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管理口才学:实现成功管理的宝典
845800000016

第16章 駟不及舌 三思而言 (1)

——管理口才的原则与禁忌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他的《笔说》中说:“俗云:‘一言出口,駟马难追。’《论语》所谓‘驰不及舌’也。”

“驯不及舌”一语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说,一个人话一出口,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因此每个人说话都应当慎重。

管理者肩负着管理工作的重任,一言一行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起一般人来,说话更应当慎重。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管理口才时,一定要“三思而言”,一定要遵循管理口才的一般原则,注意管理口才的各种禁忌。

第一节 管理口才的原则 (1)

《论语?子路》载孔子语:“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教育他的学生,告诉他们说话绝对不能草率、马虎。今天,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管理口才时,也同样不能草率、马虎。为此,管理者应当遵循以下管理口才的基本原则:

一、看人说话,因人选语“人面前说人话,鬼面前说鬼话”是含有贬义的;其实,从某种角度讲,这话是对的。试想,杨子荣打虎上山,深入匪穴,为擒座山雕,不是操的“黑话”吗?所以,管理者运用管理口才时,应当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口才艺术中的“看人说话”也就是这个意思。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管理口才时,一定要看对象,要因“人”而异,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正如《孙子兵法》所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向别人陈述一件事情、说明一个道理,或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或请别人办一件事情,都是为着一定的目的进行的。要达到目的,首先是要让听者明白自己的话语。比如,一个皮鞋厂的厂长向顾客介绍说:“我厂的‘五眼男牛’和‘三眼女牛’是最时髦的产品。”请问,顾客都能听懂这“五眼男牛”和“三眼女牛”是什么东西吗?顾客都能一下明白这位厂长说的是有五对鞋带孔的男牛皮鞋和有三对鞋带孔的女牛皮鞋吗?这样的说话能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吗?

口才问题,从表面看来,说者是主体;但用交际效果来检验,说者的言语都是围绕听者进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口才应该以听者为主体。上述那位厂长就是不考虑听者,只顾自己乱用节缩语,结果影响了交际的效果。所以,对一个管理者的口才要求,最起码的是能使听者听懂他的话。这也是言语交际的首要原则。

以听者为主体,就要考虑听者的接受能力、处境心情、实际需要、思想性格等等。

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管理口才时,必须根据听者的接受能力来选择言语表达形式,否则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例如:

古时有位县官到乡下巡察,向一乡民问道:“此间百姓如何?”乡民答道:“白杏不多,红杏倒不少。”县官火了:“我不是问杏树,问的是黎庶!”“梨树有,有,只是有的遭了虫子。”县官大怒:“我问的是小民!”“回大人的话,在下小名叫狗子。”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管理者说话必须针对听者的文化教养来选择用语,不然就会影响交际的效果。

又如:

古时有位衙役,没有念过书,但却好学,凡不明白的事,总要问个究竟。一天,他听人提到“令尊”一词,不知其意,便向他的上司州官请教:“大人,‘令尊’是什么意思?”

“令尊”一词本来是古人对他人父亲的尊称,而州官想戏弄戏弄他属下的这位缺乏文化的衙役,便故意说:“这个你都不懂?‘令尊’是对人家儿子的一种称呼。”

衙役信以为真,便现学现用:“请问大人有几位‘令尊’?”

州官被问得脸都气白了,回答道:“我的令尊早死了,我没有令尊了!”

衙役以为州官真的没有了儿子,便安慰道:“我家里有四个儿子,您要是不嫌弃,我就送给您一个做您的‘令尊’吧!”

这位州官本想戏弄别人,结果反而被戏弄。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他说话不看对象,跟一个根本不懂这个玩笑的下属开这种玩笑。

再如:

一位外调人员去一婚姻介绍所进行外调,开口就向婚姻介绍所的接待人员说:“我想找你们所长。”接待人员哈哈大笑,回答他说:“我们所长是有丈夫的。”

这则事例告诉我们,跟不同职业的人谈话,必须考虑对方理解话语的职业习惯,以免影响交际效果。“找”这个词,对外调人员来说,是“找”单位负责人了解情况;对婚姻介绍所的接待人员来说,则是“找”对象。

管理者在运用管理口才时,应注意听者的处境、心情。言语交际的事实说明,听者的处境、心情不同,对同一话语的理解也不一样。

例如,《三国演义》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曹操行刺董卓未遂,逃亡到他父亲的好友李伯奢家,听到李家后堂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便理解为李家要把他捆起来杀掉,于是他就来了个“先发制人”,杀尽了李伯奢一家,直到发现有一口缚而待宰的猪,才明白自己错杀了人。

这“缚而杀之”的话语,在后堂的人听来,自然是指杀猪款待曹操,可是在流亡者曹操听来,却以为要捆杀他。造成误解的根本原因,在于曹操当时正处于逃亡之中,思想高度警惕,处处提防被人捉、杀。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言语交际必须适应听者的处境、心情,否则便会事与愿违。

又如:

某日杂商店兼营小食,渐渐小食生意比日杂生意还好。商店主任风趣地说:“我们店是野鬼充了正神。”店里经营小食的那名临时工顿时脸一红,提出辞职。

误会的原因在哪里呢?是因为商店主任忘了负责经营小食的是名临时工;临时工的处境和心情决定了他容易误解主任的这句打趣的话。

因此,大凡有经验的管理者,在运用管理口才时,都很注意听者的处境和心情,比如:

