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历史篇)
766100000008

第8章 李白死亡之谜

李白,中国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诗仙”之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其最著名的诗句,体现了诗人潇洒豪放的性情,但是就是中国历史上这样一颗璀璨的巨星却在自己62岁的时候陨落了。关于李白之死,后人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种,其一是病卒说;其二是认为李白死于“揽月落水”,即溺水说。

李白一生嗜酒如命,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特别到了晚年,“狂饮”更是他生活中的一大特征,所以说李白是病卒的,主要就是根据他的这一个人爱好。此种观点在以往的史书中也可以找到记载,范传正写的《墓铭》说:“至今尚疑其醉在千日,宁审乎寿终百年”。不止如此,晚唐诗人皮日休在其所作的《李翰林诗》中也曾说道:“(李白)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这就明确无误地表明李白因醉得疾,他的灵魂是带着醉意升天的。此种观点其实大有可取之处,李白一生流离坎坷,爱酒、爱月、爱狂、爱傲,视权贵如粪土。他才气横溢,却命运多舛,到了晚年更是穷极悲苦。无奈何,只好终日呼酒买醉,可惜“举杯消愁愁更愁”,直至病入膏肓。因而推论其死于疾病是十分正常的。当代的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也以他博学的知识储备斩钉截铁地说,李白61岁曾游金陵,往来于宜城、历阳二郡间,曾决计从军,行至金陵发病,半途而返。此为“腐胁疾”之初期,估计当为脓胸症。他62岁这一年就少于劳顿奔波了,只是在当涂养病,不料到了十一月的时候卒于当涂,一代诗仙就这样“西去”了。一般的学者认为,李白嗜酒成性,所以醉而致疾致命的可能极大。

但也有人认为,李白是溺水而死。这溺水而死还是和他的嗜好喝酒有关。史书《唐毓言》中所述:李白兴致大发,穿着锦袍游采石江,欣赏两岸的风光,傲然自得,旁若无人,此情此景自然是以酒助兴,然而嗜酒如命的毛病使李白很快就喝得酩酊大醉。突然,他看见水中的月亮明亮照人,于是扑入水中捉月,溺水身亡而死。这也就是著名的“揽月落水”之说。而此说,在李白去世不久就已广为流传,此后,在历朝历代的史书中都有李白是水中捉月而溺水身亡的传说。到了元代,王伯成编的《李太白流夜郎》这部杂剧中就有李太白入水,为龙王所迎去之说。虽然艺术不等于现实,但李白一生浪迹江湖,热爱自然。他举杯望明月,俯首看自己郁郁不得志的现实,一切美好向往都一一幻灭了。一个傲岸不羁、竟欲驰骋于天地之外的人,竟落到如此潦倒的田地,那是不堪忍受的。严酷的现实逼得他几乎要发狂了。而一个处于半疯狂状态的人,“醉而落水”反倒更能博得人们的同情。

然而,不管李白死于何因,他的诗使后人永远都忘不了他。

夜郎古国之谜

“夜郎自大”是用来形容人骄傲无知、肤浅自负的成语。但是2010年“夜郎”这个词却频繁地出现在电视、网络中,原来,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地区争做“夜郎古国”的源地,而后湖南又宣布将斥资50亿元人民币重建夜郎古国,这也使夜郎古国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夜郎古国的遗址究竟在何处?历史上的夜郎古国是个什么样子?

其实,夜郎国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是一个两千多年前存在的一个少数民族王国,有关它的历史,最初出现在司马迁的记载中。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给我们留下一个又一个未解的谜团。

谜团之一——夜郎古国的遗址到底在在哪?夜郎从春秋至汉朝,立国有600余年,在西汉初年夜郎王被诛后不久即逐渐消亡,由于史料有限,导致今天众说纷纭的场面。现存的争议最大的就是贵州黔北的桐梓和湖南的新晃县两地。黔北认为,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在建元六年中曾派中郎将唐蒙出使夜郎。唐蒙所走的路线就是从今天的四川合江进入夜郎国,而这个路线只能是进入到今黔北的赤水、习水、桐梓(今遵义市)等夜郎故地。在桐梓境内,至今还保留有唐蒙渡桥的历史遗迹。而湖南新晃县认为,原来的夜郎国是酋长制的部落,是一个游走的民族,黔中南的云、贵、川等地都有夜郎文化的遗留,新晃在地理上拥有更多的优势。

谜团之二——夜郎古国到底实行何种民俗?贵州省考古专家在清理挖掘出的文物中发现,墓葬的埋葬方式非常独特,有铜斧套头、套脚、罩面等不同方式。同时还出土随葬品500余件,有土陶、铜、铁、玉、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其中以青铜器为最多、最有特色。而青铜器中又主要是兵器和装饰器。已发现的装饰器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包括铜手镯、铜铃铛等等,都是成组出现,有的铜带钩还嵌错有金银花纹,形体大,装饰功能非常强。从这些出土物可以看出,夜郎民族是一个非常崇尚美的民族。不仅葬俗特殊,考古工作者们还发现所有墓坑并不规则,从墓葬埋葬方式和出土器物看,夜郎国的埋葬文化受到中原、巴蜀和滇文化等的巨大影响,但反映出的文化面貌独特,如“套头葬”还未见于其他地区。当时的夜郎古国到底实行什么样的民俗文化,还有待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

