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655900000002

第2章 百年演变,军情六处步履维艰

第一章 百年演变,军情六处步履维艰

有英国“情报之父”之称的独腿将军曼斯菲尔德·卡明创建的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与火的考验之后,军情六处虽然步履维艰,几经挫折,但却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在大英帝国的情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不过,时任新局长穿泳裤的形象网上曝光后却引得众说纷纭,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称赞其“腿真漂亮”。

由秘密到公开的漫漫历程

军情六处(现称英国秘密情报局),在世界情报组织中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一直是在极度机密的情况下工作,不受政府领导,政府部门的名单上没有它的名字。

军情六处的创始人是赫赫有名的皇家海军上校曼斯菲尔德·卡明,他也被称为英国“情报之父”。

曼斯菲尔德·卡明是一个独腿的海军军官,有着许多怪癖。他总是神秘兮兮,因而他所缔造的军情六处也就一直笼罩在那种昏暗、神秘的气氛中。卡明总喜欢摆弄一个金框单片眼镜和使用绿墨水写字。为使自己的身份保密,卡明担任第一任处长后,一直是用一个“C”(代表Chief——“首脑”之意)字母签名。从此以后,军情六处一直被外界称为神秘的“C”。由于他开创了这个先例,后来军情六处接任的领导都被称为“C”。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刚刚组建五年的秘密情报局还没有来得及在陆军部建立自己的情报网,就被移交海军部,与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海军情报机构合并。由于当时海军情报局的实力非常强大,许多情报工作都是由海军情报局完成的,秘密情报局就只能是敲敲边鼓、跑跑龙套而已。

1915年英军重组陆军部,秘密情报局又重归陆军部,成为军事情报局一处C组。1916年改组时,秘密情报局在英国远征军总部中安排了专职人员,负责情报指导工作。

英国早期的情报工作,由于安全没有保障,因此处境十分困难,情报工作的难度也相当大,许多情报都是由一些临时人员提供的。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共有235名情报人员被德国判处犯有“间谍罪”,其中有55名被认为是替秘密情报局工作的。在1909年至1918年间,秘密情报局一直在陆军部、海军部、外交部之间调来调去。虽然它没有确定的归属,但还是在荷兰、德国和埃及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站,安插了许多特工人员,积极指挥反间谍活动、审讯俘虏、从敌占区搜集情报、协助组织和安排流亡者和战俘的逃亡路线等。当时秘密情报局还在纽约建立了办事处,同苏联的情报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925年辛克莱海军上将接替了卡明,成为军情六处的第二任处长。这个新上任的辛克莱也同样有许多的怪癖——他永远戴着一顶比他的头颅小得多的圆顶礼帽;如果在会见中哪句话不对惹翻了他,他会掉过转椅面朝墙壁,用背对着来访者表示愤怒。

1939年11月4日,辛克莱死于癌症。他在这个位置上待了14年。辛克莱在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之际,提请英国内阁会议任命他的副手斯图尔特·格雷厄姆·孟席斯接替他的职务。

孟席斯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他的游说总能令人眼花缭乱,至少能受到王室的欢迎。孟席斯当时四十多岁,年富力强。他的继父是国王的密友。孟席斯本人不仅具有特别的政治资本和社交活动能力,而且还相当富有。他是伊顿贵族学校的毕业生,虽然从未上过大学但加入了精锐的近卫军,并且一年后进入近卫队。他经常在伦敦一家专属绅士们骑马纵狗打猎的俱乐部消遣娱乐。这个大英帝国的情报局长的位置,是孟席斯本人渴望已久的职位。但是孟席斯的上任并不是那样的一帆风顺。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秘密情报局长在任命每个继承人前都要进行一番紧张的游说活动,其竞争程度之激烈可想而知。所以在很早之前,英国海、陆、空三军就达成了一项非正式的协议,由每个军种轮流坐庄,轮流派人担任局长。第二任处长辛克莱原先是海军情报局局长,在曼斯菲尔德·卡明爵士之后当上了秘密情报局局长,所以这时应该轮到陆军或空军了。

