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847900000044

第44章 称雄于世好莱坞 (3)

至于影片的类型,大体上可分为纪录片、故事片、科教片等。好莱坞专攻的故事片中还分动作片、历险片、西部片、恐怖片、科幻片、歌舞片、喜剧片、剧情片,如若再更进一步分类,还可以找到悬念片、警匪片、歹徒片、灾难片、侦探片之类的名词。早年的好莱坞,各种类型的影片基本程式化和元素按配,只需换点内容便可批量生产。1970年代以后,便出现多种类型的元素混合片,构成奇特、刺激的效果。如科幻/喜剧片《 回到未来 》、侦探/恐怖片《 安格尔之心 》、黑色喜剧/恐怖片《 危情十日 》等。

混合类型电影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追求票房,只要能够吸引观众,电影人自然会想方设法地翻着花样地追求银幕效果。好莱坞以刺激观众为宗旨,哪种艺术方式能够适应观众,他们便主攻哪个方面。恐怖与黑色幽默流行,就推出《 安格尔之心 》。如果需要,还可以推出恐怖/神幻喜剧片《 捉鬼队 》等。反正好莱坞有的是原料与配方,只要适合观众,勾兑勾兑又何妨!

当然,混合型影片也不乏佳作和创新,比如纪录片和故事片的结合。奥利弗·斯通的《 刺杀肯尼迪 》和斯皮尔伯格的《 辛德勒的名单 》之所以能获得好评,很大程度利益于体裁的结合。两部影片能够剖析出两个鲜明的部分:一、仿纪录片的部分。片中展现了刺杀肯尼迪的现场过程,或者记录了**迫害和杀戮犹太人情形,给人以真实的纪录性;二、剧情描写和人物塑造部分。好莱坞影片擅长塑造戏剧性格、刻画人物。简陋的、仿自然光效拍出来的“纪实”部分与精美、戏剧化的故事实现完美的结合。结果,票房证明了它们的成功。

当然,好莱坞显然在勾兑功夫上已经表现出优势来。大处上讲,主流文化可以与边缘文化结合,艺术影片可以与商业片结合,数字技术自然也可以与传统拍摄相结合。

总体说来,好莱坞本身就在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大戏,它在向人们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在向世界述说它的传奇。美国的电影工业或许已经不再是一个工业或者局限于出售产品的问题,它还带给人们很多思考。

『 三 好莱坞城

说到美国电影,自然会联想到好莱坞。因为那儿云集着世界各地顶级的导演、编剧、明星、特技人员。好莱坞电影场面宏大、情节火爆,特技逼真、画面绚丽,几乎征服了所有观众,吸引了无数电影人。即使中国著名电影人、明星也大多前往一展身手:如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巩俐、章子怡,著名导演李安、周同攀、吴宇森都在好莱坞发展过。因为那儿是实现艺术梦想的天堂,也是一展身手的绝佳舞台。随着好莱坞电影不断地登陆中国内地,好莱坞明星在中国也赢得了不少的“粉丝”。

好莱坞是美国著名的电影城,香港将此地名译作荷里活。由于美国电影业在那儿的成功,那儿几乎成为美国电影工业的代名词。好莱坞位于加州洛杉矶市市区西北郊,市区面积1204.4平方公里,人口约三十多万。

1870年的好莱坞只是一片兴旺的田野。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威尔考克斯在这儿购置了一块0?郾6平方公里的地,并按妻子的意思将这片农庄称作“好莱坞”。这片原意为“绿色的橡树林”的小村庄地方后来归洛杉矶管辖。

1907年,导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在洛杉矶拍摄了《 基督山伯爵 》。洛杉矶自然风光明媚,光线充足,气候适宜,是拍摄电影的理想天然场所。1910年初,导演大卫·格里菲斯率队也到洛杉矶拍电影。他们不想墨守成规,继续北行,希望寻找到新的拍摄地。好莱坞就这样被发现了。由于当地拍摄条件不错,他们又陆续来这儿拍了好几部电影。渐渐地,业内人士都知道了这儿有块宝地,电影剧组来得越来越多,事实上促成了美国电影业中心的大转移,好莱坞渐渐成为电影之都。

