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780300000030

第30章 周瘦鹃:“无非是悲思,无非是痛泪” (1)

传略周瘦鹃(1895—1968),原名国贤,字祖福,号瘦鹃,笔名有泣红、怀兰室主、紫罗庵主人等。1895年6月30日出生于苏州。祖上是里下河泛舟来苏的船民,以后就在苏州定居。年幼丧父,家境贫寒。1909年以义务生(即免费生)的资格考入上海大南门著名的民立中学。1912年毕业后留校任英文教员,一年后脱离学校,开始了他最有兴趣的写作生涯。1914年与友人王纯根创办了《礼拜六》周刊,风行一时。1916年入中华书局任翻译编辑,同时加入南社。与严独鹤、程小青等人合译《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并出版。1917年因翻译出版《欧洲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受到鲁迅先生的赞誉。1920年后,应《申报》之聘,先后担任副刊《自由谈》、《春秋》主笔。1921年9月,主编《半月》杂志。1922年6月主编《紫兰花片》。1922年参加了上海的文学团体“青社”,同年又加入赵眠云、范烟桥等人在苏州发起组织的“星社”。1923年,周瘦鹃编《新小说从书》、《侦探小丛书》、《名家短篇小说集》、《紫罗兰庵小丛书》、《紫兰集》等。

此后曾先后独办或与他人合办《上海画报》、《紫罗兰》、《游戏世界》、《中华》、《紫葡萄》、《良友》、《新家庭》、《儿童之友》等刊物。1915年“五九”国耻事件发生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为响应全国人民的反日爱国运动,周瘦鹃先后创作日记体小说《亡国奴之日记》和《卖国奴之日记》。在这被称作姐妹篇的爱国小说中,他寓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于嬉笑怒骂之间,痛斥了侵略者和卖国贼,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因而受到人民欢迎。

《亡国奴之日记》由中华书局出单行本,《卖国奴之日记》则由于言辞过于激烈而使各书局望而却步,最终不得不自费出版。“九一八”事变时,周瘦鹃曾在《新家庭》月刊上发表《为国难事吁求全国家庭一致抵制日货》的呼吁书,号召全国家庭团结一致,积极行动起来,坚决抵制日货。1936年9月,与鲁迅、茅盾、巴金、郭沫若等二十一人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主张新旧一切文艺派别联合起来,为抗日救国、言论自由而斗争。此后,直到抗战全面爆发,周瘦鹃不间断地写了不少爱国作品,如较著名的《风雨中的国旗》、《南京之围》、《祖国之微》、《亡国奴家里的燕子》等等,使他成为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著名的爱国作家。

抗战爆发后避居于浙江南浔及皖南黟县南屏村。抗战胜利后回苏州定居,边创作边研究制作盆景,并将寓所辟为“周家花园”,任人参观。新中国成立后,周瘦鹃即担任苏州园林整修委员会委员,此后担任苏州园林处顾问,为苏州园林的保护、修复与开放作出了贡献。此外还先后担任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会员、江苏省人民代表、江苏省文联常委、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等职。周瘦鹃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于1968年8月12日夜含冤自尽身亡。80年代,周瘦鹃被国家建设部追认为盆景艺术大师。

苦相周瘦鹃原名祖福,字国贤。因为他常用“瘦鹃”为笔名发表文章,就以瘦鹃名世,周祖福、周国贤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了。

1912年,17岁的周国贤开始翻译外国小说,他自取了一个笔名“瘦鹃”,稍后,开始小说创作,也以“瘦鹃”为笔名,接着以“红鹃啼瘦楼”命名自己的书斋。周瘦鹃成名之后,曾有好多人问及笔名的出处。周有过一段诠释:“别号最带苦相的要算是我的瘦鹃两字,杜鹃已是天地间的苦鸟,常在夜半啼血的,如今加上一个瘦字,分明是一头啼血啼瘦的杜鹃。这个苦,岂不是不折不扣十足的苦么?”

瘦鹃有苦相,可作如下两方面的理解:

首先是作家笔耕的辛苦。从16岁起,周瘦鹃译、著、编,般般勤奋,每天总要达到十五六个钟头。1911年到1931年,这20来年的时间,他连续不断地创作翻译,《中华小说界》、《民权素》、《女子世界》、《小说新报》、《小说大观》、《小说季刊》以及《晨报》、《申报》副刊都登有他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周刊《礼拜六》和《小说画报》,坚持每期登载他一篇小说。1915年前后,周还写了《恐怖党》、《井底埋香记》、《至情》等几部长篇小说。不仅如此,他还在《礼拜六》、《申报·自由谈》、《游戏世界》、《半月》、《良友》等报刊担任主要编辑,主编《紫罗兰》杂志,编辑十多种书籍。众多辛劳是可想而知了。周瘦鹃从事文学生涯为了生活,朋友们说他“和苦力没有什么分别”,他曾以苦力自食其力相提并论,说自己是“自食其心”的“文字劳工”。

其次,可以从他作品的题材、内容上来理解,周自己说过“吾满腔子里塞着的无非是悲思,无非是痛泪,提笔写来,自然满纸是凄风苦雨。”周瘦鹃所说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悲思,主要由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摧残所造成,两者比较而言,青年男女是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得自由恋爱而哀怨,显得更为浓烈,所以言情故事成为周瘦鹃的主线。正如周的朋友说他“平生为文,言情之作居十九,然哀艳不可卒读”,他的小说“都脱不了一个情字的圈儿”。

