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风起兮(下)
843600000033

第33章

囚居洛阳,韩信论统兵;

休养生息,汉皇颁诸法

到了洛阳后,汉皇思虑再三,却觉得,这韩信乃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杀了他吧,韩信谋反证据不足,如妄杀之,韩信的部下就会反抗,又会引起其他诸侯的震动与不安,那岂不是在逼迫诸侯们早些反叛么?

放了他吧,会贻笑天下不说,还会让韩信反咬一口。

汉皇就去与群臣们商议如何处置韩信。

在南宫商议时,大家各抒己见,纷纷攘攘的,闹腾了半日,最后的一致意见是:现在杀韩信还不是个时候,但是,决不能让这个小子这么张狂,一定要杀韩信个下马威,敛一敛他的张狂之气,挫一挫他的锐气!

得到了群臣们的支持,汉皇的胆气就壮了一些,于是,汉皇下诏:“免去韩信的楚王封号,降为淮阴侯,留置洛阳。”

汉皇刘邦立即就诏封自己的季弟刘交为楚王,即日赴下邳,接过韩信的兵权和军队,镇守楚地。

那刘交是个书生,并没有做官的经验,更没有带过兵。现在突然接到做楚王的圣旨,觉得好突然,既惶恐又欢喜不尽。刘交接旨后,就即日启程,拖家带口的,望那下邳城迤逦而去,远赴楚地,赴任做楚王去了。

汉皇就在洛阳城内,拨给了韩信一处豪华的府第,让韩信在府中整理兵法兵书,府第四周有禁卫军看守,韩信出门有人跟随。

这种境况,让韩信十分地难过、郁闷。

他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刘邦捉拿他,是忌惮他的才能,他从心底里看不起汉皇这一班出身低贱而又鼠肚鸡场、心中容不了人的新贵。

一想到现在自己竟然与吹笛出身的周勃、赶马车出身的夏侯婴、屠狗出身的樊哙同列为侯,这让韩信感到耻辱!

因此,韩信他不愿意与樊哙他们这帮人交往,就常常称病,不去朝见皇帝,免得上朝下朝时,老是碰见他们。

有一次,韩信因为整理兵书不得不去樊哙处订正一些问题,就只好去找樊哙。

樊哙正在府里忙乎,突然看见韩信亲自来樊府见自己,大为吃惊,受宠若惊,惶恐不安。

樊哙对韩信极为尊敬,仍以王礼事之。

樊哙惊喜地说:“大王肯来看臣,此乃是臣之莫大的荣幸呀!”

可是,韩信是看不起樊哙的,出了舞阳侯府后,韩信就自嘲地说:“我现在竟然与屠狗卖肉的人为伍了!”

汉皇虽然忌惮韩信的才能,但是,汉皇却是非常重视韩信的聪明才智。

汉皇在将韩信控制在洛阳后,还常常去找韩信研究问题,就一些军国大事征询他的意见,还让韩信将兵法心得整理出来,作为典籍珍藏,流传于后世。

韩信于是就将这些兵法心得整理出来了,时间之短,质量之高,见解之独到,援例之中肯,实用性之强,实在叫人折服。

这一天,汉皇又来带了淮阴侯府,与韩信讨论一些事情。

汉皇与韩信讨论着各位将领的长处与短处,韩信分析得恰如其分,十分中肯,汉皇听了,拍手称善。

汉皇又问韩信:“你看似朕之类的人,能将多少兵?”

韩信说:“能将十万之众。”

汉皇又问韩信:“那么将军你呢,能将多少兵?”

韩信说:“我嘛,有多少兵,我就能将多少兵,多多益善!”

韩信心中有怨气,就想借此贬低汉皇,出出心中的怨气。

汉皇一听,知道韩信是在贬低自己,不由得笑了,就笑着问韩信:“足下有多多益善的将才,朕只有统兵十万的能力,那足下为何反被朕擒住了?”

韩信一听,心里明白,皇帝虽然豁达,但心里还是生气了的,就马上转弯说:“陛下虽然不善于用兵,却善于用将。陛下是天子,天子是代表着上天的意志的,又岂是人力所能战胜的?我当然会被陛下擒获!”

汉皇一听,怒气也就消了。

迁都长安后,汉皇又将韩信带到了长安,诏令韩信审定军法。

韩信乃闭门修书,将先贤的兵书兵法以及自己多年的用兵之道整理出来,上呈朝廷。

汉皇得到了韩信的这些兵书,就下令太尉府用于实战操作,并且将这些兵书收藏于太尉府中,作为典藏。

这韩信被擒,汉皇为何没有杀之以绝后患呢?要知道能擒住韩信的机会呀,那可不是很多的!

汉皇没有杀韩信,这其中的原因哪,除了证据不足,怕引起反响以外,韩信还得感谢一个人的相助!若是没有这个人的鼎力相助,那么,韩信的命运可早就难说了。

在这微妙的时刻,连萧何都不愿出面再替韩信说话的时刻,又是何人对韩信这般用心呢?

