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826900000010

第10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4)

两岁的壮壮到3岁的正正家玩,正正在玩着他的玩具,看到壮壮来了,赶紧找来一个塑料袋,把他玩具中的所有汽车都装进袋子里,拼命往外拉袋子。妈妈问他干吗去,他大声说:“我要到外面玩!”当时正值冬天,外面刮着猛烈的北风。正正妈妈真是哭笑不得。正正妈妈无奈地对壮壮妈妈说:“他是不想让壮壮玩他的小汽车。”

星期五是孩子的玩具分享日,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从家里带来玩具,而佳佳却把自己的玩具抱得紧紧的,嘴里说:“这是我的玩具,我从家里带来的,我的玩具凭什么要给你们玩。”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表现,他们拼命护着自己的“宝贝”,不肯与别人分享。当两个3岁的孩子在一起争抢玩具和食物的时候,双方的妈妈都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平时总跟他讲要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怎么一点儿都不管用呢?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懂得分享

我们习惯把孩子不懂得分享看成是孩子的品行问题,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孩子的“自私”是将来学会分享的必经之路,他们要经过这样一个心智成长的历程,才能慢慢领悟,学会分享。

3岁左右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他们由前两年的依恋逐渐迈向独立。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建立“所有权”的概念,开始明确我、我的、我的东西。在他们心中,所有拿到他手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他意识不到别人也有“我的”,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和别人分享。建立分享意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要先分清哪些是“我的”,哪些不是“我的”,然后才能在一个不断反复和练习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3岁的孩子还没有掌握“借”与“还”的概念,他们不懂得“借”出去的东西还能要回来,而是很片面地以为,东西只要一旦离开自己的手,就不再属于自己了。他们拿到手的东西也自然认为是“我的”,不肯归还。所以,他们才会有努力“护卫”“我的”东西的可笑举动。只有当孩子真正确认了什么是“我的”,什么东西属于自己以后,才能逐渐意识到什么东西是别人的,然后才能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区分开。

当然,这其中也有家庭教育的因素。有些孩子在家中是独生子女,很容易养成吃“独食”的习惯,形成“一人独大”的性格。因为缺少与手足、朋友分享的机会,再加上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过度满足,都可能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会顾及周围人的感受。孩子长大之后,很容易因遭受挫折或打击而一蹶不振。

◎对孩子表现出的分享品质表示赞赏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能以为既然是孩子自然的心理成长阶段,就可以不用培养或引导了吧?其实不然,我们应该对孩子偶尔表现出的分享品质表示赞赏和鼓励。

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在孩子的一举一动中,要善于发现孩子表现出来的分享行为,并及时表示赞赏,进行正面强化。我们要帮助孩子从一点点的分享行为发展到不断地、自发地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

比如,孩子拿着吃的递到我们嘴边,我们一定要咬一口,然后称赞孩子:“宝宝能把自己的东西给妈妈分享,真是好孩子!”当然,不只是语言赞美,我们还可以用赞许的目光、灿烂的笑脸、微笑点头等方式赞美孩子的分享行为,这些都能让孩子感受到很大的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分享动机和行为,使他们能自觉地与别人分享。

切记不要因为一块饼干、一个玩具汽车就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3岁的孩子还不懂得分享的事实,耐心等待孩子长大,再慢慢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特别提醒:

对于3岁孩子伤害最大的就是强迫孩子分享。在孩子还没有分享意识和动机的时候,我们强行拿走孩子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这样的做法会加重孩子的“自我”成分,他很可能一生都学不会与人分享了。那么,孩子就真的变成“自私”的了。

鼓励孩子利用合作而非冲突解决问题

吵吵闹闹是上帝赐予孩子们的礼物,孩子们在吵闹中长身体,长智慧。打打闹闹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之间的争吵,大多发生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

——陈鹤琴

铭铭和京京都3岁多了。一天,铭铭和京京在一起玩,他们各自用积木搭房子。可是,搭房子的积木不够多,他们谁都不能搭成一个完整的房子。为了抢积木,两个人吵了起来,继而动起手来。最后他们俩搭的房子也倒了。铭铭爸爸从书房里出来了解情况,两个人都争相告状。铭铭说:“京京抢我的房顶,还把我的房子推倒了。”京京很委屈地说:“你还抢了我的台阶呢!”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

3岁左右的孩子在一起,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XX抢我的汽车。”“XX打我。”“XX不跟我玩。”诸如此类的矛盾和冲突经常发生,让爸爸妈妈很是烦恼。爸爸妈妈心里清楚不能不带孩子和同伴交往,搞得父母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冲突和问题

孩子之间会因为一些问题出现矛盾,常见的原因有:物品的分配不合理,比如上面的例子中铭铭和京京争夺积木,还有一些孩子是争夺图书或者其他玩具和用品;他们认为别人妨碍了自己,比如玩具被别人抢走了,别人把自己的脚踩痛了,头发被人揪疼了,座位被别人占了,等等;有些时候还是出于竞争、嫉妒或者维护荣誉,比如有的孩子看到父母抱别的孩子,他就会打他,或孩子对游戏结果不满意;出于正义感,比如有些小男孩看到好朋友被人欺负了,就为他打抱不平,等等。

