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空腹健康革命
821000000006

第6章 多重印证:空腹可排除身体百毒 (2)

日本断食专家甲田光雄指出:宿便会污染血液,是万病之源。他认为,肠管中滞留的宿便,会在肠内细菌产生的酶的作用下,发酵、腐败,并在体内分解,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毒素。但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被人体吸收了,它被肠黏膜吸收,最后进入血液中,会污染血液,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正因为如此,即使是每天正常排便的人,血液中也可能存在着大量毒素。便秘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有些便秘的人会奇怪,吃了那么多,都去哪儿了呢?实际上,营养物质和大量毒素一起,进入血液循环,并被运送到身体各处了。

毒素的来源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仅来自于过量饮食和宿便,还来自于化学毒素、细胞代谢物、精神毒素等,甚至来自于床、天花板、衣被、锅碗、水管、化妆品等。尽管人体有自身的排泄通道:肠管、尿道、呼吸、皮肤等。但现代人的身体负荷太重,毒素太多,超出了人体的清除能力。

断食是一种自我消融毒素、快速净化内环境的有效手段,空腹养生所具备的排毒、改善体质的功能,已经被医学界所公认。

4.正常细胞缺氧,会转变成癌细胞

氧气对生物体有多重要,自然不需多说。缺乏食物,人可以活一个月;缺少水,人可以坚持五天。但若是缺乏氧气,人在几分钟内就会死掉。正因为如此,有些医学专家强调:你必须把氧气当成营养素来看待。

癌症是如何形成的?德国著名医学专家古博格教授提出了“缺氧说”。他通过研究指出:当人体组织细胞的氧含量低于正常值的65%时,缺氧的组织细胞就会癌变。他还发现,体液酸化正好导致溶氧量下降。这一理论也支持了“酸碱平衡说”。他用实验证明了这个论点,因此获得了1931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氧气参与人体所有重大的生理活动,人体将能量转化为热量时,必须有氧气的参与。同时,氧气还可以消灭毒素。任何物质在缺氧的情况下燃烧,都会产生有害物质。比如,木材、煤炭在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烟雾就会很大,而且冒出来的都是毒气。屋子失火时,由于重度缺氧,里面的人往往不是被烧死的,而是被浓烟熏死的。同样地,身体的能量在分解时也需要燃烧,如果缺氧,就会产生有毒物质。

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认为:正如铁放在外面会自动生锈一样,身体内部也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化学反应,而这些化学反应,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如果身体内缺氧,化学反应就会不充分,从而产生有害物质,这是所有现代慢性疾病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例如,糖尿病人在缺氧时,糖无法被完全分解利用,就造成糖滞留;心血管病人,如果缺氧,血管就会硬化,导致血液循环受阻。缺氧还会破坏人体的各种腺体,导致内分泌失调。癌细胞的形成,也和正常细胞缺氧有关。

氧气会储存在血液中,参与身体内部循环,并在需要的时候,参与反映。足够的氧气,会帮助人把身体碱化,二氧化碳则会把身体酸化。体内储存的氧气越多,二氧化碳越少,你就越健康。

氧气还可以被用来氧化身体里的各种毒素、细菌、病毒、老旧细胞乃至癌细胞。一旦缺氧,这些有害物质就不能被充分消灭。

(4)压力过大 (2)

更具体地说,每个器官的损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器官在运行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氧气,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近年来,医学界发现自由基是疾病和人体衰老的根源之一。要预防疾病,一定要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一个健康人,他体内的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应当是平衡的。如果供氧不足,自由基过多,就会使体内自由基的代谢失去平衡,从而导致一些严重疾病,如心脏病、癌症。

但现代人与古人相比,明显氧气摄入不足。首先,空气污染,导致空气中氧含量变少;现代人处理水的方式,降低了水中的氧气,比如,用煮过的冷开水来养鱼,鱼就会死亡,用来浇花,花也会枯萎。因为这样的水是缺氧的水。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喝的水,大部分是经过处理的,氧含量有限;食物的种植、运输、保鲜、烹饪方式,都造成了氧含量的减少;现代人爱穿不透气的衣服,也会阻止皮肤呼吸氧气……所有的这一切,容易使现代人陷入缺氧状态。

氧气需求如此之大,那么人体中的氧气是从何而来的呢?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空气!是的,但不全面。人体中的大部分氧气确实都是来自于肺部的呼吸,但除此之外,皮肤也会进行呼吸。还有,水、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食物中,都含有氧气,都是氧气的重要来源。

适当的空腹,可以使人体的化学反应放缓,减轻氧气不足的压力,迅速调整人体的内环境。而且,无论采取哪一种断食养生法,都可以从新鲜天然食物中迅速补充氧气。这是空腹养生的另一个理论依据。而且,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采取断食养生时,还可以有意识地配合正确的呼吸,以得到高质量的氧气,加强养生的效果。

5.细胞营养不均,引发“缺乏症”和“富贵病”

美国现代化学的奠基人,历史上唯一曾两度问鼎诺贝尔奖的科学巨匠——莱纳斯?鲍林创立了正子医学(也称细胞分子矫正学)。他认为当正常细胞经常缺乏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素时,就容易患病。例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人就容易患感冒和癌症;不饱和脂肪酸缺乏,容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干眼病等。该理论还认为:当病变的细胞能获得均衡的营养素时,病变的细胞可以逐步恢复正常。

