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兵压境,巴拿马司令成囚犯
巴拿马运河给巴拿马人民带来的并不是幸福,而是灾难。当巴拿马国防军总司令诺列加要收回运河主权时,却引起了美国人的愤怒。尽管他曾是中情局的“线人”,年薪高达十万美元;尽管被中情局长吹捧为“中美洲的反共堡垒”,曾先后亲手废黜了5位巴拿马总统,成为巴拿马的“铁腕将军”,但最后还是逃不脱中情局的暗算,成了美国人的阶下囚,被判处145年徒刑并终生不得保释。
都是巴拿马运河惹的祸
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战斗打响了——
1989年12月20日凌晨1时,美F-117隐形轰炸机从内华达州托诺帕基地起飞侵入巴拿马领空,轰炸里奥阿托巴军高炮阵地。与此同时,美海军“海豹”小队一部袭击巴拿马国防军司令诺列加的私人机场,炸毁其座机;另一部袭击诺列加的专用船只和卫兵,并炸沉他的专用船,切断诺列加从空中和海上转移的退路。随后,美军兵分五路向巴拿马各军事要地发动进攻。“红色特遣队”以空降和地面攻击占领巴拿马城附近托里霍斯国际机场,控制帕科拉河大桥;“尖刀特遣队”在炮火、坦克和直升机的掩护下,攻占并烧毁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大楼;“太平洋特遣队”乘20架C-141运输机分两批机降托里霍斯机场,支援“红色特遣队”扼守帕科拉河大桥,以阻止驻西马隆堡基地的巴军驰援巴拿马城;“永远忠实特遣队”则抢占巴拿马运河上的泛美公路大桥,守卫运河区内的霍华德空军基地;“大西洋特遣队”攻打巴拿马第二大城市科隆市,占领麦登大坝、供电中心和水电站等重要运河设施。
战斗打响后,部分巴军进行顽强抵抗,但寡不敌众,美军突袭得逞,仅8个小时就击溃了巴军有组织的抵抗,15个小时就摧毁了巴拿马主要的军事设施,控制巴军大部分兵营。巴拿马国防军司令、政府首脑诺列加指挥巴军及准军事部队“2000营”奋起抵抗,战斗十分激烈。但终因寡不敌众,于1990年1月3日被迫向美军投降,一场代号为“正义事业”的侵巴战争基本结束。
美国人为什么要对一个主权国如此大动干戈?对巴拿马国家首脑、国防军总司令诺列加如此大打出手呢?
这还得从巴拿马和诺列加本人同美国政府的恩恩怨怨说起。
位于美国后院拉丁美洲的巴拿马夹在浩瀚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连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陆。它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巴拿马面积75517平方公里,人口约311.6万(2007年估计)。狭长的国土就像拉丁美洲中的一个精致的领结,连接在两个大陆板块之间。如果没有这么一个“领结”,那么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大洋之间也就畅通无阻了。所以,人们便开凿了一条举世闻名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使两大洋沿岸航程缩短1万多公里,在战略上对美国具有重要意义。
当年美国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夸里海茨设有美军南方司令部,并在巴拿马驻军多达1.3万,另外还设有14个军事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军事基地有4个:一是卡莱塔岛基地,设在该基地的电子通信中心,是全世界唯一可以用300千赫低频覆盖两大洋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信中心,这个通信中心不仅能与两大洋的核潜艇和常规潜艇保持通信联络,而且还可以保障潜艇与潜艇之间的通信联络;同时设在该基地的世界电子监听站既能搜集情报、破译密码,又能发送假情报和实施干扰。二是霍华德空军基地,它是美设在拉美的一个最大空军基地,各类战略飞机均能在此起降,从该基地可控制西半球的一切空中行动。三是克莱顿堡军事基地,这是南方司令部陆军总部所在地,是美国在巴拿马驻军最多的地方。四是谢尔曼堡基地,是美国最重要的丛林作战训练中心,同时也是美国宇航员的训练基地。
总之,美军设在巴拿马的南方司令部和其他的军事基地,是美国在西半球的重要军事和情报中心,控制着中美和加勒比海,并同驻南美各使馆和军事机构保持直接联系。其职能是制定美对西半球的军事战略,指挥和控制该地区的军事行动。因此,该司令部对美国推行全球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可以利用巴拿马的反对派,扶植一个亲美政权,以执行美国政府在该地区的政策。
常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让美国人对巴拿马这片国土产生“惦记”的根源就是那条巴拿马运河,它就像埃及的那条苏伊士运河一样。巴拿马运河是巴拿马人用成千上万的生命,在自己的国土上开凿出来的一条运河,但是最后获利的却是美国人。
在上个世纪长达百年的时间里,美国和巴拿马的主要矛盾是巴拿马运河问题。从1903年美国政府与巴拿马第一次签订了一项不平等的条约之后,美国每年都要从运河通行税中掠走一亿多美元。由于巴拿马人民的坚决斗争,美国政府被迫于1936年把该运河租金增加到每年43万美元,1955年又增加到193万美元。1956年埃及政府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行动大大鼓舞了巴拿马人民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的信心。1958年5月至1964年1月,巴拿马人民多次举行争取运河区主权的抗议示威。1964年4月,美巴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同意为达成一项“公正与平等的协定”进行谈判。
巴拿马人民经过10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使美巴两国政府首脑于1977年9月7日在华盛顿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废除1903年的条约,取消美国永久占领运河区的特权,到1999年12月31日以后,巴拿马运河及运河区将完全由巴拿马政府控制。
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口头上虽同意2000年把巴拿马运河交还巴方,但实际上根本不想交。由于巴拿马是一个小国,又在美国人的眼皮底下,所以一直摆脱不了美国人的控制,只好忍气吞声。
诺列加进入巴拿马政坛之后,下决心改变这种现状。
