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不破楼兰终不还
660400000015

第15章 列宁格勒保卫战(3)

战争中的故事

《第七交响曲》助威列宁格勒保卫战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音乐有不同的曲调,对人的心理影响也不同。优美轻柔的旋律使人心旷神怡,高亢奔放的旋律催人奋进,杀气腾腾的曲调可以使人变得狂野、勇猛。由于这个特点,音乐成为一种特殊的武器,在战争中不断地被应用,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1941年6月22日,德国单方面撕毁与苏联缔结的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德国的闪电战术非常奏效,只用了两个星期,就占领了苏联的大片领土,俘虏了大批苏军。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前景十分看好。他们已经感觉到胜利女神在向他们微笑。下一步任务就是彻底击溃苏联军队,到莫斯科红场去庆祝胜利。7月10日,40个师的德国及芬兰军队如决堤的潮水般蜂拥而至,迅速包围了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侵略大军将列宁格勒围得水泄不通,开始了持续的狂轰滥炸。

列宁格勒被希特勒视为“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发祥之地”,况且列宁格勒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地处波罗的海沿岸,是苏联重要的海港和铁路、河运枢纽,也是苏联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是德军进攻路上的一个障碍。希特勒一直视其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由此,***德国将目光瞄准了列宁格勒,并要不惜任何代价拿下列宁格勒。

由于德军的进展速度非常快,列宁格勒的军民都还没有作好应敌的准备,敌人已经兵临城下。成千上万吨的炸弹、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此时的列宁格勒到处是废墟。饥饿和伤亡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蔓延。人们的信心和勇气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面对敌人无休止的猛烈攻击,悲观失望情绪在人们的心中慢慢滋生,战斗力在逐渐丧失。如何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确保列宁格勒不被攻陷,成为前线指挥官的当务之急。当时列宁格勒前线总指挥是阿·戈伏罗夫。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同时也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他深知音乐具有的魅力。突然,他想起他曾经听过的《第七交响曲》。这首乐曲的主题就是歌颂伟大的卫国战争的,其气势恢弘,旋律雄壮有力。每次听这首乐曲,阿·戈伏罗夫都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心中的不良情绪一扫而光。他决定用音乐来激励士气。

然而,问题也同时出现了:交响乐的乐谱远在古比雪夫。处在当时敌情威胁异常严重的情况下,要取得乐谱不啻于一场战斗。阿·戈伏罗夫挑选出一名一级飞行员,让他驾驶一架运输机,趁着夜色低空飞行,避开德军的封锁,到古比雪夫取回乐谱。带着所有指战员的期望,带着列宁格勒300万人民的重托,飞行员神色凝重地坐进了飞机。随着飞机的起飞,人们的心也都绷紧了。每个人都在默默祈祷,祝愿他能够成功地冲破德军的拦截,顺利完成交付给他的任务。

想着一双双期盼的眼神,飞行员深深地感觉到大家的期望有多么高,自己肩负的任务有多么重要。他告诫自己一定要沉着冷静,决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飞机冲出列宁格勒是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宜,要想飞回去可不那么容易了。德军已经有了防备,加强了警戒,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行动的难度。但是,困难是难不倒勇士的。相反越是面对困难,他们的头脑越清醒,意志越坚定。第二天,勇敢的飞行员在冲过敌人道道封锁之后,驾驶着飞机平安地降落在了列宁格勒的机场上。迎接的人群欢声雷动,为他们的英雄而欢呼。这一成功的壮举犹如一针强心剂,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信心。

乐谱取回来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院长通宵达旦,不间断地赶抄,很快将抄好的乐谱交给了乐团指挥。演奏《第七交响曲》至少需要80名演奏员,然而由于德军的轰炸,已有27名乐团演奏员牺牲。危急时刻,阿·戈伏罗夫紧急从军队、市民中征调能够演奏乐曲的人员替补乐手。这些演奏员放下手中的冲锋枪,拿起了乐器,他们战斗的战场也由炮火硝烟的前线变成了广播乐团。几经周折之后,乐团正式组成了。

1942年8月9日,处于德军严密包围之中的列宁格勒。一家音乐厅里,突然响起了由苏联功勋作曲家肖特塔科维奇创作的《第七交响曲》。雄浑的音乐如汹涌澎湃的波涛,随着电波涌进了列宁格勒的千家万户。肩挎冲锋枪的士兵、市民一听到这庄严的音乐,无不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澎湃的爱国热情从胸中涌起。“祖国万岁!”“布尔什维克万岁!”“列宁格勒万岁!”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数月来压在人们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群众的战斗热情空前高涨。《第七交响曲》在人们的心里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尽管***德国的围困、进攻持续了3年零1个月,列宁格勒依然稳如磐石,依然不屈地屹立在敌人面前。

