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黛色倾城
679000000001

第1章

秋色,众人都说是北方的好,红叶遍谷,果香馥郁;然而,江南的秋色亦有她独特的趣味。

姑苏的秋天便是如此,浓浓的桂子飘香,肥美的蟹子装盘,稻香阵阵,烟雨蒙蒙,就像江南佳人蒙着淡淡的面纱,欲语还休的娇怯,若隐若现的容颜,一切都是那样令人神往。

中秋佳节就要到了,姑苏古老的街道上,叫卖的商贩热情洋溢,招呼着大街上来往的行人。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穿一身淡红衣衫,滚着大红丝绒窄边,梳着伶俐的双环髻,大红头绳系成玲珑的绒花,被一个身形高挑,俊逸超凡的男子牵着手,走在青石铺路的街上,好奇的看着左右的商贩,在一家糕点铺子前站住了脚。

“爹爹,娘亲最喜欢这里的千层油酥桂花糕,咱们买点回去吧。”小女孩眨巴着一双美丽的眼睛,看着自己的父亲,嫩声嫩气的说道。

“好,还是玉儿最孝顺,咱们就买些给你娘亲带回去。”男子停下脚步,弯腰抱起了女孩,对里面的商贩笑道:“小李哥儿,给我来二斤千层桂花糕。”

“好来,林老爷今儿又带着千金出来玩呢,今儿小人这桂花糕可是刚出炉的呢。”卖糕点的小李哥儿对这位中年男子十分的熟悉,他就是姑苏有名的书香门第,公侯世家,如今虽然无官无职,但依然是姑苏城里乃至江南一代响当当的人物,前科探花林海。小李哥儿麻利的包好了一包桂花糕,又另包了一点松仁饼,笑道:“林老爷,这一包松仁饼是小店新来的一个师傅做的,给您的千金尝尝,若是还可以,欢迎下次再来。”

“呵呵,怎好白要你的东西?银子不用找了。”林海说着,从荷包里摸出了一块银子,约有一两多,不到二两的样子,扔给小李哥儿。

“哎哟,林老爷,这也太多了,小店一个月也就这么点利钱,这可不行,您老总是照顾我们家的生意,这一来二去的,我们白拿了您不少的银子钱呢。”小李哥儿忙不迭的说道,一边又去找钱。

“没关系,银子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乃是天下人的,不用找了。”林如海早就抱着女儿走远了。

“嘿,这位爷,真是大善人。”小李哥儿竖起大拇指,对这林海的背影赞道。

林如海刚走,便有一个灰衣人,带着斗笠,站在糕点店的门口,问了一声:“掌柜的,刚才那个人,是不是姑苏林海,前科探花?”

“可不是匝地,林老爷经常出来溜达,是我们店的熟客了。”

灰衣人没答话,转身向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林府,不算太大的宅院,黑漆大门,门口两个青布衣衫的家人,见林海和小姐一起回来,忙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老爷回来了,小姐回来了。”

林海轻轻的点头,小女孩儿则轻快的往里面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着:“娘亲,娘亲!”

她进了一个垂花门,跑过了穿堂,然后进了一个敞亮的厅,绕过紫檀木雕漆的大屏风,便进了正房院。正房院的东面三间耳房是林海夫妇日常起居的屋子,小小女孩儿欢快的跑过去,门口的丫头忙打起帘子,女孩儿一脚迈进屋子里,欢乐的叫道:“娘亲,桂花糕!”一边说着,一边将手里的糕点递上去,冲着软榻上的淡妆妇人一边笑着,一边呼呼的喘气。

“这孩子,跑什么?娘亲又不是没见过桂花糕,瞧瞧这一头的汗。”这位贵夫人便是林海的夫人,原京都荣国府世袭荣国公贾代善的小女儿,名唤贾敏。她的母亲,便是京都赫赫有名的国公侯爷史家,如今她的兄弟史鼎袭了祖荫,官封忠靖候。在贾家,如今这史太君已经是老祖宗辈儿的人了,这位林海的夫人贾敏,便曾经是老太太的掌上明珠。

贾夫人拿着帕子,心疼的给女儿擦着汗滴,一边接过来糕点放在一边的菊花式洋漆小几上。

“娘亲,外边可热闹了,大家都在忙着办八月节的礼呢。”女儿黛玉一边腆着红扑扑的小脸,一边把街上的趣事说给母亲听。这里母女二人正在说的热闹,却听见外边林海笑道:“你这个小人精,又在跟你母亲说什么呢?”