孩子之间为什么经常发生一些矛盾和问题呢?这是由孩子的认知水平决定的。3岁左右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又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缺乏良好沟通经验,与同伴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多半是出于好心却办了坏事,遭到误解也不会辩解。因此,彼此之间很可能随时发生一些问题和矛盾。但孩子的情绪不会因为刚才的矛盾而受到影响,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又玩在一起。

◎冷静对待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我们要冷静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如果我们的孩子和小朋友出现了问题,不要过于紧张,因为这是每个孩子都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我们要明白,这是孩子成长的一种经验积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吵吵闹闹是上帝赐予孩子们的礼物,孩子们在吵闹中长身体,长智慧。打打闹闹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之间的争吵,大多发生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

孩子之间出现问题,不但可以让孩子在冲突中学会交往,还可以帮助孩子改正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学会尊重别人、宽容和合作。

◎鼓励孩子利用合作而非冲突解决问题

大多数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身体攻击,一种是退缩回避。一般情况下,孩子的问题还是需要孩子自己来解决。但毕竟孩子经验有限,当孩子向我们求助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孩子认识到解决冲突的办法有多种,使他们懂得友好相处,彼此合作。鼓励孩子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比如上面铭铭和京京争抢积木的例子中,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铭铭缺房顶,京京缺台阶,你们两个的房子都搭不好。这么多积木只够搭一座房子,不如你们两个……”为了引导孩子,可以适当卖个关子。两个孩子想了想,抢着说:“我们两个一起搭个大房子。”

由于是孩子自己想出的办法,他们会非常合作地去做好,当孩子搭好之后,不要忘了对他们进行表扬。

当孩子因为物品分配不满意,或者在游戏中因为太自我而造成的矛盾,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利用合作而不是冲突解决问题。比如,两个孩子因为争抢一个椅子吵起来,一个说是他先找到的,另一个说是他先找到的,两个人谁也不肯让步。这时候,父母就可以告诉孩子:可以玩“剪子、包袱、锤”来决定谁坐这把椅子。孩子对这样的友好合作的方式很满意,即使输掉的一方也会心甘情愿地认输,去找别的椅子坐。

三四岁的幼儿开始具有初步的对社会规则、行为规范的认识,能做最直接、最简单的道德判断。喜欢与人交往,有了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的愿望,对父母有着很强烈的情感依恋。

特别提醒:

3岁的孩子喜欢与人交往,有了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活动的愿望。但当孩子之间出现问题,我们不要武断地判断谁对谁错,也不要以为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就是品行不好。我们要教给孩子用合作的方式而不是用冲突解决问题。

孩子之间的矛盾由他们自己去解决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孩子体现自立能力的重要内容。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利用处理人际矛盾来锻炼孩子的自立自主意识,所以经常会看到,两个小孩子争一个玩具的时候,妈妈们急忙跑过来,劝这个拉那个,把矛盾平息下来;孩子和伙伴闹别扭了,撅着嘴回家了,妈妈赶紧领着孩子去找小伙伴做工作,调和矛盾,看着两个孩子握手言和,才放心回家。

——东子《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

我们很多做父母的以为替孩子解决一切问题是自己应负的责任,还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而找老师、找园长告状,或是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了就找对方的家长理论,生怕孩子吃亏,全权代理孩子的成长。

我见过这样一个场面:夏天的晚上,人们在楼下乘凉,一个三四岁的男孩不知道什么原因打了一下比他小一点儿的男孩,孩子的奶奶不干了,上去就打了打人的孩子一下,结果,打人的孩子的奶奶赶了过来,两个奶奶便大吵了一顿。

前些日子看到这样一则报道:

有一个姓宋的男孩,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上面有6个姐姐。他是在父母和姐姐们的宠爱呵护下长大的。小时候,每次他与同伴发生矛盾,父母都会想办法替他“摆平”,不让他受半点儿委屈。父母全权处理他和别人的纷争,让他养成了爱告状的坏习惯。一有问题,他就哭着回家找父母帮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了父母能帮他解决一切困难的观念。他变得专横跋扈、不可一世、自私自利,小朋友都不愿和他玩,他很孤独苦闷,但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他用挑剔、苛责别人来维护他脆弱的自尊心。他动不动就对人发脾气,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到了青春期,他怪异的行为受到同学的非议,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他被孤立在团体之外。最终,这个被父母宠坏的男孩离家出走了。

◎父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危害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代替孩子解决问题,一味地保护、偏袒孩子,最终伤害的是孩子自己。姓宋的男孩的悲剧不能不令我们反思,在幼儿时期,他本来可以通过和伙伴之间的冲突来学习如何与人交往。但是父母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以至于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更不能在与人交往中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没学会谦虚合作,最终导致了人格的扭曲。

如果孩子之间只要一发生冲突,父母就去干涉,就会剥夺他们自己探索、自我学习的权利,更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什么事情都要父母替他们去解决,一有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父母。但我们不能帮孩子解决一切问题。所以,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是退缩、怯懦、自卑、承受能力差,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说,成长是孩子的事情,父母是代替不了的。

◎正确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