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
834100000020

第20章 王安石变法“三不怕” (2)

王安石从容不迫地回答说:“先从改革旧的法制,建立新的法制开始。”宋神宗要他回去写个详细的改革意见。王安石回家以后,当天晚上就写了一份意见书,第二天送给神宗。宋神宗认为王安石提出的意见都合他的心意,越加信任王安石。1069年,宋神宗把王安石提升为副宰相。那时候,朝廷里名义上有四名宰相,病的病了,老的老了,有的虽然不病不老,但是一听见改革就叫苦连天。王安石知道,跟这批人一起办不了大事,经过宋神宗批准,任用了一批年轻的官员,并且设立了一个专门制定新法的机构,把变法的权抓了来。这样一来,他就放开手脚进行改革了。

王安石的变法对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

有一次,宋神宗把王安石找去,问他说:“外面人都在议论,说我们不怕天变,不听人们的舆论,不守祖宗的规矩,你看怎么办?”

王安石坦然回答说:“陛下认真处理政事,这就可说是防止天变了。陛下征询下面的意见,这就是照顾到舆论了;再说,人们的话也有错误的,只要我们做的合乎道理,又何必怕人议论。至于祖宗老规矩,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

王安石坚持三不怕,但是宋神宗并不像他那么坚决,听到反对的人不少,就动摇起来。1074年,河北闹了一次大旱灾,一连十个月没下雨,农民断了粮食,到处逃荒。宋神宗正为这个发愁,有一个官员趁机画了一幅“流民图”献给宋神宗,说旱灾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要求神宗把王安石撤职。

宋神宗看了这幅流民图,只是长吁短叹,晚上睡不着觉。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诉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逼神宗停止新法。

王安石眼看新法没法实行下去,气愤得上书辞职。宋神宗也只好让王安石暂时离开东京,到江宁府去休养。

第二年,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刚过了几个月,天空上出现了慧星。这本来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但是在当时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预兆。宋神宗又慌了,要大臣对朝政提意见。一些保守派又趁机攻击新法。王安石竭力为新法辩护,要宋神宗不要相信这种迷信说法,但宋神宗还是犹豫不定。

王安石没法继续贯彻自己的主张。到第三年(1076年)春天,再一次辞去宰相职位,回江宁府去了。

智慧寄语

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鼓励孩子敢作敢为,勇于尝试改变现状。

韩世忠(公元1089年—公元1151年),字良臣,南宋朝名将,延安(今陕西省延安市)人(一说是绥德人),民族英雄。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梁红玉原籍池州(今属安徽省),生于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跟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韩世忠退金兵

金兵南下,一直赶到明州海边,一路上不断遭到百姓组织起来的义军的袭击。金将兀术想到长江沿岸还留着宋军的大批人马,不敢多留,带领金兵抢掠了一阵以后,向北方退兵。

1130年3月,兀术带了15万金兵北撤,到了镇江附近,就遇到宋军大将韩世忠的拦击。韩世忠是主张抗金的将领,他对金兵的侵略暴行,十分气愤,决心趁金兵北撤的时候,狠狠阻击。

兀术到了江边,打听到韩世忠不放他们过江,就派个使者到宋营下了战书,要求跟宋军决战。韩世忠答应了他们,还跟兀术约定了决战的日期。那时候,金兵有10万人,但是韩世忠手下宋军总共才8000人,双方兵力相差很大。韩世忠明白,要打赢这个仗,只有依靠士气。他跟妻子梁红玉商量。梁红玉是个很有见识、又懂武艺的女将。她支持丈夫的计划,并且要求一起参加战斗。韩世忠又召集部将商量,说:“这一带地势,要数金山(在镇江西北)上的龙王庙最险要。估计金人一定会到那儿去侦察。”他派出一名部将带领200兵士到龙王庙设下埋伏。果然不出韩世忠所料,过了一天,就有5名金军将士骑马上了金山,到龙王庙前察看宋军动静。庙里埋伏的宋兵等到金人靠近,擂响战鼓,冲杀出来。5名金军将士一见中了埋伏,拨转马头就逃。宋兵追赶上去,抓住了两名金兵。另外三名伏在马背上没命地逃奔,其中一个身穿红色战袍、系着玉腰带的金将,慌里慌张从马上摔了下来,又急忙跳上马背逃走。宋军审问了俘虏,才知道那个穿红袍的,就是金军主帅兀术。