1911年10月,一批新泽西的电影人来到好莱坞,租下布朗杜的小客栈。客栈被他们改装为电影公司,内斯特影片公司在此挂牌。好莱坞首家电影制片厂诞生了。此后,多家电影公司纷纷落户好莱坞,其中著名的有米高梅公司(Metro Goldwyn Mayer,简称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 Keith Orpheum,简称RKO)、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 Pictures)。好莱坞作为电影之都的声誉由此而立。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度过经济大萧条之后,美国电影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好莱坞云集着许多规模宏大的电影制片厂、现代化的拍摄和制作设备以及一百八十多个现代化摄影棚。无论从电影的拍摄的数量、质量,还是票房收入,观众的喜爱程度等等众多方面,都体现出其不可撼动的领先地位。

1923年,一家建筑厂商为了推销新建好的住宅社区,在山坡上设置出大大的白色大字HOLLYWOOD LAND广告牌,1949年商会将后面的LAND去掉,从而确立了好莱坞标志性招牌。1929年5月16日,首次奥斯卡金像奖在当地颁发。1947年1月22日,美国的商业电视台开始进入好莱坞。同年12月,好莱坞第一次为电视拍电影。1950年代,音乐唱片业也开始涉足好莱坞和附近的伯班克市。

现今世界最大的电影工业中心,好莱坞早已成为世界电影业的代名词。1958年,好莱坞开始修建著名的星光大道(Walk of Fame)。女演员乔安妮·伍德沃德于1960年2月9日荣获第一颗星。1985年,好莱坞商业和娱乐区被正式列入“美国受保护的历史性建筑”名单。

今天的好莱坞城焕发出勃勃生机,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不可忽略的象征。事实上,好莱坞发展史也就是美国电影的发展史。好莱坞影片不仅能给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满足美国国内观众的需要,而且还能传播美国文化,渗透到世界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

(一)商业动作模式

美国的电影工业已经基本市场化了。当然,只要是产业,不外乎追逐两大目标:利润和再生产。既然电影产业进入了市场机制,商家们无一例外考虑如何将“艺术形式”转化为商品。他们推出的商品必须吸引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观众,因为电影观众的受众群体最大。他们需要靠电影精彩的内容、强烈的视听冲击效果来被吸引。为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能力与水平已经笑傲全球,罕逢对手。权以动画技术与特级效果为例,好莱坞已经攀上巅峰。好莱坞的音乐剧《 红磨坊 》已经表明,电影制作技术不再叫做技术,而应该称为艺术—— 一种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艺术。

好莱坞在市场上成功的秘诀在于能够把握观众的胃口,浪漫的爱情故事永远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在甜蜜的爱情中可以淘金,因为它有着很大认同度,是能够陶醉甚至麻痹观众。商业运作将观众带入一个虚拟的世界,电影给你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美丽而缥缈的故事。帅哥靓妹在银屏上演绎着恩怨情仇,不赚足你几把眼泪,不忽悠得你几度开怀,你怎能心甘情愿地再来消费?

好莱坞产品任何时候都不乏“美国价值”:个人主义式的奋斗,爱国精神式的刚毅或勇敢。影片的故事情节或故事线索可能会单薄乏味、甚至雷同,但是经过高超的摄影术和各种不同的拍摄技巧的烘托,再辅助以特技、布景设计、服装、化妆的效果,渲染以煽情的音乐,观众需要的是一个娱乐的世界,一个虚拟而又充满精神享受的世界,怎么会对故事的真伪而较真呢?

“接受这个没有价值的垃圾并且把它当做前所未有的最好的艺术和娱乐卖给全世界”。这是好莱坞销售团队的精髓。总之,好莱坞制造出一个精神产品后,总会想方设法从你兜里掏出钱来。

(二)战略新格局

随着一个世纪左右的发展,美国电影业已有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电影不过其中的一条文化流水线,满足人们的欲望。在苛刻的市场与挑剔观众的打磨下,好莱坞已经掌握一整套酿制影片的秘方。好莱坞影片保持着三大特点:一、巧添“勾兑”大片的作料: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二、挖掘、翻译其他民族题材(1. 保持可视性;2. 新颖性;3. 竞争性;4. 侵略性。);三、精良的制作工艺和绝妙的高科技手段;四、抢滩他国市场,实施文化渗透。

