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空腹健康革命
821000000003

第3章 空腹 时尚养生的渊源 (3)

《云笈七签》中说,孙游岳断食,只服用仙丸,长达六十七年,看上去神清气爽。

《南史?隐逸传》中说,南岳道士邓郁断谷三十多年,只喝涧水,吃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

《北史?隐逸传》中说,陈道士绝粒养性,只吃松子,身体极好,严寒时都不需要穿棉衣。

《旧唐书?隐逸传》中说,唐道士潘师正居住在嵩山二十多年,只吃松叶,饮水。

《宋史?隐逸传》中说,宋初道士陈抟服气辟谷二十多年,每天只喝几杯酒。

《宋史?方技传》中说,赵自然辟谷,神气清爽,闻到熟食就想吐,只吃生果,饮清泉。

从春秋一直到宋,断谷的道士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有一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意思是专心致志,从而忘掉了睡欲和食欲。在古籍中也有通过废寝忘食来达到断食辟谷状态的记载。清代学者全祖望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阳曲傅先生在山中行走时,因为眼睛有疾,失足坠落悬崖,他的随从大哭,以为他死定了。先生看了下四周,发现这是一个很深的峡谷,中间可以看到天空,周围立有126个石柱,柱上写有佛经。他每天看这些佛经,沉迷其中,废寝忘食,并活了下来。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辟谷并不是什么都不吃,而只是少吃,不吃主食。虽然这些故事并不完全可信,但至少说明,古人虽然不懂营养学,却已经意识到,人体负荷过重,体内垃圾过多,就会生病。联想一下今天的富贵病,大都是营养过剩所造成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流传了几千年的“辟谷”术,的确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养生法。它在近几十年来重新风靡全球,是中国传统养生法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

3.服气辟谷,真的可行吗?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辟谷”起源于道教。道教中的“行气”术和“辟谷”术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服气辟谷”。道教的“服气辟谷”源远流长,直到今天,“气功辟谷”依然很流行。例如,国内的气功辟谷十分热门,不少人不惜花大价钱,专门去气功师傅那里学“服气辟谷”。那么,“服气辟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我给大家大概地讲一讲。

道教特别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认为“气聚则生,气亡则死”,天地万物都需要靠“气”维持生命。著名的《太平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葛洪《抱朴子》中有一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服药虽然是长生不老的根本之术,但如果能和“行气”相结合,那就修炼得更快了,即使得不到长生不老的药,如果“行气”使用得当,一样能活到百岁。

为什么“气”对人体这么重要呢?道教名篇《服气精义论》中有这样的介绍:

人的肢体关节,本来就是用来运动的,人的经脉,是必须让它通畅和顺的。闲来无事时,就应该将服气、按摩相结合来养生。人的气血精神,是与身体一起,用来保护生命的。人体内的经脉,是用来让气血运行的。

既然气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让气经久不竭呢?道教就提出了“服气”,“服气辟谷”的一些理论认为,生命的维持,除了食物之外,还有其他的途径,例如“服气”等,要发挥生命本身的潜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人纯粹靠食物和医药养生,的确有些狭隘。道教认为,服气是激发体内生命力的捷径。《玄笈七签》中有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人通过导引(将服气和按摩相结合来养生,就称之为导引),可以使身体阴阳调和,促进消化,抵抗外病的侵入,还可以使气血充盈,精神旺盛。

与佛教中“身体只不过是个臭皮囊,万事皆空”不同,道教非常强调现世的幸福,强调生命的重要性。在道教里,身体是非常金贵的,所以光断食还不行,还要和其他的方法联系起来,比如服气、按摩、静思等。这种思想是被正统的中医所认可的,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就十分推崇,他在《摄养枕中方》中有这样一段话:

常常用两手搓面,可以使人面部有光泽,不生皱纹。坚持做五年,脸色会像少女一样红润。每次搓面的次数为十四次。睡觉醒来后,要平心静气,端正坐立,交叉两手,按于颈部,目视南上方,手和脖子向相反的方向用力,使两者互相对峙,这样做三四次,可以使人气脉流畅,邪气难以侵犯,可以避免疾病。

道教中的行气,要求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呼吸吐纳,要做到轻、缓、匀、长、深。轻,就是呼吸轻细,不是大口大口的;缓,指进出气舒缓,不喘;匀,就是呼吸有节拍、有规律;长,是呼吸之间间隔时间长;深,就是要使吸入的空气能渗透到脏腑百脉,深入到组织的深部。据说,这种方法练久了,可以达到鼻中无出入之气的最佳境界。

关于古人将“服气”和辟谷相结合的描述,《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中有一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

服气时,要用精神力量运送,用手按摩,让它能迅速到达丹田。凡是决定休粮的人,更是要按照这个方法勤加修炼,三年之后,正气流通,髓实骨满,百神守位,三尸遁逃。这样,慢慢地,你就不想再闻食物的味道了,想断食就可以断食,不用那么为难和痛苦了。如果觉得腹中空了,只需服气就可以。这样身体自然就好了,哪里还用得着药物!

