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贺享雍文集(第一卷)
846000000049

第49章 (2)

“我说佘华祥呢。”中明老汉回答,“他当支部书记那阵,对搞个人发家致富,可痛恨呢!我们家在自留地种点小菜卖,他大会小会都批评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毛主席死那年,是九月,那天下午,他听到广播里广播这个消息,就像木桩桩一样,硬了。他坐到椅子上,中午是啥子样儿,晚上还是那个样儿。他女人收工回来一看,说:‘你坐倒干啥子,不吃饭啦?’他这才哭兮兮地说:‘毛主席都死了,还吃啥子饭?’后来田地要到户,他死活不干,说这不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公社见我们这个大队大姑娘打屁——稳起没动就派人下来硬性分。他在保管室门前大哭大叫,说:‘毛主席呀,你才死了几天,他们就变修了呀!’好像只有他才忠于毛主席。可是,大前年,一听说可以进城经商办企业,他连支部书记都不当了,地也不种了,把位子让给了毛开国,自己进城来搞起个人发家致富了。”

文义听了,骂道:“这些龟儿子,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啥时候都能活得滋润!”

文富说:“也全靠他在当支部书记那阵,把儿子、女儿都弄到城里来当了干部。不然,他进城来,连落脚的地方都没得,更不用说发大财了!”

父子三人说着,来到了一家设在公路边的小食店里,用身上的零花钱,一人买了三个馒头、两碗稀饭吃下去。这点东西,当然没法填饱他们的肚子,但他们再舍不得花钱多买一个馒头了。照他们看来,这已经够浪费了。

吃了饭,看看时间还只是农村吃中饭的时辰,父子三人便果然照佘华祥说的慢慢踱进城来,看一看这难得的闹热。

他们从西门下来,首先走进的是县城最主要的一条街道——兴隆街。在街口,一座高耸入云、横跨整个街道的巨型牌坊映入他们眼帘。整个牌坊,全用钢架搭成,装饰用的是保丽板、松柏枝杈、鲜花、彩带,顶端高高焊着一匹四蹄凌空、栩栩如生的奔马。牌坊中间的匾上写着:“百货一条街”。中明老汉仰望着这座气势雄伟的牌坊,不禁脱口而出:“这要花好多钱哟?”

文义说:“怕要几千或者上万块吧!”

中明老汉听了,半天说:“怪不得,向我们农民要那么多钱,都做了这些空排场!”

文义“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说:“爸,你交几个钱,算得上老几?一斗芝麻中的一颗罢了!”

他们从牌坊正中走了进去,便立即进入了一个眼花缭乱的商品的海洋。来自全县各区、乡的供销社,在街道两边搭着临时的售货摊,展销着自己的商品。展摊上彩旗飘飘,横幅上写有自己单位的名字,以及欢迎顾客、祝贺文化节开幕一类标语。展销商品的售货员,都是从各单位挑选出的美人坯子,身上穿了美丽的服装,胸挂绶带,脸上带着经过训练的、怡人的微笑。昔日肮脏、拥挤的街道,如今变成了一个由货摊组成的彩色的长龙。中明老汉父子三人,从没见过这么多的商品,好像世界上所有的货物,都集中到这里来了似的。他们随着人流,在这商品的世界里游弋着,一下子像进入大观园中的刘姥姥,既惊异又羡慕。他们身上没钱,是地地道道的穷人,没法买任何一件东西,只是惊异地瞪大眼睛瞧着,饱一下眼福。

接着,他们进入了个体一条街,这里汇集的,是县城全体工商个体户和从区、乡派来的个体户代表的货摊。长长的街道,聚集了上千个个体户。每个个体户面前,只有一平方米的货摊。这儿展出的商品,不如国营商店展出的件大、价高,但品种却更多,价格更低廉,吸引的人也更多。父子三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挤出了一身汗,才来到街的拐角处。这儿又是一个装饰气派、豪华的大牌坊。文义在牌坊下,撩起衣角擦了擦汗,忽然感慨地说:“记得我读小学时,来县城赶场,县上正开物资交流大会。那时,说是开物资交流大会,除了一些农副产品,却没有其他物资交流。但到处都在唱歌、跳舞、演样板戏,倒很像是一个文化节。如今专门办文化节,却到处都是商品,反倒没一点文化味道了。”