观众的胃口虽然刁钻,还没有刁钻到难以把握的地步。好莱坞的编剧与导演已经摸准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对任何题材的影片,都会适当添加适合的作料。一部影片出笼,经过影片制作人的魔棍一点,总能够产生质的变化,给人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感觉。电影总有情节,情节总由主人公来扮演;主人公有七情六欲,七情六欲自然成为影片制作人演绎的主题。至于将主人公放到什么时代背景,什么历史机遇,什么民族环境,什么社会制度等等,这些都不过是导演、编剧的道具。是根据需要而随时可以拿来或者放弃的东西。好莱坞的基本公式原则上离不开下列几项:俊男+财富+探险+少许历史+很多宗教+很多神秘+战争背景+一个或多个美女,权以《 偷袭珍珠港 》为例:主题:正义与非正义之战;情节:袭击的全过程,从准备到突袭(敌我双方);作料:爱情与友情;背景:二次世界大战。

再看《 十三罗汉 》:从十一罗汉开始就是一个套路:寻找对手——准备——实施——被算计——破解。下集,风格依旧。对手来的比较唐突,精心准备,实施不畅或太顺畅,始悟被算计,破解谜局或报复仇人……

当然,好莱坞商业动作成功的秘密远非如此,核心内容有如镜中花,看得见摸不着。但是它的美丽却实实在在吸引着观众。可能正是这些核心元素成就了好莱坞“梦工厂”和“印钞机”的美誉!

好莱坞凭借着独特的竞争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电影神话。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交融与沟通日趋变强,观众接受心理与偏好随之多元化。好莱坞的老套路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跟不上观众高企的审美期待。观众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

影视资源的枯竭和观众审美预期促使好莱坞作出新的举动。既然观众要求高了,何妨将引入新的题材:尝试太空、史前和未来等科幻空间,好莱坞的确取得了不菲的战绩,如《 星球大战 》《 魔戒 》等;尝试自然灾难片,亦取得相当成就,但是观众的胃口有如欲壑一样,总难填满。经过一个世纪的生产,西方市场出现了原料紧缺的状况。在卡通和动漫的冲击下,好莱坞更是如坐针毡,焉敢大意?到异域的陌生文化中去淘宝,寻找新的欲望原料,成为好莱坞的新战略。他们把目光瞄向世界各个民族,瞄向东方,自然也瞄向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事实上,好莱坞在抢夺他国素材方面已经迈出了成功的步伐。比如中国题材的《 末代皇帝 》因其制作精良在国际上引起轰动,并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再比如《 花木兰 》,好莱坞在移植中国传统故事《 花木兰 》时,完全打破了东方人的思维来塑造替父从军的女英雄。好莱坞按照欧美人的心理和审美习惯,夸张地重塑了这个艺术形象。这个典型的中国姑娘得到了从头到尾的西式包装。花木兰变成了典型的西方姑娘,一扫中国传统女子的矜持和谨慎,大胆而率真,敢于主动、直白地表达情感。就这么一个完全西化的花木兰,在经过好莱坞的文化演绎后,再大张旗鼓地在中国吆喝着,要中国人掏腰包来看一个全新的花木兰!不管你是否认同,他们做到了,在赚足了钞票的同时,还将他们眼中的中国女孩介绍给了中国人。

当然,好莱坞的触角绝不仅仅中国,他们对日本和韩国也没放过,他们不是抢夺素材,而且还开启了重翻之风。好莱坞重拍的着眼点是国际市场,那些老片被灌注好莱坞元素之后,不仅会激起观众对原版地方题材的兴趣,吸引他们再进电影院,也向他们兜售自己的优势。其中已经重拍过的电影有:《 七武士 》 (日本,1960),《 用心棒 》 (日本,1964),《 午夜凶铃 》 (日本,2002),咒怨(日本,2004),《 触不到的恋人 》 (韩国,2006),《 无间道 》 (中国香港,2006),《 见鬼 》 (中国香港,2008)等。计划重拍的也有不少,如《 大事件 》 (中国香港),《 黑白森林 》 (中国香港),《 我的野蛮女友 》 (韩国),《 雏菊 》 (韩国)等。

(三)咄咄逼人

“通过电影,美国实现了对世界的‘文化殖民’。”

——[法]列奥·罗斯登