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万箭千刀一夜杀
660500000011

第11章 珍珠港事件(1)

珍珠港事件

战役简述

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战前形势

日本从1941年中开始向东南亚的扩张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安,美国冻结了对日本的经济贸易以示警告,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在现代社会中,任何国家没有石油都无法维持正常运转。

此时日本的石油储备只够维持半年的时间,摆在日本前面的只有两条路:从中国撤兵,停止对外扩张,外交上向美国靠拢;或是实行强硬手段,南下夺取战略资源,继续加强对外侵略。此时的南太平洋地区到处都是美国和英国的殖民地和附庸国,所以进军南洋就等于直接向美英两国宣战。

太平洋上的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是主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转站。日本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彻底打通了南下的道路,所以必须先摧毁珍珠港。

日本政府决定以武力夺取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美国的冻结政策的回答。形势很清晰,加入他们开始行动,美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管。这是日本方面考虑事前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袭击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的计划是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中最重要战略步骤之一,这个行动被称为“Z作战计划”。山本于1941年初开始策划偷袭珍珠港的具体方案。数月后,在做了一些预先考察,并且向天皇和内阁作了汇报之后,他被批准开始准备这个行动。日本海军内部有很多人强烈反对这样一个危险的行动。但是山本威胁,假如这个行动被中止的话,他将就此引退。

1941年夏,在一次由日本天皇亲自出席的御前会议上,这个行动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亲自出席的御前会议上,全面出击太平洋的决定被批准。在11月的会议上还决定,只有在美国同意日本的所有要求的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放弃这次行动。

袭击珍珠港的目的是为了暂时消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主力,所谓暂时,是因为山本五十六本人认为一次成功的袭击只能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势。

1941年1月,日本开始为袭击珍珠港在制定作战计划,在经过了一些海军内部的讨论和争执后,日本海军开始为这次行动进行严格的训练。

其实早在1940年的一次春季演习中,当山本看到航空兵在训练出色表现时,便对他的参谋长说:“训练很成功,我想进攻夏威夷是可能的。”从这时候起,山本就着手设想珍珠港之战了。他以东乡平八郎的一举成功的战略思想为基础,认为要与实力雄厚的美、英开战而操胜券,必须突然袭击,先发制人,开战之初就使对方崩溃。偷袭珍珠港的大胆设想的出笼,正是山本战略思想的必然产物。

日本计划的第一步是在袭击前(而且必须在袭击前)中止与美国的所有谈判。到12月7日为止,日本驻华盛顿大使一直在与美国外交部进行在各个层面进行磋商,包括美国对日本将在在1941年夏入侵东南亚的态度。袭击前,日本驻美国大使收到一封来自于日本外交部的电报,并受命在袭击前(华盛顿时间1941年12月7日下午一时)将它递交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但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未能及时解码并打印这封很长的国书。最后这封宣战书在袭击后才递交给美国。这个失误导致美国对于这次袭击更加愤怒,它是罗斯福总统将这天称为“一个无耻的日子”的主要原因之一。山本上将本人似乎同意这个观点。

后来在日美合拍的电影《虎!虎!虎!》中曾引用了他的话:“我恐怕我们将一个沉睡的巨人唤醒了,现在他充满了愤怒。”也许这只是一句台词而并非山本本人的原话,但即使如此他也的确是这样认为的。

实际上,这封迟到的国书在日本递交美国前就已经被美国率先解码了。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上将在读过这篇国书后立刻向夏威夷发布了紧急警告,但由于美军内部传送系统出现故障,这篇电报不得不通过民用电信局来发送。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紧急”标志。袭击数小时后一个年轻的邮递员将这张电报送到美军司令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是一个日裔美国人。

相关链接

珍?珠?港

珍珠港地处瓦胡岛南岸的科劳山脉和怀阿奈山脉之间平原的最低处,与唯一的深水港火奴鲁鲁港相邻呈鸟足状展向内陆,介于西湾和中湾之间的怀皮奥半岛南端,有一座乳白色呈八角形的水塔,整个水塔高达55.8米,顶部还设有一红灯,是一个显著的进港导航标志,而且港口的人口角东侧的岸上还设有一座金鹰信号塔也可以助航。港口的进口,只有一个深为13.7米的疏浚水道。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珍珠港不避东北信风,尤其在7、8月份比较强,特别是在东湾显得更强,其速度可达9米/秒以上。但与此相邻的火奴鲁鲁港,却与此相反,此时可能是风平浪静、无云,整个港内的潮流不是很强,落潮流量多有时达0.5节(约0.9公里/小时);海流通常穿越有岸礁的进口航道向西流。珍珠港所在岛屿瓦胡岛,是夏威夷群岛中的一族,也是夏威夷州府所在地。据说,此地从前盛产带珍珠的牡娌,因而得名。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的北部,为太平洋上的交通要冲,呈西北西枣东南东向分布,原为王国,于1898年被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并在珍珠港修建了舰艇修理厂、干船坞、燃料供应站、码头和必要的海军设施。其后,又在1919年和1922年在那里设立了潜艇基地和航空站。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美日矛盾加深,珍珠港被美国视为太平洋的前进基地,得到重视和建设。建成后的珍珠港是美国在太平洋最重要的海空军基地之一,水域面积3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14米,最多可以停泊500艘舰船,还可以为航空母舰、核潜艇、巡洋舰等大型海军舰只提供维修、保养等服务,珍珠港中有一个岛屿,上面设有福特岛海军航空站。

