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风起兮(上)
843500000034

第34章

三是自己一定时时刻刻让项羽不把注意力放在汉王的身上,减轻汉王的压力,让汉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自己的事业。

刘季紧紧地执着张良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依依惜别之际,刘季流着泪与张良告别,刘季说:“子房对在下之心,感天动地,只愿子房此去一路平安。若今后形势有变,万望子房回到我的身边,切记!切记!”

二人在那青青的柳色中,举酒临风,洒泪而别。

刘季依张良之言,到了巴蜀之后,就立即派人烧毁了栈道。

当褒谷之中,烈焰飞腾,浓烟滚滚,遮蔽了天空时,刘季项羽都笑了。

项羽得知刘季将回归关中的唯一的一条栈道烧毁了时,项羽就琢磨着,这定是刘季心灰意冷,想要老死巴蜀,不再出来了呢!项羽笑得很开心。

望着褒谷中那腾起到半空的浓烟,刘季也笑了,笑得很诡异。

自此,刘季抓住这得天独厚的地缘和机缘,积极休整,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强兵富民。

张良在褒谷与刘季分别后,历经了一月有余,回到了韩王成的身边,而韩王成此时仍在项羽那里。

也许是韩王成协助过刘季的缘故,项羽认为韩王成与刘季走得很近,是刘季的人。分封时封他为韩王,项羽的心里很不情愿。

诸侯们都纷纷攘攘各自去就国的时候,项羽就找了一些借口,不放韩王成去韩国就国,而是把他带到了彭城,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韩王成很郁闷,他知道项羽的心思,就常常在酒后借酒泄愤,流露一些心曲,说说牢骚话。这些牢骚话被项羽知道了,项羽就很生气。于是,项羽就干脆将韩王成废王为侯,将他羁留在彭城。

张良来到彭城后,见韩王处境艰难,就极力的劝慰他,告诫韩王,留得青山在,自会有柴烧。韩王成自有了张良在身边,心里面也就宽慰多了。

安定了韩王后,张良就立即给项羽上书。书中说:“汉王失职,无意关中;如约既止,不敢复东。”

先是得知刘季烧毁褒斜栈道,然后又收到张良的信,项羽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怎么去想刘季的事,不再把刘季放在心上。

张良还在信上告诉项羽,要注意齐地的动向,齐地是个重要的地方,它北临楚地,乃是楚之心腹大患。

张良还在信中说,现在,田荣在齐地拥兵自重,搅得天翻地覆的,田荣是想“齐欲与赵并灭楚”。

项羽读了张良的信,觉得很有理,就决定北击齐地,解除这个心腹之患。

张良通过一封信,兑现自己与刘季在褒谷分手时许下的诺言,同时巧妙地将项羽的注意力引向东北部的齐地,为汉王在汉中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的时间。

项羽果然中计,就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刘季那边,也就没有西顾,转而北击三齐诸地去了。

田荣在齐地的攻城略地,是想拥有一片自己的领地,既然在封侯的桌面上得不到,就自己去开辟吧!田荣就是这么想的。

项羽觉得田荣是楚国的隐患,他首先就想要消除这个隐患,其实,项羽的隐患多着呢!

当初,项羽分封诸王,留下了太多的隐患。

汉王刘季按当初怀王之约该王关中,却被远迁巴蜀,此乃是项羽的隐患之一。

项羽又迁义帝于郴且弑君于郴,此乃是失义于天下的最大的过错。失信义于天下,此乃是项羽的隐患之二。

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作为秦的大将,作恶关中,罪孽深重,人人痛恨,巴不得食其肉、寝其皮。项羽不但没有惩处他们,反而将他们封为关中之王,此举让项羽失义于天下,失义于百姓,让关中人唾弃,此乃隐患之三。