影缘1910年夏天,上海民立中学十六岁的学生周瘦鹃在城隍庙的旧书摊上,用家里给的点心钱买了本《浙江潮》杂志。杂志上有篇笔记讲述的是一个法国军官的爱情故事,故事引起了周瘦鹃的强烈共鸣。在他看来,写小说要结构严谨,前后连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剧本只用写人物上场下场和动作,其他的全用对白,似乎比写小说容易得多。于是,他日夜动笔,利用暑假一个月的功夫,编了一个五幕的剧本,取名《爱之花》。碰巧那时《小说月报》正在日报上登广告征求稿件,年轻人瞒着家人偷偷把稿件投了出去。很快,他就收到《小说月报》主编王蓴农的回信,告知稿件被采用了,并且送上16元银洋作为报酬。

《爱之花》发表几年之后,被新剧导演郑正秋、汪优游看中,改编成《英雄难逃美人关》,在汉口演得大红大紫。1928年,郑正秋又亲自编剧,将其改编成电影《美人关》。

从此,周瘦鹃与电影结缘,现在已知由他编剧的影片有:1924年的《水火鸳鸯》,1926年的根据聊斋同名故事改编的古装片《马介甫》以及《还金记》,1928年的《猛虎劫美记》等等。

除了编剧,他还给好友朱瘦菊导的电影《儿孙福》充当解说,并在新剧里客串角色,“特烦小说家周瘦鹃客串《血手印》之演出”的广告成为新上剧目的一大卖点。

从1914年开始,他在《游戏杂志》和《礼拜六》上刊登“影戏小说”,将自己认为有意思的电影改写成文言小说。要写“影戏小说”,看一遍电影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可以想象他辗转于各大影院,孜孜不倦地追看同一部电影的情形。

1914年周瘦鹃在《游戏杂志》上刊登了“英雄小说”《何等英雄》,文章不但描述了同名影片“连演十数夜而观者无厌”的盛况,交代了片中的主要人物,甚至配有影片剧照。小说最为有趣的是对影片情节的复述,一一配上了煽情的小标题,比如“英雄无奈是多情”等。

从1919年6月开始,周瘦鹃在自己主编的《申报·自由谈》上开辟“影戏话”专栏,专门进行电影评论。

在影评中,他将西方影片投射在他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银幕上,显示出一种别样的风格。比如他评价意大利版的《茶花女》,描述女主角临死之前种种哀婉动人的情景,认为她的表演极具功力。通过评论者的转述,此情此景已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黛玉焚稿。果然他接下来说,唯一遗憾的是演员太胖,如果让她来演林黛玉的话,观众估计会被吓得逃跑。

周瘦鹃因编剧而与中国早期电影结缘已经被记入电影史册,而他的“影戏话”更是开启了中国电影评论的先河。

大师1935年周瘦鹃归隐苏州,以多年积蓄在苏州城东凤凰街王长河头买下一个面积约四亩半的宅园,此处是大书法家何子贞裔孙何维朴所购的宅园,原名“默园”。周瘦鹃买下后更名为“紫兰小筑”,周瘦鹃平生喜爱园艺,喜爱花草鱼虫。早年蛰居上海卖文为生时,就常常在狭小庭心里放上一、二十盆花草自娱。建园之初,周瘦鹃便在苏州各园圃中多方搜求盆景、名种花树,在园中垒石为山,掘地为池,在山上砌梅屋,植梅树,池中植荷,河畔筑轩。并且经常出外游山玩水,从岩壑、溪滩、田野、村落以及崇山峻岭之间,寻觅奇树怪石,带回来亲自培养加工,制作盆景。日积月累,多达六百余盆。由于主人胸有丘壑,腹有诗书,因此他制作的盆景风格清秀古雅,充满了诗情画意。后来,他终于成为我国最著名的盆景专家之一。

1938年冬,经人介绍,周瘦鹃加入已有数十年历史的国际性的上海中西莳花会,1939年、1940年间,他四次参加上海中西莳花会的展赛,以古朴、典雅、独具特色的中国盆景、盆栽三次压倒西方人,获得荣誉奖状、全会总锦及英国彼得葛来爵士大银杯,一时名动业界。他的盆景被拍摄成电影纪录片,制作成画片,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后因该会英籍评判人员有意贬低中国,裁判不公,愤而退出。为我国盆景史上留下了一段引以自豪的爱国主义佳话。

(44)哀情周瘦鹃在《一生低首紫罗兰》文中说:“我之与紫罗兰,不用讳言,自有一段影事,刻骨倾心,达四十余年之久,还是忘不了;因为伊人的西名是紫罗兰,我就把紫罗兰作为伊人的象征,于是我往年所编的杂志,就定名为《紫罗兰》、《紫兰花片》,我的小品集定名为《紫兰芽》、《紫兰小谱》,我的苏州园居定名为‘紫兰小筑’,我的书室定名为‘紫罗兰盦’,更在园子的一角叠石为台,定名为‘紫兰台’,每当春秋佳日紫罗兰开放时,我往往痴坐花前,细细领略它的色香;而四十年来牢嵌在心头眼底的那个亭亭倩影,仿佛就会从花丛中冉冉地涌现出来,给予我以无穷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