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伪装的哲学
833700000037

第37章 说谎的艺术3

这时,张仪才初次出仕朝廷,对楚的使者说:

“我的领地六里四方就给你吧!”

楚的使者抗议道:

“不是六里四方,我所听到的是商于之地六百里四方。”

不论楚的使者如何抗议,张仪的态度依然不变,使者只好回国向楚怀王报告。被耍骗的怀王,非常愤怒,于是发动大军要想攻打秦国。

陈轸听到消息,立刻赶到朝廷。

“请稍等,现在攻打秦国不是上上之策,不如和秦国联合攻打齐国,如此,我们对秦所付出的代价可以从齐国获得,这样我国不就不会失去寸土了吗?”

陈轸殊死直谏,怀王还是听不进去。结果楚面对秦齐的联合大军吃了败仗,最后和秦言和,割让了二个都邑给秦。

张仪当时的谈判,从完全达到他谈判目的这一点来看,可以说是高明的成功。但他之所以给人恶劣的印象,是因为他欺骗了楚怀王。不用说,楚国以后必定非常怀恨张仪。

我们常把欺骗对方说成“商于六百里”,其典故就是由此而来。

总结:以强欺弱,必遭人民的反对。尤其走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里,要遵守其游戏规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当今的商场上,斗智斗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欺骗。

6、假话千遍说成真

同样的声明反复念过几次之后,心理上虽然不信服,可是反抗反驳的态度就会渐渐缓和下来。如果大脑连续收到同样的刺激时,这种刺激就会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最后还会支配大脑。

心理学者故相场均先生做过有关“暗示”的研究报告,结果如下:

1960年,日本和美国订立了安宝条约,当时有些民众由于反对这条约的订立,到处示威游行,这位心理学者就招集一些示威者,做了某种实验,他首先对这些示威游行的人念一段文章让大家听“举首相(当时的首相)是最能干、最优秀的日本人,所以首相决定和美国订立安宝条约,我觉得很对,因为有这条约的保证,才能有效地保护日本的利益。”

头一次听到这内容的示威民众,都嘲笑着说:“怎么还有人会说这种愚蠢的声明呢?”可是一段时间后,又把那声明再度地念出来,说也奇怪这些人态度虽然改变不多,可是和第一次的反应态度不大一样,他们的态度并非忽然改变,可是至少不像第一次听到时那般的嘲笑和喧哗。从相场先生的实验看来,就知道人听到同样的声明,反复地念了几次之后,心理上虽然对这声明仍然不信服,可是反抗反驳的态度却会渐渐缓和下来。换言之,我们大脑连续受到同样的刺激时,这种刺激就会留在我们的意识里,最后还会支配思考。例如,要施展催眠术时,就先暗示对方“你的身体有点向前倾”有些人不容易受暗示影响,可是施展催眠术的老手,纵使失败一二次也不会气馁,而反复再做几次,总会成功。所以利用电视来做商品的宣传广告,就把同样的宣传内容,连续不断地反复着,利用这种心理即能提高广告效果。

有一位职业棒球队的教练,为了让每个队员都有一种特技,也总会编出第一队和第二队来,让他们两队时常进行比赛磨练。对于那些既可以属于第一队,又可以属于第二队的选手,即没有一种特技的选手,他总是叫出来夸奖他的一些优点说:“你那种特技,不但在本职业棒球队最高强的,也许连其它棒球队都找不到像你这种高手。”当然,这很明显是谎言,可是有些选手却对这谎言深信不疑,而对自己的特技加强练习,结果真的练出一套特技,所以有时谎话的效力是相当大的,这就是弄假成真。

总结:俗话说:“黑猪受到叫唆时就会爬树”。所以要利用这种叫唆的心理的话,说出来的谎言往往就变为事实,好像真的能让黑猪爬树一般。

7、用好“说谎”这把双刃剑

有人的地方就有谎言。我们不得不承认,谎言常常能使人际关系的处理或是交涉的进行方式更趋于圆满和谐,并且彼此心照不宣。但是,如果使用错误,不但伤到别人,也会伤到自己。

人之所以为人,就无法将谎言从这世界上消失。17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沙?亨利?欧汤就说过:

“外交官就是为了对外国说谎所派遣的正直的人。”

这句话也显示出在外交交涉时必须说谎,但是说谎并不只限于外交交涉的场合,有人的地方,通常就有谎言。

因此,除了达观的人认为被骗了也没关系外,如果你不希望被骗,就必须精通看穿对方谎言的技术。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养成观察别人的习惯。欺骗别人的人固然可恶,但被欺骗的人也有责任,若不想被人欺骗,请参考本书第五部分有关如何培养观察力。