项羽此次的分封让许多诸侯失去了原有的封地,有的诸侯的封地大为缩小了,而项羽自己的封地却有九郡之大,诸侯不满者众矣!此乃隐患之四。

另有一些有功之人,如齐人田荣、赵人陈余,还有梁人彭越,虽然也伐秦有功,却没有得到封赏,这些人对项羽那是恨之入骨的,此乃隐患之五。

总而言之,项羽此次的分封,那是糟糕透顶了,后患无穷。

从此次分封来观之,若说项羽勇而无谋,那么,此次分封的主谋范增的谋略又高到哪里去了呢?亦不过如此。

话说分封完毕之后,齐将田荣得知项羽改封齐王田市为胶东王,而封齐国的大将田都为齐王,而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封,就非常愤怒。

同为齐将,同为攻伐大秦的有功之人,甚至自己的功劳远大于田市、田都,分封却如此不公平,这是田荣所不能接受的。

而田荣恰恰又是一个不甘心安于现状,不甘心轻易接受现实的一个人。田荣决定要自己去改变这个不平等的现实。

当田都回齐地就封时,愤怒的田荣立即率军攻击田都,不让田都就国。田都被打败了,逃离了齐地,再去投靠了项羽。

田荣又整顿军队,再去进击田市。一个月之后,田荣就击败了胶东王田市,田市逃到一片枫林之中,被拥护田荣的齐人击杀了。

于是,田荣乃自立为齐王。

彭越伐秦也是有功的。此次分封,也是因为彭越和刘季配合密切的原因,项羽也没有给他封王,彭越的心中十分窝火。

他自己没有封王,也没有自己的封地,自己就不是任何一块地的主人。彭越虽屯兵在巨野,拥兵万余,但却无归宿,成了飘飘荡荡的无根的浮萍。田荣见了,决定联合彭越,共同抗楚。

田荣于是赐给彭越将军之印,要他在梁地反楚,攻击济北王田安。

彭越正痛恨项羽,一肚子的怒火无处发泄,现在见田荣向自己伸出了援手,心想,既然你田安是项羽封的,你又没有什么功劳,你无功也厚着脸受禄,你就是我彭越的对头,我彭越就要打击你,于是就答应了田荣的要求。

战斗开始了,彭越作战十分英勇,他是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到济北王田安身上了。

彭越很快就击溃了田安的军队,杀死了田安。

至此,三齐之地尽归田荣所有。

我们这里再说说这个彭越。

彭越是昌邑人。当年天下义军蜂起之时,彭越当时是昌邑的一方豪杰。一些人见天下烽烟骤起,就都聚集到彭越的府上,要彭越领头举事。

但是,彭越却有自己的想法,对扯旗反秦的事,彭越却并不着急,他对众人说:“两龙方斗,还是等等再说吧!”

中原逐鹿,群雄竞起,风起云涌,时局动荡得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一般,彭越却镇静得出奇。

一年后,昌邑子弟一百余人,再次齐聚到彭越的府第上,一齐要他领头举事。彭越还是不答应,众人再次极力相请,彭越方才应允举事。

誓师举事前,彭越与诸人约好:“翌日日出之时集齐,违时者斩。”

翌日,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众人依约来了校场。

众人来时,发现彭越早已经威风凛凛地立在校场的高处,等着大家的到来。

众人惊奇地发现,过去的彭越,是个十足的书生,今天的彭越,却是个赳赳武夫。

可是,日出之时,众人并没有集齐,迟到者却有十余人,最后到的一个人,竟然中午才到。

彭越对众人说:“我老了,本来无心起事,但诸君推我为长,在其位则要谋其政。我等举事在初,应当严循军令,军令不循,则万事无成。今迟到者众,不可尽诛,就诛最后一人吧!”于是将中午到的那个人杀了头,悬示辕门。众人无不惊骇。