中明老汉没听懂儿子的意思,不以为然地说:“唱唱跳跳有啥子意思,白花钱。”

文义苦笑一下,没和父亲争辩,又和他们进入了“电子一条街”。这里倒有点文化的气氛了:一个连一个的电子展品摊上,摊主们打开的彩色或黑白电视机中,正播放着不同或相同的节目,吸引了很多无所事事、专门进城看热闹的庄稼人。有些摊主则打开收录机,播放着流行音乐,满街的咿咿呀呀、情呀爱呀的声音,火暴得有点聒噪。

父子们在这条街道上,稍微多逗留了一会,然后又从一座牌坊中,进入了“乡镇企业一条街”。两边街道展出的,都是乡镇企业的产品。这儿比其他几条街道,要冷清一些。但一个连着一个的展摊,鳞次栉比,货色也不少。中明老汉、文富、文义一路徜徉过去,终于看见了自己乡的展摊。文义发现坐在里面的漂亮女子,原来是小吴。小吴也看见了他们,笑吟吟地对文义点点头。文义忙走过去,开玩笑地说:“你啥子时候改行做推销员了?”

小吴说:“改啥行?临时派我来帮忙呢。”

文义问:“就你一个人?”

“不,”小吴说,“张春梅也来了,我们是换班休息。”

文义说:“还有周华书记,不是也来了吗?”

小吴说:“他是领队,不会来守摊摊的。”

说着话,文义瞧了瞧自己乡的展品,发现有瓶装白酒和梨子罐头,商标上都印着自己乡的大名,忙惊异地问小吴:“我们乡也能生产瓶装酒和水果罐头了?”

小吴连忙嘘了一声,朝四周看了看,然后压低声音,神秘地说:“嘴巴加个遮拦,莫乱说。”

文义更疑惑不解了,打破砂锅纹(问)到底:“这到底是咋回事?”

小吴说:“不能随便告诉人的,你别出去说。这都是别个的产品,我们把商标撕了换上私自印的商标,冒充我们的产品!”

文义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然后又不明白地问:“为啥要挂羊头,卖狗肉呢?”

小吴说:“都是我们乡镇企业上不去,才被迫这样做的。省上、地区都有领导来参加艺术节,专门要看发展乡镇企业情况。其实,很多乡都是这样。你以为这样大一条街,都是乡镇企业自己的产品吗?专门做给领导看的!”

文义听后,想起刚才周华书记说的“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话,有些相信了。但同时又疑惑了:就是要发展乡镇企业,也不该这样,铺盖窝窝里眨眼睛——自己哄自己呀!这样下去,乡镇企业又咋个发展得起来?

他们又转了两条街,都是卖百货、五金及机械产品的,唯独没有农副产品一条街,也没见卖农业生产资料的。中明老汉想起自己这次进城的主要任务,便着急地问:“我们要的农药,到哪儿去买呢?”

文义想了想回答:“可能农资公司有卖的,我们卖了衣柜过后,再去看。”

又转了一会,中明老汉和文富都疲倦了,又惦记着过道里的家具,别让人把漆给碰掉了,便要回佘华祥的旅社,去找地方睡会觉。文义本来也很疲劳,但却突然想起路上产生的去看看文英的念头。这念头一经冒出来,满身的疲劳就消失了。

“你们回去吧!”他立即对父亲和二哥说,“我去看看老同学杜伟。上次人家给了我们钱,我们还没谢他一声呢!”

中明老汉和文富听了,也都觉得该去向人家道个谢,便和文义在街上分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