反过来说,在交涉席间,虽然明知道那是不好之事,但为了辨解,迫不得已就得说谎。事实上,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做法有时也能使人际关系的处理,或是交涉的进行方式更趋圆满和谐。只是这个时候为了不使谎言败露,当然手法必须高明巧妙,甚至于最好事先检讨,万一谎言揭穿时该怎么办比较安全。如果谎言揭穿了该怎么办?一般人经常会“将错就错”,这是不当的,其结果将会走上破灭之道,最好干脆低头道歉,求对方宽容谅解。

不过,谎言在特定的环境却能转变为一种机智。当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有时一个谎言却能转险为安,成为一种智谋。流传千古的弦高退敌就是一例。

在公元前630年,秦国、晋国联军包围了郑国。郑国派烛之武夜人秦营,面见秦穆公,晓以利害,使秦军退兵,瓦解了秦晋联军。秦军临退前,还留下祀子、逢孙、杨孙帮助郑国戍守。

到了公元前628年12月,祀子从郑国派人对秦军说:“郑国现在对我很信任,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如果派兵偷袭,我在城内配合,定会攻破郑国都城。”秦穆公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不顾国内有人反对,派兵东进,袭击郑国。

当秦军行进到河南巩县时,郑国的商人弦高正好也走到这里,他准备到洛阳一带去做买卖。他看见秦国军队就知道,是要攻打自己的国家了。自己赶回去报信是来不及了,不去报信,郑国一点准备都没有,肯定会城破国亡。如何阻止秦军前进呢?紧急之中,弦高想出了一个主意。

他来到秦军营中,献上本来准备做生意用的四张熟牛皮,又加上十二头牛,并对秦军将领说:“我们国君已经知道您的大军将要经过郑国,特意派我送来这些东西犒劳您们。我国贫穷,暂且用这点东西作为您们第一天宿营的供应,后面的大批物资源源送到。”

秦军主帅大吃一惊,他们想,这些天的军事行动,都是在极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怎么会让郑国知道了呢?既然郑国已经知道了,还要不要继续进兵呢?

就在秦军举棋不定的时候,弦高已秘密派邮车飞速回国,向君主报告秦军将要进犯的消息,一面继续与秦军周旋。秦军的主将孟明说:“我们这次来,是希望偷袭以取得成功。现在消息已经走漏出去,郑国已经早有了准备,偷袭是不可能了。直接攻打,我们不见得取胜,包围他们,我们又没有后援,不如撤兵回去。”

于是,秦军打消灭掉郑国,撤军回去了。

面对强敌,弦高手中没有可以御敌的千军万马,只有一些做买卖用的牛皮和牲畜。然而,一个机智的谎言却扭转了乾坤,挽救了一个国家。

不过下面这则故事,给人的印象却不太好。

张仪失去地位以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叫甘茂的游说之士。

甘茂出任宰相之时,从魏国来了一位叫公孙衍的人,公孙衍曾是魏国的宰相,是一位继苏秦死后,提倡合纵运动以对抗秦的人物,他为何来到秦国,实在令人不解。但秦武王在位期间和他谈过话后,却非常喜欢他。

有一次,武王和公孙衍二人谈话时,武王说道:

“不久我想立你为宰相。”

这句话不折不扣被甘茂的人听到,很快地就传到了甘茂的耳朵。

这对甘茂说是一件大事,为了保住到手的宰相的宝座,他不得不想出一个对策。于是甘茂心怀鬼计去见武王。

“听说大王得一贤相,真是可喜可贺。”

“国政之事,已全权委托你了,得贤相之说,所指为何?”

甘茂道:

“大王不是不久将立公孙衍为宰相吗?”

“这句话是谁说的?”

甘茂答道:

“是公孙衍亲口告诉我的。”

武王心想公孙衍是一个会泄消息的人,就将他放逐到国外。

甘茂为了打倒危及宰相宝座的强劲对手,所以骗造了谎言。

人这一生,谁能不说谎呢?尤其在一些非常时刻,善意的说谎“使诈”,可以让自己和他人免于被伤害,绞尽脑汁“使诈”有时真的很必要。下面的这个故事讲述得就是如何“使诈”成功地保护了自己。

这故事是发生在一个热闹非凡的生日晚宴后的凌晨两点。

“夜深了,你这么孤身一人赶回家,我们可不放心。要不,让我们送你回去吧。”

朋友夫妇热情地招呼车辆,要一起送阿加莎?克里斯蒂回家。

“谢谢,你们也很累了,不用送了。况且,我本就是个侦探小说家嘛,难道还会怕盗贼吗?”