《云笈七签》中还有一句话说:“如果是掌握了门道的人,只用吞津,就可以不饿了,更何况服气!”《庄子?刻意篇》中说,我国著名的寿星彭祖的养身秘术就是“导引行气术”,其中最关键的是“舐唇咽唾,服气数十”的龟息法。

正常人,是必须依靠食物来维持生命的。这个食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可以是固体的,也可以是液体的。米谷是食物,在饥荒的年代,树皮、草根也可以是食物。很显然,服气辟谷者是把空气和水当成了食物,而且这是最简单、最干净的食物。

那么,水和空气是如此容易得到,为什么古代还是有那么多人饿死呢?道教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服气术,平常人的呼吸之气,是只进出于肺部,而不会进入消化道。同样的,水含在口内如果不吞咽,也不会进入消化道。而辟谷中所提倡的服气,则是配合腹部呼吸产生真空吸力,将空气吸入消化道。由此可见,道教的“服气辟谷”术的推理就是:唾液、空气、水通过吞咽、正确的呼吸法,进入消化道内,在体内合成营养物质,从而可以长期不食五谷而维持生命。

所以直到今天,报纸上仍然有许多“某某练气功,多少天不吃东西,身体却越来越好”的报道。这种报道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呢?没有定论。不过,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仅仅依靠空气和水,显然不够。所以,“服气辟谷”者,也千万不要走极端。

三、因断食而健康常在

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圣哲们都曾尝试断食,并从中获益,他们不仅得到了健康,还得到了心灵的愉悦和灵性的飞跃。这说明我们的身体蕴涵着无尽的潜能,过分“宠”它,反而会使人丧失一些自然本能。

1.古代推崇断食、素食的名人们

断食是生物界的一种本能,许多动物生病了,就本能地断食。不少动物的“冬眠”,其实也是断食的一种。

断食不仅仅是许多宗教中所提倡的,也被许多古代的医生所认可,其中尤以中国和印度的医生为甚。早在几千年前,祖国的中医学理论就指出:“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等等,将疾病和衰老归咎于“人体气血失衡”。而辟谷则具有泻下逐水、活血化淤、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养血安神等功效,可以调节气血。

《庄周气诀解》中有这样一句话:普天下的众人,由于没有掌握生命的要领,通常都是根据味道选择食物,以填饱肚子,维持生命。但这种做法恐怕只是尝了点滋味罢了,长期下去,它会心神大乱,滋生种种疾病,以至死亡。

西晋的张华在《博物志》中有这样一句话:“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

西汉的张良晚年曾闭门谢客,专心于辟谷。《史记》中描写说:张留侯天性多病,采取断谷法引导调养。

唐朝宰相李沁经常“绝粒”养生。唐明皇也经常自行断食辟谷服气。

古人寿命短,大诗人白居易却活了75岁,这是很难得的,在唐代诗人中尤其少见。白居易的长寿就是得益于“休粮清肠”。他有个朋友坚持辟谷,他非常赞同,并写了一首诗:“仪客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内道场。两翼化生因服药,三尸饿死为休粮。”他身体力行,亲自辟谷后,感觉非常好。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十分注重节食。他认为淡而有味、淡而轻身、淡而益寿。他还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了那篇《辟谷说》中的故事:有个人掉到洞穴中出不来,效仿乌鸦呼吸,再也不觉得饥饿,并身体很好。

近代学者李叔同因为慢性疾病很是痛苦,特意到西湖的大慈山采取断食疗法,在坚持三周后,效果很好。后来,他采用这种方法,不仅治愈了疾病,还有如“脱胎换骨”一样,身心愉快,用他自己的话说“明心见性”。后来,他皈依佛门,名满天下。

据说,古代的许多皇帝生病,也会被御医要求强制节食。断食在古代一直被印度医生当做是一种重要的治病方法,并且现在还在沿用,成为一种风俗。西方的医学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有断食治病的记录,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据说,希腊斯巴达人之所以因勇猛而著称,就是因为他们的断食传统:他们严格实行定期断食,以训练强健的体能。

在古人看来,断食不仅仅可以养生,还可以增进智慧。因此,古往今来,无数名人经常断食,尤其是那些圣贤哲人,认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刺激精神力量。他们说:“填饱的胃不能思考。”

两千多年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面对繁华的集市发出惊叹:“这市场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啊!”他认为要节制欲望,并且还认为食欲降低了人的智慧,因此,他在思考问题时,经常性地断食,他的学生柏拉图也效仿他断食。他们借着断食,更深入地体会了心灵深处的生灭起伏的念头,随着体内宿便毒素的消除净化,他们也提升了思想层次和心灵意境,断食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肉体的净化,也是一种心灵的洗涤,令他们获得了哲学的灵感。

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到埃及学习灵性科学,埃及的大师告诉他:为了使你能了解我们所要教你的,40天的断食是必须的。

我国的先圣孔夫子对饮食卫生更是特别讲究,有篇记载说他在吃这个问题上极其讲究,颜色不好看的东西不吃,有异味的东西不吃,不吃过夜的肉,不吃烹饪不当的东西。他最常见的饮食就是蔬菜和水,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