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管理口才学:实现成功管理的宝典
845800000044

第44章 以言聚众 以言服人 (5)

工作人员犯了错误,会惊恐不安,当这种情绪处在鼎盛阶段的时候,管理者对他进行批评训斥,会加剧他的惊恐,甚至恼羞成怒,顶撞起来。因此,管理者进行批评,不只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还要注意受批评者的心境情绪。

2.时间的选择

前面讲批评应该选择在批评者与被批评者都比较心平气和的时候进行,而不要在问题刚发生的火头上进行批评;但是不是说时间过得越久越好,待工作人员对所犯错误已经淡漠甚至已经忘却的时候再提出批评呢?自然也不是。因为时间拖得过久,当事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已经在一种侥幸的心理流程中慢慢模糊,如果管理者再提出批评,他会认为是对他抓住辫子不放而产生抵触情绪。批评的时间最好是选择在双方已经心平气和,但又事过不久的时候。

3.场合的选择

除了某种特殊的目的而外,管理者一般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自己的部属。因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谁也不希望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中。如果管理者在第三者面前批评工作人员,会使工作人员感到自己丢了面子,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弄得不好,破罐子破摔,结果更坏。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管理者应把批评地点选择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其他没有第三者在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在公众场合下批评,最好采取不点名的做法。

三、注意方法

美国著名口才学家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太阳与风要比试谁的力量大,正好看到路上走着一位穿着棉袄的老头,他们便约定,谁能把老头身上的棉袄脱下来,谁就算赢。

风首先出场,它猛烈地向老头刮去,企图刮掉老头身上的棉袄。结果,它越是使劲刮,老头把身上的棉袄裹得越紧。风最终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

接着,太阳出场了。它先是用温和的阳光照在老头的身上,然后渐渐地加温。老头先是解开了纽扣,最终脱下了棉袄。

卡耐基讲述的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管理者对部属进行批评,除了要有与人为善的态度,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还要注意批评的方法。为了使批评贴切中听,管理者有必要包装一下批评之语,使之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1.庄谐交辉的调侃式批评

例如:

作曲家勃拉姆斯在一次排练时,十分不满意一位独唱女演员的唱法,当女演员唱到“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时,勃拉姆斯立即接口改词唱道:“假如我是一只秃鹰,我就把它捉来送给你。”

一句信口拈来的玩笑之语,巧妙地批评了女演员v脚的演唱。这种调侃式的批评,其最光彩处在于寓庄于谐的风趣上,在于使对方处于欲一笑置之而不可能的尴尬中。

又如:

美国南北战争时,某下属向林肯总统打听敌人的兵力,林肯不假思索便答道:"120万至160万之间。”下属又追问其依据何在。林肯道:“我们的将军在吃了败仗之后,总是告诉我,敌人多于我们三四倍。我军40万,那么,敌军不就是120万到160万吗?”

为着对军官们夸大敌情、开脱自己的行为提出批评,林肯巧妙地开了个玩笑,借调侃之语嘲笑了那些谎报军情者。这种形式的批评,显然比直言不讳的指斥要好多了。

2.绵里藏针的朦胧式批评

批评的难处常常不在于内容的尖刻而在于形式的巧妙。例如,对方是名人时,对某物他人一致叫好时,该如何独树一帜地予以批评呢?

例如:

有个记者采访王安忆,问及她对《傅雷家书》的印象。女作家含蓄地说:“它给了我很多启发。不过.便傅雷先生那样,做人也做得太累了。如果年轻人的一言一行都被这些包袱压着,那就太吃力了!”

一边是“启发”,一边是“包袱”,在那转折与假设之中,批评之意便依稀可见了。绵里藏针的批评关键在朦胧、含蓄。例如:

一个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作品《岁月随想》出版了,电视台为此召开了座谈会。在一片赞扬声中,一位女士却发出了不谐和音:“对于这本书,我是匆匆看的,好像作者也是匆匆写出来的。”

“匆匆”一词的重复与对比,不经意地对该书提出了批评。这种看是随意的不关痛痒的批评,实际上暗含了绵里藏针的讥刺。可见,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批评,也可以达到使人警醒的作用。

3.褒贬有致的鼓励式批评

第四节 批评技巧 (2)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做对了许多事情,也做错过一些事情。因此,管理者对部属进行批评时,可以先肯定他的优点,先肯定他做对的事情,然后再批评他的缺点,批评他做错的事情。这样,既达到了批评的效果,受批评者也不觉得批评者偏颇、片面,心情得到了一定的安慰,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平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听了赞扬之后再听批评,心理上就好受得多。

