当时在罗马、那不勒斯和威尼斯等地,同性恋者非常多。

为避免天谴,威尼斯当局在每一个区指派了两个人负责制止这种丑行,并宣布凡是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的都被视为犯鸡奸罪者。

公元1492年,一位贵族和一位牧师被判从事鸡奸行为,竟然因此被枭首示众,尸体还被当众焚毁。

这当然是极少见的激烈的处罚了。

不过,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同性恋者较往常为多,就连巨匠达·芬奇(1452~1519)也未能脱俗。

达·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六十英里外一个叫芬奇的小村子里。

生母是一个农家女,在他出生后不久就与另外一位手工业工匠结婚了。

父亲是一位稍有资产的律师,在达·芬奇出生那年新娶了一个与他有同样社会地位的女人。

达·芬奇在临近一所学校上学,喜欢算术、音乐,特别喜欢绘画。

为了画得更好,他好奇而有耐性地研究所有事物的本质。

当他年满1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把他送到当时享有盛誉的画家、雕塑家韦罗基奥画室学画。

他在这里接受了多方面的训练,不仅有绘画和雕刻,同时也包括机械制作技术。

在这期间,年轻的达·芬奇在他的老师韦罗基奥的圣坛画《基督受洗》上所画的两个披衣的天使,就表现出胜出老师的艺术才华。

据说,他的老师为此放弃了绘画,潜心致力于雕刻。

也正在这个时期,达·芬奇的父亲发达起来了。

他带着财物举家搬到佛罗伦萨,而且先后娶了四个妻子,第二个仅仅比达·芬奇大10岁。

他父亲娶进第三个妻子时,还带来一个孩子。

为了缓和家庭的拥挤,达·芬奇就搬出去与韦罗基奥同住。

达·芬奇是个私生子,从小就在没有母爱的情形下被抚养大,与后母的关系很不融洽。

当他日渐成人时,父亲却忙于娶亲,忽略了他的存在。

由于私生子这个特殊的地位和家庭的特殊环境,达·芬奇开始厌恶女人,因为他觉得是女人使他沦落到没有情感寄托的地步。

受文艺复兴习俗的影响,他开始拈花惹草,只是这些花草都是雄性的。

在当时的意大利,同性恋很普遍。

但是达·芬奇却因为同性恋行为而受到公诉,甚至被拘捕,这使他至死都难以释怀。

就在他24岁生日的前一周,他和三个年轻人被佛罗伦萨领地一个委员会传唤,出庭答辩对他们同性恋行为的指控,出庭的结果无人知晓。

公元1476年6月7日,有关他同性恋行为的指控再次被提出,该委员会只得将达·芬奇暂时监禁起来,随后因为没有证据,就撤消控诉,释放了他。

达·芬奇之所以因为同性恋行为而引起法律问题,可能是他的行为过于张狂,确实有伤风化的缘故。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两起公诉而有所收敛,只要他拥有自己的画室,他就聚集很多英俊的青年人跟他在一起,并带着他们中的一批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座城市。

在他的草稿中,他称他们中一两个为“最喜爱的”、“最亲爱的”。

有人根据达·芬奇笔记中的几节,断定他厌恶任何形式的两性聚会。

其实,达·芬奇与这些年轻人的关系相当密切。

在笔记中,他这样写道:“同时他们将猛烈地追求最美丽的东西,占有和使用他们最卑贱的部分……这生殖行为和其从事者是如此地令人厌恶以至于如果不是为了美丽的脸庞和当事人的令人钟爱以及郁积的冲动,大自然会失去人种。”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达·芬奇毕竟是人,尽管他因为家庭和私生子的身分而有些变态,但是当他面对那些鲜活的年轻面孔时,他还是无法抑制内心的骚动,难以避免地从事那些令他厌恶的生殖行为。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达·芬奇的同性恋生活并不是天生的。

