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无论事业还是经济状况,都处在打基础的阶段。此时可以说是站在起跑线上,和自己的同龄人都是一样的。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拥有较高的学历,拥有一份不菲的收入,他们热衷时尚,注重品牌;他们追求生活质量,对未来充满自信;他们并不窘迫,却打出“贫困”的旗号,因为他们没有或者少有积蓄。他们的名字就叫“零储蓄族”。27岁的小海,花起钱来十分潇洒,贷款买了房子和车子,穿的衣服也都是名牌,还花几千元办了健身卡,在别人眼中好像颇有积蓄,但实际上,他就是众多“把明天挣的钱今天花”的“零储蓄族”中的一员。他认为,钱不是靠攒的,而是靠挣的,况且现在银行的利率很低,所以不值得储蓄,还不如用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小海认为“享受归享受,但作为一个男人是不会忽视自己的事业的,目前的一些消费有些也是为了以后发展事业做铺垫。除了资金的积累,人际关系的拓展也必不可少,所以花些钱用来人际交往,觉得还是很重要的。
”号脉问诊像小海这样的“零储蓄族”一般都比较乐观、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目前没什么家庭负担,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密切相关。他们思想前卫,追求情调,处处讲究。从职业来看,他们多为外企白领,收入高,挣钱容易,所以花起来无所顾忌。对症下药“零储蓄族”是什么?就是一批赚多少花多少甚至借钱消费的年轻人。他们给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消费,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消费。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自信,认为自己还年轻,有能力,与其守着一堆钱毫无乐趣地老去,还不如趁着年轻多花些钱品尝人生的快乐。“努力地挣,开心地花”,这或许是这个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赋予他们的自信。其实,人生充满着变数,全球经济的衰退连美国的大富豪们都开始讲究节俭,所以对于我国新出现的“零储蓄族”,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是非常必要的。理财之要,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对“零储蓄族”来说开源似乎不成问题,需要在节流上下工夫。从这次领薪水到下次领薪水,从一个取款机到另一个取款机,你的钱包总是太快地变空了。
在上一次涨工资时,你是怎样承诺要把它们直接用于投资的?现在它们去了哪儿?没想出来是吗?是该找个方法控制的时候了。如果你仅仅是因为爱花钱而难于开始存钱的话,你可以把存钱看成是一个游戏,利用以下几种方法,你就会赢得游戏的胜利。1滴水穿石:从小起步(1)定期从你的工资账户上取出10元、20元或是50元,总之不用太多,存入你新开立的存款账户中。给自己一段过渡的时间去适应这种手中可支配现金比以往减少了的生活,看看你有什么改变。2~3个月之后,增加每次从工资账户中取出的金额。(2)建议你积蓄收入的10%,这是个不错的目标,不要认为你可能做不到就放弃。培养一个良好的储蓄习惯和坚持存钱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你只是偶尔一次存入一大笔钱。(3)每天从钱包里拿出5元或10元钱,放进一个信封。每月把信封里积攒到一定数目的钱存入你在银行的存款账户中,记住聚沙成塔的道理。
假定你每天存10元,每月就是300元,一年就是3600元!2目不斜视:盯住一个目标存钱是为了实现你的目标,你是想换一所大点儿的房子?买一辆车?为了你的宝宝?还是打算读书深造?或去投资?总之,把目标统统写下来,然后贴在冰箱上、厨房门上、餐桌上等任何你会经常看到的地方,提醒你时常想起你的目标。搞清“拥有一个家”、“为高等教育筹措资金”、“开始你自己的生意”中,哪一个是你最想要完成的,它将激发你找到一个方法来完成它。确定目标帮助你经历一个必要的思考过程:投资需要事前的认真考虑,不是事后产生的想法。确定目标就是拥有梦想,但做个小梦是容易的,空着的钱包该怎么办?通过理财就可以改变。需要注意的是,存钱并不是最终目的,葛朗台式的人物谁都不会有兴趣。现在就开始关注你存钱的目的是什么,要知道,你现在花掉的钱与你以后要花的钱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常被称做是储蓄。这些写在纸上的目标会增加你存钱的动力。3诚实守信:摆脱高额债务制定你资金花费项目的记录,你的房屋抵押金除外。如果你只是看这些数字,会觉得它们看上去并不多。
但如果你有债务,那么你最主要的目标是还清它们,这就意味着应将还债款列入你预算中的固定支出类,这里面还应该包括教育贷款。一旦你不再透支,把资金投入到你的目标上将会变得非常容易。核查信用卡的对账单,看看你每周使用信用卡支付了多少钱。如果有可能,减少你每月从信用卡中支出的金额,也就是说,手紧一些。每到月末,将省下的钱存入存款账户中。4量入为出:做理智的消费者预算是在你花钱之前制定的,这对你的消费具有强有力的约束效果。许多人的消费属于无意识的冲动行为,或者是出于习惯购买他们每天买的东西,或是凭一时兴起购物。但是,这样无目的的购物将使你的钱夹很快变空。保存你的固定开销和每天购物的记录,每星期的详细记录将记录你消费中的失误,并帮助你制订现实的预算基准。利用这一新准则来划分消费次序:把钱用在重要的地方,在不重要的方面削减开支。5亡羊补牢:评价你的记录如果你发现固定的开支(租金、保险、交通)几乎消耗了你所有的收入,那你就需要考虑调整你的生活方式了,例如:换一所便宜一点的房子居住,买便宜的汽车,打电话时尽量缩短谈话时间等。