双方兵力分析

日本

为袭击珍珠港,山本五十六可谓煞费苦心,作了周密的安排。

突击编队指挥官为南云忠一海军中将。

空袭部队指挥官为南云忠一海军中将,包括“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瑞鹤号共六艘航母,任务就是出动舰载机攻击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军战列舰和航母。

警戒部队指挥官为第一驱逐舰战队司令大森仙太郎海军少将,编有“阿武隅”号轻巡洋舰和“谷风”号、“浦风”号、“滨风”号、“矶风”号、“不知火”号、“霞”号、“霰”号、“阳炎”号和“秋云”号九艘驱逐舰,负责为空袭部队和补给部队提供警戒。

支援部队指挥官为第三战队司令三川军一海军中将,编有“比睿”号、“雾岛”号两艘战列舰和“利根”号、“筑摩”号两艘重巡洋舰,负责为空袭部队提供支援,主要是对付美军的大型水面军舰。

巡逻部队指挥官为第二潜艇大队司令今和泉喜海军大佐,由“伊—19”号、“伊—21”号和“伊—23”号三艘潜艇组成,在编队航线前方航行,担负侦察警戒。

中途岛破袭部队指挥官为第七驱逐舰大队司令小西要人海军大佐,由“潮”号、“涟”号两艘驱逐舰和“尻矢”号补给舰组成,任务是炮击中途岛牵制美军。

补给部队由“极地丸”、“极东”丸、“健洋”丸、“国洋”丸、“神国”丸、“东邦”丸、“东荣”丸和“日本”丸等七艘油船组成,负责为编队进行海上加油。

先遣编队指挥官为第六舰队司令清水光美海军中将

第一潜艇部队指挥官为第一潜艇战队司令佐藤勉海军少将,下辖“伊—9”号、“伊—15”号、“伊—17”号、和“伊—25”号四艘潜艇,在瓦胡岛东北展开,攻击美军可能出动反击的舰艇。

第二潜艇部队指挥官为第二潜艇战队司令山崎重晖海军少将,下辖“伊—1”号、“伊—2”号、“伊—3”号、“伊—4”号、“伊—5”号、“伊—6”号和“伊—7”号七艘潜艇,在瓦胡岛与考爱岛、莫洛凯岛之间的考爱海峡、卡伊威海峡展开,监视并伺机攻击美军。

第三潜艇部队指挥官为第三潜艇战队司令三轮茂义海军少将,下辖“伊—8”号、“伊—68”号、“伊—69”号、“伊—70”号、“伊—71”号、“伊—72”号、“伊—73”号、“伊—74”号、“伊—75”号九艘潜艇,在瓦胡岛以南海域展开,攻击美军可能出动反击的舰艇。

特别攻击部队指挥官为第三潜艇大队司令佐佐木半九海军大佐,

下辖“伊—16”号、“伊—18”号、“伊—20”号、“伊—22”号和“伊—24”号五艘潜艇,各携带一艘袖珍潜艇,在空袭前将袖珍潜艇放出,由袖珍潜艇自行潜入港内,必须在第一攻击波开始后才能乘乱从水下发射鱼雷进行攻击。

要地侦察部队由两艘潜艇组成,“伊—10”号侦察斐济、萨摩亚群岛,“伊—26”号侦察阿留申群岛。

补给部队由“隐户丸”、“东亚丸”、“新玉丸”、“第二天洋丸”、“日立丸”、“富士山丸”六艘油船组成,部署在本土和夸贾林群岛,为先遣部队的潜艇提供燃油补给。

美国

珍珠港所有舰艇:3艘航母(企业号、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9艘战列舰(宾夕法尼亚号、加利福尼亚号、马里兰号、俄克拉荷马号、田纳西号、西弗吉尼亚号、亚利桑纳号、内华达号、科罗拉多号)

20艘巡洋舰、69艘驱逐舰和27艘潜艇

珍珠港在泊舰艇:8艘战列舰(宾夕法尼亚号、加利福尼亚号、马里兰号、俄克拉荷马号、田纳西号、西弗吉尼亚号、亚利桑纳号、内华达号)、3艘轻巡洋舰、3艘水上飞机供应舰、29艘驱逐舰。

珍珠港在坞舰艇:轻巡洋舰4艘、驱逐机3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