决战的时刻来到了。双方在江边摆开阵势,展开了一场血战。韩世忠披挂上阵,他的夫人梁红玉身穿戎装,在江心的一艘战船上擂响战鼓。将士们见主帅夫人上阵助战,士气高涨,纷纷冲杀过去。金兵虽然人马多,但是,一来军纪涣散,二来长途行军,十分疲劳,哪儿敌得过韩世忠手下精兵的袭击。一场战斗下来,金兵被杀伤的多得数不清,连兀术的女婿龙虎大王也被活捉。兀术又派出使者到宋营,情愿把从江南抢来的财物全还给宋军,只求让他们渡江,韩世忠不答应。兀术又提出把他带来的一匹名马献给韩世忠,也被拒绝。

兀术没法过江,只好带着金兵乘船退到黄天荡(今江苏南京市东北)。哪里知道黄天荡是一条死港,船驶进那里,找不到出路。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有人献计说:“这里原来有一条河道,可以直达建康,只是现在堵塞不通,如果叫兵士开凿出来,就可以逃过宋军的追击了。”兀术立刻命令金兵开挖河道。金兵人多,挖了一个通宵,就开凿了一条50里长的水道。兀术赶忙指挥金兵沿水道逃到建康,不料半路上又遇到宋将岳飞的堵击,只好退回到黄天荡。金兵在黄天荡被宋军围困了48天,将士们叫苦连天。这时候,江北的金军也派兵来接应。兀术想用小船渡江,韩世忠早有准备,他在大船上备好大批带着铁索的挠钩,等金兵的船只渡江的时候,大船上的宋兵用长钩把小船钩住,再用铁索用力一拉。小船翻了,金兵连人带船一起沉在江心里。兀术十分焦急,请求韩世忠上阵对话,苦苦要求韩世忠让他们渡江。韩世忠说:“你们要过江不难,只要你们归还占领的地方,我就放你过江。”

兀术回到金营,跟金将商量对付宋军的办法,他愁眉苦脸地说:“宋军行船好像我们骑马,来去像飞一样快,我们怎么渡得了江?”部下有人说:“现在形势紧急,只要悬赏叫人献计,也许还有希望。”兀术下命令挂出悬赏牌,果然有一个汉奸跑来献计说:“宋军的大海船,是靠风帆行驶的,只要挑个没风的日子出江,大船就驶不动了。”他还教兀术用火攻的办法攻击宋军。

过了几天,正遇到个大晴天,江面上风平浪静。金兵偷偷登上小船,分批渡江。韩世忠想用大船赶上去拦击,但是因为没有风,大船行驶慢,赶不上小船。正在着急的时候,金兵的火箭纷纷射来,射中了宋船的风帆。风帆起了火,整个船只都燃烧起来,船上的宋军纷纷落水。韩世忠只好放弃船只,乘小船返回镇江。

兀术摆脱韩世忠的阻击,带兵回到建康,抢掠了一阵,准备撤回北方。到了静安镇(今江苏江宁西北),又遭到了岳飞军的袭击,被杀得一败涂地,狼狈逃窜。岳飞赶走金兵,收复了建康。

智慧寄语

中国古代抵御外族入侵的传奇故事很多。父母在指导孩子阅读这类故事时,可以扩展其中的人物事件,还原一个完整的历史。

岳飞(公元1103年-公元1142年)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家军大破金兀术

岳飞,是南宋抗金的名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是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生那年,黄河决口,家乡闹了一场水灾,家里生活很困苦。岳飞从小刻苦读书,尤其爱读兵法。他力气大,十几岁的时候就能拉300斤的大弓。后来,他听说同乡老人周同武艺高强,岳飞就拜周同做老师,学得一手好箭,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

