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历史篇)
766100000003

第3章 火烧阿房宫之谜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段话所描写的就是楚霸王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故事。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几乎已经成了历史常识。《史记》上似乎也明确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但是近年来却有史学家为项羽平反,认为火烧阿房宫不是楚霸王所为,甚至有人提出,根本就不存在阿房宫这一建筑。到底有没有“火烧阿房宫”,就成了考古学家们尚待解决的谜团。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认为都城咸阳人满为患,而先王的皇宫又实在太小,因此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说阿房宫占地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都绰绰有余,秦始皇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没能把宫室住遍。以前人们一般认为楚霸王项羽率领军队入关以后,将对秦朝的恨转化到建筑上,于是一怒之下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但是,近年来考古学家却对这一史实产生了质疑。因为如果真是项羽火烧了阿房宫,那么在阿房宫的遗址上应该有大量被火烧过的痕迹,遍地是大量的草木灰才对。而考古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考察阿房宫遗址,勘察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所以人们大胆猜测项羽并未火烧阿房宫!

但也有人提出,会不会因为2000多年以来,无数次风霜雨雪的侵袭,已经把大火留下的痕迹抹去了呢?而且根据史书记载,为了修建阿房宫,秦始皇曾经请来无数的巫师,寻遍了咸阳附近的风水宝地,最后才确定地址。如果承认阿房宫没有被烧过,那么《史记》的记载又如何解释呢?千百年来《史记》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研究古代历史的最权威典籍,甚至有些人认为推翻《史记》就等于动摇了中国的古代史。难道《史记》真能出错吗?于是有人大胆指出,可能是司马迁想借古讽今,于是就虚构了2000年前的那场大火。而且司马迁在《史记》中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并没有明确指出是阿房宫,而且考古学家从咸阳宫遗址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推断,项羽焚烧的是秦咸阳宫。

眼看楚霸王就要洗雪罪名,突然又有学者提出一个更惊天的观点——阿房宫根本就不存在!提出者认为,阿房宫存在与否应当可以从当时的文字记述或实物中得到证实,可是迄今没发现任何这样的实物例证。如果阿房宫建成,无论经过怎样的焚烧损毁都应该有一米厚左右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况且,如果宫殿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可怎么连一个破碗片都没被挖掘发现呢,难道真能做到洗劫一空、片瓦不留?

如此看来,阿房宫留给了我们的不止一个谜团。是谁烧了如此恢弘庞大的建筑?是项羽还是另有他人?亦或是阿房宫真的像有些人所说的并不存在?这一切的谜底都等待着我们去揭开。

江永女书由来之谜

说起文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在湖南省江永地区流传着一种特殊的文字,这种文字不仅流传不广,而且来历神秘。

湖南江永地区流行的这种字,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只在女性之中流传使用,并也因此得名“江永女书”。女书字体娟秀,书写时直行排列,字形倾斜,常用字符只有七百多个。女书作品多为五言、七言诗体,内容多为以记录妇女的苦难经历为主,由于当地的妇女相信有阴间一说,因此许多妇女死时都将女书焚化殉葬,以便在阴间续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江永女书濒临失传的危险。

那么,这种“女书”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仅仅为女性使用呢?它又为什么仅仅在江永及其周围方圆不到百里的范围内流传呢?对于这一情况,真可谓是史志不载,族谱碑文不述。现存的“女书”文本,最早的也没超过清朝时期。其传习均属家族亲授,世代相传,谁也不知流传了多久,也不为外界知晓。就连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前听说“女书”后,也表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在探讨“女书”的历史来源上,人们众说纷纭,但大都源于当地美丽的传说。相传女书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借用天书改编过来的。传说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下凡来到江永地区,被这里的人杰地灵所吸引,决定留在这里。发现这里的姑娘们没有文化,瑶姬为帮助她们提高记事的能力,便回到了天庭,把一套复杂的天书搬来并一一简化,并与女红刺绣结合起来,用当地的土语读唱,使这些貌若天仙的女儿们一个个变得能识善写,读唱自如。男人们不屑一顾,也不识用,因此就定名为“女书”。

