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管理口才学:实现成功管理的宝典
845800000049

第49章 唇枪舌剑 巧舌如簧 (5)

间接反驳的目的在于反驳,可采取先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或先承认对方的论点再由此引申出荒谬结论来间接地驳倒对方。间接反驳是对矛盾律的运用。间接反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肯定否定排除法,一是归谬法。肯定否定排除法是把与自己相反的论点摆出来,通过论证自己论点的正确性,从而间接证明对立论点的错误性。比如:

有人说:“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不关心国家大事,只迷恋小家庭、舞厅、酒吧。”有人反驳说:“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年轻人确实有,但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青年是和国家、人民同心同德、息息相关的。不少青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锐意进取,成为推进改革的生力军;不少青年在平凡的工作中埋头苦干,为国家、为人民默默奉献;还有不少青年在刻苦学习,不畏艰难地攀登着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这些,都说明当代青年的绝大多数是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四化’大业的。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这里要反驳的观点是“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不关心国家大事”,反驳者却着力于证明“今天绝大多数青年人是关心国家大事的”。证明后者的正确就间接反驳了前者。

归谬法是把对方的论点加以引申,使之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然后从否定这个荒谬的结论达到否定对方论点的目的。比如:

“四人帮”说:“学习外国技术就是崇洋媚外。”反驳者说:“那么,要不崇洋媚外,我们就得一切外国技术都不能学习。我们就得停了火车赶牛车,关掉电灯点油灯……”这一归谬,“四人帮”观点的荒唐就显而易见了。

四、破立结合

论辩中,对立的双方都有各自的论点和支持自己论点的论据以及各自证明自己论点的论证方法。目的都是要驳倒对方,并证明自己正确。所以,论辩的任何一方都有“立”与“破”的双重任务。“立”,就是要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去组织好自己掌握的论据,雄辩有力地证明自己论点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破”,就是要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根据自己把握的充分论据,揭露对方在论点、论据、论证中的虚假性和荒谬性,或者驳斥对方对自己观点的错误反驳。下面就是一则在论辩中破立结合的例子: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喜欢在公众集会上朗诵自己写的诗歌。有一次,当他朗诵告一段落时,有人攻击他说:“你自以为你是一个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诗人,而你的诗却时常写‘我’、‘我’、‘我’,这说明了什么?’’马雅可夫斯基反驳说:“喔,你以为尼古拉第二是一个集体主义者吗?他时常说:‘我们,我们,尼古拉第二……’其实,一个人并不能在任何场合都说‘我们’,比如,你向姑娘表白爱情时,难道你会对她说‘我们爱你’吗?如果这样,那她只好反问:‘你们有几个呀?’重要的是,要永远记住‘我—这是苏联公民’。为什么当我讲到自己或以自己的名义讲话时,也就是代表着你们呢?因为我首先认为,我已把我的笔,献给了今天的时代、今天的现实和它的勤务员—苏联政府和我们的党!”

五、虚实相生

论说的三要素中,论据是基础。论据中的事实,是理论和观点的客观依据,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理论和观点是事实的抽象概括和升华。事实能具体、形象地表明道理和观点的真实性,而道理和观点能揭示事实的本质和规律。所以,事实和道理两者都不能偏废,只能互为补充而不能互相代替。虽说“事实胜于雄辩”,但在实际论辩时,如果只顾堆砌大量事实,以事实代替理论,就会使听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反之,如果只讲理论,空话连篇,就会使人听而生疑、听而生厌,也是不能说服人的。在论辩中,我们应该把理论和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虚实相生、事理相融。比如:

第四节 论辩口才技巧 (4)

关于“疑问精神”的论辩,一位参辩者为了论证“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的观点,首先指出:“世间万事万物之理,犹如锁在密室里的珍奇,需要一把钥匙去开启。这把钥匙就是疑问精神。”接着分析:“疑问是思想的开端、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疑问而来。没有疑问,便没有新发明、新创造。勇于质疑、勤于发i-7的人,头脑日益丰盈、眼光日益敏锐,能发现人人眼中皆有而心中尚无的深邃道理,善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这样的人,古今中外不乏其例。”

这段话是对大量事实的概括,是讲道理,是强调“勇于质疑,勤于发问”的意义和作用。然后转人事实的列举:

“苹果落地,人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而牛顿看见了,心生疑惑,结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支配了好几个世纪的人类思想;壶水开沸,谁不常见?却只有瓦特产生疑问,认真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促成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业革命;我国历史上的孔子,提倡‘不耻下问’,自己身体力行,所以成为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最后,再从反面来分析:

“以上事例证明,勇于疑问、勤于探究,是世间最可宝贵的精神。在社会生活中,到处都会碰到问题,如果不勇于疑问、不勤于探究,就会一事无成!”