在经历了没有感情滋润的早年生活后,他需要接受与施与感情。

而这些他在日后搜罗英俊的年轻人时获得了满足。

同每一位艺术家、作家及同性恋者一样,他有着不寻常的自负、自觉和敏感。

他认为“假如你是孤单的,那么你是完全属于你自己的;如果与一位同伴在一起,那么你就只有一半是属于你自己的了”。

当然同性恋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说明达·芬奇对女性没有任何兴趣。

尽管在他的全部手稿中,他对于妇女的爱与温柔只字未提,但是他非常了解许多阶段女性的特点,在描绘处女的纤美、母亲的忧虑和女性的精妙上,无人能凌驾于他之上。

在他的素描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女性的形象。

如有一百位小姑娘的丰腴而多折纹的大腿,陈示在他的草图中;有一百位青年,其中半数以上是热情的妇女;有一百位端庄温柔的美丽少女,秀发在风中波浪起伏。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达·芬奇,一个并非天生的同性恋者,一个崇尚孤独但仍对异性有着复杂感情的奇特的绘画天才。

米开朗基罗的画技之谜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称赞米开朗基罗(1475~1564)为“文艺复兴时期崇高的山峰”,但有多少人知道他是如何登上艺术的巅峰的呢?让我们通过他创作的西斯廷礼拜堂顶壁画的过程,来亲身感受这位艺术巨匠如何在旧势力面前,用自己可能采取的方式奋战终生,创作出最具魅力的艺术风景。

西斯廷本是圣彼得大教堂群中主教堂大殿内的一间厢房式小礼拜堂,取名西斯廷是为纪念已故的西克斯图斯四世教皇。

小礼拜堂内墙上原绘有表现西克斯图斯生前事迹的图画,穹顶上面的图画表现蓝色的天空和金色的星。

由于米开朗基罗在佛罗伦萨是最负盛名的艺术家,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野心勃勃,有意寻揽天下英才为其服务,就在公元1505年邀请他速赴罗马,委以制作教皇陵墓的浩大工程。

后来尤里乌斯突然改变主意,要他停止陵墓雕刻的准备工作,甚至拒付采石工资。

米开朗基罗愤而出走,回到故乡。

在教皇的压力下,佛罗伦萨政府多次出面劝说,米开朗基罗才复出,用两年的时间为教皇创作了一尊青铜像。

公元1508年,他又被迫接受了西斯廷礼堂屋顶壁画的创作任务。

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不无悲愤地说:“我既不是一个画家,也不是一个雕刻家,像一个商店老板那样,我服侍过三个教皇,而且不得不如此。”在西斯廷礼拜堂屋顶壁画创作的过程中,教皇的侍役可以呵斥他,尤里乌斯因为米开朗基罗不给他看未完成的壁画,曾用手杖威胁他。

但是精力过人、热情如火的米开朗基罗很快把悲愤转化成为创作的热情,立志要使这项空前浩大的绘画任务结出震惊世界的硕果。

起初,尤里乌斯二世要米开朗基罗在十二个弧形拱肩中描绘耶稣的十二位门徒,天顶的中间部分按照常规画中间画。

米开朗基罗反对这种做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神学顾问红衣主教马可·维吉利奥的帮助下,经过小小的争论,教皇同意按照他的想法放手去做,并保证不再干预。

米开朗基罗用宏伟的建筑结构作边框,把整个长方形大厅的屋顶划成中央和周围两大部分,以中央为主,全部绘以宗教故事和人物形象。

整个屋顶长三十六点五四米,宽十三点一四米,平面达四百八十平方米,但由于屋顶是券顶结构,画面略呈曲形,实际面积达五百平方米左右。

为画天顶画,米开朗基罗绘制了近三百张草图,然后按照实际需要的尺寸把草图放大成底稿。

在实际操作中,他把草图贴在潮湿的泥灰墙上,用铁笔尖把每天要绘制的部分的轮廓线刻画到墙面上。

在中央部分,米开朗基罗按照建筑边框连续画了九幅依次大小相同的宗教画,取材于《圣经》中有关开天辟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分别命名为《神分光暗》、《创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陆》、《创造亚当》、《创造夏娃》、《诱惑与逐出乐园》、《挪亚献祭》、《洪水》、《挪亚醉酒》。

在这九幅壁画的周围建筑框边的拱间壁面绘有十二位男女先知,四角画大卫、摩西等人的故事,在建筑构件上面和间隙处还绘有各种青少年形象,仅形象鲜明的就有三百四十三人之多,大部分比真人还大,有的甚至大两倍,营造了一个气象万千的壁画世界。

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以尊重人、解放人、给人以幸福和自由为标榜,但是这样一个要求在那个历史时代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这就使米开朗基罗所创造的强健雄伟、具有强烈意志与力量的艺术形象常常带有悲剧色彩。

