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黛色倾城
679000000064

第64章

“傻妹子,江湖上讲的都是风餐露宿,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哪里有这样世外仙源一样的地方?”文墨轩宠溺的看着黛玉高兴的笑容,心里亦高兴的很。

“走吧,咱们进去看看。”黛玉率先往庄子里走去。

庄门口,是用竹子做的一个小小的牌坊,是用来提名用的,此时却还空着。

黛玉站在门口,怔怔的看着空着的匾额,想了想,便对林信笑道:“这一处提名不宜太张扬,不过也不能太寒酸了,方不失我林家的体面。”

“莫若‘黛色山庄’四字。”梅无香不愧是翰林之后,张口即来。

“好一个‘黛色山庄’。洗尽铅华,方显本色,就是这四个字了。”黛玉一听,便非常的满意,又笑看梅无香,道:“到底是梅大哥,才有这样的好名字。”

梅无香被黛玉一夸,反而有点招架不住,心中又是紧张,又是庆幸,又感叹着终于为黛玉做了一件事。哎,那一副狼狈的神色,就别提了,只把薛蝌给乐的,偷偷的背过脸去。

小村子里规模出具,不过是好缺少细致之处的穿凿,一处处都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农家风格,自然纯朴,连里面住着的一些佃户,都和乐美满,宛然一处世外桃源的感觉。

时至中午,林信让家人预备了几样乡村野味,并一大篮子碧绿的粽子,黛玉便闻见一股沁人的清香,与平日的粽子不同。

林信便笑道:“其实这粽子也没什么不同之处,不过是用了那泉水的缘故,姑娘快尝一个。”说着,便让丫头上来,替黛玉剥开粽子。

黛玉拿着小小的竹枝做的勺子,吃了一口,但觉却有一股泉香。于是连连点头,吃了大半个。

梅无香等人见状,也都纷纷吃起了粽子,一桌子酒菜,倒没有人动。

边上林信又笑道:“村子西边有一条河,原来很狭小,水流也急,如今我想着,再把河道修整修整,若明年端午节姑娘再来,咱们这里也可以赛龙舟了。”

黛玉一听,更加高兴,便笑道:“若是真的能赛龙舟,明年我便早早的过来,看着你们做龙舟,还要叫几位哥哥都来,你们比一比,谁的龙舟划得最快。”黛玉一边说,一边又笑,银铃般的笑声在小院子里回荡,让一院子的人都开心无比。

文墨轩走在江湖之上,原是对赛龙舟之事非常了解,薛蝌亦在江南长大,赛龙舟也见过几次,唯有梅无香和紫鹃几人在北方长大的,都只听说过,北方不比江南,却没有赛龙舟的。此时听黛玉和他们说的热闹,心中便充满了向往,想着明年的端午节快些来临。

下午黛玉又去别处看了看,也就乏了。梅无香等人都要回府去的,所以大家便又慢慢赶回来,一路上又看了许多风景。进城时,正好是黄昏时分,如此一天,倒也没虚度了时光。

“先不急着回家,去牡丹园看看。”黛玉轻声吩咐了一下,林福便答应一声,掉转方向。

“哎,妹妹这是去哪儿?”

“二位公子先请回府,我们要去那边看看。”林福对着梅无香和薛蝌抱抱拳。

“没有这个道理,既然是一起出来的,我们自当送妹妹回去。”薛蝌看看梅无香,耸耸肩膀说道。

“是啊,总不能让妹妹自己回去。”梅无香亦跟着马车过来。

“怎会是自己?不还有我吗?你们有事尽管去忙。”文墨轩忙道。

“我们没事!”梅无香和薛蝌统一了战线,对着文墨轩瞪起了眼睛。

黛玉一身青绸男装,白玉簪攒着一个独髻,耳边略有几缕碎发,反而添了几分清秀之气。带着两个清秀小厮,三个儒雅俊逸的书生公子一行人进了京都近年来新开的牡丹园。

这牡丹园本是一座青楼妓院,却因为里面的姑娘个个国色天香,才情卓绝,又全都清一色的卖艺不卖身,而名噪一时。

这会儿正是午后,青楼的生意刚刚开张的时候,人还不算多,只有三个一群五个一桌的富家子弟聚在一起吃酒听曲。门口一对清秀小厮见一行贵公子模样的人进来,忙上前请安问好,打着招呼。