1939年11月,当任命事宜提出来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首相张伯伦会以战时权宜之计为由,置三军之间达成的协议于不顾,任命海军情报局局长约翰·戈弗雷海军少将担任军情六处处长一职。但是在经过一番认真的权衡之后,首相张伯伦选择了辛克莱的副手孟席斯,任命他为军情六处第三任处长。

1939年11月,孟席斯如愿以偿走马上任。然而,他的局长生涯从一开始就遇上了麻烦。

当时的英国普遍都在强调间谍活动靠不住,并且都在怀疑情报机构存在的必要。此时正是二战前夕,**德国正日益强盛,大量的德国间谍渗透到英国本土,活动猖獗,而军情六处有关德国间谍的情报却越来越少,英国情报机构因此多次受到质疑和指责。

同时,由于秘密情报局在白厅又一直没有真正可靠的后台,第一任局长卡明有关苏联的不准确情报使秘密情报局失去了信任,即使搞到真正有价值的情报,白厅也不相信。而当秘密情报局未预见到意大利入侵阿尔及利亚和德国进军莱茵地区后,白厅对秘密情报局就更不感兴趣了。卡明的继任辛克莱又没有把**德国当做主要的工作对象,当二战爆发后白厅需要德国情报时,辛克莱居然无法提供。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孟席斯上台之后工作步履维艰。

但是,由于孟席斯后来的努力,加上他与新上任的首相丘吉尔保持着良好关系,终于迎来了秘密情报局最辉煌的时期。其中最明显的转折点就是对德军密码的破译,让军情六处扭转了局面,成了新首相丘吉尔最信任的机构。

在孟席斯接任后,英国外交部就接收了秘密情报局,此后又接收了密码学校,由秘密情报局局长担任校长。于是孟席斯毅然抛弃传统的刺探情报观念,把目光投向了刚刚接管过来的密码学校,决心依靠密码学校,截获和破译德国的电报而从中获取情报。孟席斯果然如愿以偿。他通过设在布莱切雷庄园的密码破译机构,利用英国人的“炸弹”密码破译机,破译了**德国的“埃尼格马”密码,为盟军赢得二战最后的胜利立下了奇功,也为军情六处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英国秘密情报局的组织机构也由此逐渐完备。

但是自从1992年正式公开了身份以后,军情六处就一直受到不明人士的威胁。当年,一名被解雇的情报人员就将军情六处所有情报人员的名单泄露到因特网上,引起了一阵恐慌。

1995年,军情六处总部搬到了位于伦敦维多利亚区泰晤士河畔一幢20层的大楼内办公,对外称“政府电信局”。这栋充满特色的大楼由建筑师特利·法拉设计,它成了伦敦的主要地标之一。为了做好新建大楼的安全工作,军情六处不惜花费巨资,把总部大楼的楼体建得就像堡垒一样坚固无比。2001年9月21日,军情六处的大楼遭到一枚不明炸弹的袭击,不过大楼毫发未损。

军情六处的防范措施非常严密,据说带张纸片都能报警。该处前工作人员汤姆林森曾因私自保留了总部的详细结构图而于1998年被开除。据他回忆,在通往主楼的过道上,有六道自动防护门,工作人员要排队依次穿过这六道门才能到达主楼的工作间。

军情六处一直忠于保密的传统。近些年虽然公开了一些自己的材料,但是那只是这个神秘大楼的极微小的一部分。地面上的15层大楼只是这个总部大楼的一部分。据官方资料称,这幢大楼在地下还有5层,那里才是军情六处最隐秘的地方。军情六处最重要、最需要极度保密的各部门都在那里工作。那里的计算机中心就是用来监控可能的恐怖袭击事件的。