这个人呀,就是大夫田肯。

当汉皇囚住韩信还都洛阳时,立即颁布了大赦天下的诏书。

诏书一经颁布,就有大夫田肯入朝道贺:“我主万岁,恭贺陛下!今陛下擒获了逆臣韩信,又安治了秦中之地,这秦中,阻山带河,有雄关之险,有地利之峻,东临诸侯,譬如高屋建瓴,居高而临下,沛然莫御,可以以万而敌百。另有齐地东濒大海,琅琊富饶于东,泰山屏障于南,黄河阻隔于西,渤海于利于北,地广几千里,今虽然是有天然之雄地关中,那齐地亦不可轻视,若非亲王子弟,不宜使之为齐王。望陛下慎之。”

汉皇闻言,甚为赞同,便有意立皇子刘肥为齐王。

当田肯退下后,群臣也都极力进谏,力推刘肥为齐王。

且说汉皇刘邦对当年那个钟情于自己,对自己投怀送抱,让自己初尝云雨之情,还为他怀孕生子,却又得不到任何名分的曹氏,那个为自己甘于奉献的曹氏,常怀着愧疚之心!

汉皇常在心中念叨:这是我刘邦的第一个女人哪!

特别是想到这许多年来,自己将曹氏弃之一隅而不能够眷顾时,汉皇的心中真有些揪心的痛!

一个弱女子,流落异邦,孤家寡人的,那凄凄惨惨的境况,叫那曹氏情何以堪?

每每想到这些,汉皇就寝食难安,可是,由于这样那样的一些原因,汉皇自己没有办法照顾她们娘俩,但是,汉皇的心里面却总是牵挂着她们。

现在,有了机会,汉皇就拿定了主意:唉!照顾不了儿子的母亲,那就照顾一下儿子吧!汉皇决定要在刘肥的身上有所弥补。

于是,汉皇下诏:

将那三齐之地不再分治,而是又将其合并为一体,全部封给了刘肥,齐地的七十二座城池,刘肥悉数尽有。

诏书还还特别规定:凡言齐语者,皆归刘肥所辖。

汉皇下诏,要厚封刘肥。可是,让人奇怪的是,诏封齐王的诏书还没有发出,群臣们却先见到了赦免韩信的圣谕。

这是什么变故?

经过了一番思虑,群臣们方才大悟:

哦!那田肯上书,是有目的的,谏书所言,一箭双雕,既迎合了汉皇之心,明里劝封楚王,暗里,却是为了救韩信!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是这样的:

且说那韩信的大功,这第一,是用“暗渡陈仓”之计,助汉王还定了三秦之地,使汉有了抗楚的大后方。这第二,是平定了北方,平定了齐地,为楚汉战争开辟了北方战场,既而对楚军形成了合围,才使得楚败汉胜,才有了彻底打败楚军的结果。这第三,那当然就是设下十面埋伏,垓下之围,败死项羽。

田肯所言,群臣不明其义,汉皇却洞察其意,汉皇判读田肯之言的真正的含义,那真叫高人一筹!

汉皇读了田肯的奏折,立即就明白了田肯的意思。

田肯不便明说韩信之功,今借道贺之言,暗陈韩信之功,他是要告诉汉皇,这韩信于大汉,功劳太大,是大功臣,这开国之初,不可妄杀功臣,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开国之功,要记住那戎马倥偬的时候,那需要人力物力为汉尽忠的时候!要记住韩信的忠心,韩信为了大汉的尽心尽力。可以说,没有韩信,就难有还定三秦之功,没有韩信,就没有魏、赵、燕、齐之北国,当然就难有大汉今天的一统江山,至少是,没有这么快就会拥有了这一统之江山!我们能够忘记那韩信之功吗?也可以说,至少是现在不能杀了韩信!

汉皇不仅明白了田肯的用心,更明白,现在还不是杀韩信的时候!

今说韩信谋反,却只是妄加猜忌,并无实据在手,杀之无名,从汉皇的内心来讲,韩信这样的大才千乃是年难遇的,倒叫我刘邦逢上了,现在杀了他,还真舍不得!

基于这么些原因,汉皇便决定要赦免韩信。

但是,并不是说,汉皇心中对韩信的疑忌就此消失了,那个疙瘩还在!既然捉了他,就不可那么轻易地放了他!

汉皇于是就与群臣商议,要给他一个警告!要杀一杀他的气焰!君臣商议的结果是,将韩信降王为侯,而且要将他调离封地,留在都城,让韩信谋反没有了根基。

料理完了韩信的这些棘手的事情,汉皇的心思就又转到了国家的安危上。

由于韩信的危机,让汉皇联想到了国家的安定!

汉皇随即下诏太尉府,督促太尉府尽早制定出国家的安全大略。

太尉府受命后,太尉周勃等人立即着手商定国家的兵制方略,火速上呈汉皇御览。

汉皇阅后,认为可行,便御批恩准,着太尉府立即实施。

为了防止军队哗变的危险,太尉府随即采用从原各军中选拔抽调和新征士卒结合的办法,重新建立了一支国家用以安全禁卫与弹压暴力以及应对不测的常备军。

常备军的调动指挥权归太尉府,但是,太尉府若要动用常备军,需要奏请皇上恩准方可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