1983年8月,曼努埃尔·安东尼奥·诺列加就任巴拿马国民警卫队(同年9月改称巴拿马国防军)总司令后,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他表现出了一种强势的姿态,决心改变巴拿马人这种受人欺辱的局面。他一上台就坚持民族主义立场,主张收回巴拿马运河及运河区主权,坚决要求履行新的运河条约,为收复运河主权同美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与美国的利益产生了冲突。美国政府决定开始对他下手了。
美国总统里根曾指责诺列加政权偏离民主轨道,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并公开支持反对派揭露诺列加的非法行为,企图在巴拿马国内掀起大规模的“倒诺”运动。
不料,诺列加根本不理美国人的那一套,1985年他小试牛刀,将巴拿马总统巴尔雷塔赶下了台。原因就是这位总统违背了诺列加总司令的意志,也违背了巴拿马人民的利益,背着他和巴拿马人民同美国政府勾结,出卖了巴拿马运河主权。这样一来,诺列加就成了里根政府的眼中钉,必欲拔之而后快。于是一连串针对诺列加的行动就出笼了。
巴尔雷塔总统并不是被诺列加废黜的第一位巴拿马总统。从1983年出任巴拿马国防军总司令,到1989年成为美国人的阶下囚为止,在这短短的6年时间内,诺列加先后亲手废黜了5位巴拿马总统。他自己尽管没有登上总统的宝座,但他却成了巴拿马总统的“总统”。他依靠手中的枪杆子,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军事政变,把那些“亲美”总统一个个赶下台。
巴尔雷塔总统的下台,让美国人见识了诺列加的真功夫,于是,美国政府就动用中情局来给诺列加制造麻烦。1986年4月,美国报刊援引中情局披露的材料,集中抨击诺列加,一次就给他定了“走私贩毒、实行独裁、扼杀人权、贩卖武器、充当间谍”等五大罪状。美国国会还专门通过拨款修正案,授权中央情报局对此进行调查落实。中情局得到这份权力后积极行动,一方面通过中情局驻巴拿马情报站搜集诺列加的“罪证”,一方面敦促美国政府早日出兵干预诺列加政权。
1987年,美国国务院、参议院相继发表声明或通过决议,要求巴拿马恢复宪法,军队非政治化,甚至要求诺列加下台。但是,诺列加依然在巴拿马国防军总司令的位子上坐得稳稳的。
1987年6月26日,美国参议院以84票对2票通过一项关于巴拿马局势的议案,要求巴拿马政府撤销诺列加国防军司令职务,要求巴拿马军人“还政于民”,“结束侵犯人权的行为”,结果,引起了巴拿马城1.5万人举行游行示威,抗议美国干涉巴拿马内政。
为了迫使巴拿马军方早日交权,美国政府于1987年7月1日宣布关闭美国驻巴领事处,并开始对巴拿马实行经济制裁。没想到,新上台的巴拿马总统德尔瓦列又是一个不争气的家伙,他为了保住自己总统的宝座,甘心情愿地做美国政府的“干儿子”,在巴拿马做起了“儿皇帝”,继续出卖巴拿马人民的利益和主权。德尔瓦列的卖国行径当然是诺列加所不容的。
1988年2月,里根政府策动德尔瓦列倒戈,宣布撤销诺列加国防军司令的职务。不料诺列加先下手为强,迅速采取行动,以武力给巴拿马议会施加压力,迫使议会改组内阁,停止德尔瓦列的总统职务,并任命教育部长帕尔马为代总统。
早在德尔瓦列上台之初,诺列加就看出了他和他的前任一样,为了保全总统的位子,不惜出卖巴拿马人民的利益。在1987年的夏秋之交,德尔瓦列总统曾多次风尘仆仆地奔波于巴拿马城和美国的白宫与五角大楼之间,希望依靠美国人的力量,将诺列加这位强权人物扳倒。德尔瓦列总统同美国总统里根多次协商,总想找出一套逼诺列加“自动退休”的计划。只有这样,他才能做得像个真正的总统,而不会像他的那些前任总统那样,一个个都成了这位总司令的傀儡。
1988年1月6日,德尔瓦列总统以检查身体为由来到美国,走进熟悉的白宫,同美国人继续洽谈这笔“生意”。美国人的许诺让德尔瓦列总统的胆子壮了起来,回国后,他立即采取行动,2月25日,在电视台面对巴拿马人庄严地宣布:“罢免国防军总司令诺列加的一切职务!”
诺列加此时正在家中看电视,听到这句话后,诺列加连电视机都来不及关,就急忙提着枪冲出了家门。
这是一个下雨的夜晚。诺列加冲出家门后,冒雨驱车驶过还很平静的大街,径直来到国防司令部大楼,直奔自己的办公室,来到巴拿马国防军的指挥中心。
当德尔瓦列总统还在电视台慷慨陈词时,诺列加拨动了那部红色的专线电话,向巴拿马国防军各部口授一道命令:“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动用一兵一卒!”向部队下达命令之后,他又拿起那部白色的电话机上的话筒,将巴拿马所有的国会议员都召集到了总统办公室。
当德尔瓦列总统从电视台回到总统办公室时,他脸上的兴奋和喜悦顿时消失了,因为他看到站在门口杀气腾腾地迎接自己的诺列加和所有的国会议员。此时,他的双脚开始颤抖,他真不想跨过总统办公室的大门。最后他还是强作镇静,很勉强地走了进来。
一个决定巴拿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临时紧急会议,就这样仓促召开了。
“为什么要违背宪法罢免国防军总司令?”
“罢免国防军总司令诺列加将军为什么不召开国会讨论,不通过我们?”
所有的议员众口一词,向德尔瓦列总统提出一连串的质问。只有诺列加一个人默默坐在德尔瓦列的对面,一只手紧握枪柄,两只冒火的眼睛在注视着对方。
德尔瓦列总统一时被质问得满头大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他只是一边不停地用袖子揩着脑门上的汗珠,一边不时地用眼睛瞟一下子诺列加紧握枪柄的手。他真担心诺列加会突然拔出枪来,他知道他那支手枪中已经填满了子弹。
在议员们一阵阵的质问声中,德尔瓦列突然想起了20天前的2月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首府迈阿密法院的执法官曾宣读过一份起诉书。这位法官在起诉书中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指控诺列加,不仅是麦德林贩毒集团的支持者,是该集团一号头目埃斯科瓦尔的密友,而且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多次亲自参与毒品走私活动。这份起诉书说,根据上述罪证和有关法律,被告曼努埃尔·诺列加应判处有期徒刑145年,并处以罚款114万美元……
想到这份起诉书,这位巴拿马总统便心中有底了。他突然理直气壮地站起来,义正辞严地说:“我之所以要作出罢免诺列加将军的决定,是因为他多次参与麦德林贩毒集团的毒品走私,极大地败坏了我国……”
“胡说!”诺列加这时突然拔出手枪拍案而起,把手枪重重地往桌上一摔,大声说:“这完全是美国人的诬蔑和造谣,是为了把我赶下台而找的借口。是他们一贯的手法。而你作为巴拿马的总统,德尔瓦列先生,难道还不明白吗?”
