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梦续红楼之花落花开
678000000052

第52章

璟庭未放过她眼中转瞬闪过的心事,想她此时玉貌花容的担忧,听着她矛盾的言语,这么冰雪聪明的人儿,也有自己乱了阵脚的时候,沉沉的心终于释然。

低沉的声音道:“我不在的时候,只管开心的玩,我回来时,要是看见你瘦了,就拿你试问。”

黛玉扑哧一笑,心下道:还是拿你自己试问吧。

缓步走到黛玉身旁,周身萦绕着她身上淡淡的香气,璟庭指着她的胸口道:“你要时刻把我放在这里,想着我。”

黛玉不由笑道:“哪有人要求别人惦记着的。”忘了这是离别,没有该有的痛,只觉得一言一语是那么轻松,一颦一笑可以那么畅快,可以放下浑身防范,轻吟浅笑。

璟庭笑道:“有,我。”若你不用我提醒,也能惦记着,更好。

黛玉一笑,催他快走。天已晚,他的安危在她心,嘴上不言。

交代过语蓉、语萱,璟庭满心牵挂离去。

移步到窗前,看着他的背影消失,黛玉才收回目光,一丝伤感才上心头。没有璟庭的日子,初时不以为然,过了几天后,黛玉便有些惦念起来。原来心与口是不一的。

再说贾府这些日子以来,有几人发生了巨变,一就是贾环,突然安生许多,用起功来。

黛玉找出些书籍,让雪雁送给贾环,赵姨娘也想明白,与其与王夫人、贾母斗气,对付宝玉,不如让自己儿子有个好的前程,她才能挣来脸面,后半生才有依靠。探春终究是要嫁人的,只是她庶出的身份,能否嫁得好呢?不要像自己一样没身份,没地位的。赵姨娘一番苦心,为儿女着想,贾环理解她娘,他与娘从小相依,她的心情,她的苦,全在他心里。他从此发奋,用功读书,以期出人头地。

而史湘云的婶婶也接湘云回家,她叔叔婶婶气过了,静下心来,还得为湘云寻一门好亲事。终是亲侄女,怎么能放任她不管?再说老太君还在呢。最最重要的是,湘云结了好亲,对史家也是一大支持。因而湘云又如从前一样,来来往往于史家与贾府之间。

而宝玉安心养伤,躺在床上实在无聊,捧起书来打发时光,听人讲到贾环也开始收心读书,心有所悟,不管算他是听从了黛玉的话,还是宝钗的话,他这做哥哥的总不能落人后,便也真的看进去了。

宝钗便十分地向贾母、王夫人言讲是她苦劝,才使得宝玉走上正道,将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指日可待。连贾环也受了她这嫂子的影响。

王夫人十分满意,一心以为是宝钗的劝谏。

却说黛玉在府中轻闲自在的日子,有时出府学琴学画,有时带回些女装送与姐妹们,对宝玉之事不闻不问。唯有对璟庭的惦念说不出口。

对于黛玉带回的西洋裙,园子里姐妹初时只起兴欣赏,不敢穿上。探春、湘云本是好胜之人,经不住好奇;凤姐本无可惧之意,三人先换了西洋裙,提着裙摆,顶着洋帽,在园子里转着圈,惜春年轻气盛,不愿落在姐妹之下,也穿上身,宝钗、李纨坚辞不穿。

宝玉、贾政的训斥她不十分畏惧,王夫人眼中的冷漠、戒备惊了宝钗的心,她不得不调整心态,重拾旧业,凭持了中庸之道,中规中矩起来,成了一个安守本分、极孝顺的姨娘。

只有王夫人,为宝玉的前程甚是担忧,又盘算着黛玉姐妹几人的婚姻。这日,在宝玉挨打后的那个月的初二十六日,王夫人按品大妆,入凤藻宫去见女儿商议。

凤藻宫

皇上早朝归来,信步来至凤藻宫。

早已盛装的元妃施了大礼,皇上伸手扶起她,看到她脸色苍白,小腹略隆起,本来身体不适,又受了惊吓,更显消瘦,皇上冷俊的脸上闪过丝心疼。

元妃心里一暖,浅浅一笑,轻声道:“皇上,今天下朝这么早。”

皇上神思有些迷离,仿佛又看到那张画像,只是她与她差得太远。元妃心里一痛,又是这种神情,她在他眼中,似是一个影子,她有这种感觉。

皇上回神过来,沉着声音道:“我都交待其他宫,趁着今天探视之日,约束家人,不得倚仗皇家眷属,做有违国法、国礼之事。”

元妃低了头,心中坠坠,应道:“妾身记下了。”