夜郎古国留给我们的谜团还有很多,正如一位考古专家所说:“由于文献史料的稀缺,夜郎之谜的破解只有寄希望于考古调查与发掘,尽管目前的发现已取得显著成果,但离揭开古夜郎之谜还有很大距离。”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火浣布原料之谜

2010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市一幢正在进行外部修缮的28层教师公寓燃起大火,烟雾气味弥漫周边数百米。大火持续约4小时,这次特大火灾伤亡惨重。如果当时每个火场里的人能有一件“防火衣”就好了,人们就可以穿着它逃离火海。也许人们会觉得这一愿望是天方夜谭,然而据史料记载,汉朝的权臣梁冀曾穿过这样的防火衣,相传这件衣服放到火中无论怎么烧都丝毫无损,防火衣在我国的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但以后却失传了。它失传的原因何在?这件神奇的衣服又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公元239年二月的一天,刚刚登上皇位的魏齐王曹芳正在接受外国使臣的朝拜,同时也在欣赏他们所赠送的贡品。这时,一位西域使者手中的看似普通的布衣吸引了在场所有人。只见这位使臣找来了一个火炉,并瞬间就将这块布扔到了炉火之中,令所有人惊奇的是,当火熄灭将布取出的时候,这块布竟完好无缺。在场所有人都惊叹不已,西域使节更是得意,他把这块布叫“火浣布”,声称这种布无论放在多大的火中都不会被烧毁,是西域的镇国之宝。坐在宝座上的曹芳点头表示同意,并赞叹这种布的神奇,但是细心的大臣却从皇上的脸上察觉到了一丝尴尬的神情,曹芳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呢?

原来,自西汉张骞打通丝绸之路后,中原和西域的物资交换就十分频繁,在西域输入中原的大量物品中就有这种火浣布,前文提到的汉朝权臣梁冀在他自己的一次宴会上也确实穿上了这件衣服展示给大家看,但是这种布由于价格昂贵又很稀缺,所以并没有在民间流传。到了东汉桓帝的时候,汉室王朝土崩瓦解,自顾不暇,加之西域诸国也是战乱不断,汉王室与西域的交通就渐渐地断绝了,这种火浣布也就在中原的土地上消失了,人们再也没看到这种神奇的布。但是关于火浣布的故事却在民间流传了下来,到了曹魏时期,火浣布的传闻被传得愈加神奇,但是也有人开始提出质疑,文帝曹丕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在世界上根本不会有什么布可以耐得住火烧。文帝曹丕对自己的观点深信不疑,并把这种推断写在了他的《典论》中。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后,为了显示对先王的尊敬,就命人把曹丕的《典论》刊刻在石头上,立于太庙门外和太学之中,以示永世。但是曹睿万万想不到的是,在他死后不足一个月,在他儿子的朝堂之上,这种神奇的火浣布就出现了,身为曹氏子孙的曹芳能不尴尬吗?看来火浣布的存在已成事实,但它究竟是怎样制成的呢?

在我国的史书中只记载了西域使者呈献了火浣布,但是关于火浣布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在现有的史料中却没有记载,而且也没有它在民间流传或是如何失传的记载。人们对它的原料也是多有猜测。一种观点认为在西域有个名为“斯调”的国家,那里多有“火州”。火州上的野火每年春夏之季不知何故都会自行燃烧,而火州的人们对这种自燃现象也是见怪不怪,因为这些自燃之火到了秋冬时会自行熄灭。在火州上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树木,在春夏之季随火生而生,在秋冬时节随火灭而枯。刚开始这种树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有一年冬季,一个外地人在火州上迷了路,夜晚的时候他想砍点木柴生火取暖,砍的恰巧就是这种树,可是无论如何他都点不着火。此人惊奇不已,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就把这种树的树皮砍下拿回去纺织成了布,没想到这种布也防火,这就是火浣布诞生的过程。但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在西域的昆仑山地区有座火焰山,火焰山上生长的草木、动物都耐火烧,用这些草木皮、鸟兽毛做成的布也都能抗火,这种布才是火浣布。

上面这些说法听起来可能有些荒诞,缺乏科学依据。但是考虑到我国一些只见于文本中零星记载的工艺技术已经失传,并在不断的考古发现中得到印证的情况,这种神奇的布并非只是今人的异想天开。

火浣布到底是由什么制成的,至今这个谜底也没揭开。试想,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找到了这种布的制作原料和工艺,是不是就可以减少火灾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