阿加莎?克里斯蒂笑着拦住朋友夫妇,匆匆地上路了。这位英国女作家确实写过数十部长篇侦探小说,如《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塑造了跟著名侦探福尔摩斯一样,驰名全球的侦探英雄的形象。可是,谁会料到,这天晚上,她本人也真地遇到了抢劫案。

她独自一个走到那条又长又冷清的大街上,突然,从一幢大楼的阴影处,直冲出一个高大的男子,那人手持一把寒气逼人的尖刀,向阿加莎?克里斯蒂扑了过来。阿加莎?克里斯蒂知道逃是逃不了了,就索性站住,等那人冲上来。

“你,你想要什么?”阿加莎?克里斯蒂显出了一幅极害怕的样子问。

“把你的耳环摘下。”强盗倒也十分干脆。

一听到强盗说要耳环,阿加莎?克里斯蒂紧锁的眉头舒展了。只见她努力用大衣的领子护住自己的脖子,同时,她用另一只手摘下自己的耳环,又一下子把它们扔到地上说:“你拿去吧!那么,现在我可以走了吗?”

强盗看到她对耳环毫不在乎,而只是力图用衣领遮掩住自己的颈脖。显然,她的脖子上有一条值钱的项链。他没有弯下身子去拾地上的耳环,而是重新下达了命令:“把你的项链给我!”

“噢,先生,只是它一点也不值钱,给我留下吧。”

“少废话,动作快点。”

阿加莎?克里斯蒂用颤抖的手,极不情愿地摘下了自己的项链。强盗一把抢过项链,飞也似地跑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深深地舒了口气,高兴地拾起了地上的耳环。

原来,阿加莎?克里斯蒂保护项链是假,保护耳环是真,她刚才的表演不过是,为了把强盗的注意力从耳环上引开而已。因为,她的钻石耳环价值480英镑,而强盗抢走的项链,是玻璃制品,仅值6英镑10先令。

总结:谎言是一把双刃的剑,如果使用错误,不但伤到别人,也会伤到自己,它不是一把传家的宝剑而是一把妖剑,最好不要轻易拔出。

为人者方寸一乱,可使他失去往日的智慧;为帅者方寸一乱,可使全军败亡覆灭。对于突如其来的险情或者是不速之客的质问,甚至是无理取闹者的要求,只需使用方圆太极推手就能将突来的危险化于无形。

1、虚晃一招就能闪避对方的攻击

如果要闪避敌人的攻击或批评,就故意先安排一些人来批评我方即可,这样就能巧妙的闪避过去,纵使对方再次攻击,也会因慢了一步之故,气势上就弱了许多,而且也有拾人牙慧之嫌。

在家庭中倘若婆媳不和睦,而儿子又站在媳妇那边时,会有什么情形呢,那么婆婆一定会有,自己的儿子让媳妇夺去了的感觉,因而态度就会更加强硬。如果反过来儿子在自己母亲面前,责备自己太太的话,母亲的不满感就会因儿子说了几句话而得到发泄,同时,对媳妇也会产生同情心,既然连他丈夫都已经责备了她,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多加为难。

自古就流传一句话“鞭不打死者。”由此可见,不管做了天大的恶事,只要处境不好,就不受鞭打或攻击,法院在判决时,也有一种观念即“既然已受到社会上的责备和制裁,因而在判决时就会稍减轻罪刑”。

如果要闪避敌人的攻击或批评,就故意先安排一些人来批评我方即可。例如,执政党发生丑闻时,在野党准备开始攻击,此时执政党就先安排党内人士对自己提出攻击,表面上说是为了要确立政治伦理,如此一来,在野党就不好意思再提出攻击,这样就能巧妙地闪避过去,纵使对方再提出攻击,也因慢了一步之故,气势上就弱了许多,而且也有拾人牙慧之嫌。

在电视的时事评论中,执政党人士有时也会挺身而出批评自己党的一些小问题,此即利用这种心理关系,而且会让观众觉得执政党很会自我反省,而批评自己的不是,如此一来,就会给民众留下良好的印象,有些人听了这种批评,心情就会变得很舒畅。

在社会中利用这种人的心理而巧妙操纵舆论的人很多,这些人很了解,大家对某些部分有高亢的不满情绪时,绝不会出来抑制这种不满感;因为如果摘不好会导致不满感的爆炸。

所以要解决这种不满感,就得时常出现一些小规模的发泄,不断的表演下去,国民因为有这种小规模的发泄,才不会导致很大的不平不满情绪,这样对大局是相当有利的。

总结:为了防止我方的人受到敌人的攻击,就得得先批评我方的人或自己,以至躲开攻击我方的主要部分。

2、岔开质问减弱对方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