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明在东方刚刚泛白之时就离开了破庙,这次他是下决心一定要走的。所以,决绝的头也没回一下。他想既然决定要走就不要再后悔了,不要担心会被饿死在什么地方。老天要亡我谁也没有办法可以改变。何况,决定是自己做出的。纵然被冻饿而死也怨不着别人。
走的虽然很坚决,但是眼下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到哪里去,哪里才是自己的安身之处?找光明这样想着便往前走,马上就要离开这个小地方了心里还真有点不是滋味。谁不恋家啊?尽管这里已经没有亲人了但自己是从这里长大的,多多少少也是有感情的。想到这里,赵光明心里又涌起一阵难言的酸楚。造成天下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局面,谁之过?
赵光明边走边这样胡思乱想着。儒弱文人感伤世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像赵光明这样自己练吃的喝的都没有还在一味的做一些无用的空感伤也着实令人可笑。前天给那位将军准备吃的时才吃的煮树叶现在早已在胃里消化了,空腹又走了这许多的路更是让他倍感饥饿。可是,又不敢到人家门前去讨要吃的还要躲避沿途过往的官兵,小心被他们发现捉去充军。
就这样,赵光明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前行。前面是一户人家在家门口舍粥,一位六十多岁模样的老人正在把桶里的热粥分给那些没有饭吃的穷人。得了他的实惠的人都敬称他为“秦大善人”,他本是当朝皇帝的老师,因为反对朝中一些大臣的投降建议愤而辞官隐居在家做一些无用的诗文讽刺时事。他是主张战的,那些只想到个人利益的大臣怕他,于是纷纷上书给皇帝说,秦忠在朝一致蛊惑皇帝出战,让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中。如不罢免秦忠,他们就要集体辞官。皇帝迫于压力,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罢免秦忠。
秦忠返乡后,皇帝念他对自己教导多年,心怀感激,赐皇家御用茶杯数个,褒奖“至圣恩师”的匾额悬于大堂,令世人效仿。秦忠回乡以后,并没有忘记皇帝对自己的恩惠,时时做一些有利于民的事。也算是回报了皇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让他深感欣慰的是,自己虽然不在朝堂上了,但是当今万岁是一代明君。他没有在恩师被贬回乡后放弃平定天下的宏图大志,而是一如既往的推行和恩师制定的作战计划。更有李跃这样的优秀将领,不愁天下不平、百姓不安。
赵光明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秦大善人”就是朝中的肱骨重臣,眼睁睁的看着一桶又一桶的粥被满街的穷人抢光。赵光明只是在心里着急却不敢上前讨要一碗来喝。因为,来喝粥的大多都是老弱病残的人,他们要么是没有土地的来百姓要么是在战场上负伤退下来的军人;他们好像有资格来喝这碗粥。因为他们都有光荣的故事拿出来炫耀,而赵光明没有。他除了一条贱命以外什么也没有了。所以,他连过去喝完粥的资格都没有。
满街几乎都是捧着碗喝粥的人,赵光明躲在他们中间只有眼巴巴的看着。
他缩在一个不显眼的墙角蹲着不动,想趁机寻找一个喝粥的机会。但是,身旁的人都像没长眼睛似的对他视而不见,没有一个人去问他是否吃饭了。也没有一个人给他去盛一碗粥端过来给他喝。赵光明眼看着他们快乐的喝着粥,心里只有无限的羡慕。终于明白,苟且偷生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年轻人、、、年轻人,叫你呢!你过来,我有话给你说。”赵光明正蹲在墙角瑟瑟发抖,突然听见有人叫,抬起头正好看见秦忠在向自己挥手示意让自己到他身边去。赵光明心里一阵忐忑,自言自语道:“这下完了,我还没喝你的粥你就让我过去,殊不知这一去有什么事情呢!”赵光明裹了裹身上的衣服站起来走过去。就算被抓去当兵也要让我吃饱了再说。他这样想着已经走到老者的面前。
秦忠慈眉善目一脸和蔼的望着赵光明问:“这位年轻人是去参军呢?还是、、、”他笑起来没有把话说完。赵光明从他脸上看出一种嘲笑的意味。但是赵光明从小就看惯了这种眼神,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你别以为老子是来吃你的饭的,老子就算饿死也不会吃你的半粒饭粒的。老子是去打仗的,我们是仁义之师不会做那些鸡鸣狗盗的事的。你别以为你在这里舍几碗粥就了不起了,没有我们这些将士在阵上殊死拼杀,说不准你现在早就没机会在这里当好人了。”这一番话只是赵光明对秦忠的戏谑。他从小被别人踩在脚下,没有人看的起他。现在是兵荒马乱时节,是个人就可以耀武扬威一番,也没人去查你的身份。