这位参辩者的话是从正面理论分析引出正面事实例证,再从反面进行理论概括,形成“虚——实——虚”的论证结构。事实使人对理论深信不疑,理论又使人对事实理解更深。如此事理相融,虚实相生,使论证显得既实在又深刻。

六、蓄势用势

《孙子兵法》说:“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意即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转动圆石从八百丈的高山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势。

论辩中要取胜于人,也要努力蓄势、用势。有如握拳击人,得先将拳头缩回来,造势、蓄势之后,才用力伸出击人。下面以墨子与公输盘的论辩为例:

墨子得知公输盘想攻打宋国,便去见他。

公输盘问:“先生有何见教?”

墨子故意说:“现在北方有人想侮辱我,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了他。事成之后,我送您一千两黄金。”

公输盘很不高兴,断然拒绝道:“我是讲仁义的,不能随便杀人。”

墨子见公输盘已口称“仁义”,正中下怀,立即借题发挥,慷慨激昂地说:“请允许我向您进言。我从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多的是土地,少的是人民,却发动战争去杀害自己所缺少的人民,去争夺自己已经多了的土地,不能算是聪明;宋国没有罪,却要攻打他,不能算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算是忠诚;争论不能达到目的,不能算是坚强;杀一个人认为不义,却去杀多数人,不能算会类推事理。”公输盘无可置辩,只好承认自己错了。

在这场论辩中,墨子就很注意蓄势用势,一旦抓住了公输盘的话柄,便顺势揭露公输盘造云梯助楚攻宋是一不智、二不仁、三不忠、四不义,气势逼人,句句千钧,使公输盘无言以对,只有认错。

“气势”在辩论时至关重要,而“自信”是形成气势的心理基础。只有自信,才能在辩论中发挥主动性;只有自信,才能使自己的论辩口才产生征服对方的力量。

七、抓住话柄

每位论辩者的发言,在思维上都表现为许多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在言语上都表现为许多的词语、句子和语段。这些思维成分和言语成分各在其位、各表其义而又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组成一个“战斗的整体”。如果其中有某个环节松开或变形,整体就有了缺口或疤痕,这就会影响整个论说的严密性和雄辩性。因此,在论辩中就可以抓住对方某一思维环节或语言环节露出的破绽作为话柄进行反驳。

例如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之后,一位西方记者在与我国一群大学生就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有真正民主的问题所进行的一次论辩:

外国记者:据说,在前一段时间,你们国内有很多大学生上街游行示威,都要求学习西方的民主化,是吗?

大学生甲:记者先生,对不起,你的问题中用错了许多概念,必须先澄清。第一,你说的“很多大学生上街游行示威”,这个“很多”是严重失实和夸大的概念。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上街游行的大学生只占大学生总数的不到百分之零点四,能说“很多”吗?第二,即使是在占极少数的参加游行的大学生当中,要求学习西方民主化的也是其中的小部分不明西方真相的人,你所用的“都”字误差太大了;第三,你所称的“据说”,是据谁所说,我相信先生希望知道的是客观的真实,而不是道听途说的无稽之谈。

在论辩中,大学生甲敏锐地抓住西方记者三个概念上的错误作为话柄,反驳得十分有力。

又如:

原四川农学院留法研究生李华,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把中国的葡萄酒奇迹般地打入了法国市场。可是,中国葡萄酒最初从香港转口时遇到了难题。港方认为,葡萄酒是“洋酒”,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产品。当时香港的关税规定,洋酒征300%的税,国产酒只征80%的税。面对这个难题,李华急中生智,吟出一句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他随即解释说:“这首诗说明,中国在唐朝时期就能生产葡萄酒,要比法国和英国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早十几个世纪,怎么能说中国的葡萄酒是‘洋酒’呢?”港方无言以对,只好承认中国葡萄酒并非洋酒,同意按80%的规定收税。

李华抓住港方认为“葡萄酒是洋酒”这一“话柄”,巧妙地以一首唐诗加以驳斥。这真是“口才释难题,一语值千金”!