“爹爹!”黛玉转过脸来,一边笑着,又拉过父亲,将他送至母亲身边坐下,又笑道,“爹爹,我在跟娘亲说外边的事情,爹爹,如今已经是中秋了,你说玄暮山后面的枫林红了没有?”

“这个嘛,要问你娘亲了,爹爹却是不知道的。”林海有意逗着自己的女儿,捻捻几率稀落的短须,摇摇头笑道。

“爹爹最坏了,不肯帮玉儿说话。”小丫头瞥了一下小嘴,转头背向林海。

“老爷瞧瞧,把这丫头给宠到天上去了。敢跟爹爹说这样的话。可不是要挨打了?”贾敏嘴上说着狠话,脸上却一片温柔,伸出手去,抱过女儿,又抚摩她的小脸。

“中秋节了,京都老太太的礼是不能少的,夫人可准备好了?”林海笑笑,看着妻子已然美丽的容颜问道。

“准备好了,都在东厢房放着呢,只等你安排了家人进京的时候给送过去就是了。唉,一来二去的玉儿都这么大了,我也有六年多没回过那个家了,时时都是书信报平安,也不知道老太太如今是否真的平安如意呢。”贾夫人在丈夫提到自己年迈的母亲时,不禁轻声的发出感慨。

“那一块‘玉松阴听泉图山子’我已经叫人配了紫檀木的底座,也做了盒子,一并送给老太太,算我这女婿一点心意罢了。”林如海一边接过了侍女递上的茶,尝了半口,轻声说道。

“你舍得吗?那可是京都的王爷送给你的东西呢,何止价值连城?”

“怎么舍不得?老太太也是喜欢玉石的人,这个正好也配她老人家摆放,就送去吧。”林如海笑笑,王爷送的又如何?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老爷向来如此豁达,那些银子不知白白填送了多少人,有良心的倒也罢了,那些昧良心的,倒以为老爷一介书生不知庶务呢。”贾敏笑笑,放下女儿,起身到靠墙的柜子里,拿出了一块青丝绢绸包裹的物件来,打开看时,却是一块青玉雕刻的山子盆景。山松清泉,仙鹤人物,无不精美流畅,玉色晶莹润泽,一看便知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娘亲,我去看弟弟了。”小女孩儿黛玉见父亲和母亲有正经事要说,便给自己找了个事情,转身出了房门。

“唉,像玉儿这个年龄,多好啊。”贾敏看着女儿欢乐的身影消失在门口,轻叹一声说道。

“她这个年纪,正是开心的时候,你让她怎样?没的跟个大人似的,天天想这想那的,说不尽的人生烦恼?夫人平日心事太重了些,倒是听我的话,宽心最要紧。”林海接过夫人手中的玉石,抱在手中欣赏着说道。

“唉,说的也是,不过有一件事,打明儿起,这孩子不能再跟着你到大街上转悠去了,老大不小了,也该收收心,在家里学点女红针线之类了。”

“哎呀,我说夫人,咱们家那里用得着她来做那些?玉儿自幼喜欢读书,咱们说好了,权当个小子养着,你怎么又说让她学那些劳什子针线的话?”林如海摇摇头,不满的看着妻子。

“想我们这样的人家,自然不用她自己去做什么,但也要懂一些,免得将来出嫁了,被婆婆小姑子笑话不是?便是下人跟前,说话也气短些。”林夫人说着,便轻咳了两声。

“瞧瞧,我说了不要你操那些心,你偏不听我的,你在家里,只好生保养要紧,瞧你这身子骨儿,玉儿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保证把女儿教的天下无双。”林海一边过去扶着他的夫人坐下,又端过热茶来给她呷了两口。

“老爷还说嘴呢,瞧现在这孩子,整天就知道那些子云书曰的,哪里还有一点女孩儿的样子,整个一个读书公子了。”

“这还不好?等咱们的儿子长大了,我也是这样教,我林如海家,从来没有男女之分,女儿怎样?将来也说不定一样是一个女中丈夫。”林海表字如海,所以平日总是自称如海。

“行行行,都依你,反正是你们林家的孩子。”贾敏看着丈夫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道。

“也不能这样说,是我林家的孩子,也是你的孩子嘛,你不是我林家的夫人吗?嗯?呵呵……”林海笑着拥住妻子消瘦的肩膀。

“你呀,老了老了,到成了小孩子了。”贾夫人指了指丈夫的鼻子,忍不住笑道。

屋里林海同夫人说着笑话,黛玉在西厢房里正逗着三岁的弟弟玩,黛玉拿着桂花糕,引着弟弟过来拿,然后又抛开来,等他追过来,弟弟林辰玉跑不过姐姐,自然要着急,一来二去辰玉便裂开小嘴儿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