黛玉淡淡一笑,手中的白折扇一摆,那小厮便规矩的站在一边。

梅无香则抬头细细打量这京城第一青楼——牡丹园。

却见这里并不与其他青楼一般,确如一个清雅的书院。丝毫不见珠光宝气。只有几幅名家字画,虽是仿真赝品,但却极致的清雅脱俗。

一色花梨木的家具,青瓷花杯盘茶具。因是五月时节,又名“牡丹园”所以墙角各处均用大汝窑花瓶供着各色牡丹。倒给这清雅的温柔乡增加了两分富贵之气,却恰到好处。

“兄弟们,这个所在,倒也清雅的紧。”梅无香暗暗点头,心道,不知这妓院的老鸨是何等人,竟然把个青楼装扮的这样雅致,怪不得这里的姑娘卖艺不卖身,却还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但凭这样的装饰摆设,足以让人忘却凡尘俗世,心无杂念了。

“听大哥这话,倒是逛遍了风月场的样子。”黛玉促狭的看了梅无香一眼,便抬脚往楼梯口走去。

“哎——这……”梅无香没想到黛玉来了这么一句,正要解释,却见她已经走了,再看两旁的薛蝌等人,都在偷偷的乐,见他环顾,薛蝌忙咳嗽了一声,跟上黛玉的脚步,而文墨轩则淡淡一笑,回道:“林公子的话不错,若梅大哥不逛遍了风月场,又何来这样的品评之词?”说着,也不看梅无香,亦跟上薛蝌的脚步。还老大呢,这一下,看你的老大的脸往哪儿搁。论年龄,下一个老大该轮到自己了吧?文墨轩心中的得意渐渐显露出来,带在他清澈的乌亮的眸子中。

“哎,我不过随便说说嘛!”梅无香无奈的指指二人,再看看紫鹃雪雁都在掩口偷笑,无可奈何的跟上去。

牡丹园的老鸨是姑苏来的一个二等管家娘子,娘家姓古,大家都叫她古妈妈,因她素来精明,所以黛玉便叫她在此照看。而这里的姑娘们,则有的是南边买来的无家可归的孤儿,有的是别家青楼里寻来的姑娘。

黛玉自一进门,便看见了古妈妈迎出来,便暗暗摇头,止住了她,自顾自的往楼上走去。

梅无香在后面仅仅想跟,一叠声的叫古妈妈被一桌上等的酒菜来。

雪雁和紫鹃均是第一次到这样的风月场所,不免十分的好奇,便东瞅瞅西望望的,一刻也闲不住。黛玉见了笑道:“单叫一桌酒菜摆在下边,让她们二人亦坐下歇歇儿。再叫个姑娘来唱曲儿才好。”

“哟,这位小公子,今儿红豆姑娘赶外场去了,咱们牡丹园里,若论唱曲儿,没一个比过她的,不如姑娘听听琵琶吧,我们翎月的琵琶,那叫一个绝!”边上的古妈妈一边满脸堆笑的招呼着。

“行,我们都是头一次来你这里,并不晓得你们这里的行情,那就听听琵琶吧。”文墨轩见黛玉不语,便率先说道。梅无香却被他给抢了先,一阵不快,继而又道:“可有淮扬橱子,正经的做几个南边的菜来。”

“是,爷放心,我们这儿却有几个很不错的淮扬菜橱子呢。”古妈妈忙笑着答应一声,去唤了翎月过来陪客,自己又下去招呼厨房准备酒菜。

黛玉却要见见这位翎月姑娘到底如何,犹豫之间便听身侧有人轻声说道:“奴婢翎月,给几位公子请安。”那声音,软软甜甜,确如蜜桃一般,水嫩嫩的似乎要沁出水来。

众人一愣,定睛细看时,却见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白皙的鹅蛋脸儿,一双细长的丹凤眼脉脉含情,柳叶弯眉不画而翠,樱唇榴齿,粉腮玉琢,水红夏衫,白绫长裙,桃红宫绦系在盈盈不堪一握的细腰上,怀中抱着一只不大不小的琵琶,正好半遮玉面,应了那一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古句。真真说不尽的香艳妩媚之态,风流袅娜之姿。

梅无香先击掌笑道:“翎月姑娘不必多礼,你们妈妈说你弹得一手好琵琶,我们却要细细的领教一番。”

黛玉亦笑道:“姑娘真真一个可人儿,古妈妈可真是有心了。”又一摆手,让翎月坐在自己身边。

“谢公子赐座。”翎月姑娘虽然答复者梅无香的话,但眼睛却一直盯着黛玉细看,心中更是对这位小公子惊诧不已,瞧着小少爷不过十岁的模样,竟然长成这样倾国倾城的容貌,若他为女子,更待如何?

“翎月姑娘,你怎么只盯着我们小公子细瞧?全然不把我们大公子放在眼里?”雪雁见翎月只盯着黛玉,便有些惊慌,深怕被她瞧出了端倪,于是半是打趣,半是认真的问道。

“啊,奴婢失礼了。”翎月听雪雁如此说,忙对着黛玉低头失礼,谦卑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