八、迂回侧击

论辩中,如果正面强攻难下,或正面反驳效果不好,就可以采取迂回侧击的办法。这种办法是,先不急于反驳,而从似乎与题目关系不大的方面层层发问,以问套话,让对方在答问时不知不觉地顺着我方设计的思路走,直至水到渠成之时,才反戈一击,使对方陷入困境。

比如先秦时儒家学派的著名雄辩家孟子与农家学派的陈相的一场论辩:

陈相向孟子宣传农家学派首领许行的主张:“贤明的国君应该同老百姓一同劳动、一同耕作;治理国家,同时自己动手烧饭。”

孟子反问:“许行吃的都是自己亲手种的粮食吗?”

陈相回答说:“是的。”

孟子又问:“许行穿的都是自己亲手织的布吗?”

陈相回答说:“不是的。许行不穿布衣,而是穿毛货。”

孟子问:“许行戴帽子吗?”

陈相回答说:“戴帽子。”

孟子问:“戴什么样的帽子?”

陈相回答说:“他戴的是生绢做成的帽子。”

孟子问:“许行做衣服的毛料和做帽子的生绢都是自己亲手纺织的吗?”

陈相回答说:“不是的。是用粮食到市场上去交换来的。”

孟子问:“许行为什么不自己动手纺织呢?”

陈相回答说:“自己动手去纺织会耽误他种地。”

孟子问:“许行做饭使用锅和甑吗?种地使用铁农具吗?”

陈相回答说:“要使用。”

孟子问:“他使用的锅、甑、农具,都是自己亲手制造的吗?”

陈相回答说:“不是的。也是用粮食到市场上去交换来的。”

孟子于是说:“各行各业本来就不可能边种田边承担,难道治理国家的工作独独可以边种田边承担吗?”

在这段对话中,孟子像问家常一样向陈相询问许行各种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的来源,诱使陈相不知不觉地提供了与自己主张相悖的论据。

九、识破诡辩

什么是诡辩?诡者,诈也。诡辩就是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辩论手段,而实际上是用虚假的论据去否定真实的道理,或将虚假的道理说成是真实的、将次要的夸大为主要的、把现象变幻为本质、用支流掩盖主流、用违反逻辑规律的欺诈方式做出似是而非的推论。诡辩伪装成真理的面貌出现,其危害性极大。

诡辩的常见手法有偷换概念、偷换论题、造假论据、搞循环论证、搞机械类比、以偏概全、强词夺理、进行人身攻击等等。参辩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善于识破对方的诡辩。

下面是某厂一次讨论“调资”问题的会议记录:劳资科长:根据文件规定,这次调资,应以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作为依据,坚作为依据,坚决贯彻“择优升级”的原则。某干部:评价一个同志的德、能、勤、绩,是否着重看这几年?

劳资科长:文件规定,是看上次调资以来的这几年,着重于这个年度。以现实表现为主要依据。

某干部:你们劳资科拿出来的调资摸底名单中,把李副厂长也排上了。李副厂长虽然资格老,但这几年小病大养,基本没有干工作。这次调资到底是看现实表现,还是论资排辈?

劳资科长:这个,这个……从实际出发嘛。李副厂长革命几十年,虽然后劲差些,但从几十年来看,还是不错的。总不能以这几年去否定他几十年!

某干部:这样说来,还是先考虑资历了。这恐怕与文件精神不符吧?

劳资科长:看问题要全面,要辩证;这几年要看,几十年也要看;中央文件要执行,我们厂的实际也要考虑。先把厂领导、先把老同志排上有必要,尊重领导、尊重老同志嘛!其他同志这次没有调资,下次再调嘛;现实表现好的同志,在调资问题上也应表现好嘛,工作干好了就要调资,还叫现实表现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