德尔瓦列无法回答诺列加的问题,他只是在考虑自己的命运。因为他知道在座的议员,大部分是诺列加的亲信,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害怕他手中的枪。诺列加的私人卫队已经奉命包围了总统府;他的嫡系部队“2000营”已将坦克和装甲车开进了城里,全城已经戒严。
总统府的这次紧急会议尽管剑拔弩张,但一切都按照诺列加的意图进行。许多聪明的议员都明白,德尔瓦列总统将会从今晚开始,永远地离开这个总统府,这里又要换上一位新的总统了。于是,大家便异口同声地指责德尔瓦列的卖国行为,通过了罢黜他的决议。在诺列加的暗示和授意下,一致“选举”了教育部长帕尔马为巴拿马“代总统”。
总统府外面的雨停了,巴拿马的又一次改朝换代也结束了。这时,已经是2月26日的凌晨6点。诺列加将军和新当选的代总统帕尔马以及其他几位内阁成员,在武装警卫的护送下来到了电视台。
清晨6时30分,在同一座电视台,用同一个话筒,诺列加庄严地宣布了罢免德尔瓦列总统的决定——一场互相罢黜的闹剧,前后相隔才10个小时,这不能不让所有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震惊。
从电视台回来之后,诺列加立即派出军警包围德尔瓦列的私人住宅,并封锁了所有的通道,然后进行搜查。
面对灭顶之灾,德尔瓦列在一位仆人的指导下,换上清洁工的衣服,掀开住宅后门边的下水道的盖子钻了进去。这位忠心耿耿的仆人带着这位昨天还是总统的人,慌慌张张地沿着黑暗而肮脏的下水道朝前走去。最后,他们终于带着一身的脏水和臭气,逃进了美军驻巴拿马部队的南方司令部。
推翻诺列加的政变闹剧
诺列加独揽大权之后,公开向美国提出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要求。对于这一要求,美国人当然不好明目张胆地予以拒绝,只好双管齐下,一方面采取拖延的缓兵之计,在背后大肆攻击诺列加本人,把他同麦德林集团的交往拿出来大做文章,争取把他赶下台,另外找一个听话的人当总统;另一方面就是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巴拿马实行惯用的“经济制裁”。所以,政变后的1988年是巴拿马灾难深重的一年。
德尔瓦列被废黜后,美国政府公开宣布继续承认德尔瓦列为巴拿马“合法总统”,拒不承认帕尔马代总统,并对巴拿马进一步实行经济制裁,冻结巴拿马在美国的一切财产,禁止在巴拿马的所有美国公民和组织,包括美国在巴拿马的子公司向巴拿马政府付款。继1987年停止20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和6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之后,美国政府又于1988年3月2日正式开始,先冻结了巴拿马政府在纽约银行的5000万美元的外汇存款,随后,又扣押了3月份应付的560万美元的运河使用费。与此同时,美国法院又进行裁决,冻结了巴拿马政府从纽约市共和国银行转到国内去的1000万美元的现金……
巴拿马国内银行纷纷停业,政府无法按时发放公职人员工资和军队薪饷,一些工厂相继倒闭,失业人数大增,供应困难,食品奇缺,巴拿马政府陷于极其困难的境地。巴拿马仅有的600家工业企业也有300家被迫停产关门,同时关门的还有100家建筑公司。大批商店破产,全国失业率高达25%至30%,每天依靠教会救济过日子的穷人已增加到7万人。
巴拿马,一个当时仅有200万人口的小国,面对这种超负荷的经济危机,已经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大街上整天是成千上万的失业者和饥民在游行示威。许多学校也停课了,学生们也走上街头,整个国家处于动荡之中。这时,饥饿的巴拿马人想到的再也不是运河的主权和国家的尊严,而是要解决吃饭的问题,于是,一些人便开始迁怒于诺列加,鼓动和策划他下台,以缓解美国人的经济封锁。
4月的一天,以巴拿马国家警察部队总司令马西亚斯为首的一批军官,冲进国防司令部,要求诺列加辞职下台。
但是,诺列加并没有为马西亚斯的阴谋所吓倒。他一得到消息,立即派遣他的嫡系部队“2000营”和大批的国防军迅速挫败了兵变。事后,他又改组了陆军参谋部和全国各军区,实行“换马”和调防,稳住了军权,也稳住了国家的政局。与此同时,诺列加还采取紧急措施,下令对所有国营企业实行军管,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派出大批的军警在街头巡逻和布防,把一切都控制在军队的掌握之中。
稳定了局势之后,诺列加又通过政府领导的工会组织做失业者的工作,及时动用国家储备,用现金支票从国外购进大批食品。他命令部队把这些食品装进一个个食品袋,向饥饿的群众分发这种“尊严食品袋”以鼓励巴拿马人共赴国难,共渡难关。同时,还由政府组织了许多“大众市场”安抚人心。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又牢牢地掌握了军权,因此,诺列加政府并没有毁于一旦。
美国政府见经济封锁并没有迫使诺列加下台,又对巴拿马进行军事威胁。1988年4月2日,美国借口美在巴公民的利益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宣布调派1300名官兵、26架武装直升机和一批重要军用物资前往巴拿马。4月8日,美又向巴拿马增派800名海军陆战队员。4月14日,4万多美军在加勒比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到4月中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美国政府竟三次向巴拿马运河地区增兵,总数达到了2760人。再加上美军南方司令部常驻巴拿马5万人的军队,和穿越巴拿马运河的两艘“冲绳岛”大型攻击舰,美军进驻巴拿马的总兵力已同巴拿马本国的兵员总数相差无几,而在武器装备方面更是几倍、十几倍于巴拿马军队。
此外,美国政府还利用巴拿马国防军前参谋长迪亚斯与诺列加的矛盾,挑拨巴拿马人民同政府和军队的关系,支持反对派开展各种反对诺列加的活动。
然而,在如此严峻的大兵压境之时,诺列加没有屈服。在巴拿马国家电视台里,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这位“铁腕将军”的誓言:“我们决不会在美国人面前低声下气,我们也决不会在殖民主义这庞然大物面前投降!”
“巴拿马运河属于巴拿马人民,最后的胜利也一定属于巴拿马人民!”
诺列加以一种不可动摇的勇气和人格的力量,终于稳住了巴拿马的局势,让这个多灾多难的弱小国家,艰难地度过了1988年的危机。
1989年1月,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布什走进了白宫。
布什执政后,对诺列加政权采取更加强硬的干涉政策,执行更加严厉的经济制裁措施,继续拖欠运河租金,明目张胆地要求诺列加辞职,以便进一步控制巴拿马,保障它在巴拿马运河和运河区的经济、军事利益。
1989年5月7日,巴拿马举行大选。美国公开干预巴拿马大选,布什批准向巴拿马反对派提供1000万美元的援助,试图通过支持反对派竞选获胜,击败诺列加。公民投票后,诺列加支持的官方候选人民族解放联盟候选人杜克和美国支持的公民反对派民主联盟候选人恩达拉得票不相上下,都宣布自己获胜,政局出现混乱。5月9日,布什总统公开指责诺列加在选举中舞弊,要求诺列加“尊重大选结果”。5月10日,巴拿马全国选举委员会宣布大选无效。5月11日,布什公开呼吁巴拿马人民和军队推翻诺列加,并召回美驻巴大使,下令向巴拿马的军事基地增兵2000名。
1989年10月30日,南方司令部动用直升机、战斗机,在巴首都附近举行军事演习,企图以武力威胁,迫使诺列加下台。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机会不期而至——1989年10月2日,星期一,凌晨2点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美国国防部长切尼惊醒了。切尼敏捷地抓起听筒,里面马上传来上任才一天的美国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的声音。鲍威尔向切尼报告说,据刚刚获悉的可靠情报称,巴拿马国防军“乌拉卡营”营长菲瓦塞·希罗尔迪决定在10月2日上午10时发动政变,推翻诺列加。希罗尔迪要求允许他的妻子和家人暂时躲进驻巴拿马的美军基地,并且请求美国出兵封锁美洲大桥和阿马多公路,以保证他的政变成功。
听到这个消息,切尼脸上顿时露出极度的兴奋。他当即表示同意希罗尔迪的妻子和家人到美军基地避险。至于封锁美洲大桥和阿马多公路的事,切尼却犹豫了一下,他只对鲍威尔说:“待我立即请示总统之后再给你回话!”
