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在路上
819400000029

第29章 怨的危害(3)

在繁忙的工作中很多人总是抱怨多多,殊不知,这样的心态实际上是抱怨了他人,痛苦了自己,甚至是害苦了自己。

这样的人抱怨最多的就是公司和老板,开口闭口总是说,这个破公司,这个死老板。无论是当着同事的面还是下属的面,总喜欢用抱怨甚至贬损公司和老板来抬高自己,表面上是在抱怨贬损,实际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抬高自己。这种危险的言语和行为,往往成为同事们攻击自己的武器,这种武器不是别人创造的,是自己在抱怨中只图一时的痛快造成的。所以有一部分人在职场中莫名其妙地被公司“炒掉”了,还有些找不着北!就是因为平时过多的抱怨积累起来的结果。要知道公司的混乱才是你存在的价值。越是混乱的公司越能让你做出一番成绩来。如果真的是一家管理比较规范的公司,兴许你还没有资格应聘进去呢!

这样的人喜欢抱怨同事和下属,抱怨同事是给工作自我设限。没有完美的人,其实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其实是我们协调合作的前提,管理学中明确提出,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人可想而知是做不了管理干部的。自己的前途和职场规划又何谈实现呢?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职场中的同事就是工作中的朋友,包容同事的弱点放大同事的优点,就不会有抱怨同事的言行了。抱怨下属其实是比较不明智的做法,如果下属比你厉害,还有你做上司的机会吗?没有下属的无能又怎能体现你的干练呢?同时抱怨下属本身就是作为领导者没有胸怀的表现。

这样的人喜欢抱怨公司里的一些不平等的事情,比如说,某某的电话补贴比自己高,某某的住宿条件比自己好,但是某某的职位却没有自己高。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不平等的事情,一般都是有“背景”故事的。这些“背景故事”往往就是公司老板或者高层的“禁区”或者“地雷”。有些阅历不深的职场中人,往往在背后拿这些事情出来抱怨。结果是自己踩了地雷,进入“禁区”浑然不觉。

这样的人往往因为多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本职工作之外的工作,而像个下了蛋的老母鸡一样高声宣扬式的抱怨,抱怨公司给他分担这么多的工作。抱怨公司有职务说明书而不按照文件执行。殊不知这可能就是公司领导在考核或者考验下属。身处职场你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经历越多,懂得越多,才能提升越快,职位将越高,工资福利待遇也将水涨船高。就是平时在工作当中多做一些工作,在自己及所能及的情况之下,有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有机会经历一些事情其实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有些人看到一些成功的人士或者老板,他们现在轻轻松松,其实他们并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轻松,他们有着他们的压力,就是说他们现在比较轻松,但是他们现在的轻松一定是之前的艰辛所换来的。不要只看到眼前老板的“清闲”和”成功”。其实每一个成功的人士和老板的背后都有一部艰辛奋斗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成功的人士或者老板都是“工作狂”来的。所以当公司分担多一些的工作给你的时候,应该感到高兴和庆幸才对。做错了公司在为你买单,无论做错了还是做好了,对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坏事。大不了老板或者上司骂一顿。但是自己的能力和见识又增长了不少。何乐而不为呢!长远的职业规划总得靠每天点点滴滴的做事来积累和实现吧!

有一个职员对自己的工作极为不满意。一次,他忿忿地对朋友说:“我的上司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日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你对那家贸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朋友反问道。

“没有!”

“古人说‘君子报仇三年不晚’。我建议你还是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样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辞职不干。”朋友说。

那个职员觉得朋友的“建议”有道理——以公司做免费学习之所,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为此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自此,他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里研习写商业文书的方法。很快,一年就过去了。一天,那个职员和朋友又见面了。朋友问:“你现在大概把公司的一切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然而,那个职员却红着脸说:“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总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则故事颇有几分“欧?亨利笔法”的意味。从故事所透露的“信息”看来,那个曾经极不满意自己工作的人,已经打消对其上司“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之念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他没有理由不珍惜眼前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人景象。

一个人能迅速地由“山穷水复疑无路”之逆境而转达“柳暗花明又一村”之顺境,确实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然而,最值得玩味的还是故事中那位“朋友”之所言,尤其是那段充满智慧、用心良苦的规劝之语。其言充满智慧,用心良苦,是因为它不仅为故事主人公指明了一条“自新”之路,并且,规劝者藉此曲折道出了人们平素极易犯染而又极易的忽视的一种毛病,那就是:在工作中,当我们在上司的心目中占不着“份量”时,我们常常只知一味地牢骚满腹,抱怨上司的态度,却不肯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省自己,——问问自己“能”有几许?“力”有几何?