例如:

电视剧《新星》中县委书记李向南对政策调究室副主任小胡的批评就是从肯定对方入手的。李向南先表扬了小胡关心农村的发展战略,在大量的事实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很有分量的意见报告,然后再对小胡不服从分配的错误提出严肃的批评。这样使本来与李向南有对立情绪的小胡愉快地接受了李向南的批评。又如:

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深谙“先褒后贬”之道,一日上班时,他对秘书曲意捧场道:“你今天早上穿的这种衣服多漂亮呀,看起来你真是一位迷人的年轻小姐呵!”那位秘书听罢不由开心地笑了。这时柯立芝才一转话题说:“现在可不能太高兴了。我这么说,只是为了让你舒服一点。从现在起,我希望你对标点符号能稍加小心点儿。”

这种以赞扬来营造批评的氛围何其巧妙,它能让对方在愉悦的赞扬中同样愉悦地接受批评。不过,与此相反的先贬后褒的批评,只要使用得当,也能让对方愉快地接受。

例如:

范承柞是外交部一名翻译,一次参加周恩来总理的外事活动,总理同友人谈到中国气候时,突然问范承柞“你说台风是来自哪儿?”范嗫嚅着答道:“台风来自台湾海峡吧……”周总理听罢,神色严厉起来,当着外宾的面批评道:“我们外交部的翻译,一不学历史,二不学地理,哪里有台风来自台湾海峡的道理呢?台风是来自菲律宾深海区域嘛!”眼见范承柞的尴尬,周总理的批评点到为止。话锋一转又说,“范承柞同志是我的老乡,多次为我作翻译,我对他很了解。我今天这样批评他,并不是他平时的工作没做好。他还是积极的、勤奋的,为人也诚实。”

这番话,先在个别问题上给对方以严厉批评,然后又在主流问题上给对方以充分的赞扬,这种先批后赞的言语,同样能让被批评者感动。范承柞事后说,这堂“气象课”上得及时,使自己从此更加勤奋学习了,以免再开“黄腔”。

对于完全听不得意见的人,可以采用以赞扬代替批评的口才艺术。

例如:

唐朝魏征是位刚直不阿、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但他的意见有时提得太尖锐,使唐太宗受不了。有一天朝谏时,他终于把唐太宗惹翻了,唐太宗要杀掉他。长孙皇后知道了这个情况,赶紧上朝去见唐太宗。唐太宗问她:“你上朝来干什么?”长孙皇后回答说:“我来向皇上道贺。”唐太宗问:“我有什么道贺的?”长孙皇后说;“我听说皇上圣明,大臣才正直。魏征正直,正因为皇上是圣明之君的缘故。我怎么不道贺呢?”听了长孙皇后这么一说,唐太宗转怒为喜,没有杀魏征。

长孙皇后认为唐太宗欲杀勇于直谏的正直之臣是错误的,但她上朝后,只字不提唐太宗的不是,相反,倒赞扬唐太宗“圣明”,并解释说:“皇上圣明,大臣才正直。”试想,一位圣明之君,怎么会杀害正直之臣呢?长孙皇后用赞扬代替批评,是一种很好的批评艺术。4.借己道人的提示式批评《后汉书·列女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河南有位名叫乐羊子的名士外出求学,留下一妻一母。婆媳俩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有一天,乐羊子的母亲把邻居的鸡偷偷抓来宰了吃。对于婆母的这种行为,乐羊子的妻子非常难过,她不但不动筷子与婆母一同吃这只偷来的鸡,而且直掉眼泪。婆母对她面对美食伤心很不理解,问她为什么,她回答说:“都怪我没本事改变家庭的贫困,没有把婆母侍奉好,使得饭桌上有了别人家里的鸡。”婆母听了媳妇的话,羞愧得无地自容,端着煮熟的鸡到邻居家赔礼道歉。

婆母做了不光彩的事,媳妇首先责备自己,这样,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婆母认识了错误,并改正了错误。

工作人员犯了错误,虽然领导不一定就有责任,但是如果从严要求,与领导者不能知人善任,或要求不严也有关系。因此,部属在工作中出了差错,批评当事人自然应该,但如果在批评当事人的同时,领导者也做些适当的有分寸的自我批评,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起来,效果更好。第一,可以给部属起一种严于律己的表率作用;第二,可以鞭策当事人更自觉、更深刻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第三,可以减轻当事人的心理压力,解除抵触情绪;第四,可以给人一种关心部属、体贴部属的良好印象。