彭越用此果决的方式严明了军纪,然后率领他们攻城略地,队伍很快发展到了一千多人。

数月之后,刘季率军来到了昌邑,彭越立即率部协助沛公刘季攻打昌邑,立了功。

刘季要依约西行,就让彭越率军仍留在巨野一带独立作战,牵制刘季后方的秦军。

彭越一边作战,一边发展;一边发展,又一边作战,刘季攻进关中之时,彭越已经发展到了一万余人。

项羽分封时,虽然彭越反秦有功,但是项羽却没有分封彭越。

项羽是这么个人,只要谁跟他走得近,对他示好,他才会对你有所表示,但这个表示还是扭扭捏捏。

彭越从未投靠过项羽,反而和刘季走得比较近,这可是犯了项羽的忌讳了,所以项羽就没有封他为王。

项羽没有给彭越封王,彭越十分不满,所以当田荣反楚之时,彭越就接受了田荣的将军印,击杀了济北王田安,助田荣取得了三齐之地。

彭越接着攻打楚军占领的济阳,又大败守济阳的楚将萧公角。

第二年春天,彭越又与此时叛楚的魏王豹合军攻楚,连连大捷,打到外黄时,已经拥军三万余众,并与汉王刘季会师了。

刘季于是恢复了魏王豹的王位,以彭越为相。从此,魏王豹、魏相国彭越,便都听命于汉王。

一月后,魏王豹和彭越奉汉王之命,合力略定了梁地。从此,魏王豹和彭越就活动于魏梁之间。

汉王彭城之败后,楚军重兵追击,致使彭越所略的城池也丢失了,彭越便北居河上,游动对敌。这是后话。

赵王歇被项羽封为赵王,陈余是赵的相国。

巨鹿之战后,项羽就命令所有的诸侯都随自己进入关中,诸侯们不敢违抗,都去了。陈余是个倔强的书生,他就是不随着项羽去关中,他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呆着。

项羽虽然气愤,但是,看他年高,就丢下他不管了。

陈余因为不愿意跟随项羽进关中,项羽恼怒。戏下分封时,项羽就不给他分封。

陈余在赵国的土地上没有王位。这件事使陈余耿耿于怀,陈余发誓要讨回公道。

汉王二年(前205年)十月,陈余向田荣借兵,去攻打项羽分封的常山王张耳。

陈余也要把项羽分封的王侯赶走,为自己打出一片领地来,于是,将原来隶属于赵地的常山国作为首攻的目标。

张耳不敌陈余,大败,逃出都城襄国。

常山王张耳失去了自己的封地,也成了浮萍野鬼,无处落脚,只好投奔了汉王刘季。

汉王刘季念及过去和张耳的主宾情谊,特别优待他,不仅设重宴为其洗尘压惊,还安置了上等的馆舍让他居住。

陈余赶走常山王张耳后,就以赵相的身份接原赵王歇从代地回赵国,仍做赵王。赵王歇随即任命陈余做代王。

燕王韩广也不满意此次分封。因为这次分封,韩广离开了他世代尊荣的燕国,也很不满意。

韩广于是就仍呆在燕地,不肯去辽东就国。

韩广不去辽东封地就国,项羽很震怒,就一策简牍,飞至燕国,命令燕王臧荼将韩广杀掉。

燕王的臧荼受命后,就借宴请韩广的机会,将韩广灌醉了,将他逮捕,秘密绞杀了。

杀死韩广后,臧荼就将韩广的辽东封地也并入了自己的属地。

汉王二年十月里,九江王英布派心腹之人,在郴江上截杀了义帝熊心,将义帝的尸首抛入郴江中。

潇湘百姓,心中不忍,就将义帝的尸身打捞上来,偷偷埋了,还暗中立庙祭祀。

项羽借故杀死了韩王成,张良失去了依附,就抄小路回到了刘季的身边,刘季高兴得一夜未睡,陪同张良喝酒叙话,聊叙别后情谊,直至天亮。

次日,汉王封张良为诚信侯。

诸侯间的凡此种种变故,皆因项羽分封所留下的隐患所致。

须记住:山外青山楼外楼,

强中更有强中手,

隐忍不发非孬汉,

他日凌云真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