赵光明的这番话不但没让秦忠生气反而高兴起来,他亲自迎上去牵他进家门。秦忠最欣赏的就是这样的豪杰之士,对这样的人他是大加赞赏的。赵光明被秦忠带进房里,看见房中香气缭绕如入仙境一般。在看到墙上悬挂的匾额更是胆战心惊:暗自思量,这次自己真的掉进陷阱了逃是逃不了了,就是不知这位皇帝的老师怎样处置自己呢!他跪下低头不敢言语。
秦忠并没有责问赵光明为什么不去战场为国杀敌在这里游荡,而是亲自扶他站起来并说:不必多礼。赵光明站起来有些尴尬的立在那里不知如何应付。秦忠又问赵光明可否已婚配。赵光明答尚未。秦忠又询问赵光明的学问如何,赵光明谦虚的答,只是学一些养家糊口的能力偶尔也学些治国之策。他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考虑到自己连生计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大谈治国养民之策只会让眼前的这位老人嘲笑不已。然而,他的回答却让秦忠非常满意。因为,他一直认为吃不饱饭的人再大言不惭的大谈普国兴邦之计也是不合适宜的。万事都要讲究一个道理。没有道理就不会有法可依。
秦忠欢喜不已,两人相视良久才离去。秦忠走后,赵光明独自留在房中不知他这是何意。等待良久也没有人来,腹中饥饿难忍,他不得不想起要出去找点吃的。赵光明虽然对秦忠说了那么硬气的话,但是肚子却是扁的,它不管你如何赌气只管唱自己的空城计。
赵光明走出房间,沿着走廊往前走。不知怎么就走到了后花园里来。秦忠在他出去不久就回来了却发现赵光明不见了,急忙派人去找。赵光明走到后花园旁边的时候,听园里传出一阵嬉笑打闹声。他躲在园门往里张望,看见三个美丽的女子在踢毽子。以前他也看见过如此漂亮的女子,人家那是千金大小姐自己只是一个贫苦之人,看一眼就不错了。没想到今天竟能在这里同样看到如仙般的女子怎能不让他兴奋呢。所以,他一是看得痴了忘记了自己是在什么样的园子里。
“哎,那个讨厌的家伙你在看什么呢?”姐妹中一人看见了赵光明后有些动怒的问。“没见过踢毽子的吗,看你一副书生样怎么这么没有教养?”
听见被人家骂成没有教养的,赵光明很是生气。但碍于她们是女子,自己堂堂七尺男儿不便与她们争斗,好认了这口气转身离开。可是,他想走她们却不让他走了。“喂,你是干什么的?怎么可以在我家随便走动,谁让你进来的?”
找光明被拦住走不得,只好跟她们说是他们的爹请自己来的。自己才懒得到这里来,就算八人大轿抬他也不会来的。“姐姐,爹爹怎么会请这样的人到家里来呢?你看他贼眉鼠眼的不像个好人。”二妹不满的嘟囔起来并且要去找爹爹问个明白。
“阿娇,既然是爹爹请的客人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不必过问。”叫住阿娇的女子对赵光明说:“既是爹爹请您到来,您就到前厅歇息去吧!切勿乱走动被守卫军士拿住那是要吃苦头的。”
“大姐、、、”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妹妹阿娇到旁边说;“大姐说的没错,我看他也不像坏人。就算是坏人也有守卫军士那他,我们就不要多管闲事了。
“哎!这位先生请留步。”阿娇的二姐啊兰教主正要离去的赵光明好奇的打量着他问:“看先生像一位书生,不知曾读过什么治国齐家的宝书?”
赵光明惶恐道:“小声并没有读过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宝书、只是偶尔涉猎一些黄老之学、孔孟之道,还没有精其道,懂其言。三位姑娘都是名门出身,诗琴书画无所不通小生岂敢在三位姑娘面前卖弄学问?蒙三位姑娘看得起望不弃赐教。小生感激不尽!”
“哟,还挺会说话呢!我们三姐妹只是略懂一些诗书也不敢在先生面前造次。如若有缘,下次还请先生多多指教。此地不是先生久留之地,还请先生自便。”阿娇见妹妹询问起书生来立刻打断她们的问话,慌忙抢过话头打圆常
赵光明悻悻退出来,心想:算自己命大!要不然早被军士抓去不知怎么打呢。幸亏这三位小姐网开一面没有跟自己计较这件事,自己也算捡了一条命回来。
等赵光明离去以后,阿娇生气的训斥两个妹妹道:“妹妹,你们岂能跟一个陌生人开这样的玩笑?女儿家本应自我矜持,不可在旁人面前大呼小叫失了自己的身份,惹人家嘲笑。向你们这样不懂礼节,如何不被那个书生哂笑?人家虽然目前贫困,但也备不住日后有飞黄腾达的时候,我们不可因为自己的地位高于他,就对人家不尊重。妹妹可记住了?须知‘风水轮流转’,人不可能富贵一生也不可能贫穷一世,待人须一个‘诚’字当先,不可藐视他人。”
两个妹妹被姐姐教训一番,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好怏怏不乐的谢姐姐教导,各自回房不提。
赵光明回到前厅的时候守卫军士也已经找过来了,秦忠的脸色有点不好看。“先生不懂得圣人有言‘没入他人之家少事非也’的忠告吗?
赵光明慌忙跪下谢罪,秦忠也就不说别的了。 本是欣赏他有才华,将来可以为国效力,自己也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助他成就一番事业。可是,他的放荡不羁让他心里没了底,于是决定在考验他。看他是否真的是有治国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