其实,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省自己,既是一个人修性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又是增强人之生存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缘于此,曾参那句“吾日三省吾身”的话才成为千古名言,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才于《白鹿洞书院榜示》中郑重写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八个大字,而唐代大文豪韩愈才会谆谆告诫其弟子云:“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在人们的思维习惯里,言及上司与部下之间的“不公”,似乎唯有上对下,殊不知,也存在下对上“不公”的现象。无论是上对下,还是下对上,“不公”总是人所不想见的。因此,就“部下”言,不时地正视自己,反省自己,抑或不失为公正认识上司的一种途径吧!

不抱怨,提高你的逆境商数

在充满竞争和挫折的当今世界,事业的成就、人生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智商、情商,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逆境商数。

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挫折,有的人能够以微笑迎接悲惨的命运,而有的人则只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其实,作为一个聪明人完全可以采取不抱怨的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逆境商数,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什么是逆境商数?逆境商数简称AQ,指一个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大量资料显示,在充满竞争和挫折的当今世界,事业的成就、人生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智商、情商,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逆境商数。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情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作用。

曾有一个名叫阿费列德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却比其他健康器官的机能还要强。经过深入研究,他发现,这是因为这些器官在与疾病的长期抗争中,因不断经受考验而变得越来越强。在给美术学院学生治病时,外科医生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这些学生的视力大不如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的甚至是色盲。缺陷没有成为他们的“拦路虎”,反而成为他们前行的“原动力”。由此,阿费列德提出了著名的“跨栏定理”:你面前的栏越高你跳得也就越高。即,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

很多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经历的逆境少,而是恰恰相反。美国的《成功》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当年最伟大的东山再起者,他们的传奇经历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从不轻言放弃。实际上,许多成功者正是在逆境、困难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无数事实证明,越是优秀的人才,越能在身处逆境时激发活力、释放潜能。

生活中,很多人都害怕遇到困难和矛盾。有时在困难面前,心情焦躁,寝食难安,甚至觉得暗无天日。而一旦克服了困难、解决了矛盾,又觉得欣喜异常,天蓝水美。实际上,应该学会以平常心来对待矛盾和困难。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活着,就是遇到困难、克服困难、再遇到新困难、再去战胜困难的过程。不断战胜困难、超越自我,正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曾说:“人类过去和现在努力已经排除了知识路途中的许多障碍,让我们继续努力去排除剩余的障碍。”国家女排前主教练陈忠和是这样说的:“人生就像打牌,当你拿到一副不好的牌却能打好,这才能体现人生价值。”

不要害怕困难,不要畏惧矛盾,心平气和地看待它们,想方设法战胜它们。想尽办法、用尽全力战胜了它们,我们就会进一步增强披荆斩棘、敢闯难关的自信和勇气,去迎接更大的挑战,获得更多的成功。困难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生最好的礼物。我们应该始终以享受的心态与困难作斗争,在困难面前永远不抱怨、不退缩,始终保持心态平衡和进取精神,以积极和达观的态度解决问题。这样,人生才会充满乐趣、充满惊喜、充满波澜,生命才会在跌宕起伏中变得绚烂多姿,做人的境界和品位才能不断提升、臻于至美。

AQ不但与我们的工作表现息息相关,更是一个人是否快乐的重要关键。尤其在大环境不景气的当下,不论是在职或待业,突发状况的发生机率都会提高;因此,练就一身回应逆境的好本领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提升自己的AQ呢?

1、凡事不抱怨,只解决问题:碰到不如意的情况,AQ低的人会怪东怪西,都是别人的错,害自己不能如愿,抱怨过后,心情往往更加沮丧,而问题依旧无解。AQ高的人通常没时间抱怨,因为他们正忙着解决问题。所以请减少抱怨的时间,因为少一分时间抱怨,就多一分时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