二战的艰难岁月

丘吉尔担任首相后,情报机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大量才华出众和有献身精神的年轻人,从大学、商业界、知识界纷纷应召加入秘密情报组织。值得一提的是,二战爆发后,英国还从监狱里释放了不少偷窃技术高超的保险柜撬窃犯等刑事犯罪分子,要他们为盟军服务。其中大多数人获准参加突击队,少数人参加军情六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制锁、撬保险箱和爆破。这看来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战时对策,因为按英国招收间谍的标准来看,理想的间谍是一个出身于上等社会、有经济收入、性格开朗的年轻人。他必须受过比一般人稍高的教育,英俊、勇敢、顽强、冷静和客观,一如银幕上的“007”詹姆斯·邦德。英国的情报机构历来都重视从牛津和剑桥这两所世界名牌大学中招收间谍。

1939年,军情六处内设一个专门从事破坏和颠覆活动的D处。1940年7月22日,根据丘吉尔首相的命令,新成立的特别行动处将D处接管。特别行动处的任务是在海外进行破坏活动。特别行动处由英国经济战争部部长休·道尔顿博士组建,不久,弗兰克·纳尔逊爵士接替道尔顿,成为该处的总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军情六处经历了一系列的灾难,不过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为同盟国战胜***轴心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8年,德军越过德奥边境入侵奥地利,军情六处驻维也纳情报站长被捕,在德国盖世太保的严刑拷打中,这位站长招了供,结果使军情六处在奥地利的情报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

1939年11月9日,发生在荷兰边境文洛小镇的“文洛事件”,让军情六处从此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情报渠道。“文洛事件”后又遇上财政困难,军情六处一时陷入了混乱不堪的局面。

1940年5月,德国的“闪电战”使英国不得不关闭了在欧洲的情报网,军情六处只剩下在中立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情报站。

1942年5月,由特别行动处组织参与了暗杀**党卫队保安局局长莱因哈特·海德里希的事件,又一次引起了德国***分子百倍的疯狂报复。仅在布拉格就有1万多人被捕,至少1300人被杀,位于布拉格附近的一座小村庄所有的男女老少无一幸免,整个村庄被夷为平地。

特别行动处值得称赞的成绩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前实施的一系列欺骗行动,有力迷惑了希特勒,分散了德军的主力,非常成功地拖住了德国精锐的装甲部队,延误了他们抵达沿海地区的时间,为盟军赢得“霸王行动”的主动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的情报机关是随着它的海外扩张和侵略而不断发展,并跃居世界王者地位的。但是在战后,英国情报机关的活动,尤其是对国外的情报工作亦日趋消沉。为了弥补这一点不足,英国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采取分工责任制。英国对其目前仍有较大影响的旧殖民地区仍然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情报活动,而对其他地区,则依赖于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必要的情报。

冷战后的军情六处

冷战结束后,英国谍报机关这个神秘的老字号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一些谍报部门中,长期以来一直由男性独霸天下的局面正在发生着悄悄地变化,军情六处已经有一大批英姿飒爽、活力四射的女谍报人员,并且占据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位置。现在,在英国军情六处所招收的执行特殊任务的谍报队伍中,女性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男性。

2002年在伊拉克,军情六处有五个主要的情报来源,但在伊战后的调查核实中,其可靠性遭到质疑。正是军情六处的错误情报,导致前首相布莱尔的“伊拉克可以在45分钟之内发射生化武器”成为危言耸听,最后贻笑大方。随后,大多数提供过关于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等秘密情报的伊拉克密探都被撤换。但没有任何高级官员因为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报的失察,受到解雇或降级处理。

据英国《卫报》2010年6月12日报道,由于在伊拉克战争前大量假情报被炮制,英国军情六处采取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举动——聘请了一位商界人士担任高级情报质监员,监控所有机密情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位高级情报质监员代号为“R先生”。另外军情六处还为其专门设立了一个名为“非执行主管”的职位,确保间谍人员搜集情报的有效性。