10月2日上午8时内阁紧急会议召开。国防部长切尼通报了情报之后,所有的与会者一致表示:“届时见机行事,封锁道路!”9时整会议结束,同时向有关部队下达了上述命令。仅14分钟以后,驻巴拿马美军就完全占领了各交通要道,随时配合希罗尔迪率领“乌拉卡营”的兵变。
这时,切尼和鲍威尔等一批军事首脑正聚集在五角大楼的指挥中心,紧盯着墙上的大屏幕,密切注视巴拿马的动向。
巴拿马的政变终于在10月3日早晨8时发生了!亲自驱车来到国防军司令部大楼上班的诺列加将军刚一下车,就被希罗尔迪指挥的“乌拉卡营”的士兵扣押了,他被关进了一间作为临时监狱的秘密地下室。紧接着,“乌拉卡营”控制了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大楼。
此时,带着政变成功的兴奋和紧张,政变的总指挥希罗尔迪迫不及待地来到国家电视台,站在历任总统和诺列加将军多次站过的地方,向巴拿马人宣布,原国防军总司令诺列加将军已被扣押,国防部已被控制。这是一次纯粹的军事行动,不涉及任何政治交易。而且特别说明的是,美国人没有参与这次政变。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就是强行让诺列加将军交出大权,自行隐退,恢复军人的威信、人民的尊严和1968年的革命方针,结束由他主宰多年的军人政治……
希罗尔迪的宣言传遍了巴拿马,也传到了美国军方司令部。有意思的是,希罗尔迪的妻子和家人并没有躲进美军基地。也许是由于紧张、疏忽或者是太顺利了,一直到将诺列加扣押以后,希罗尔迪都没有把政变的消息通报美国政府。结果严阵以待的美军南方司令部司令瑟曼中将在这次政变中,完完全全地作了一次“壁上观”,没有帮上一点忙,就连诺列加被捕的消息都不知道。
然而,希罗尔迪在电视台的讲话还没有完,诺列加的命令就通过看押他的士兵传到了国防部的亲信和他们的嫡系部队“2000营”营长的手中。于是,一个营救诺列加的方案很快出笼了。
仅仅在4个小时以后,巴拿马国防军总司令部上空就冒起了一个个巨大的烟柱,爆炸声接连不断。“2000营”的士兵和其他营救部队高喊着“与将军同生死”的口号,向司令部大楼发起了猛攻,并向希罗尔迪等政变分子发出最后通牒:“立即释放诺列加,否则后果自负!”
面对营救部队猛烈的进攻,希罗尔迪乱了方寸,不得不向美国人求援。当天中午12时18分,两名政变部队的中校军官驱车来到美军克莱顿基地,紧急请求会见他们。
克莱顿基地指挥官西斯内罗斯上校立即向南方司令部请示,南方司令部司令瑟曼将军同意会见他们。但他明确告诉西斯内罗斯少校,美军愿意帮助希罗尔迪的政变,不过,他们一定要把扣押的诺列加将军交给美方审判。
但是,政变部队的这两名中校当场拒绝了这个要求。
布什总统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会见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商量对策。鲍威尔将军马上说:“巴拿马现在是群龙无首,一片混乱,我们正好趁此机会,派出我们的海军陆战队和伞兵部队进军巴拿马城,以调停的名义找到诺列加,然后迅速将他弄到美国来。我想,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的士兵完全能办得到。”
布什总统听完鲍威尔的建议后,正要征询切尼的意见时,那部红色的电话机又响了。原来是国务院接到美国驻巴拿马使馆的电话,声称政变部队准备把诺列加引渡到美国。
布什放下电话,正要对这两位军事首脑说什么,那部白色的电话又响起来了。
布什总统听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得到的情报说,今天上午,诺列加将军根本没有去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大楼上班,而是从家里直接去了外地视察,政变部队扣押的根本不是诺列加本人,而是他的一位替身……
“简直是胡闹!”布什总统还没有等对方说完,就摔下了电话,狠狠地骂了一句。
布什总统和他面前的几位高级幕僚也都被搞糊涂了。他们只好下令中情局立即查明诺列加的下落,再决定出兵和引渡事宜。
原来这个情报正是营救部队使出的一条缓兵之计。他们知道,如果不搞清楚诺列加的下落,那位中情局局长出身的美国总统布什是不会轻易下令出兵的。只要他一下令调查,营救部队就赢得了时间和主动权,完全可以抢在美国人之前救出诺列加将军。
布什果然中计。
就在美国人犹豫不决和进行调查时,政变部队终于挡不住营救部队的进攻。激战不到两个小时,政变部队的总指挥希罗尔迪就宣布投降,释放了诺列加将军。
被扣押了6个小时的诺列加将军又回到了国防军总司令部,恢复了他的霸气。当天晚上他又在电视台露面了,带着神采奕奕的笑容发表了强硬的演讲。他说:“虽说美国人插手和支持了这场政变,但政变对我来说,就像抛掉一顶帽子一样轻松和随便……”
一场政变的闹剧只上演了6个小时,就过早地谢幕了。这场闹剧虽然给了美国人一个机会,但是他们却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反而给诺列加留下了一个笑柄。但是美国人绝不会就此罢休,如果不除掉诺列加,根据1977年同巴拿马的托里霍斯将军签订的新条约,1999年12月31日以后,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就一定会完全属于巴拿马人民的。
于是,美国政府便以诺列加参与贩毒为借口,公开入侵巴拿马,活捉诺列加。
中情局局长曾经吹捧诺列加是“中美洲的反共堡垒”
多年来,毒品贸易使美国的确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受害国之一,每年的经济损失近1000亿美元。新上台的总统布什决心来一个大的行动。于是,诺列加参与贩毒的指控又被旧事重提,中情局关于诺列加的贩毒情报又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布什的办公桌上。
中央情报局驻巴拿马情报站的情报称,有确凿证据表明,巴拿马首脑人物诺列加将军是南美贩毒集团的支持者,他向麦德林贩毒集团及其他贩毒团伙提供机场、海关、码头和军队,赚取“可卡因美元”。据估计,诺列加每年接受贩毒集团的“买路钱”达1500万美元之多,而他自己的大量个人资产,也大多为贩毒所得……