还有一种传说就是,宋朝时江永地区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名叫胡玉秀,被补选入宫为妃。进宫后觉得苦闷异常,她想写信向家人倾吐苦情,又怕被人发现。于是心生一计,根据女红编了一套文字,以歌咏体写在手绢上捎回家中,并嘱咐亲人要斜着看,并用土话的音来读。此事在当地一经传出,立刻在当地妇女中传习。这些有关“江永女书”的民间传说没有历史资料可考,当然不能成为“江永女书”由来的证据。

在我国,有学者专门从事研究“江永女书”的工作。有的专家学者分析,“女书”与我国古汉字是类同关系,部分字符构造表现出具有古代文化的特点,流传在江永地区妇女中的这种“女书”应该是一系列非常古老文字的遗留,它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但也有专家认为,这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下,流传下来的江永一带的少数民族文字。后经不断演变,就成了今天的“江永女书”。

以上推论是否可以解释“女书”的存在和演变,还有待于后人的检验。

《兰亭集序》下落之谜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史称“书圣”,最著名的作品为《兰亭集序》。相传公元353年暮春之初的3月3日,王羲之与其好友在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酒会。当酒会进行到淋漓畅快之际,王羲之兴致勃勃地挥毫泼墨,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此序只有短短的324个字,却是笔飞墨舞、气象万千,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特别是全文的20“之”字,更是字字别开生面,无一雷同。历代书法家无不推崇《兰亭集序》,认为它是我国行书的绝代佳作。但是就是这样一篇佳作现在却下落不明,不知藏在何处。《兰亭集序》的行踪成了千古未解之谜。

相传酒会之时,王羲之已经喝得酩酊大醉,醒酒后看到自己所做的《兰亭集序》那20个千姿百态的传神“之”字,顿时喜爱不已,并将之看做自己智慧和艺术的顶峰之作,从此将它作为传家瑰宝予以密藏,在他死后就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据史书记载,《兰亭集序》的最后一个可考的拥有者是王家书法的弟子辩才,而辩才是一个和尚,面对如此珍贵的书法真迹,辩才更是精心保藏。

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此人是一个喜欢书法的皇帝,尤其推崇王羲之的书法,他想尽办法到处搜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真迹。除《兰亭集序》外,几乎所有真迹都被他找到了。到了唐太宗花甲之年,他对《兰亭集序》更是求之若渴、念念不忘,经多方打探,知道《兰亭集序》在僧人辨才的手中,在多次派人讨求无果之后,最后只好派人设计行骗,费尽心血才将《兰亭集序》弄到手。唐太宗把《兰亭集序》视为国宝,爱不释手,还请当时的书法家拓摹副本,分给太子、诸王和近臣,使之学习王羲之的书法。经唐太宗这么一提倡,当时的唐朝人学习书法都要临摹王羲之,以便从他的书法中得到启发。贞观二十三年(650年),唐太宗驾崩,随他遗愿将《兰亭集序》作为殉葬品埋到了唐太宗陵墓昭陵中。事情到此好像并无谜团,《兰亭集序》就躺在唐太宗的陵寝之中。然而,正是这一陪葬,让《兰亭集序》的下落变得扑朔迷离。

据说唐太宗死后,众人按其遗嘱将《兰亭集序》和其他陪葬品一同放进它的陵寝,但是后来唐太宗的墓地被盗墓贼所盗,《兰亭集序》和所有陪葬品一起从此流落民间,不知下落;另一种说法是,据说他的儿子唐高宗也是一个书法迷,也十分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在其父皇死后,唐高宗并没有按其遗嘱将《兰亭集序》放入陪葬品之中,而是将其扣了下来供自己观赏和学习。到后来,唐高宗死时也立下遗嘱要将《兰亭集序》放入他的棺中。而他的皇后武则天又仿效之,也将《兰亭集序》扣了下来。因而后来《兰亭集序》就装入了武则天的棺材。

现在世面上流传的多是当时书法家的摹本,除墨摹本外,还存有石刻本。但是人们对这些摹本和石刻本的真伪也是争论不休。看来要想解开《兰亭集序》的下落之谜,只有打开武则天的陵寝才能知道了;但是谁又能保证打开之后,就不会给人们带来新的疑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