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上说佛有八苦、三转,八苦是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三转谓示转、劝转、证转。示人苦等相状为示转,劝彼应知苦等而修是劝转,以己身证苦为证转。佛将这些告诉世人,是为了启示大家,人事物理一切皆苦,人生不过是痛苦地活着。
然而,佛说的苦,不是世界的本源,而是来时人心的无知。南怀瑾先生曾说:“人活了一辈子,就是三句话:莫名其妙地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地死掉”。世人为了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追这个,求那个,但人际一遭总有追不到、求不着的时候,到头来抱怨时常萦绕心间,一生总在为得不到的遗憾萦怀,于是怨恨心悄然生长,阻隔了生活本身的阳光。
本焕长老遁入空门八十多年,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研习佛法,为不计其数的人开示过,对于那些对现状不满、祈求更好发展的人,他老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不生怨恨心。”
抱怨的话、诅咒的话、发狠的话,插满了尖利的刺,可是当我们拔刺刺向外边时,心中的苦涩开始转化成毒素,伤及别人的同时,也诱发了己身的病原。从这个层面来说,怨恨是强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相比之下,沉默静受反而比抱怨出击更利于身心健康,是人们跳脱苦蒂纠缠的方法所在。
曾经有位戏剧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你见了一头熊,就要避开,可是假如你逃得方向前面是汹涌的大海,你只好面对那头熊了。”如果把人生的不幸、不顺比作这头熊的话,既然进退维谷,不如把咒骂的力气省下来,快速地躺在地上,屏住呼吸装死。
和本焕长老的主张一样,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说法,他说“牢骚太盛防断肠”,生活本身不会变得糟糕,只是牢骚满腹、抱怨不已会让人觉得生活已经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面对任何事情都平和地对待,不大喜也不大悲,沉默静受。受住了,它们便是厚重的人生积淀,是继续生活,并且追求更好生活的资本。而抱怨对于这种积淀和资本的积累是无益的。
也正是得益于这种默默领受,本焕长老蒙尘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活后,依然可以淡然地回答记者的提问。当时记者问他怎么看待自己的二十多年的冤屈,他轻松地一笑,用三个字总结了二十年的辛酸、沧桑:“好事情。”
悦纳旦夕祸福,像品茗一般,咂出茶叶苦涩中的清香,晚年的本焕长老即使面对天大的事情也不过淡然一笑。如此便是生命在沉默中达到的祥和天成的境界。
本焕长老不仅用这种态度面对生活,更是以同样的信仰直面生死。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面对一直挽留他的大和尚印顺法师说:“生死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你连这一关都过不了,出家干嘛?”对苦难没有怨恨,对误解没有怨恨,就连对待死亡也是如此云淡风轻,足见没有怨恨的心其实是最强大、最淡定的心。
岁月的流逝不像DV的播放,可以在一个情节上来回倒带,对于已经经历过、不可再改变的往事,苦也好,甜也罢,不妨学会释怀,这也是本焕长老所说的“不生怨恨心”。
在佛家看来,执著于过去的念想,而忘记生活的方向,是大糊涂。处世做人,应当时时警醒自己记住本心,记住人生的大方向、大目标,而忘记生活中小事的纠葛,这样才能做到“释怀”,释怀了自不会纠结在一个点上,任怨恨、遗憾纠缠。
一天,一位法师正要开门出去时,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破门而入狠狠地撞在法师身上,把法师的眼镜撞碎了,还戳青了他的眼皮。
那位撞人的大汉,毫无羞愧之色,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
法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大汉颇觉惊讶地问:“喂!和尚,为什么不生气呀?”
“为什么要生气呢?生气就能使眼镜复原吗?生气就能让身上不痛吗?倘若我生气,必然生气事端,就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事情化解。若是我早些或晚些开门,就能够避免一切事情的发生,说到头来,其实自己也一样有错。”
壮汉沉默片刻向大师拜了又拜,恭敬辞别。
法师不执著于琐事,心不为他人冒犯而有所挂碍,不与别人斤斤计较,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一位诗人曾经写道:“想起一生后悔的事情,梅花便落了下来。”花瓣飘落的瞬间,领悟柔和曲线写下的释怀之美,几十年的青葱岁月,似乎只是一场梦,本不至于教人揪住曾经的悔恨不放。
不生怨恨心,是在培植宽容心,释怀往事,是在缔造新生,把搁置不满、抱怨的空间腾出来,;留给善良、真诚、宽容,遗忘别人的“不好”,铭记别人的“好”。对别人释怀之时,即是对自己释怀。诚如哲人所说:“人类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仍然要原谅他们,因为他们就是我们。”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既有春风得意、高潮迭起的快乐,也有万念俱灰、惆怅漠然的凄苦。快乐时,不妨尽情享受快乐,珍惜眼前的一切;痛苦时,也不要怨天尤人;等它们都要离去的时候,像吹散蒲公英的种子一般,抱着对新生的祝福、憧憬任其在风中越飘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