还有一些情报说,诺列加是哥伦比亚麦德林贩毒集团头目埃斯科瓦尔的密友,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就合作走私毒品。诺列加为麦德林贩毒集团及埃斯科瓦尔提供大量的方便,贩毒头目经常出入巴拿马城及哥、巴边境,但诺列加从未向美国司法机关及世界缉毒组织报告过。
当然,这些情报的真实性有多少,只有中情局的那些情报官们知道。据纽约警方向国务院呈交的报告说,巴拿马寄往美国的外交邮件中藏有大量的可卡因,但因对方享有外交豁免权,警方只有开绿灯。
其实在美国政府和中央情报局内部,对诺列加的关注由来已久。
杰西·赫尔姆斯是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位参议员。早在1977年,这位来自南方的保守的共和党人就指控诺列加从事国际贩毒,侵吞钱财,把美国情报提供给外国政府。但是,由于赫尔姆斯当时正在企图阻止卡特总统在1999年底把巴拿马运河的主权交给巴拿马政府,于是他的上述指控被国会中的民主党人认为是出于某种政治动机,因而不予理睬。赫尔姆斯最终在关于这个问题的辩论中遭到失败,国会还是于1978年4月投票批准了卡特的建议。
1985年12月,这位参议员再一次敦促参议院调查诺列加的贩毒活动。这一次参议院之所以感兴趣,完全是由于巴拿马政治活动家胡戈·斯帕达弗拉的弟弟来访促成的。胡戈·斯帕达弗拉的弟弟名叫温斯顿·斯帕达弗拉。他在与哥斯达黎加交界的巴拿马境内发现他的哥哥被人杀害了,头被砍了下来,尸体被切成多块,令人惨不忍睹。斯帕达弗拉就告诉赫尔姆斯,说他的哥哥是被诺列加手下的人暗杀的,因为他已经掌握了许多罪证,完全可以对诺列加进行起诉,并证明诺列加参与了侵吞钱财和日益扩大的贩毒活动。看到胡戈·斯帕达弗拉血淋淋尸体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赫尔姆斯答应要使谋杀者受到惩处。
在同斯帕达弗拉会见以后,赫尔姆斯宣布,以他为主席的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西半球事务小组,将就诺列加与毒品走私犯的联系问题举行听证会。赫尔姆斯的这一承诺应该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美国同巴拿马这个独裁者关系的正式破裂。
听证会在1986年4月举行,首先出席作证的是助理国务卿埃利奥特·艾布拉姆斯,一位个子瘦瘦的官员。艾布拉姆斯能说善辩,咄咄逼人地为诺列加辩护,说他是这一地区反对苏联影响的美国盟友。艾布拉姆斯说:“巴拿马人民不想要一个像尼加拉瓜那样为外国统治的、反民主的国家,这种国家只能在这一地区制造武装冲突。”他指出,诺列加是美国的盟友,美国要保卫它在中美洲的政策,像他这样可以依靠的盟友为数很少。
不过艾布拉姆斯的这些话丝毫不能打动赫尔姆斯。他深信诺列加并非艾布拉姆斯所描写的那种领导人,赫尔姆斯调查此案的主要助手德博拉·迪莫斯说:“杰西完全是因为斯帕达弗拉谋杀事件动了感情。这件事使他实在忍无可忍了。”
几星期后,赫尔姆斯的听证会在一片抱怨声中结束了,因为他的小组委员会提不出可以告发诺列加的确凿罪证。
尽管遭到一些挫折,赫尔姆斯的听证会还是对诺列加提出了许多问题,因而引起了一位名叫西摩·赫什的作家兼记者的注意。此人对诺列加与贩毒活动的联系曾进行过研究,并将他的研究结果在1986年6月12日的《纽约时报》头版上发表。赫什的报道题名为《巴拿马独裁者据说参与毒品、军火和非法钱财交易》。这篇报道证实了赫尔姆斯提出的许多疑点。第二天,《华盛顿邮报》也发表了一篇引用中央情报局研究报告的报道。这份研究报告表明,诺列加参与了大规模的非法毒品和军火买卖,并且还和古巴的情报机构进行合作。
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央情报局就已开始调查诺列加的犯罪活动,但只有那一次发现的材料才最令人不安。中央情报局的材料主要是根据国家安全局从通讯中秘密截获的情报。这些情报使国务院官员得出结论:诺列加进行威胁的策略,加上政治上的腐败,使他的老搭档尼古拉斯·阿尔迪托·巴莱塔能在巴拿马选举中获胜。
到了1986年6月,尽管证明诺列加腐败的材料越来越多,但他同里根政府的联系仍然很密切。当时,他还对华盛顿进行了一次旋风式的访问。在私下活动中,又安排了一些颇为隆重的活动,其中包括在国家安全委员会诺斯和白宫官员的陪同下,乘坐游艇在波多马克河上观光游览,以及访问中央情报局总部并和局长凯西会见,因为中情局局长凯西在公开场合曾大肆吹嘘诺列加是“中美洲的反共堡垒”。诺列加这次访问已是他和这位中央情报局局长的第三次会见了。
不过这次会见的环境和气氛都不如上两次。凯西还对诺列加一再重复自己的观点,即诺列加的独裁行为使美国很难继续支持他,尽管他一再发誓与共产主义不共戴天。他们的谈话在一小时后结束。根据凯西的几位亲信说,这位中情局局长已经认识到,诺列加的问题比他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但是,中情局并没有与这位巴拿马的独裁者疏远,因为中央情报局需要利用巴拿马人来搜集有关尼加拉瓜桑地诺主义者的情报。在这一左右为难的情况下,凯西还是听取了中情局反情报工作的负责人德韦·克拉里奇的意见——巴拿马的这位独裁者尽管坏,但美国还缺不了他。
当时要求彻底调查指控诺列加与贩毒活动的联系、骗取钱财和出卖情报的呼声在国会中越来越高。除了赫尔姆斯进行的调查以外,马萨诸塞州的民主党人约翰·克里发起的一项调查也涉及诺列加,虽然他主要是想弄清中央情报局所支持的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是否卷入了毒品贩卖活动。
1986年7月15日,联合小组委员会又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上,即诺列加在国际贩毒组织“卡特尔”中的作用。克里召开了第二次听证会,他把会议交给赫尔姆斯实际主持。赫尔姆斯审问一个名叫豪尔赫·莫拉莱斯的已被判刑的贩毒犯,赫尔姆斯说:“我希望你尽可能简单地告诉这个委员会,在巴拿马诈骗钱财的事究竟涉及面有多广,你们如何进行这种活动。在巴拿马诈骗钱财的活动中,有无任何政府官员牵连进去?”