后来,岳飞从了军。金兵南下的时候,他在东京当小军官。有一次,他带了一百多名骑兵,在黄河边练兵,忽然对面来了大股金兵,兵士们都吓呆了,岳飞却不慌不忙地说:“敌人虽然多,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兵力多少。我们可以趁他们没准备的时候击败他们。”说着,就带头冲向敌阵,斩了金军一名将领。兵士们受到岳飞的鼓励,也冲上去,果然把金军杀得七零八落。

这一来,岳飞的勇敢出了名。过了几年,他在宗泽部下当将领。宗泽很器重他,对他说:“像你这样智勇双全,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但是光靠冲锋陷阵,毕竟不是常胜的办法。”他交给岳飞一份古代的阵图,说:“你拿这个去好好研究一下。”

岳飞接过阵图,向宗泽道谢了,接着说:“按照阵图作战,这是兵法的常规。至于灵活运用,随机应变,还得靠当将领的善于用心。”宗泽听了,连连点头,赞赏这个青年将领的见解。

岳飞跟宗泽一样,把抗金作为自己的职责。宋高宗即位以后,他就马上写了一份奏章,希望高宗能亲自率领宋军北伐,激励士气,恢复中原。他还批评了黄潜善、汪伯彦一伙投降派的主张。奏章一上去,宋高宗不但不听,反而嫌岳飞小小将官,多管闲事,革了他的军职。宗泽死后,岳飞归东京留守杜充指挥。金兵大举进攻,杜充逃到建康;金将兀术攻打建康,杜充又可耻地向金军投降。杜充手下的将士都散了伙,只有岳飞的队伍仍旧坚持在建康附近战斗。这回趁兀术北撤的时候,他跟韩世忠配合,把兀术打得大败。

金兵北撤以后,宋高宗从温州回到临安。金朝在中原地区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刘豫,国号大齐,充当金朝的帮凶,骚扰南宋地界。岳飞率领将士多次打退了金齐联军,建立战功。到他32岁的时候,已经从一个普通将领提升到节度使的地位,跟当时的名将韩世忠、刘光世、张浚并驾齐驱了。就在这个时期,他写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词《满江红》,抒发了他抗金的壮志豪情。词的上半首是: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一心恢复中原,他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宋高宗曾经为他造一座住宅,岳飞推辞了,他说:“敌人还没消灭,哪里顾得上家呢?”有人问他说天下什么时候能够太平,岳飞回答说:“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天下才有太平的希望。”

岳飞平时十分注意练兵。部队休整的时候,他也带将士穿着铁甲冲山坡,跳壕沟,要求像打仗时一样严格。有一次,他儿子岳云在骑马冲山坡的时候,因为战马失足,摔倒在地。岳飞知道了,狠狠责打了岳云。别的兵士看到主将对自己的儿子也这样严格,就格外认真操练了。

在岳家军里,军纪特别严。一次,有个兵士擅自用百姓一束麻来缚柴草,被岳飞发现,立刻按军法严办。岳家军行军经过村子,夜里都露宿在路旁。老百姓请他们进屋,没有人肯进去。岳家军中有一个口号,叫做:“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岳飞对待将士要求十分严格,又关心爱护。兵士生病,他常常亲自替他们调药;部下将领出征的时候,他就叫妻子岳夫人慰问他们的家属;将士在战争中阵亡,就抚育他们的子女;上级赏给他的财物,一概分配给将士,自己家里丝毫不留。

经过这样的训练和照顾,岳家军将士士气旺盛,作战勇猛。岳飞在作战之前,总是先召集领将,一起商量作战方案,然后才出战。所以打起仗来,每战必胜,从没有打过败仗。金军将士见到岳家军,没有一个不害怕,他们中间流传着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