例如《人民日报》上就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例:

一无线电总厂厂长在本厂产品荣获轻工部二等奖之后,还向本厂职工进行自我批评,并扣除自己半年的奖金。因为该厂的产品本来可以获得一等奖的,但送交的样品在商标的一个字母的拼写上出了点小差错,以至降评为二等奖。按理,这种差错,厂长完全可以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但这位厂长却首先进行自我批评。这位厂长严于责己的举动在全厂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从此全厂上上下下恪尽职守,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终于在下一轮的评比中,名列全国同行业榜首。

5.左右包抄的迂回式批评

好比化合物,批评如果不加人肯定、同情等试剂,对方肯定不会产生丝毫“化学反应”的。所谓左右包抄,就是要把自己与对方、把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等等,全都摆入批评之中,以达到告诫的目的。妻子做的鱼咸得出奇,但是丈夫决不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而是左右迂回包抄、点题:

“真难为你了。大热天,下了班还忙着买鱼,烧鱼。你瞧,这鱼烹得多好,看一眼也嘴馋。如果下一次做鱼时能再淡一点味儿,那就不是我馋了,恐怕天上的玉帝也会流唾液哩!”

这里的批评,何其温柔亲切;这里的激励,何其自然贴切。

夫妻分工,丈夫拖地板,可这次丈夫竟一连两周没拖地了。妻子决定采用迂回的批评之术:

“亲爱的,上周你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拖地板,这不怪你。如果这星期你仍然忙的话,我还可以替你拖一回地板!”

由于加入了虚构,这番话就比直接的批评更容易为人所接受了。

有时候,迂回的批评中也不妨夹以软硬兼施的奉告,同样能引人注目。

例如:

华盛顿当总统时,其秘书经常迟到。有一次秘书迟到后撒谎说:“万分抱歉,我的表在路上又出了毛病。”华盛顿的批评也挺有意思:“我的表也常出毛病,可我换了一只。建议你也赶快换上一只表,不然,我就只好换秘书T!’,

这两斧头的批评之所以有力量,那就是要求对方必须在换表与换职务中作出抉择,虽无大道理可言,却能使对方口服心服。

6.对比揭示的喻解式批评

黑白鲜明的对比与比喻,常常给人心灵以震动,使批评产生出动人的魅力。

例如:

剧作家曹禺曾收到过一封批评信件,那是画家黄永玉写的,其中说道:“你曾是一片大海,而今却成了一条小溪。”此言令曹禺大为感慨,于是将信裱成条幅,悬于客厅,作为警书,甚至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来访,曹禹同样一字不漏地念给他听。又如:

作家古华去到茫茫森林采访,有一次守林人对文学现状颇为不满,于是这样批评作家:“你们这些摇笔杆子的作文章的,可不能光学八哥。你们应当既当百灵鸟,又要当啄木鸟呵!”

守林人以他熟知的八哥、百灵鸟为喻,巧妙地对当时的八股味和“歌德派”现象作了尖锐批评。话语形象生动、诙谐风趣,作家听了能不感触良深?

7.没有批评的慰藉式批评

只有慰藉没有批评,能算是批评吗?回答是肯定的。无论是把话题引导到另一方向,或是设身处地为被批评者着想的勉励等等,都可算作这一档“批评”。

例如:

某大学一毕业生政治科没考及格,补考时,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谈兴趣,谈职业,谈人生,谈了半天,就是绝口不提补考一事。末了教师一挥手道:“好了,不必补考,你及格了—我想,你已经明白了做人的准则。”

这半天教师的谈心没白费,竟铭刻于学生心中终身难忘。这是一堂高质量的“政治思想道德”课。如此高超的批评艺术,不也是最令人动心的风景吗?

又如:

丹麦一家玩具公司老板,每当下属有错,他不批评不追究,总是说:“既然错了,那么,就让我们从这里开始,想一想怎样往前走吧。”

如此宽慰人心的批评,怎不让人心悦诚服?还有谁会推诿、回避自己的过错呢?

当然,除了上述几种批评之外,具体的方法还很多。不过,无论哪种批评,要能使人容易接受,收到良效,都少不了为自己的言辞裹上“糖衣”一途。唯其如此,批评才可能收到“良药甜口利于病”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