贩毒犯莫拉莱斯回答说:“我把钱搁在手提箱里,坐上一架飞机,一架私人飞机,然后飞往巴拿马,我就去会见那些为巴拿马政府工作的人,他们负责疏通海关和移民局的人,还有当权派和机场的人。”
从这一耸人听闻的证词可以清楚地看出,诺列加卷入了贩毒的诈骗钱财活动,尽管证人拒绝对诺列加指名道姓。但这一供词对克里和赫尔姆斯来说已经够了。到9月为止,他们搜集的有关这个巴拿马独裁者的材料已经足够建立起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其中有一厚叠材料是关于诺列加同中央情报局的关系的。
其实,早在1959年,中央情报局驻秘鲁利马的情报站站长就招募了诺列加作为他们的“线人”,并给他报酬。不过在1962年诺列加回到巴拿马以前,给他的报酬是很少的。到1976年以前,中央情报局一直在给诺列加发薪金。那时他已成为巴拿马军队里一位很有权势的人物,给他的年薪也高达十万美元。
从1976年3月起,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布什获悉美国国防情报局已开始对诺列加进行一项代号为“广州歌”的调查。美国国防情报局出示证据表明诺列加用钱向驻巴拿马的3名美军军士收买了一些机密情报,美国国防情报局的官员给这几名美军取了一个代号,称他们为“高歌军士”。诺列加把这些情报交给托里霍斯,以便在和美国进行关于运河地位的谈判时,作为迫使美国让步的材料。美国国防情报局还担心,同样的一些机密材料,包括有关古巴的高度机密文件,都直接给卡斯特罗送去了。布什认识到,美国国防情报局揭露出的这一具有爆炸性事件,弄不好可能会影响到福特总统的白宫宝座。当时福特受到他的共和党对手、前州长罗纳德·里根的攻击,后者说他一心一意想放弃运河。
布什决定中央情报局不对那3名军士采取行动,因为如果对他们起诉和审判,可能会暴露中央情报局进行的秘密活动,其中包括招募巴拿马的高级官员作为美国间谍。布什还相信,如果公开进行审讯,会在美国和巴拿马关系很脆弱的时刻,暴露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外交战略。他的结论是,应该由美国军方,而不是由中央情报局来惩罚这几名军士。
布什拒绝对这3名军士采取行动还有其他重要理由。布什完全懂得,美国国防情报局的发现,意味着他们已挖出一项大的情报秘密,它涉及一名中央情报局雇用的外国高级官员。如果把这一情况公开,将使中央情报局的形象更坏,说明它要么太无能,要么太天真,以致无法开展在国外的情报工作。
另一方面,布什也要考虑诺列加巨大的情报价值,他被认为是中央情报局在中美洲最好的情报来源之一。他是一个可靠的反共分子,曾多次向中央情报局提供了这一地区有用的政治情报。诺列加招募了一些巴拿马军官为美国人工作。如果突然断绝诺列加与中央情报局的关系,将意味着美国与巴拿马整个情报网的关系也将断绝,而这一点是美国所不愿做的。再说,诺列加是巴拿马第二号最有权势的人物,他能成为中央情报局在中美洲职位最高的间谍。他长期以来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了他已造成的一点损害。
中央情报局也为布什的行为辩护。他们说,诺列加提供的情报一贯可靠,他还为美国开了一个后门,使它有一条与古巴通话的重要渠道。这条渠道已在好几件事上证明是有价值的。最明显的例子是,由于诺列加的帮忙,一位曾经单独乘小艇闯入一个古巴渔村的中情局特工得以被释放。整个70年代,诺列加一直和卡斯特罗保持通话联系。他把古巴政府内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美国人,同样也把美国国内发生的事情告诉卡斯特罗。
可是,在布什离开兰利中情局总部之后,接任他的中情局局长斯坦斯菲尔德·特纳不顾内部有些人的反对,立即断绝了中情局同诺列加的所有关系。
然而,到了1981年,威廉·凯西又批准重新把诺列加列入中央情报局的薪俸单里,据说年薪为18万美元。他相信,诺列加在巴拿马的显赫地位,可能再一次对中央情报局有用。
诺列加与美国的谈判破裂后,拒绝辞去巴拿马国防军统帅的职务,以作为美国联邦法院对他参与贩毒活动免予起诉的条件。此时事情已经明摆着,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诺列加的问题。6月,里根总统批准对诺列加采取“准军事行动”。
此时,中情局也在考虑,是否有可能像捉拿南美大毒枭玛塔一样,也对诺列加实施一次类似的行动。因为,如果逮捕了诺列加,就可以表明美国向毒品宣战的决心。
中情局的设想是由巴拿马反对派把诺列加抓起来,押上一架飞往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飞机,然后把他转移到另一架短程飞机上,最后飞往美国。中情局关于逮捕诺列加的这个行动计划准备在1988年5月中旬开始付诸实施。但是到了8月底,情报委员会却投票否决了中央情报局的计划。
9月间,巴拿马城的情报站站长告诉他在兰利的上司,为巴拿马反对派配置一部广播发射机将给情报局在中美洲的行动计划带来危险。于是,中央情报局又撤销了广播宣传计划。一位巴拿马反对派人士说:“这真是开玩笑,我们有一个很小的广播发射机,我们刚刚广播了半小时,诺列加的电台就对它进行干扰。我们感到很失望。”
1988年5月,追查诺列加问题的提问越来越频繁了。当时,前国家安全助理诺曼·贝利告诉《华盛顿邮报》说,从1981到1983年间,在白宫内部印发的国家情报总结报告中,有若干份报告的主题就是谈诺列加与贩毒活动的联系的。布什曾宣称,他第一次知道诺列加与贩毒活动有联系,是在1988年2月对诺列加提出起诉的时候。贝利的揭发说明,布什在撒谎。当布什被问到担任情报局局长期间,是否知道诺列加的这些活动时,布什勃然大怒地回答说:“就毒品问题而言,我绝对不知道。”
诺列加逃进了梵蒂冈大使馆
乔治·布什作为第9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是杰拉尔德·福特总统于1975年11月提名的。他于次年1月30日正式宣誓就职。在情报局待了一年还差10天以后,他又离开了,因此人们都称他为“中央情报局过渡性的局长”。布什之所以被任命为情报局局长,是因为当时的总统急于想恢复人们对美国政府机构的信心,使国会恢复对中央情报局的信任,同时也想借此多少增加他重新当选总统的机会,而这种可能性似乎已变得越来越小了。
关于诺列加贩毒的证据传闻越来越多:
1984年2月10日,诺列加以巴拿马军事首脑的身份访问美国时,趁机将100万磅大麻偷运送到美国,警方虽然当场发现,但并未没收;
1985年4月1日,哥伦比亚麦德林贩毒集团一架贩运可卡因的飞机抵达巴拿马国际机场,将2000公斤可卡因装入巴拿马空军C-130大力神运输机,进入美国后,这两吨可卡因去向不明;
1987年10月8日,美军驻巴拿马运河第12特别空降师M旅103团发现一座可卡因仓库,但其中的毒品却被巴拿马警方强行运走,指挥抢运毒品的巴拿马军事指挥人员,手里拿着诺列加亲自签署的命令……
根据上面的情报和“罪证”,美国政府决定以贩卖毒品罪再次向诺列加提出指控,并决定将这位巴拿马元首逮捕到美国受审。
美国政府的这种决定可谓是一箭双雕:一是为了缉毒,二是为了将诺列加赶下台,然后永久地占有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因为到目前为止,巴拿马还没有第二个像诺列加一样的硬汉敢于同美国人公开宣战。
然而,巴拿马虽然是一个地少人稀的小国家,但它毕竟是一个享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在联合国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美国人将这样一个主权国家的首脑像抓一个毒贩一样抓到美国来,关进美国的监狱,这恐怕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非议。尤其是据某国情报部门提供的情报表明,当时能与美国抗衡的另一位世界“霸主”苏联正在向巴拿马运河区渗透。苏联的最大情报机关克格勃正派员在巴拿马搜集情报,并准备秘密约见诺列加,打算在巴拿马城建立情报站。