如果你的固定开支已被控制住了,再来评价你的个人消费,如你的娱乐资金有点儿奢侈吗?那么试着缩减你的奢侈娱乐花费和各式购物消费吧。这种类型的削减能为你的目标节省出大量的资金。理财直通车不存钱的人自古就有之,但像“零储蓄族”这么一种社会现象的大规模存在,却是近几年冒出来的新鲜事。如今都市里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属于“零储蓄族”,而且在一定的社交圈子里,“零储蓄族”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在领头人的带领下,这个“雪球”越滚越大,越来越吸引社会关注的目光。令人不解的是,在“零储蓄族”中,年轻女性占到很大的比例,而且在对待“零储蓄”的态度上比男性要更彻底,更洒脱。以上海为例,根据某广告公司调查表明,上海年轻女性消费指数居于全国之冠,如果标准指数是100%的话,上海女性则高达106%。在这些年轻女性中,不少人就是“零储蓄族”。1“零储蓄族之一”--钱是挣来的,不是省下来的“有的人拿到钱后,看也不看就直接塞进了口袋,一般来说这种人的钱不会留得太久。”赵博过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26岁的赵博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为上海某报记者。
赵博谈起他的一件尴尬往事:工作后,当他拿到第一笔薪水后,既没有买礼品送家人,也没有叫上几个朋友撮一顿,更没有把钱拿到银行存起来,而是急匆匆地赶着去还债。因为在要离开大学的那段时间里,赵博出去旅游了一番,结果欠了朋友一笔钱。债务还清以后,赵博便开始等着下一个月发工资。等发工资对那时的赵博来说,似乎是家常便饭。赵博坦言:“当时没考虑过买房、结婚,也没什么家庭负担,所以也就无所谓,手头的钱够花就行。”其实以赵博的收入,当时他完全可以留下一部分积蓄的。但赵博喜欢自由、宽松的生活,不愿为了钱而压抑生活,所以他基本上没能留下积蓄。在注重生活品质的人眼里,钱永远排不到第一位。赵博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钱是挣来的,不是省来的,能花才会挣。过去,他很少在理财上面费心思,花钱永远跟着感觉走。乐观自信的赵博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真实地做一些事情,即使有时候身无分文也没关系。2“零储蓄族之二”--花钱释放工作压力沙沙是某全球著名广告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一名AE。在广告界有这么一句名言:“不做总统,就去做广告人。”可见广告业所具有的挑战性和吸引力是多么的巨大。
沙沙所在的公司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繁重的工作量。她每天早上9∶30开始上班,至于什么时候能下班那只有天知道了。沙沙说:“工作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我现在感觉好累,唯一想的就是去度假。”沙沙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收入,可她觉得钱似乎永远不够花。她上个月刚拿了8000元,到了月底,钱又是所剩不多了。沙沙认为:“自己挣钱挣得那么辛苦,当然要花得开心点了!”从来没有储蓄习惯的沙沙最近却开始计划存钱,不过她存钱的目的不是想积攒什么积蓄,而是因为她近期想去欧洲度假。3“零储蓄族之三”--就是不想存钱林琳是某中学的英文教师。虽然大学毕业已经快两年了,但林琳仍然习惯于校园无拘无束的生活。林琳说,当初她选择做一名教师就有这方面的因素。对于理财和积蓄,林琳承认,自己不大懂,也不大在乎。
她认为“我现在不需要什么积蓄,只要有钱养活自己,有钱买买衣服和化妆品也就可以了。”看起来林琳对目前的生活状况还是比较满意。4“零储蓄族”的特质--花光最后一分钱“零储蓄族”之所以没有积蓄,除了收入永远没有期望的那么高外,更主要的恐怕是他们花得太厉害。石小磊基本收入是3500~4000元/月。石小磊所能算出的基本消费状况如下:租房1000元/月,通讯700元/月,书刊200元/月。除了吃喝和交通外,其他的钱就花得莫名其妙了。大概是泡吧了,或者是聚会了,或者是买什么东西了。尽管如此,石小磊仍有一部分钱余了下来。别以为他会把这些钱送到银行存下来,他只是把钱拿来买摩托车而已。到去年年底为止,石小磊已经换了四五辆摩托车了。
“零储蓄族”观念前卫,懂得消费,既提高了自身的生活质量,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拉动内需做出了贡献,可谓是一举两得。然而,凡事过犹不及。一个人,不管他的收入有多高,家底有多丰厚,都难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学历高的打工皇帝也存在失业的危机,有钱的生意人也会遇到经济不景气、经营不善或是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身体再结实的人也会有生病的时候,不存点钱怎么行?“零储蓄族”们,还是赶紧放弃潇洒的观念,及早加入理财的队伍中来吧!理财专家如是说:极少数“零储蓄族”乱花钱是想通过花钱的快感,来弥补生活和工作的缺憾和压抑。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消费心理。而这种不留一分积蓄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将自己陷于尴尬境地,长久下去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责任心和对人生的计划性。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勤俭节约,量入而出,略有节余,这种思想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在现实生活中也确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