皇上安慰道:“除了去太后那里,在自己宫里就随意装着吧。好好将养身子,不要多虑,过几日要贾家人去寺里祈福吧。保住皇家龙脉要紧。”

元妃心中一酸,他在意的只是皇家龙脉罢了。

皇上转身走出去。径直去太上皇的书房,凝神端祥画中娇笑嫣然的女子。

元妃神色黯然,心中暗怪母亲、宝玉,暗怨家人不知收敛,未把她的话放在心上。近日来的心烦意乱齐上心头。再见母亲,心中生怯。

午时刚过,终于看到了有着淡淡笑容的母亲。

王夫人为宝玉的前程甚是担忧,又盘算着黛玉姐妹几人的婚姻,心中所虑的是她们的婚姻如何能为贾家带来最大的好处。至于她们心归属何处,她不在乎,若她们有那份心,便是失德。只是她隐隐还是有些顾虑,她们姐妹会不会遇到的也是孙绍祖,嫁过去没有好日子过,思来想去,保住荣府才最重要。若果真如此,也只能怨她们命不好了,谁能有她女儿般好命。

这日,在宝玉挨打后的那个月的初二十六日,王夫人按品大妆,入凤藻宫去见女儿商议。

午时刚过,王夫人一扫平时冷冷的、没有一丝笑容的脸色,不见平日呆滞的眼神,但见淡淡的皱纹,露出一丝温柔。

她提着裙子登上阶,缓缓地走着,不住的张望,终于来到宫殿前,飞腾着的熟悉的字眼---凤藻宫,王夫人心里喜悦,觉得每走一步,离荣华近一步,于是大步迈进来,宫内一派辉煌。

元妃在座上望见王夫人,抛开皇上的冷言警语,弥散心下的颤抖,走下来,扶住王夫人道:“王淑人。”眼圈一红,泪水在眼里转,又吞了回去。不能让母亲为她担心。

王夫人面色柔和,看着爱女,充溢着痛爱之情。看到元妃渐渐隆起的小腹,心里喜不自胜。有了龙脉,他们贾家更能长久富贵了。

压下方才的不快,王夫人脸上忿忿不平道:“方才与其他椒房贵戚等着入宫之时,见有一辆凤辇竟不等候,先行进去,想是太后的女儿依宸公主吧。我儿若是生下皇子,我也能有如此荣幸。”女儿,娘的一切希望都在你身上。你要为娘争气。

元妃平静道:“我只想着皇子能平安生下来,其他的事并不多想。”母亲终究只想着荣华,也该多想想我在宫中的无奈。亲情最薄是皇宫,每月中只有一次亲情的滋润,却也是些烦心之事。母亲,你还是不懂我心。

顿了下,又道:“只怕不是依宸公主,今儿是南安王太妃寿辰之日,北静王太妃与王妃必然应邀贺寿,不会入宫。刚才我从太后宫中出来,也没看到她。”会是谁?哪个皇家人?闪过念头,未放在心上。

母女入坐,王夫人拉着女儿说了些养胎、安胎的事宜,该注意的,该忌讳的,一一讲给她,毕竟她曾经生过三个子女,女儿元妃初次怀孕,又是龙胎,万事小心为上。

元妃看着母亲头上隐露的白发,母亲殷殷关切之情,心中溢起感动之情,对王夫人的怨才淡了许多。

王夫人讲了很多,告一段落。想起心中疑问,不悦问道:“我有句话想问你,我本是求你作主,让宝玉娶你姨妈家女儿宝钗为妻,怎么你只许了作侧室?”

元妃屏退了宫女,只留下抱琴,方道:“妈妈好糊涂,姨妈家只是皇商身份,若是寻常人家,做个当家奶奶原也没什么,像我们这样的人家,甚或是王爷家,也只能做个妾室罢了,宝玉是我兄弟,是国舅的身份,虽说不能承袭爵位,将来也要金榜得中,为官为爵的,正室至少该娶个候门千金,或者是王爷家郡主。”

王夫人想想有理,心中释然,虽说对自己妹妹无法交待,还是宝玉是自己的心头肉。

元妃又勾起心中不满,撇嘴道:“妈妈心中独喜宝钗,命我下谕令宝玉娶了宝钗,却不细想他家有个多事的,惹了事都得我贾家出头处理,这得给贾家带来多少麻烦,你想过么?”

王夫人略有所思,元妃又道:“宝玉怎么也犯起混来,到酒楼生事?我知道宝玉不爱读书,可也不是任意胡为之人,如何与那种身份的人闹在一处?不能再让他什么人都结交。”

王夫人自知理亏,便不作声,只有诺诺点头应着。

半晌,元妃方开口怪道:“也不该再纵着宝玉了,上回在酒楼闹事,皇上也在场。”

王夫人大惊,忙问道:“皇上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