如在《创造亚当》中,米开朗基罗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上帝作为造物主的万能和人类的无能。

人类的第一个男人被创造出来,他斜躺在荒芜的土地上,显得那样的虚弱无力。

他似乎集中所有的力量,才勉强把左肘抬放在左膝上,把食指伸向上帝,等待着万物的创造者给他以力量。

米开朗基罗笔下的上帝,不像过去美术家们所创造的那样庄严和华贵非凡,简直就像一位既慈祥又威严的老人。

他只穿了一件齐膝的外衣,挟着天使们飞奔而来,右手饱含着精力,伸向亚当,将与亚当无力的手相接,似乎电花即将迸发,亚当就要起身了,从而把人的觉醒和渴望获得解放表现得相当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那个时代的感受。

米开朗基罗精心描绘了上帝的肌肉、皮下静脉、皮肤皱纹、手指甲和灰发,使这位无所不能的上帝显示出无穷的力量,成为宇宙能量的化身;亚当的身躯宽阔,身体各部分比例优美,皮下脉络富有弹性,身体轮廓流畅,使亚当和上帝的形象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最完美的创造。

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杜利圣家族》。

米开朗基罗(前排右一)在向保罗四世教皇解说他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方案。

米开朗基罗笔下的十二位男女预言者,性别、年龄、个性也有明显的差别,既包括古希伯来神话中的人物,也包括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他们或谛听,或凝视,或惊骇,或忧虑。

在《库曼女预言家》中,库曼正在读一本书,身边的一个天使手中还拿着一本书。

库曼原是一位美丽的少女。

一次她在海滩上玩耍,遇到对她爱慕已久的阿波罗。

阿波罗对库曼说,只要她爱他,她的青春年华就像她手中的沙粒数目一样长久。

但库曼拒绝了阿波罗的求爱,阿波罗盛怒之下,把她变成了老妪。

据说库曼象征着罗马教会的久远历史和力量,其生前著述的《预言集》曾被保存在罗马教廷内。

整幅作品将库曼显有老妪的容貌和壮健有力的身体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个屋顶壁画是米开朗基罗一生最大的杰作,也是整个文艺复兴绘画最大的杰作之一,仿佛是一座崇高的艺术山峰。

从公元1508年5月~1512年10月,米开朗基罗用四年多的时间才完成西斯廷礼拜堂天顶壁画的绘制工作。

他嫌助手碍事,常常谢绝他们的帮助,一个人躺在十八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亲自绘制。

由于长期仰视,他的颈项僵直,读信都要举到顶上去看,当整个天顶画完成之后,37岁的米开朗基罗已经像个老人了。

但是由于米开朗基罗在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加工,给予同时代的人以极深刻的启示,当壁画揭幕时,被举世公认为空前绝后之作。

数百年来,西斯廷礼拜堂天顶壁画的色彩,一向被认为是比较暗淡的。

令人欣慰的是,公元1987年专家们用最新的科学方法对全部天顶壁画进行了仔细的清洗,终于使米开朗基罗的壁画接近原来的鲜艳程度,天顶壁画又一次放射出异彩。

在这里,无数观众不仅可以充分领略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才能,而且还可以充分感受一代巨人在旧势力面前用自己可能采取的方式奋斗终生的精神风貌。

米开朗基罗为何终身未娶文艺复兴是产生巨人的时代,米开朗基罗(1475~1564)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兼具画家、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和诗人等多种身分,是一个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

但是很少有人了解他的性格。

据记载,他妒忌心极强,他妒忌拉斐尔的才能,不喜欢达·芬奇,他跟所有的艺术保护人均不断发生争执,不能忍受任何不义和不合他个人心意的事情。

尤其让人不解的是,米开朗基罗竟然终身未娶。

米开朗基罗之所以终身未娶,有人认为是由于他醉心于艺术,他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用在了艺术上,他性欲上的发泄几乎全在艺术的创作上用完了。

他的朋友皮翁博曾经说:“你这种令人担心的行径对别人并无害处,只是因为你浸淫于那伟大的工作,才使你让人觉得可怕。”皮翁博所说的“那伟大的工作”当然是指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创作。

正因为他对艺术全身心的投入,他穿旧衣裳,经久不换,直到那件衣服几乎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为止。