列宁格勒会战是二战中的一次经典战例。抗战军民高昂的士气、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这次保卫战中,《第七交响曲》功不可没。

绝不砍树

二战,是残酷的。二战中的列宁格勒保卫战,更是惨不忍睹。

九百多个重重包围的日日夜夜里,列宁格勒的军民,为了抗拒严寒,拆净了门窗甚至是床板,几乎烧尽了所有可以取暖的东西,但是没有谁去砍伐城区及郊外的一棵树木。为此,有好多的妇女、儿童在冰天雪地之中静静地死去。

但这绝不是列宁格勒的军民不知道砍伐一棵树木,砍一棵树可能就意味着几个孩子能够活下来,也绝非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下去。他们关注的已经不是个体的生命,而是所有可以生存下去的个体组合成的整体,可以拯救这个城市、这个民族的,不是死去了的人们,而是可以坚持到最后的勇士——这显然存在着道德上的严重缺陷,在逻辑上也经不起三言两语的推敲,但在事实上,却经得起任何历史的考验。因为,树木是他们最好的屏障。

需要一旦变成理智,个体的利益便无关紧要。

战争遗迹

圣彼得堡胜利公园和胜利广场

胜利公园和胜利广场都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大街的南端,是纪念二战中的列宁格勒保卫战的。

二战期间,圣彼得堡叫做列宁格勒。这里曾上演了最悲壮的一段历史,德国军队将这座城市围困了872天(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希特勒扬言:“让彼得堡这座城市在地球表面上消失。”俄罗斯人开始了艰难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城市的人们每天只能得到25克面包,更加上靠近北极圈的圣彼得堡的严寒,几十万人被饿死,冻死。但圣彼得堡人不屈不饶,拼死反抗,没有让敌人再前进一步。列宁格勒保卫战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也付出了痛苦的代价:约有70万人在围困中死去,3200幢建筑被摧毁,城市面目全非,街道变成了瓦砾堆。但是却吸住了德军的大量军力,成为插在敌后的一把尖刀,大大地支援了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至扭转整个二战的战局,开始转入反攻。战后人们重建家园,但直至见在,他们依然有意在一些建筑物的某面墻上保留了当年的弹洞,依莎大教堂向西的一面就依然弹痕累累。卫国战争后,苏联政府授予圣彼得堡“英雄城”的荣誉称号,圣彼得堡人的精神也成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

如今的胜利广场一直燃着长明火,时刻提醒人们不应该忘记圣彼得堡在二战中对人类反***斗争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名人论战

2004年1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专程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60周年的纪念活动。身穿黑色大衣的普京神情严肃,向比斯卡廖夫纪念墓地和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碑敬献了花圈和鲜花,随后他还看望了在当年的战斗中幸存下来的老兵。纪念活动中,普京总统对列宁格勒军民英雄主义的壮举多次表示称赞。

谈到列宁格勒军民当年所做出的伟大牺牲时,普京总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他意味深长地表示:“在列宁格勒保卫战当中,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

列宁格勒是普京的出生地,据他透露,1941年德国军队包围列宁格勒时,他父亲弗拉基米尔·普京积极投身到了伟大的卫国战争之中,并曾在前线受伤。普京还有两个哥哥,但都先后在列宁格勒被围困过程中因饥寒交迫贫病而死,那时普京还没有出生,所以也不曾见过他们。每每说起那段岁月,普京总会说:“那是我们家最困难的日子。”

轶事

《塔尼娅》——列宁格勒保卫战中的小女孩

1941年开始的列宁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对于这个城市的人来说,几百天被围困的经历是一场灾难。一个名叫塔尼娅的小女孩用日记记录了这段历史,俄罗斯艺术家马罗兹用她的故事和名字创作了一幅大型油画。

塔尼娅原本有个大家庭,但战争的到来让他们身陷危险,她的日记很简单,往往只说:“今天,××阿姨死了。”这样的语句,但字字流露着悲伤和残酷,直到日记的最后一天,这个家庭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小女孩1943年因为身体原因去世,她的这些日记现在都保留在博物馆里。

1975年,艺术家为纪念反***战争胜利30周年创作了这件作品,画面上的小姑娘形象是根据保存下来的塔尼娅的照片。她右手受伤,用绷带吊起,左手拿着包,随时准备转移,眼神充满恐惧、悲伤和这个年龄的孩子不应该有的成熟。钢琴是人物的背景,这是艺术家专门营造的气氛,作为艺术之都的列宁格勒(现名圣彼得堡)正被野蛮的战争无情地蹂躏,从而形成强烈的反差。据介绍,这幅画完成后,曾在俄罗斯的博物馆里展出轰动一时,很多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们自发在画前祈祷,纪念那些在战争中离去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