这个情报的确让布什踌躇了一番。如果苏联染指巴拿马,而自己又要一意孤行,那么,说不定又会造成一次全球性的战争危机。
为了遏制苏联的行动,又能事出有因地逮捕诺列加,美国政府开展了外交攻势,布什总统先后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法国总统德斯坦、德国总理科尔、意大利总理佩尔蒂尼、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澳大利亚总理基廷等盟友和国家首脑进行了对话,其中还包括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说明了美国政府准备逮捕诺列加的理由,并希望能得到各国的理解和支持,来一个全球性的扫毒大行动。
美国白宫的热线电话马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反应,许多国家首脑都给布什一个明确的答复:支持美国政府的扫毒行动,并预祝成功。就连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面对美国政府这种正大光明的理由,也无法表示反对,尽管他知道美国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国际社会的态度让布什总统心中踏实了许多,逮捕诺列加,并不会引起世界时局的动荡。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只要有一个合适的借口,美国的海陆空三军就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包围巴拿马的国防军司令部,公开捉拿“铁腕将军”诺列加。
但是,这样的“借口”迟迟没有来临。诺列加从1988年之后,一直致力于巴拿马的治国大事,就像一位真正的总统一样,想方设法使巴拿马早日走出困境。尽管中情局的特工们挖空心思,却并没有发现诺列加与哥伦比亚麦德林贩毒集团有什么新的来往。
于是,1989年10月30日,美国驻巴拿马南方司令部就动用直升机、战斗机,在巴拿马首都附近举行军事演习,企图以武力威胁,迫使诺列加下台。但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1989年12月,美、巴在提名运河管理委员会主任问题上再生争端,关系急剧恶化。15日,巴拿马全国民众代表大会任命诺列加为政府首脑。16日,一名美军军官在与巴拿马士兵冲突中丧生,美国随即以此为借口入侵巴拿马。
当时入侵巴拿马的美军共2.6万人,其中原驻巴美军1.3万人、派遣部队1.3万人,分编成5个特遣队。出动坦克、装甲车、直升机和轰炸机,在最新式隐形战斗机的配合下,悍然对巴拿马发动规模空前的直接军事入侵。
1989年12月16日凌晨。几架美国最先进的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奉命从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起飞,悄悄地飞临正在酣睡中的里奥哈托镇。位于巴拿马首都南部的里奥哈托镇,突然被一连串的爆炸声惊醒了,一时火光冲天。F-117隐形轰炸机在这里投下一颗颗重达900磅的巨型炸弹,从此,拉开了美军入侵巴拿马的战幕。
轰炸了里奥哈托镇之后,美军又将战火推向巴拿马城,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入侵立刻席卷了整个巴拿马。在一批批重型炸弹落在巴拿马国防军的营房、机场、坦克集结地和弹药库之后,几架巨型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又接踵而至,夜空中美军第13空降师、第6机械化营和第87步兵师所属的第5营等几千名士兵从天而降,迅速占领了正在燃烧的巴拿马城交通要道、政府办公楼和广播电台。与此同时,美军驻巴拿马运河区的部队也倾巢出动,越过运河边界,占领了巴拿马各重要城镇,一路向巴拿马首都扑来。
这次入侵的主要目标就是活捉诺列加,美军101特种部队奉命首先直扑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大楼。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获得的准确情报,19日晚诺列加就住在司令部大楼。种种迹象表明,他绝不会在这么短的几小时内,又是在深夜突然离开办公室。
但是,当美军冲进了大楼,冲进了诺列加的卧室时,仅仅找到了诺列加的一只公文包和被褥里一个浑身发抖的赤身裸体的北欧女郎,一支印有诺列加名字的古巴雪茄还在燃烧。
“诺列加在哪里?”一位美军军官用枪指着这位北欧女郎喝道。
但是这位女郎无论如何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她只能告诉这位军官,那支雪茄是她点的,诺列加当晚根本就没来这里过夜。美军从一个大文件柜里拉出了一位吓得浑身发抖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也是一丝不挂,但他根本不是诺列加。美军终于相信了这位女人的话,也没有时间去理会这对男女的私情。他们要找的是诺列加。
那么,诺列加到底在哪里呢?冲进大楼的美军几乎将大楼翻了个底朝天,仍然一无所获。
原来,这位总司令的确不是等闲之辈。早在48小时之前,他就判断出美军会入侵巴拿马。从19日开始,每隔10分钟,就有一架美军巨型运输机降落在运河区美军基地。诺列加根据这一反常的迹象判定,美军入侵的时间就在20日深夜。于是,12月19日诺列加就下达了一道密令:除了留小部兵力守卫重要的军事目标外,所有的正规军都换上便衣,潜出巴拿马城,在里奥哈托镇不远的地方集结待命。战争果然按照诺列加的判断爆发了。但是巴拿马军队却没有遭到重大的损失。
入侵的美军在欢呼自己的胜利,白宫发言人菲斯沃特也在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美军在巴拿马的军事行动已经取得空前的胜利,贩毒分子诺列加即将被押往美国受审。
但是就在这时,美军驻巴拿马的南方司令部大楼却传来一阵轰轰的爆炸声。紧接着,几百名巴拿马武装部队人员冲进了大楼,将美军在巴拿马的这个老巢给一锅端了。原来正在美国人得意忘形之时,诺列加率领潜出城外的部队进行了反击。
在美军南方司令部被炸毁的同时,巴拿马的军队趁美军立足未稳之时在科隆市和巴拿马城周围全面发动猛烈进攻,让入侵的美军损失惨重。美军遭到这突然的袭击,一时措手不及,只好向五角大楼发出紧急求援的信号。切尼和鲍威尔等人一时还反应不过来,连总统布什本人也被诺列加这突然的行动给镇住了。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军队无论如何也输不起,否则,将会在国际社会永远抬不起头来。于是,五角大楼在取得布什同意之后,又迅速发出新的命令:
火速向巴拿马空运2000名海军陆战队员。
抓住诺列加,赏美金100万元。
面对美军新的行动,诺列加用他的秘密电台号召巴拿马人团结起来,继续同美国人斗争,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诺列加的讲话,激起了巴拿马人强烈的反美情绪,许多美军驻地都遭到了袭击。但是,那100万美元的重赏,却让诺列加成了一块诱人的肥肉,引得美军官兵和巴拿马许多反对诺列加的人,都像猎狗追逐猎物一样,对他进行追踪。一发现他的行踪就穷追不舍,告密的电话、纸条一个又一个地传到美军南方司令部和情报部门那里。