他不洗澡,只是把身子擦干净而已。

他虽然有钱,但却过着穷人的生活,好像没有闲暇的时间来享受艺术给他带来的巨大财富,创造艺术就是他最大的享受,因此他经常就近取食,有时甚至靠啃面包皮过日子。

在博洛尼亚时,他跟三个工人同居一室,同睡一床。

他往往和衣而睡,甚至连那高筒靴也不脱。

在某些季节里,由于他穿靴不脱过久,以至于一脱下来,连皮也跟着皮靴脱落。

也许正像人们说的那样,他不想脱掉,只因为还得再穿上。

在卡拉拉时,他整天从清晨起就骑在马鞍上,指挥采石匠和筑路工人;晚上就在小屋里的灯光下研究计划,计算花掉的和需要的经费,准备明天的工作。

他有时也会显得懒散,之后又是创意勃发,把一切都置于脑后,即使罗马城陷了也不顾。

当有的教士对米开朗基罗未婚无子感到遗憾的时候,他回答说:“我在艺术上有个很好可是受不了的妻子,她已经给了我够多的麻烦。

我的孩子就是我将留下的那些作品,即使他们不很值得的话,至少也会存留一段时间。”也有人认为米开朗基罗之所以终生未婚,是由于其貌不扬,导致他有很强烈的自卑情结。

在文艺复兴这么一个讲究容貌漂亮和仪容的时代,米开朗基罗是个最不受人喜欢的人物。

他中等身材,双肩宽阔,躯体瘦削,头大,眉高,两耳突出面颊,脸孔长而忧郁,鼻子低扁,眼睛虽锐利却很小。

可以说,他的长相非常糟糕,不讨人喜欢。

因此除了劳动筋骨外,他非常喜欢孤独。

他不怎么喜欢漂亮女人,屋里有女人他就受不了。

他也画女人,但总是画成熟的女人,而不是那种妩媚的少女。

当时很多艺术家都认为女人的肉体是美的体现和源泉,他却对女人的肉体美无动于衷。

与他曾经保持一段友谊的是在公元1542年他结识的维托利亚·科隆纳。

那时,米开朗基罗已经67岁,科隆纳是50岁。

但是科隆纳认为自己仍然属于已经死去17年的丈夫,这就注定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友谊。

她在给米开朗基罗的信中写道:“我们的友谊是不变的,我们的爱情也是真挚的;它有基督教的结加以束缚。”她送给他一百四十三首诗,他的回答充满爱慕和热情,但也充满了文学的幻想。

他们碰面时,讨论艺术和宗教,使他长期存在的悲观情绪消失了。

她为他祈祷,希望他永远不再是他们相遇前的他。

公元1547年,科隆纳死了,从此以后米开朗基罗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好像是精神错乱,甚至消沉,他自责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没有吻她的脸和手。

看来,尽管米开朗基罗相貌丑陋,有自惭形秽的心理,但并不表明他不喜欢女人,他喜欢的也许是能与他的精神世界相沟通的那类女人。

庆幸的是,在他对女人一直漠不关心的时候,科隆纳闯入了他的精神世界。

残酷的是,他们的精神友谊持续的时间并未久长。

还有的人认为米开朗基罗之所以终身未娶,是由于他是个同性恋者。

不错,由于他对女人有一种天生的畏惧心理,他宁愿与男的做伴或画画,以致于有人怀疑他是同性恋者,但这证据并不充足。

有的人还举出米开朗基罗诗集中有一首献给年轻人的情诗,以此来证明他是个同性恋者。

这个年轻人叫托马索·卡瓦列里,是一个以绘画当消遣的罗马贵族。

大约在公元1532年,他来到圣安杰洛学习,并以自己英俊的外表和优雅的仪态迷惑住了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爱上了他,写情诗给他,坦率地吐露自己的爱慕之情,致使后人将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并列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同性恋者。

其实,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男人对男人示爱的情形很普遍,女人之间也是一样。

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当时诗和书札体的一部分,我们很难就此断定米开朗基罗是个同性恋者,并确信这是他终生未婚的主要原因。

看来,要想弄清米开朗基罗为何终生未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时历史很简单,但是一旦遇到好事者,就变得愈发复杂和扑朔迷离起来,米开朗基罗终生未娶的原因大概就属于此类。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米开朗基罗终身未娶这件事并不重要,也不值得人们去刻意探究,重要的还是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永远值得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