据悉,“R先生”将同军情六处其他四位高级主管拥有同样的地位,他是仅次于军情六处正副局长和五位总管的人物。“R先生”将负责对英国驻全球各地间谍搜集来的情报进行评估和判断,从而改变军情六处内部管理混乱、情报搜集者同情报评估者之间职权交叉、模糊不清的现状。

军情六处现在还拥有2500多名员工,年预算超过2亿英镑。

2009年11月1日,英国秘密情报局迎来了一位新的掌门人,他就是53岁的约翰·索沃斯。军情六处向来重视背景,包括学历和履历,所以,其高级官员大多出自英国精英学府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也有“世袭”传统——父子两代都在该机构任职的例子也不少。

索沃斯是继1968年“外来者”约翰·伦尼获任军情六处首脑以来,第二位“空降”掌门人,也是二战以来第二位没上过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的首脑,上一位是20世纪70年代担任军情六处首脑的莫里斯·奥德菲尔德。

索沃斯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他本人曾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物理和哲学专业,后来在英国圣安德鲁大学、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毕业后进入军情六处实习,之后被派往也门共和国担任过情报人员,但他对搜集情报工作不感兴趣,不久就“跳槽”到外交部,被派驻南非。

当时英国驻南非大使是罗宾·伦威克。伦威克是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最器重的大使,得到罗宾·伦威克的青睐是索沃斯后来开拓仕途的重要财富。布莱尔上任后,立即发现索沃斯的才能。一名观察家说:“他(布莱尔)有点厌烦了那些拿腔拿调的上流精英阶层总教训他不该做什么。约翰·索沃斯有点像他自己——直爽、随意但很有权威——我觉得他(布莱尔)在索沃斯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点影子。”

索沃斯2001年被任命为英国驻埃及大使,2003年布莱尔将他派往伊拉克,负责评估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的局势。索沃斯到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不久就发回一份题为《伊拉克:出了什么问题》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说,英国政府必须尽快出台以巴格达为中心的战略。他抨击美国对巴格达的管理呈现“难以置信的混乱”,建议英军接管巴格达防务。索沃斯还曾经作为英国外交使团负责人参与有关伊朗核计划的谈判。由于索沃斯大学时曾学习物理专业,所以使团的一名成员说:“他可能是使团中那个真正明白核弹是怎么回事的人。”

2007年至2009年,索沃斯任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2009年6月16日,英国首相办公室宣布索沃斯成为军情六处新的负责人。索沃斯虽拥有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但他在情报工作方面却资历浅薄,不少人对其任命持保留态度。在索沃斯接受任命不久,他的妻子谢利·索沃斯就将数十张家庭生活照曝光于社交网站,更让人质疑他的专业素质。

谢利·索沃斯似乎没有意识到丈夫新职位的敏感性。就在英国首相办公室6月16日宣布索沃斯将成为军情六处新局长当天,谢利就在著名社交网站“脸谱”的个人主页上,用象征军情六处“一号人物”的代号“C”称呼丈夫以示祝贺,并将45张丈夫与家人或朋友的生活和工作照上传在上面,其中,有一张索沃斯扮酷的照片,其造型姿势完全是“抄袭”了“007”系列电影主角詹姆斯·邦德的经典形象,唯一不同的是,索沃斯身上只穿了一条泳裤。

英国有关部门发现后,迅速删除了网页上所有的照片,但是这些照片还是出现在英国的各类报刊上。甚至连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也不忘就此事和索沃斯开玩笑,她在祝贺索沃斯荣任军情六处掌门人后对他说:“你的腿真漂亮。”

索沃斯出任军情六处掌门人后,“他的生活会立刻发生改变”,军情六处一名内部人士如此形容索沃斯今后的生活,“他的朋友不可能给他家里打电话或写信,他将从正常生活中消失,住在伦敦中部的一个秘密地点,而不是自己家里。他的安保措施每周必须接受评估,司机会采用不同的路线把他从住所送到办公室。”

不管怎么说,新的掌门人约翰·索沃斯的出现,让英国人对一直受到困扰的军情六处又寄予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