诺列加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随时都有落入美军和反对者手中的可能。经历了几次惊险的追捕之后,诺列加最后不得不抛弃电台,离开保护他的“2000营”,一个人单枪匹马,开着一辆军用吉普与美军周旋。
于是,“诺列加失踪”的情报接连不断地传到了白宫和五角大楼。但是没过多久,诺列加又出现在科隆市或其他城市,又利用当地的电台发表一次演说,然后又神秘地“失踪”了。
这样的游击战让美国人大伤脑筋,如果再抓不到诺列加,实在是太没面子了。眼看1989年的圣诞节快到了,布什早已下令,一定要在圣诞节前结束巴拿马事件。于是,一个更大规模的追捕行动在圣诞节前展开。
诺列加这时也已筋疲力尽、疲惫不堪了,想尽快找到一条逃生之路。
12月24日,诺列加突然得到一个消息:与自己平时往来密切的梵蒂冈大使馆至今仍没有成为美军滋扰和搜查的目标。这个消息给了他强烈的求生勇气和信念,他决定躲进梵蒂冈使馆。
通过简单的联络,罗马天主教的发言人表示同意接受诺列加的要求,为他的避难提供方便。
12月24日中午,诺列加悄悄地驱车来到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逃亡了几天几夜的诺列加,终于得到了片刻的休息。
但是,诺列加逃进梵蒂冈大使馆的消息,在20分钟以后就传到了白宫。布什总统亲自致电梵蒂冈教皇保罗一世,向他施加压力,请他下令交出诺列加,并派出总统特使黑格将军匆匆飞往教廷,同教皇面谈,商谈逮捕诺列加的事宜。与此同时,美军驻巴拿马南方司令部及入侵巴拿马的各部立即派兵将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围得水泄不通,甚至连下水道出口处都派上了岗哨。顿时,诺列加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教皇特使何塞·塞瓦斯蒂安·拉沃亚奉教皇之命,飞往巴拿马城,对诺列加宣示“主动劝喻”。人们尚不知道诺列加是否在天主面前忏悔过什么,但消息灵通的记者们注意到,威严的罗马教廷只用“休息”一词,而非用“避难”一词来解释诺列加的行为。
在拉沃亚向诺列加宣示主的“教谕”的同时,美军除在使馆外炫耀武力之外,还开展了强大的心理攻势。他们别出心裁地在使馆门前架起十多只高音喇叭,大肆播放杰克逊的摇滚舞曲《无处可逃》。高分贝的乐曲就像飓风一样,摇撼着大使馆的门窗,也震撼着诺列加的心灵。
诺列加这时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在大使馆的那间小屋里走来走去。他透过窗户,看到大使馆墙外,坦克、装甲车和全副武装的士兵像铁桶一样,将大使馆团团围住。空中则盘旋着一架架武装直升机。这一切,让诺列加这位铁腕人物意识到:如今真的是无处可逃了。他没有想到,那位天才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这首舞曲,竟是为自己而作。
小小的梵蒂冈大使馆哪里挡得住美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他们终于向诺列加发出了最后通牒。贩毒的罪名又是那样无懈可击,何况高明的布什总统又早已在国际社会做好了“铺垫”。诺列加知道自己的末日已经来临了,就是主,也无法拯救自己。
于是,他作好了“下地狱”的准备。
10天后的1990年1月3日,梵蒂冈国务秘书处高级官员贝洛克神情严肃地来到诺列加在使馆避难的房间里,转交了梵蒂冈的最后决定:诺列加将军必须在明日中午之前,离开梵蒂冈大使馆。离开使馆后也只有两条路可供诺列加选择:第一,向大使馆外的美军投降,由他们把他带回美国以国际贩毒罪受审;第二,使馆请巴拿马新政府派人把他抓走,等待他的将是被处死的可怕结果。
已是山穷水尽的诺列加权衡再三,两害相权取其轻,决定走第一条路。
1月3日晚8时30分,紧闭了10天的梵蒂冈使馆的大门打开了。一身戎装的诺列加将军出现在门口。他神色严峻,仍然保持一位巴拿马将军平日的威容。
高音喇叭声停止了,一切喧闹都变得鸦雀无声。无数的美军官兵和远处的巴拿马城的居民,都在静静地注视着站在大门口的诺列加,似乎被他的出现震惊了。就在这时,几名美军特种兵走上前去,“咔嚓”一声给他戴上了一副特制的不锈钢手铐。
一个时代结束了,诺列加的眼光掠过这些士兵和人们的头顶,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城市和人民,然后在四名美军士兵的架持下,向一架直升机走去。
此时,无数的照相机和摄像机在闪着光,摄下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群外传来巴拿马人的哭声……
直升机发动了,轰鸣的马达声震动着巴拿马城的所有巴拿马人的心,甚至全世界也为之一震。直升机升上了夜空,在漆黑的夜色中,坐在舷窗边的诺列加将军看到了一条白色的河道和一片片温馨的灯光。他知道那是举世闻名的巴拿马运河。他留恋的目光凝神了片刻,然后闭上了眼睛仰头靠在靠背上。
他的眼里似乎有泪在流……
此时,美国总统布什听到这一消息后,高兴地长松了一口气说:“这下可解决了我的心头之患。我们胜利了。”
诺列加被判处145年监禁并且终生不得保释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立即对诺列加进行了终审判决,判处诺列加145年监禁,并且终生不得保释。整个审判过程进行了电视直播。在美国的法庭上,诺列加依然身穿巴拿马国防军的将军服,以一种军人的尊严高傲地站在被告席上,随后,诺列加被押往迈阿密有“恶魔鬼”之称的美国马里恩监狱。
马里恩监狱是美国所有的监狱中管制最残酷的一座监狱,监狱长哈曼是一位以虐待犯人为乐事的“虐待狂”。但是,哈曼这一次却表现得异常的人道和正常,非常欢迎这位大名鼎鼎的罪犯的到来。
原来,他希望诺列加写一部《我的故事》的自传体小说,他的一位出版商朋友告诉他,这部《我的故事》至少可以卖到100万美元,同时还可以让他的马里恩监狱从此名扬世界。
就是在监狱,诺列加也无法逃脱美国人的算计。
诺列加最终被判处了40年有期徒刑,后来减为30年。由于他在狱中表现良好,再次获得减至17年,于2007年9月9日刑满释放。
诺列加出狱后,由于涉嫌在法国银行洗钱,又于2010年4月26日被引渡至法国受审。法国指控诺列加曾经通过法国银行账户进行洗钱活动,在诺列加还在美国服刑时,曾于1999年7月缺席判处诺列加10年徒刑。同年,巴拿马法院则以谋杀、盗用公款和腐败3项罪名缺席判处诺列加60年有期徒刑,其中每项罪名各获刑20年。
诺列加从美国被引渡至法国后,对1999年审判结果提出异议,称其个人财产来自继承遗产、妻子财产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支付的钱款,与贩毒无关。
根据法国法律,任何被缺席判决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若对裁决有异议,均可要求初审法院重新审理。因此,2010年6月28日至30日,巴黎法院对诺列加涉嫌在法洗钱案进行了复审,最后以洗钱罪判处诺列加7年有期徒刑,并没收其在法国账户下总计230万欧元财产。
诺列加的律师团认为,诺列加在美受审时的身份是战俘,根据《日内瓦公约》,他出狱后应首先被遣返巴拿马。但美国联邦法官驳回诺列加律师团的说法,认为诺列加的战俘身份并不妨碍他被引渡至法国服刑。
时任巴拿马外长的巴雷拉表态说,巴拿马政府尊重美国政府的决定,但不会放弃将诺列加引渡回国的努力。2010年5月28日,巴拿马政府引渡诺列加的申请获本国司法部门批准。
诺列加,一个拉美的强势人物,最终还是没有逃出美国政府和中情局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