曲啸应邀去一所监狱为少年犯作报告,他考虑到听众的处境和心情,在讲话开头的称呼上很费一番斟酌:叫同志吧,不行,对方不够资格;叫罪犯吧,也不行,因为犯罪的人反感“罪犯”这个称呼。经过反复考虑,曲啸确定这样称呼:触犯了国家法律的年轻的朋友们。这样一称呼,立即引起了全体少年犯的热烈掌声,有的少年犯还激动得落下了热泪。

管理者运用管理口才,必须考虑听者的实际需要;如果不考虑听者的实际需要,说话就会陷入“以我为中心”的主观主义之中。如果只图自己一吐为快,不管听者愿不愿听,需不需要听,就会使“话”和“听”不相容,达不到交流思想的目的。

毛泽东讲话是非常注意听者的实际需要的。《民间文学作品选》中,有一则记叙毛泽东关心群众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他是如何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言语的:

毛泽东在一个村庄的群众大会上讲:“老乡们,这会儿咱们大家都翻身了,日子也好啦,谁也不像早年时候,拿三岁伢子换五斗谷了。”毛泽东一开口就打动了群众的心。接着他又说:“往后我们的日子还要过得更好。现在我想提出三件事要大家照办,不知大家愿意不愿意?第一件,往后讨老婆不准再要钱;第二件,我们马上办夜校,叫大家都能学文化,不当睁眼瞎;第三件,当爹妈的往后不要再打讶子了。”毛泽东的话还没有落地,下面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的话之所以受到群众的欢迎,是因为他讲的是群众l待解决的事,说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毛泽东在讲以上那番话以前,他曾深入实际进行过调查:

一天,他见到一位年轻人扛着锄头往地里走,便问:“1、伙子,你有什么不称心的事没有?”那个年轻人一见是毛泽东,心里可乐了,便高兴地回答:“这会儿大家都翻了身,哪里还会不称心?—就是没钱讨老婆,还有点不大痛快。”后来,毛泽东又遇见一位老汉,他又问:“老人家,你觉得有不如意的事没有?”老汉一见是毛泽东,也就乐开了:“不如意的事早跟反革命跑光啦!不过,我这双睁眼瞎,啥事都难办。”再后,毛泽东又碰见一个小孩在路上玩,他问小孩:“伢嘞,你有什么不快活没有?”小孩一听就气呼呼地说:“不快活—在家总是挨打!”一名管理者,在运用自己的管理口才时,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讲话符合听者的实际需要呢?应该向毛泽东学习,多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把一句一句都讲到群众的心窝窝上。

管理者在运用管理口才时,还应考虑听者的思想性格。人们思想性格的差异,使每个人对言语信息的要求与反馈都不会一样。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十分注意针对学生不同的思想性格来回答他们的问题。《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路问:“是不是听到了就去做呢?”)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孔子说:“还有父兄在上面,怎么能听到什么就去做呢!”)

冉有问:“闻斯行诸?”(冉有问:“是不是听到了就去做呢?”)

子曰:“闻之行之。”(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公西华说:“仲由问‘是不是听到了就去做’,您说‘还有父兄在上面’;冉求问‘是不是听到了就去做’,您说‘听到了,就去做’。我感到大惑不解,大着胆子来问个明白。”)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说:“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要鼓励他上进;仲由呢,他胆子大,敢作敢为,所以我要压压他。”)

可见,孔子诲人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因人而异。一般说来,严谨、诚恳、老练的人,喜欢听流利而稳重的话;性情豪放,粗犷的人,喜欢听耿直、爽快的话;学识渊博的高雅之士,欣赏旁征博引而少芜杂的言辞。因此,管理者在运用管理口才时,不能忽视听者思想性格上的差异。

著名德育教师刘吉同志曾经与青年人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一位青年直率地问:“你说我们小青年什么时候谈恋爱最合适?”

刘吉爽快地答道:“当理智能控制你的时候。”

青年又问:“爱情与理智还有关系吗?”

刘吉回答:“当你被爱情缠住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失去理智;当你被爱情抛弃的时候,你可千万不要忘记法制。”

刘吉针对青年的思想性格特征,采取直来直去的问答式,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话剧《陈毅市长》中,陈毅与化学家齐仰之谈政治,把政治比喻成“化学”,并针对齐仰之的儒雅之谈,也旁征博引,答以儒雅之言:

齐仰之说:“这种‘化学’(指政治),与我何干?不知亦不为耻!”

陈毅答道:“先生之言差矣:孟子说‘大而化谓之圣’。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

陈毅市长的一席话,很符合化学家齐仰之的思想性格,所以能说得齐仰之心悦诚服。

管理者在运用管理口才时,碰上脾气怪、个性强的对象,采取委婉的言语方式,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

某厂长要乘汽车去火车站上火车,呼喊司机驾车。

司机不耐烦地回答:“催什么命!等会不行吗?”

这位厂长克制住自己的恼怒,笑嘻嘻地说:“我是厂长,也许火车会等我的。”

司机听了这话,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这就走。”

这位厂长的处理方法和运用口才的艺术是成功的。但也并不是说对任何人、对任何事都一味忍让迁就,有时也要敢于碰硬,敢于理直气壮。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