关于营养不均会致病,古人早就意识到了。我国唐代医生孙思邈指出:不吃杂食,单吃白米,得脚气病(或叫维生素B缺乏症)。但是营养过度也不好,它的后果绝不仅仅是肥胖。我国有句俗话叫“千金难买老来瘦”,《黄帝内经?素问》中即将食物分为四大类:养、助、益、充。还提出了“饮食有节”,“饮食以时,饥饱得中”等认识。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所有的疾病都源于不平衡,在身体的平衡体系中,营养平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自古“民以食为天”,人体是靠食物所分解的营养素来维持生命的,因此疾病的发生,几乎都或多或少地与营养失衡有关。

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陈超刚指出,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都属于营养不良,长期下去都会引发代谢综合征。营养过剩往往比营养缺乏更糟糕,凡事“过犹不及”,而且,你体内某一种物质过剩,必然意味着其他物质摄入不足。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的人越来越多。据“中国2000年营养监测”数据显示:我国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30%,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已占死亡原因的七成以上,因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以及相关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在16~64岁的人群中的发生率已超过一半。

现代营养学家有个观点,“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营养过剩带来的脂肪过多,其实是某些癌症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证明,脂肪过多和结肠癌、食道癌以及胃癌等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研究表明,食用过多的动物性食品,往往会成为某种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诱因。由此可见,摄入过多营养并非“福气”,反而会引发“富贵病”。

鱼、肉、鸡、鸭等因为好吃,最容易过量,90%以上的肥胖者都是吃出来的。而胖子的寿命,总是短些。根据美国尼文博士的统计,美国有两千五百万人因为过于肥胖而非正常死去,这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于炮火的数字还要惊人。

尽管现代人大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很难改变。现代人总是期望靠钱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吃维生素C片等,但这都不是治本的方法。断食养生提倡在一定时期内不吃主食,以补充身体极缺的物质为主,例如鲜果汁、坚果等,这就可以帮助人们消耗多余的能量,补充不足之处,使身体恢复到营养平衡的状态。

6.微循环不畅时,疾病已经开始萌芽

什么是微循环?用专业术语来解释,它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不是很难理解呢?打个通俗的比方:人的心脏好比水泵,人体组织和细胞好比禾苗,人体内的血管如同大江大河,毛细血管如同支流。依靠支流,即毛细血管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器官的过程,就称之为微循环。人体单靠心脏处的血液循环输送能量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微循环将血液进行第二次调节,所以在医学上把微循环比喻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微循环不仅是输送营养和能量的通道,同时也可以带走对人体有害的乳酸、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人体血管中,微循环血管最细,管壁最薄,血流最慢,只有它才能让氧和二氧化碳、葡萄糖、氨基酸、水、盐及其他营养物质通过,它是人体真正的营养血管。

其实,人体整个循环系统的工作,包括心脏跳动、血液流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都是在为微循环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微循环是维系人体生命的循环,因为它保证着全身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而新陈代谢是生命最本质的活动。

正因为如此,一旦微循环出了问题,我们的身体也就会相应地出现毛病。具体说来,如果微循环的血管变形,血管堵塞不通,就会引起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不均,从而导致细胞坏死。如果微循环内的血小板、白细胞或纤维蛋白相互粘集,形成血栓,导致局部血流障碍,就会引起一系列症状。也正因为如此,有医学家认为,微循环畅通,百病不生;微循环不畅,是很多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癌症的早期原因。目前,医学研究公认,疾病的形成会经历微循环不畅——亚健康——生病这样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只要你体内的微循环不畅,即使你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疾病也已经在开始萌芽了。

具体说来,微循环不畅,会引起以下几大类疾病:

(1)神经系统疾病: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细胞代谢产物不能完全排出体外,会导致头痛、失眠、记忆力衰退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脑萎缩、老年痴呆、中风、脑梗塞、偏瘫等。

(2)心血管疾病:心肌营养不良会发生胸闷、心律不齐、心绞痛,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长期微循环不畅可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

(3)消化系统:营养吸收不良,可发生营养障碍及胃肠管疾病。

(4)呼吸系统: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甚至导致肺心病。

(5)代谢疾病:包括高血脂、糖尿病等。是由于红细胞聚积,血液在毛细血管淤滞所导致的。

(6)包括生殖系统:妇女月经不调、不孕症、盆腔炎,男子前列腺炎、不育症等。

(7)皮肤病:可出现皮肤松弛和皱纹、斑点、眼袋等。

人体的毛细血管加在一起的总长度可达10万公里,可以环绕地球两周,它分布在全身各处。一旦人体的微循环发生障碍,很容易发生局部病变和坏死,甚至引发癌症。那么,微循环不畅是如何发生的呢?医学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环境、气候、寒冷所致;二是衰老;三是药物和食物污染;四是血液黏稠度增加。

毫无疑问,空腹养生可以帮助人体排毒,减轻身体的污染和负担,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人体的微循环系统,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7.亚健康状态,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警惕

现代养生学认为,以往人们认为“健康就是不生病”这一标准,是完全错误的。你应该关注的是自身的最佳状态。因为当疾病的显性特征出现之前,你的身体就已经出状况了。比如说癌症,它在形成之前,身体就已经有了一些变化,然后还有5~10年的潜伏期。在此期间身体都是没有任何异常的,但事实上你已经生病了。如果等到疾病出现明显信号之后再去关注,就已经太晚了。因为许多慢性疾病单靠药物是无法根治的,你只能预防和“养”。

我们很多人每年都会去体检,当你去医院检查时,拿到检查报告,你很高兴,因为报告结果显示你很好,你没事,于是你以为自己很健康了,可以高枕无忧了。真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因为现行的医疗检查标准,是针对疾病的,不是针对健康的。你只能检测出是否“有病”,并不能检测出是否“健康”。

因为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状态——亚健康。在上一节我们已经讲到了,疾病的形成有一个微循环不畅——亚健康——疾病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